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瞭作者2000年以前關於《周易》經傳、易學史以及帛書《易傳》、楚簡《周易》研究的17篇論作及2篇附錄,又加上瞭作者新刊的4篇論文、1篇專訪,全麵反映瞭作者20年來易學研究的成果及心路曆程,不僅代錶瞭當代易學研究的最新水平,也是當代經學研究、古典學研究工作的典範,適閤文史哲專業工作者和易學愛好者閱讀。
作者簡介
廖名春,男,1956年生,湖南武岡人。清華大學曆史係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先秦、秦漢經典和齣土簡帛文獻的研究,其《周易》經傳和帛書《易傳》的整理研究工作尤為矚目。著有《周易研究史》、《荀子新探》、《帛書易傳初探》、《新齣楚簡試論》、《郭店楚簡老子校釋》、《齣土簡帛叢考》、《周易經傳十五講》、《中國學術史新證》、《帛書〈周易〉論集》、《〈周易〉經傳與易學史續論》等書,在《曆史研究》、《文史》、《哲學研究》等中外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240餘篇。
目錄
目錄
上編易經探源
第一章《周易》乾坤兩卦卦爻辭新解
第二章坤卦卦名探原兼論八卦卦氣說産生的時代
第三章上海博物館藏楚簡《周易》管窺
第四章《周易》豐卦卦爻辭新考
中編易傳考辨
第五章《大象傳》早於《彖傳》論
第六章《周易?說卦傳》錯簡說新證
第七章帛書《二三子》、《要》篇五題
第八章帛書易傳《要》篇與孔學研究
第九章帛書《周易》經、傳述論
第十章《帛書係辭釋文》補正
下編易學史縱橫
第十一章從語言的比較論《周易》本經的成書年代
第十二章從郭店楚簡論先秦儒傢與《周易》的關係
第十三章魏源易學初探
第十四章現代易學通論
外編學易剩稿
第十五章《易傳》概論
第十六章讀《周易全解》
第十七章辯證法精神的新探索——評《〈周易?係辭傳〉
新編詳解》
附錄一從語言到曆史,以考據求義理——答鄒新明問
附錄二廖名春易學論著目錄
後記
《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目錄新版附錄一訪大陸易學專傢——廖名春教授
新版附錄二二二相耦,相反為義——《周易》卦義新論
新版附錄三《周易》“惕”義考——傳世文獻與齣土簡帛的
互證
新版附錄四楚簡《周易?豫》卦再釋
新版附錄五《周易?雜卦傳》的再研究
新版跋
精彩書摘
前言
本書是以逼近法,以傳統文獻和齣土材料相互發明的方法,係統而有選擇地探討《周易》經、傳和易學史的一部專著。
全書共十七章,分為上、中、下、外四編。
上編《易經探源》共四章,主要利用新齣土的帛書《易傳》和楚簡《周易》,對《周易》本經的卦名、卦義、卦爻辭進行探索。
中編《易傳考辨》共六章,分彆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探討今本《易傳》和帛書《易傳》的一係列問題。
下編《易學史縱橫》共四章,有選擇地對《周易》本經的成書年代、先秦儒傢與《周易》的關係、魏源易學、現代易學研究的基本狀況及其發展等易學史上的重要問題作瞭深入的考察。
外編《學易剩稿》共三章,由一篇係統介紹《易傳》基本內容和研究概況的論文及兩篇易學書評組成。
下麵,分彆做一簡單的介紹:
第一章《〈周易〉乾坤兩卦卦爻辭新解》對《周易》乾坤兩卦的6處卦爻辭作瞭新的解釋,認為乾卦九三爻辭“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之“惕”應訓為止息;“用九”、“用六”之“用”本字為“通”,應訓為全、皆;坤卦卦辭應“東北喪朋”在先,“西南得朋”在後,其次序與“先迷後得主”有內在聯係,是建立在八卦卦氣說基礎上的;六二爻辭應斷為“直方,大,不習,不利”,“習”本字為“摺”,即摺,是說做到正直而方正,就能宏大,就能不失敗,就能所不利;上六爻辭“血”本字應為“率”,即首領,“玄黃”應訓為病。這些新的訓釋對理解《周易》乾坤兩卦的思想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第二章《坤卦卦名探原兼論八卦卦氣說産生的時代》認為坤卦卦名原作“巛”,“川”和“”都是“巛”之彆寫,“巛”由轉寫而來,“巛”就是順。“坤”字後齣,但至戰國時已流行。“坤”非形聲字,許慎的“土位在申”說是其本義的最優解。“土位在申”即“坤位在申”,舊說至京房的八卦卦氣說方有“坤位在申”。由此可知,在戰國以前已有八卦卦氣說,人們方據以創造齣“坤”字;八卦卦氣說實非創自京房,而是京房沿用瞭戰國以前的成說。時人以八卦方位說來證明《說卦傳》的晚齣是不可取的,講卦氣將其起源歸諸漢人,並不符閤曆史的真相。
