巴利语佛典汉译的新开端——兼谈我国傣族佛典的整理研究
评分古代中亚的历史和文明(特别是吐火罗问题)、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古人类学、亚洲各族及其语言的起源等,在国内和美国、丹麦、韩国发表论文数十篇。
评分略谈王静如和孔好古的表演者凤啭鸾舞,周围还环绕着瑶草奇花,尽管体量很小,呈现出来的却俨然是一座场面宏伟、人物众多的大戏台。说它的工艺精细、精巧、精湛,怎么形容都不过分。首饰不同于实用的衣冠裙襦,首饰是热切的审美情趣之有控制的升华。从这个角度上说,古今中外莫不皆然,但品种、式样却因时、地之别而各殊。在欧美的大博物馆里,珠宝首饰经常是展陈的重点之一。我国则有所不同,旧时代的藏家不太理会它们,首饰不曾被视作古董文玩中的一个门类。 放眼历史,最精良的技术多用于武器,而最精美的工艺多用于女装。美丽的女子是尘寰中光彩照人的一群,首饰则是闪耀在她们身上的亮点。为了使首饰达到赏心夺目的效果,制作时往往不惜工本。陕西临潼姜寨一座少女墓中出土骨珠八千七百二十一颗,原应是她的颈饰和胸饰
评分 评分第二编包括1 篇序文和5 篇书评。第8 篇《当陈寅恪已成为历史》,是对上世纪80 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陈寅恪文集》的一个总评,也是对主事者魏同贤先生的回忆所作的呼应和补充。第9 篇《〈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让更多人认识陈寅恪》,是陆键东君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入选《南方都市报》“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总结”十大图书后,该报文化副刊部约我写的一篇评论文章。第10 篇《〈陈寅恪诗笺释〉序》是我为别人写的第一篇序言,当时的惶恐,记忆犹新。这篇序言除了被胡文辉君放在《陈寅恪诗笺释》卷首,还曾和该书的另外两篇序言一道,提前发表在《中国文化》上。现在的增订稿,最大的不同是补写了两条长长的注释。第11 篇《〈陈寅恪诗笺释〉六题》,既是对《陈寅恪诗笺释》一书的评鉴,也是数次阅读此书的心得记录,同时对该书提供了一些匡补意见。第12 篇《往事如烟耐追摹》,评论的是《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第13 篇《“从先生可以见世界万象”》,评论的是《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这两篇文章,最初都刊登在报纸上,采用的是夹注的形式,现在统一换为尾注,而且作了必要的补订,既尽量保持文章发表时的原样,又努力跟踪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值得关注的是林伟博士发表在2012 年第1 期《世界哲学》上的论文《陈寅恪的哈佛经历与研习印度语文学的缘起》。
评分关于古代中国罗马城的讨论的“终结”
评分943年10月生于上海,浙江湖州人。196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编审,四川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辞书学会理事,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中亚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员,中外关系史学会会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员,中国辞书学会会员。
评分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夏鼐日记》整理编辑工作指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