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隨感錄

紐約客隨感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董鼎山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3503
版次:1
商品编码:11432051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海外散文随笔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不再晦澀的歐美文學評介,不再嚴肅的文壇巨匠麵孔,不再神秘的西方政壇“內幕”……
  《紐約客隨感錄》,國際筆會紐約華文作傢筆會會長、紐約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終身成就奬”獲得者、當代著名散文傢董鼎山先生散文新作。生動展現資深紐約客眼裏鮮活的西方文壇與世情百態!
  《紐約客隨感錄》收錄董先生近年發錶的部分隨筆和文學評論。有對西方文學人物如V.S.奈保爾和諾曼·梅勒等的生平軼事描摹;也有藉文學的評論,對CIA的笨拙無能、戴安娜的悲情人生進行披露;另有關於其弟董樂山、故交巴金、英若誠等的故舊憶往和世情評議。

內容簡介

  《紐約客隨感錄》精選收錄瞭作者近年發錶的部分隨筆和文學評論。文章有的批評或引介西方文學作品及文壇翹楚,如對V.S.奈保爾和諾曼·梅勒的生平軼事的全麵描摹;或藉文學作品對一些鮮為人知的“內幕”予以毫不客氣的披露,如批評CIA笨拙無能、曝光戴安娜悲劇內情、揭露君特·格拉斯的納粹隱私等;或故舊憶往和評議世情,如對弟弟董鼎山,以及故交巴金、英若誠的迴憶。
  董先生文筆輕鬆雅緻、準確精到,議論辛辣、直逼事件核心,文章讀過,他的形象仿佛已由作傢變為記者——似乎總是親臨其境地采寫到吸引眼球的素材。對於國內讀者而言,《紐約客隨感錄》內容新鮮而精彩,兼顧可讀性與資料性,同時也有助於開拓視野、瞭解優秀外國文藝作品。

作者簡介

  董鼎山,當代著名散文傢。1922年齣生,浙江寜波人。1945年畢業於聖約翰大學英文係。1947年赴美,曆任報刊編輯、紐約市立大學教授。現為國際筆會紐約華文作傢筆會會長。
  董鼎山先生因上世紀八十年代在《讀書》雜誌撰寫“西窗漫記”專欄而早已為大陸知識界所熟悉。在大量介紹歐美文學界、齣版界潮流資情的同時,董先生將人生的感受、文學的體驗與睿智的分析相結閤,“對中國文學歐美文學通盤吸收消化之後釀造齣他自己的蜜”。2000年,董先生獲紐約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終身成就奬”。

目錄

上編
談談所謂“紐約客作傢”──新傳記重振約翰·奧哈拉聲譽
關於1960年代的風雲人物——三本新書記述反越戰與嬉皮士活動
風流總統不是昏君——哈裏斯新書論述剋林頓私生活與公共政策
“紐約知識分子群”的演變——“牛康派”興起的來龍去脈
非虛構勝於虛構——奈保爾討論伊斯蘭教與今日世界
《洛麗塔》是文學藝術還是誨淫作品
紀念一本嚴正刊物的夭摺——美國《新領袖》雜誌因資金不足謝世
一本不偏不倚的雜誌書評——《紐約時報書評》挑書作評的過程
美國新聞界一顆巨星的隕落——A.M.羅森塔爾、《紐約時報》與五角大樓文件
兩位作傢,兩部新作,兩個評價
哈佛教授與LSD迷魂藥——狂放的1960年代
格拉斯,《剝洋蔥》露秘——懷揣納粹隱私的諾貝爾奬得主
一個有瑕疵的大無畏新聞記者——I.F.斯東傳記《所有政府都撒謊》
徐娘與性
梅勒解剖希特勒童年心理
馮內古特的反戰主義小說——《第五號屠宰場》作者逝世
由傳媒造成,被傳媒毀掉——《戴安娜紀事》探究王妃悲劇內情
尼剋鬆、基辛格搭檔內幕——達萊剋新書揭露兩位政客又親又妒又恨的交情
憶二十世紀兩位最傑齣的電影導演——瑞典伯格曼與意大利安東尼奧尼同日逝世
CIA原來是個紙老虎?——新書揭露美國情報機構笨拙無能
戈爾指布什有違理性——戈爾新書《強奸理性》列舉總統種種錯誤
談諾曼·梅勒的生平與著作——悼念二十世紀美國文壇一頭雄獅
布什的悲劇——專傢分析即將期滿的總統心理
諾貝爾奬得主奈保爾的真實人格
《國傢評論》與威廉·伯剋萊
大俗大雅《洛麗塔》
研究性行為的兩位大師
巴爾加斯·略薩創作的兩個主題
美國左翼文學——一個時代的結束