《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前言第三章《上海博物館藏楚簡〈周易〉管窺》對上海博物館書法館新近公布的兩支《周易》楚簡作瞭逐字逐句的考釋,並結閤帛書《周易》經傳,對《周易》豫、大畜等卦一些爻辭的意義作瞭新的闡發,還據以討論瞭《周易》的作年與卦畫、卦名、爻題産生的年代。
第四章《〈周易〉豐卦卦爻辭新考》對豐卦的卦爻辭進行瞭考釋,認為豐卦卦爻辭相當完整地記敘和描寫瞭一次日全食的全過程:初九寫食相的“初虧”,六二寫食相的“食既”,九三、上六寫食相的“食甚”,九四寫食相的“生光”,六五寫食相的“復圓”,而卦辭則是概寫。卦爻辭雖然反映齣人們有以日全食為災異的觀念,但主旨則以其為正常的自然現象。
第五章《〈大象傳〉早於〈彖傳〉論》對《彖傳》、《大象傳》釋上下經卦之序進行瞭窮盡性的研究,揭示瞭《大象傳》隻釋卦象不及卦德,隻釋卦名不釋卦爻辭,而《彖傳》釋卦德,兼及卦象,釋卦名,又釋卦爻辭的事實,從先有卦象、後有卦德這一邏輯關係齣發,得齣《大象傳》早於《彖傳》的結論。
第六章《〈周易?說卦傳〉錯簡說新證》分析瞭今本《說卦》的邏輯結構,剖析瞭曆代的《說卦》錯簡說,認為今本《說卦》並非沒有錯簡,但現在能夠肯定的錯簡尚少。如第三章“雷風相薄”位置應與“水火不相射”互乙,第六章“水火相逮”應在“雷風不相悖”後。今本《說卦》的第三至第十一章,尤其是第三至六章,是一有著內在聯係的、不可分割的整體,輕易將它們的一部分排除齣《說卦》,是不足取的。今本《說卦》前二章與後九章意義雖有區彆,存在著錯簡的可能,但這種可能不會發生在漢代,應當會早到先秦。因此,決不能低估今本《說卦》形成的時代。
第七章《帛書〈二三子〉、〈要〉篇五題》考釋瞭帛書《二三子》的“德義小,失宗大”說,認為其義為報德不在小,失宗不在大;其說與《墨子》、《呂氏春鞦》近,而《說苑》和“晚書”《伊訓》存在誤讀;孔子所引此語,當齣於先秦《尚書》的《伯禽》篇,為周成王封伯禽於魯時告誡魯公伯禽之語。又考證瞭帛書《二三子》所引鼎卦上九爻辭“鼎玉”說,認為大勝於今本。鼎卦六五爻辭已稱“鼎黃耳金鉉,利貞”,上九又稱“鼎玉鉉”,顯屬重復。而帛書“鼎玉”說與爻位更相貼切。鼏為鼎蓋,蓋為一鼎之最上;上九為鼎卦最上一爻,爻位為上,爻辭稱“鼏”,密閤間。從六五的“耳”、“鉉”到上九的“幦(鼏)”,顯然是由下而上,閤情閤理。“鉉”,古文作“扃”;“幦(鼏)”可寫作“”。如此連言“扃鼏”,則可作“扃”。後人將“”錯成瞭“扃”,古文“扃”後又寫作今文“鉉”。“鼎玉幦(鼏)”遂變成瞭“鼎玉鉉”。沒有帛書《二三子》的齣土,這一秘密是很難發現的。對帛書《二三子》的後半部分也作瞭新的拼接和綴補,認為這一部分釋卦,從解豫卦六三爻辭到解中孚卦九二爻辭,解小過卦六五爻辭,解恒卦九三爻辭,解蹇卦九五爻辭,解艮卦卦辭,解艮卦六五爻辭,解渙卦卦辭,最後以解未濟卦卦辭作結。其中解蹇卦九五爻辭、解渙卦卦辭,是過去所未曾發現的。對帛書《要》篇的“《尚書》多仒矣”說作齣瞭新的解釋,認為“仒”為“於”之省文,“於”當通“疏”。孔子此說,不是批評《尚書》迂闊疏遠,而是認為《尚書》多有疏漏闕失,其紀事的形式甚至思想結構都不如《周易》精密。又認為帛書《要》篇的“詩書禮樂不□百扁”,所缺之字當補為“止”。孔子是說,《詩》、《書》、《禮》、《樂》,捲帙繁多,不止百篇之數,從中獲取“天道”、“地道”、“四時之變”和“人道”、“君道”,不是容易之事。而《周易》有“陰陽”、“柔剛”以見天地之道,有“八卦”以見“四時之變”,有“上下”以見“人道”、“君道”,《詩》、《書》、《禮》、《樂》的精華都濃縮在《周易》的損益之道裏。所以“繇(由)一求之”、“得一而君(群)畢”,從《周易》的損益之道裏可以盡得《詩》、《書》、《禮》、《樂》之精義,不必皓首窮經,把精力耗費在捲帙繁多的《詩》、《書》、《禮》、《樂》的繁文末節上。這些問題,對於研究孔子和先秦學術,意義非同小可。
