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4
秦漢史(生詞注音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秦漢史》是呂思勉先生四部斷代史中的第二部,寫於20世紀30、40年代之交,初版於1947年,此後多次再版,是近現代研究秦漢時期曆史的經典之作。本書沿用先秦史的體例,全書分前、後兩部分,前半部分為政治史,按曆史事件的順序編排;後半部分為文化史,采用分門彆類的辦法敘述。政治史貫通精當、一氣嗬成,將中國秦漢時期曆史發展的脈絡清晰地展現給讀者;文化史通過敘述秦漢時期社會、經濟、政治製度與文化學術的曆史發展狀況,以探求中國曆史發展的規律及對現實的裨益,考證翔實、論見獨到。呂先生認為,《秦漢史》“敘西漢人主張改革,直到新莽;及漢武帝之尊崇儒術,為不改革而轉入觀念論之開端;儒術之興之真相;秦漢時物價及其時富人及工資之數;選舉、刑法、宗教各章節,均有特色”。呂思勉先生研究中國曆史自成一格,見解獨到,對秦漢時期的社會及政治方麵的研究甚為透徹,因此書中將秦漢時期作為中國曆史大變動一個分水嶺,作為中國社會革命的一個關鍵點,論述尤為人所嘆服。對秦漢帝王的評價,可謂見識卓絕,最是符閤人性本質。
海報:
《秦漢史》是呂思勉先生四部斷代史中的第二部,寫於20世紀30、40年代之交,初版於1947年,此後多次再版,是近現代研究秦漢時期曆史的之作。本書沿用先秦史的體例,全書分前、後兩部分,前半部分為政治史,按曆史事件的順序編排;後半部分為文化史,采用分門彆類的辦法敘述。政治史貫通精當、一氣嗬成,將中國秦漢時期曆史發展的脈絡清晰地展現給讀者;文化史通過敘述秦漢時期社會、經濟、政治製度與文化學術的曆史發展狀況,以探求中國曆史發展的規律及對現實的裨益,考證翔實、論見獨到。呂先生認為,《秦漢史》“敘西漢人主張改革,直到新莽;及漢武帝之尊崇儒術,為不改革而轉入觀念論之開端;儒術之興之真相;秦漢時物價及其時富人及工資之數;選舉、刑法、宗教各章節,均有特色”。呂思勉先生研究中國曆史自成一格,見解獨到,對秦漢時期的社會及政治方麵的研究甚為透徹,因此書中將秦漢時期作為中國曆史大變動一個分水嶺,作為中國社會革命的一個關鍵點,論述尤為人所嘆服。對秦漢帝王的評價,可謂見識卓絕,最是符閤人性本質。 編者在梳理文稿的過程中,有感於中央電視颱於2013年舉辦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充分認識到現在中國人中提筆忘字的人越來越多,並且,從節目的現場情況來看,有些漢字的讀音似乎也與人們通常記憶中的讀音相差甚遠。可見現在中國人在文字語言能力方麵的逐步弱化。由此想到瞭國學大師呂思勉先生曾在《白話本國史》中引用《世宗本紀》的一句話(參看原書第二章:南宋金元的興亡第三節金朝的滅亡):
至於文字語言,或不通曉,是忘本也。
編者認為,喜歡讀書的人、尤其是喜歡閱讀曆史知識的人,一定不是易於忘本之人,但現階段大多數國人的文字、語言能力卻也不容樂觀。如果通過閱讀本書能夠在瞭解曆史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對讀者的文字、語言能力有所裨益,對於編者而言,又何嘗不是一件幸事。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編者進行瞭大量閱讀、對比工作,翻閱各類古書文集,依靠自己所掌握的辨識繁體字及生僻字的能力,以《秦漢史》繁體本為基礎,充分尊重原著,盡可能的保留原書內容,並通過查閱《康熙字典》,對文中的生僻字單獨標注瞭拼音,迎閤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以便讀者更能夠深入瞭解曆史知識。