下編
淺談美國移民文學
悲悼報紙的凋謝
保羅·紐曼,我的英雄
諾貝爾奬忽視美國文學
女作傢論色情狂
至愛兄弟不瞭情
瑪麗與“天下真小”
1964年的黑總統
諾貝爾奬得主的煩惱
諾貝爾詩人的煩惱
肯尼迪的最後情侶
南非白人的《羞辱》
新保守主義的消逝
文學奬齣冷門內幕
我的朋友唐德剛
大學教授多左派?
你讀過《我的奮鬥》嗎?
譯作,原作,書評
再談書評種種
從《火燒紅蓮寺》談起
迴憶錄,自傳,傳記
“公共編輯”的認真
第一夫人迴憶錄
40之下的
一本不尋常的遊記
《紅樓夢》中的女人
你要飛遊火星嗎?
另一個諾貝爾奬
洋人用漢語做夢
賽珍珠的最後悲劇
從英若誠想起……
論書評,憶巴金
《三字經》與馬剋·吐溫
不是“綺麗”的散文
認識“美國知識分子”
嚮一位專欄作傢告彆
基辛格新書
可記得《蘇菲的選擇》
“九一一”的沙特奧秘
海明威自殺真相
麗茲與狄剋
關於鬍佛種種
擅寫淫穢小說的文學傢
《第三帝國的興亡》作者
卡薩諾瓦是誰?
……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更令人惊叹的是,如此丰富的内容,居然是篇华丽辞藻都几乎没有的短篇。

评分

   老纽约老上海

评分

   六个故事,无论主人公是韶华正茂还是已至耄耋,死亡,惨淡潦倒的死亡,都是一直盘旋着的阴影,或者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没有道明,也不需读者费太多想象(如《谪仙怨》《夜曲》)。有些生命逝去了,记忆逝去不复返,可是纽约——它不为所动,不作停留,烦嚣依旧。

评分

  

评分

对于那些爱搜罗稀奇古怪的东西的人或者焦虑狂来说,淘宝绝对是个聚宝盆,因为那里随时都有大约7.6亿件宝贝等你收走。

评分

在古人的生活中,出行实在是一件大事,在文学作品中也反映得特别多,馆驿诗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随着时间的流驶,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太大的变化。“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屈原《离骚》)早已不再是神话,现代交通工具远比“旦刷幽燕,昼秣荆越”(颜延之《赭白马赋》)的千里马舒适快捷,现代通讯技术使人与人的距离几乎等于零,缪斯之神也就从人们的旅行生活中悄然引退了。今年年初南方的那场冻雨至今仍然使人心存余悸。那时,几乎所有的受困者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手机给家人打一个报平安的电话,似乎没有人想到做诗,至少我们除了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英勇抢险、互相救助的镜头外,没有读到过什么受困者创作的激动人心的诗作。我想,如果唐宋时期的诗人在驿道上遇到了类似的灾难,被困在馆驿中,他唯一可做的事大约就是写诗吧。所以,离开古代文学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条件,离开古代的社会生活,离开对古人思想感情和创作心态的了解,对于文学作品的纯文本研究恐怕也是难以深入的。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我感到德辉和当前许多研究者把文学和历史文化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不但不是文学研究本位的偏离,相反,却是实实在在地将研究推向深入,应当得到充分的肯定。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