第八章《帛書易傳〈要〉篇與孔學研究》探討瞭帛書《要》與今本《係辭傳》的關係,以此分析《論語》易說,分析孔子與六經的一些疑難問題,得齣瞭一係列新的結論。
第九章《帛書〈周易〉經、傳述論》對馬王堆齣土的帛書《周易》經、傳及其研究的一些熱點問題,作瞭一般性的鳥瞰和扼要的討論,反映瞭作者對帛書《周易》經、傳研究的新見解。
第十章《〈帛書係辭釋文〉補正》是對《馬王堆漢墓文物》一書所載陳鬆長《帛書係辭釋文》的補充匡正之作,對人們閱讀帛書《係辭》頗有幫助。
第十一章《從語言的比較論〈周易〉本經的成書年代》依據先秦語言研究的最新成果,用語言的曆史比較方法,分析瞭《周易》本經的基本詞匯、實詞附加成分和虛詞運用情況,認為將《周易》本經的成書定在殷末周初,當屬可信。
第十二章《從郭店楚簡論先秦儒傢與〈周易〉的關係》通過考釋郭店楚簡與《周易》有關的部分,認為傳統文獻和以馬王堆帛書《要》為代錶的齣土文獻關於孔子與《周易》關係的記載是不能推翻的;至少在戰國中期偏晚時,先秦儒傢就已經將《周易》與《詩》、《書》、《禮》、《樂》、《春鞦》並列,歸入群經之中,並對其義理作過深入的探討;孔子弟子商瞿、子夏、子張都曾從孔子治《易》;儒傢易學不但在孔子晚年興於魯,而且孔子死後,還流行於楚地。討論易學史,再也不能把儒傢易學推到秦焚書以後。
第十三章《魏源易學初探》考察瞭魏源的易著和易論;認為《周易》的變易、不易、簡易說,易道的陰陽哲學,追求天人整體和諧的價值理想,重視“開物成務”的操作實用性對魏源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影響至深;魏源的易論時有精彩之處,在清代易學發展史上自有其價值。
第十四章《現代易學通論》對20世紀以來的現代易學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進行瞭分析探討,認為本時期的現代易學,較之古代任何一個時期,研究方法更為科學多樣,領域更為廣泛,標新立異者更為繁多,成果更為突齣。其流派,按治《易》方法,可大緻分為義理派、象數派、考據派。主義理者由傳統的儒傢哲學嚮現代哲學發展,主象數者由傳統的互體、爻辰、河圖洛書嚮科學易發展,主考據者由傳統文獻整理研究嚮齣土文獻研究發展。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地齣新,這就是現代易學發展的大趨勢。
第十五章《〈易傳〉概論》論述瞭今本《易傳》的成書年代和特質,對《彖傳》、《大象傳》、《小象傳》、《文言傳》、《係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的釋經體例及其思想進行瞭係統的闡述,反映瞭今本《易傳》研究的最新成果。
第十六、十七兩章是兩篇有關易學著作的書評。一是與學友梁韋弦閤作的《讀〈周易全解〉》,評論金景芳、呂紹綱先生的大作《周易全解》。二是《辯證法精神的新探索》,評論金景芳先生的新作《〈周易?係辭傳〉新編詳解》。
此外,還有附錄兩篇,介紹自己的學術淵源、學術思想和論著情況。
《周易》是影響最大的中國文化典籍。對《周易》的認識,往往存在著兩種極端的看法。一是問題論,認為《周易》所有的問題都已經解決瞭,毫秘密可言。現在隻要做做通俗化的宣傳或應用工作就行瞭。一是不可知論,認為《周易》的大部分是讀不懂的,其本義不可追究。因此,不是反對研究《周易》,就是把《周易》當成一個可以隨意打扮的玩偶。
人們對《周易》的評價也存在天壤之彆:一是神化,以為《周易》所不能,所不知;一是矮化,以為《周易》是迷信,是垃圾。
筆者認為,對《周易》既不能神化,也不必矮化。如果《周易》純粹是迷信,是曆史垃圾,那麼,它能列為儒傢的五經之首、道傢的三玄之一,隻能說我們的祖先——曾經創造過世界上最為輝煌的文化的祖先有眼珠。如果《周易》能夠取代或超過現代科學技術,能夠預測人間的一切,那麼,人類兩韆多年來進化的曆史也將從說起。
因此,評說《周易》,首先應當正確地認識《周易》。
在中國的文化典籍中,最為難懂的是《周易》,這是客觀事實。說《周易》所有的問題都已經解決瞭,隻能是自欺欺人。隻要對《周易》做過認真而有理性的研究的人,都得承認這一點。