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中國江蘇武進(今常州市)人,齣生於書香世傢,15歲入縣學。12歲以後在父母師友的指導下讀史書,瞭解中國曆史。16歲自學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後在蘇州東吳大學、江蘇省立第一師範專修科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華大學國文係、曆史係教授兼係主任。抗戰期間,歸鄉閉戶著書。抗戰勝利後,重返光華大學。1951年院係閤並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終生教授。
史學代錶作品:《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為代錶的四部斷代史、《呂思勉讀史劄記》等。
第一章 總論
第二章 秦代事跡
第一節 始皇治法
第二節 始皇拓土
第三節 秦之失政
第四節 二世之立
第三章 秦漢興亡
第一節 陳涉首事
第二節 劉項亡秦
第三節 諸侯相王
第四節 楚漢興亡
第四章 漢初事跡
第一節 高祖初政
第二節 高祖翦除功臣
第三節 高祖和匈奴
第四節 漢初功臣外戚相誅
第五節 漢初休養生息之治
第六節 封建製度變遷
第五章 漢中葉事跡
第一節 漢代社會情形
第二節 儒術之興
第三節 武帝事四夷一
第四節 武帝事四夷二
第五節 武帝事四夷三
第六節 武帝事四夷四
第七節 武帝事四夷五
第八節 論武帝用兵得失
第九節 武帝求神仙
第十節 武帝刻剝之政
第十一節 巫蠱之禍
第十二節 昭宣時政治情形
第十三節 昭宣元成時兵事一
第十四節 昭宣元成時兵事二
第十五節 昭宣元成時兵事三
第十六節 昭宜元成時兵事四
第六章 漢末事跡
第一節 元帝寬弛
第二節 成帝荒淫
第三節 哀帝縱恣
第七章 新室始末
第一節 新莽得政
第二節 新室政治上
第三節 新室政治下
第四節 新莽事四夷
第五節 新莽敗亡
第八章 後漢之興
第一節 更始劉盆子之敗
第二節 光武定河北自立
第三節 光武平關中
第四節 光武平群雄上
第五節 光武平群雄下
第九章 後漢盛世
第一節 光武明章之治
第二節 匈奴分裂降附
第三節 後漢定西域
第四節 漢與西南洋交通
第五節 後漢平西羌
第六節 後漢開拓西南
第七節 後漢時東北諸族
第十章 後漢衰亂
第一節 後漢外戚宦官之禍上
第二節 後漢外戚宦官之禍下
第三節 後漢羌亂
第四節 黨錮之禍
第五節 靈帝荒淫
第六節 後漢中葉後外患
第七節 後漢中葉後內亂
第十一章 後漢亂亡
第一節 何進之敗
第二節 董卓之亂
第三節 李傕郭汜之亂
第四節 東諸侯相攻
第五節 曹操平定北方上
第六節 曹操平定北方下
第七節 孫氏據江東
第八節 赤壁之戰
第九節 劉備入蜀
第十節 曹操平關隴漢中
第十一節 劉備取漢中
第十二節 孫權取荊州
第十二章 三國始末
第一節 三國分立
第二節 三國初年和戰
第三節 諸葛亮伐魏
第四節 魏氏衰亂
第五節 魏平遼東
第六節 司馬氏專魏政
第七節 蜀魏之亡
第八節 孫吳盛衰
第九節 孫吳之亡
第十節 三國時四裔情形
第十三章 秦漢時社會組織
第一節 昏製
第二節 族製
第三節 戶口增減
第四節 人民移徙
第五節 各地方風氣
第十四章 秦漢時社會等級
第一節 豪強
第二節 奴客門生部麯
第三節 遊俠
第四節 秦漢時君臣之義
第五節 士大夫風氣變遷
第十五章 秦漢時人民生計情形
第一節 秦漢人訾産蠡測
第二節 秦漢時豪富人
第三節 秦漢時地權不均情形
第四節 漢世禁奢之政
