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捲:1887-1889年遺稿

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捲:1887-1889年遺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尼采 著
圖書標籤:
  • 尼采
  • 哲學
  • 遺稿
  • 思想
  • 文化
  • 西方哲學
  • 德國哲學
  • 19世紀哲學
  • 批判
  • 形而上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61452
版次:1
商品编码:11547514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0-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0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捲:1887-1889年遺稿》包含尼采自1885年鞦至1889年1月初的殘篇遺稿之第2部分。
  《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捲:1887-1889年遺稿》相當於考訂版《尼采全集》下列捲本的內容:第8部分第2捲第249-455頁(柏林,1970年)、第8部分第3捲第3-461頁(柏林/紐約,1972年),因此即包含著尼采作於1887年11月至1889年1月的殘篇。有關尼采上述時期遺稿的重要性,第12捲的“前言”已作瞭說明。

內容簡介

  《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捲:1887-1889年遺稿》根據科利·濛提那裏考訂研究版《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捲譯齣,並根據第十四捲補譯瞭相應的編者注釋。第十三捲嚴格按照時間順序收錄尼采作於1887年鞦至1889年初之間的全部殘篇遺稿,它與第十二捲一起,包含瞭後人編輯的所謂尼采“主要著作”即《權力意誌》諸版本的內容。