但《周易》的本義並非不可追究,曆史的真相不可能永遠掩蓋。我們不能以不可知論為自己的能辯解。
總體而言,要解決《周易》的全部問題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用“逼近法”一步一步地去破解《周易》的秘密,逐步逐步地接近曆史的真相。
比起前人來,我們實在是太幸運瞭。20世紀70年代以來,長沙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安徽阜陽竹簡本《周易》、商周戰國數字卦、王傢颱秦簡《歸藏》易、上海博物館楚簡《周易》,這些文獻的接踵齣土,為我們超越前賢,揭開《周易》一個一個的難解之謎提供瞭可能。可以說,兩韆年來,《周易》的大門從來就沒有如此地敞開過,要想進入《周易》那神聖的殿堂探險,現在正當其時。
本書就是以逼近法,以傳統文獻和齣土材料相互發明的方法來探索《周易》經傳和易學史的秘密的一個嘗試。
這一嘗試,對於揭示《周易》之謎,逼近《周易》的堂奧,我自信是有用的。沿著實證的路,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肯定會從知到有知,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研究《周易》是如此,研究其他的學問也不外如此。
廖名春
2000年1月於育新花園寓所
前言/序言
《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修訂版)(當代中國人文大係)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三:卦名,顧名思義即前麵卦畫之名,如“坤”“復”“既濟”等。
評分
☆☆☆☆☆
五:爻題,即爻位名稱,錶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體位置及奇偶畫性質,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數起,分彆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為九,“--”為六。如“初六”“九三”“六五”“上九”等。
評分
☆☆☆☆☆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是華夏傳統文化的傑齣代錶,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韆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産生瞭極其深刻的影響。
評分
☆☆☆☆☆
頂尖高手全身心投入的結晶
評分
☆☆☆☆☆
本書匯集瞭作者2000年以前關於《周易》經傳、易學史以及帛書《易傳》、楚簡《周易》研究的17篇論作及2篇附錄,又加上瞭作者新刊的4篇論文、1篇專訪,全麵反映瞭作者20年來易學研究的成果及心路曆程,不僅代錶瞭當代易學研究的最新水平,也是當代經學研究、古典學研究工作的典範,適閤文史哲專業工作者和易學愛好者閱讀。
評分
☆☆☆☆☆
本書作者是易學底子打得很寬。先是易學史,然後是經、傳;先是傳世文獻,然後是齣土簡帛;先是音韻、訓詁、文字、考據、文獻,然後是史學、哲學。本書將問題一個個地、一層層地逐步接近、全部解決,分經、傳、史、外四編,共17章。每章都有新的見解,是一部很有學術價值的好書。
評分
☆☆☆☆☆
頂尖高手全身心投入的結晶
評分
☆☆☆☆☆
五:爻題,即爻位名稱,錶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體位置及奇偶畫性質,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數起,分彆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為九,“--”為六。如“初六”“九三”“六五”“上九”等。
評分
☆☆☆☆☆
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