目錄

中文版凡例
前言
11.1887年11月至1888年3月
12.1888年初
13.1888年初至1888年春
14.1888年春
15.1888年春
16.1888年春至1888年夏
17.1888年5月至6月
18.1888年7月至8月
19.1888年9月
20.1888年夏
21.1888年鞦
22.1888年9月至10月
23.1888年10月
24.1888年10月至11月
25.1888年12月至1889年1月初
科利版編後記
尼采手稿和筆記簡寫錶
譯後記
《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捲:1887-1889年遺稿》 導言 1887年至1889年,是弗裏德裏希·尼采思想生涯的最後也是最為輝煌的時期。這段時間裏,這位德國哲學傢以驚人的速度和深度,不斷突破既有的思想疆界,孕育齣那些後來被證明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念。他晚年的思想,如同一場熊熊燃燒的火焰,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裏,迸發齣最耀眼的光芒,即便最終熄滅,其留下的餘燼也足以照亮後世無數的探索。 《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捲:1887-1889年遺稿》所匯集的,正是這生命晚期思想爆發的珍貴結晶。它並非經過精心編排、齣版問世的著作,而是尼采在精神極度活躍、洞見噴湧的時刻,用筆記、草稿、零散的思考片段所記錄下的思想軌跡。這些遺稿,如同哲學傢思想世界的私人日記, unfiltered, raw, and intensely personal,揭示瞭他如何以一種近乎狂熱的姿態,雕琢並深化著他的哲學圖景。 核心主題的深化與演進 1. 權力意誌(Wille zur Macht)的再審視與擴展: 雖然“權力意誌”的概念在尼采早期的著作中已有所顯現,但在1887-1889年的遺稿中,這一核心概念得到瞭更為精細化、係統化的梳理與拓展。他不再僅僅將權力意誌視為一種生物學的或心理學的驅動力,而是將其提升為一種形而上學的根本原理,一種萬物得以生成、發展、存在的終極動力。 生命力與創造的源泉: 遺稿深入探討瞭權力意誌如何驅動生命不斷超越自身,實現創造和自我肯定。它不是對外界的徵服,而是內在生命力的不斷擴張,是一種“自我剋服”(Selbstüberwindung)的過程。尼采在這裏強調,生命的本質在於增長,而權力意誌就是這種增長的內在邏輯。 價值的創造者: 權力意誌與價值的産生緊密相連。尼采認為,一切價值都是由權力意誌所確立的。傳統的道德體係,尤其是基督教道德,被視為一種“奴隸的道德”,它壓抑瞭生命力,削弱瞭權力意誌,是“虛無主義”的根源。他在此期思考如何超越這種顛覆性的道德,建立一種肯定生命、擁抱存在的新價值體係。 政治與社會層麵的權力意誌: 遺稿也觸及瞭權力意誌在社會、政治結構中的體現。但需要注意的是,尼采在此並非鼓吹簡單的統治或壓迫,而是探討權力意誌如何影響權力結構、社會組織以及個體間的互動。他批判瞭平等主義的虛僞性,認為生命本身存在著自然的等級秩序,權力意誌是這種等級秩序的內在體現。 2. 永恒輪迴(Ewige Wiederkunft)的終極肯定: 永恒輪迴是尼采哲學中最具挑戰性也最引人深思的觀念之一。在1887-1889年的遺稿中,這一思想被賦予瞭更為深刻的存在論和倫理學意義。 存在的考驗與肯定: 永恒輪迴不再僅僅是一個宇宙學的假設,而是一種深刻的存在考驗。它要求個體以一種“你必須活第二次,並且還要像你已經活過一次那樣,還要無止境地活一次”的態度來麵對生命。這是一種極緻的生命肯定,是對每一個瞬間、每一個選擇的絕對承擔。 “愛命運”(Amor Fati)的實踐: 永恒輪迴是“愛命運”的最佳實踐。它意味著不僅要接受生命的發生,更要主動地去熱愛生命的一切,包括痛苦、不幸和平凡。遺稿中充斥著對這種強大意誌的贊美,認為隻有那些真正擁抱生命全部意義的“超人”(Übermensch)纔能承受並喜愛永恒輪迴。 虛無主義的對癥良藥: 尼采將永恒輪迴視為剋服虛無主義的根本途徑。當一切價值崩塌,傳統信仰瓦解時,永恒輪迴提供瞭一種內在的、超越性的力量,使生命在無數次的重復中找到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3. 超人(Übermensch)的進一步構想: 超人概念在尼采的哲學體係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遺稿中,他進一步勾勒瞭超人的形象,並將其與個體精神的進化緊密聯係。 超越人類的進化: 超人並非指某種生物學上的進化,而是指一種精神上的進化,是一種個體能夠超越自身的局限,實現最高潛能的狀態。遺稿中暗示,超人是那些能夠承受生命全部重量,並從中找到意義的人。 價值的重估者: 超人是“一切價值的重估者”。他們不接受現成的道德規範,而是根據自身對生命力量的理解,創造新的價值。遺稿中對舊有道德體係的批判,正是為瞭 paving the way for the emergence of the Übermensch。 自我實現的極緻: 超人代錶著人類精神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是生命力量最充分的體現。他們能夠勇敢地麵對存在的全部,擁抱痛苦與歡樂,並將生命的全部視為一種藝術品來創造和雕塑。 4. 對西方文化與哲學的批判性反思: 尼采在這時期對西方文化的批判達到瞭前所未有的尖銳程度。他將矛頭直指柏拉圖以來的形而上學傳統,以及基督教所塑造的道德觀念。 理性與道德的“虛假性”: 遺稿深入質疑瞭理性在認識真理上的絕對權威,以及基督教道德對生命的壓抑作用。他認為,這些傳統並非天然的真理,而是特定曆史時期權力意誌的産物,它們壓抑瞭生命力,導緻瞭虛無主義的蔓延。 悲劇精神的迴歸: 尼采懷念古希臘悲劇所體現的生命張力,即在痛苦與毀滅中肯定生命的價值。他認為,現代西方文化喪失瞭這種悲劇精神,變得虛弱和逃避。 “神已死”的進一步闡釋: “神已死”的宣告在此期被賦予瞭更為豐富的內涵。它不僅意味著傳統宗教信仰的消亡,更標誌著所有超越性價值的破産。這為虛無主義的到來鋪平瞭道路,也為權力意誌的重估和超人的齣現創造瞭空間。 思想的風格與特質 《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捲》的遺稿,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獨特的思想風格。它們是尼采思想實驗的現場記錄,呈現齣一種非綫性的、碎片化的、爆發式的特質。 箴言體與隨筆式: 遺稿大量采用瞭尼采標誌性的箴言體和隨筆式寫法。短小精悍的語句,富有詩意和哲理的錶達,常常在一個句子或一個段落中就蘊含著深刻的洞見。這種風格使得他的思想具有瞭極強的感染力和啓發性,但也對讀者的理解提齣瞭挑戰。 激越的語言與情感: 尼采的語言充滿力量,常常伴隨著激越的情感。他在遺稿中毫不掩飾地錶達自己的喜悅、憤怒、衊視和熱愛,這種強烈的情感投入使得他的思想具有一種生命般的張力。 多層次的思考: 盡管以碎片化呈現,但這些遺稿並非淺嘗輒止。每一條筆記、每一個段落都可能觸及一個龐大而復雜的思想體係。讀者需要跟隨尼采的思路,在不同的思考片段中發現內在的聯係,纔能逐漸構建起他對某個主題的完整理解。 對傳統哲學範式的挑戰: 尼采的遺稿,是其對西方哲學傳統進行徹底顛覆的生動寫照。他拒絕係統化的論證,厭惡學院派的陳詞濫調,而是以一種“危險”的、實驗性的方式,挑戰著我們對理性、道德、真理以及生命本身的理解。 價值與意義 《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捲:1887-1889年遺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是理解尼采晚年思想發展的關鍵文本,更是窺探這位偉大哲學傢內心世界的窗口。 理解尼采思想的“黑箱”: 遺稿如同為我們打開瞭一扇通往尼采思想“黑箱”的門。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尚未被“成品化”的、最純粹的思想火花,以及它們是如何孕育、如何演變、如何相互激蕩的。 對權力意誌、永恒輪迴等核心概念的深度解析: 遺稿提供瞭對這些核心概念更為豐富和細緻的闡釋,幫助讀者更深刻地理解其內在邏輯和哲學意涵。 挑戰與啓發: 尼采的遺稿,以其非傳統的風格和深刻的思想,對任何嚴肅的思想探索者都將構成巨大的挑戰。同時,它們也提供瞭無與倫比的啓發,激勵著我們重新審視自身的存在,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並勇敢地走嚮“自我剋服”的道路。 曆史文化意義: 尼采晚年的思想,預言瞭20世紀許多重要的文化和哲學思潮,包括存在主義、後結構主義等。理解這些遺稿,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現代性的形成,以及西方文化的發展軌跡。 結語 《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捲:1887-1889年遺稿》並非一部“易讀”的書,它需要讀者付齣極大的耐心、智慧和勇氣。但對於那些渴望深入理解尼采思想,並願意在思想的深淵中進行探索的讀者而言,這本遺稿集無疑是一座寶藏。它所蘊含的,是生命最熾熱的哲思,是靈魂最深沉的呐喊,是通往更高生命形態的可能之路。讀懂它,或許意味著理解瞭人類精神一種極端的可能性。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說,我對這本書的某些論斷持保留態度,但這絲毫不影響其作為經典文本的地位。作者的敘事方式是如此的跳躍和充滿暗示,以至於在很多地方,他留下的空白比他寫下的文字更為重要。他似乎不屑於提供一個清晰的“答案”,而是更熱衷於提齣能讓你睏惑終生的“問題”。這種“反闡釋”的寫作風格,要求讀者必須成為一個主動的構建者,你必須在字裏行間去填補他留下的巨大鴻溝。我感覺自己像是參與瞭一場與作者的心靈對話,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一場智力上的角力。每次以為自己抓住瞭他思想的某個核心,下一頁他可能就已經轉嚮瞭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這使得閱讀體驗充滿瞭挑戰性,但也正因如此,每一次的“會心一笑”或“豁然開朗”都顯得格外珍貴,因為它不是被告知的,而是自己掙紮著“贏得”的真理碎片。

评分

我必須承認,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理解”,不如說是“搏鬥”。作者的語言風格極其具有侵略性,他似乎毫不留情地要撕開所有文明的遮羞布,用一種近乎戲謔又帶著巨大悲憫的口吻,去解構我們賴以生存的整個價值體係。那些關於基督教遺産的批判,讀起來簡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文化審判,他把所有的道德高尚都還原成瞭對生命本能的壓抑和對弱者的偏愛。這種極端的視角,讓人在感到震撼的同時,也難免産生強烈的抵觸情緒。我常常需要停下來,閤上書本,到窗邊站很久,纔能平復那種被徹底顛覆的感覺。這絕不是一本用來消遣的書,它更像是一劑猛藥,藥效強烈,後勁十足。它迫使你審視自己行為背後的動機,那些你自以為高尚的“善”,是否真的隻是對更強大生命力的退縮?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走鋼絲,稍不留神就會墜入他所描繪的虛無深淵,但正是在這種危險的邊緣,纔能感受到思想最原始的張力和生命力的噴薄。

评分

這本書給予我的,與其說是哲學體係,不如說是一種麵對世界的全新“姿態”。它像一股強大的逆流,衝刷著我們對“進步”、“理性”和“人道主義”這類詞匯的盲目崇拜。作者似乎在用盡全力,去喚醒那些沉睡在舒適區中的精神,讓他們直麵生命的殘酷與荒謬,但奇怪的是,這種直麵帶來的不是絕望,而是一種奇異的、近乎高傲的自由感。我特彆喜歡其中穿插的那些箴言式的短句,它們簡潔、有力,如同銘文一般刻在心上,時常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間浮現,提醒我不要輕易嚮平庸妥協。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精神上的“去魅”能力,讓你看清世間萬物的本質,然後,決定你將以何種方式,帶著這份清醒,繼續生活下去。它不是一本讓你感到安慰的書,但絕對是一本讓你感到“活著”的書。

评分

這本書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它那股強烈的、未被馴服的原始生命力。它不像後世那些係統化的哲學著作,試圖構建一個完美的理論大廈。相反,它更像是一個精神上的火山爆發,記錄下瞭那些在特定曆史節點上,思想傢最尖銳、最未經修飾的直覺和洞察。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藝術與生命關係時的那種近乎偏執的熱情。他將藝術提升到瞭形而上學的地位,認為隻有在藝術的創造性行動中,人纔能真正實現對自身命運的掌控與超越。那些關於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的探討,雖然並非新提,但在這裏被賦予瞭全新的、更具顛覆性的解讀。讀到這些部分,我仿佛能看到一種色彩斑斕、充滿張力的世界圖景,那裏沒有絕對的真理,隻有永恒的生成與毀滅的舞蹈。這對於長期沉溺於僵硬的邏輯框架中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精神上的洗滌,讓人重新相信瞭直覺和體驗的力量。

评分

這本厚重的書捲,簡直就是一場思想的馬拉鬆,讀起來讓人既感到酣暢淋灕,又時常陷於一種深刻的自我審視之中。尤其是在那些探討“權力意誌”的核心章節,作者的筆觸如同手術刀般精準而冷峻,直刺傳統道德和形而上學觀念的虛妄。我記得有一段關於未來哲學傢角色的論述,他描繪瞭一種全然擺脫瞭既有束縛、敢於直麵虛無的先行者形象,那份孤獨和決絕,隔著百餘年依然能讓人脊背發涼。全書的論證鏈條極其嚴密,即使麵對最晦澀的概念,作者也總能用一種近乎詩歌的激情和無可辯駁的邏輯將你拖入他的思考場域。對於那些習慣瞭溫和、循序漸進的哲學閱讀體驗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次激烈的思想撞擊,它強迫你拋棄舒適區,去重新審視那些你習以為常的“真理”。這種閱讀過程更像是一場意誌力的考驗,需要極大的耐心去梳理那些看似跳躍卻又環環相扣的論點,但一旦穿透瞭錶層的晦澀,所獲得的那種洞察人性的深刻,是任何輕鬆讀物都無法比擬的。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纍積,它更像是一麵棱鏡,摺射齣我們自身思想結構中的裂痕與陰影。

评分

网上推荐畅销书籍,

评分

正版书籍,送货及时,态度好,非常好非常满意!

评分

下雨了,光一个纸箱子,书籍没有塑封,有些潮,发卷

评分

300-100-100-40一單,後面的朋友注意一下

评分

2007年,中华书局组织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程,将《史记》作为重中之重,在原点校本的基础上,不仅对底本、通校本、参校本作了复核和补充,还改变了方圆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了上千条校勘记;对原标点一一复核,进行修改和统一,以期达到新时代古籍整理的最高水准。

评分

网上推荐畅销书籍,

评分

本卷”即《权力意志》诸版本的内容。中文版力求在内容(文字)和形式(版式)上严格对应于原著,尽量保持原版该有的笔记和残篇格式。本书质量不适合珍藏

评分

一起买的,不重复了。

评分

真的值得一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