第五節 漢世官私振貸
第十六章 秦漢時實業
第一節 農業
第二節 工業
第三節 商業
第四節 錢幣
第十七章 秦漢時人民生活
第一節 飲食
第二節 倉儲漕運糴糶
第三節 衣服
第四節 宮室
第五節 葬埋
第六節 交通
第十八章 秦漢政治製度
第一節 政體
第二節 封建
第三節 官製
第四節 選舉
第五節 賦稅
第六節 兵製
第七節 刑法
第十九章 秦漢學術
第一節 學校
第二節 文字
第三節 儒傢之學
第四節 百傢之學
第五節 史學
第六節 文學美術
第七節 自然科學
第八節 經籍
第二十章 秦漢宗教
第一節 祠祭之禮
第二節 諸傢方術
第三節 五德終始之說
第四節 圖讖
第五節 神仙傢
第六節 道教之原
第七節 佛教東來
編後記
第一章 總論
自來治史學者,莫不以周、秦之間為史事之一大界,此特就政治言之耳。若就社會組織言,(社會組織當以新、漢之間為大界,民族關係兩漢、魏、晉間為大界。)實當以新、漢之間為大界。蓋人非役物無以自養,非能群無以役物。邃(suì)古之世,人有協力以對物,而無因物以相爭,此實人性之本然,亦為治世之大道。然人道之推行,不能不為外物所格。人之相人偶,本可以至於無窮也,而所處之境限之,則爭奪相殺之禍,有不能免者矣。爭奪相殺之局,不外兩端:一恃強力奪人之所有以自奉,或役人勞作以自養。其群之組織,既皆取與戰鬥相應;見侵奪之群,亦不得不以戰鬥應之;率天下而惟戰鬥之務,於是和親康樂之風,渺焉無存;誅求抑壓之事,扇而彌甚;始僅行於群與群之間者,繼遂推衍而及於群之內,而小康之世所謂倫紀者立,而人與人相處之道苦矣。又其一為財力。人之役物也,利於分工,而其所以能分工,則由其能協力,此自邃古已然。然協力以役物,僅限於部族之內,至兩部族相遇,則非爭奪,亦必以交易之道行之,而交易之道,則各求自利。交易愈盛,則分工益密,相與協力之人愈眾,所耗之力愈少,所生之利愈多,人之欲利,如水就下,故商業之興,沛乎莫之能禦。然部族之中,各有分職,無所謂為己,亦無所謂為人,有協力以對物,而無因物以相爭之風,則自此泯矣。蓋商業之興也,使山陬(zōu)海澨(shì),不知誰何之人,鹹能通功易事,分工協力之途愈廣,所生之利愈饒,其利也;而其相交易也,人人以損人利己之道行之,於是損人利己之風,亦遍於山陬海澨,人人之利害若相反,此則其害也。語曰:“作始也簡,將畢也巨。”至於人自私其所有,而恃其多財,或擅自封殖以相淩轢(lì)而其禍有不忍言者矣。由前之說,今人所謂封建勢力。由後之說,則今人所謂資本勢力也。封建之暴,尤甚於資本,故人必先求去之。晚周以來,蓋封建勢力日微,而資本勢力方興之會。封建勢力,如死灰之不可復然矣,而或不知其不可然而欲然之;資本勢力,如洪水之不可遽湮也,而或不知其不可湮而欲湮之;此為晚周至先漢擾攘之由,至新室亡,人鹹知其局之不易變,或且以為不可變,言治者但務去泰去甚,以求苟安,不敢作根本變革之想矣。故曰:以社會組織論,實當以新、漢之間為大界也。
《漢書?貨殖列傳》曰:“昔先王之製,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於皂隸、抱關擊柝(tuò)者,其爵祿、奉養、宮室、車服、棺槨、祭祀、死生之製,各有差品,小不得僭(jiàn)大,賤不得逾貴。夫然,故上下序而民誌定。於是辯其土地川澤、丘陵、衍沃、原隰(xí)之宜,教民樹種、畜養五榖、六畜,及至魚鱉、鳥獸、雚(huán)蒲、材乾器械之資,所以養生、送終之具,靡不皆育。育之以時,而用之有節。草木未落,斧斤不人於山林;豺獺未祭,置網不布於埜(yě)澤;鷹隼未擊,矰(zēng)弋不施於徯(xī)隧。既順時而取物,然猶山不槎蘖(chá niè),澤不伐夭,蝝(yuán)魚麛卵,鹹有常禁。所以順時宣氣,蕃阜庶物,稸(xù同蓄)足功用,如此之備也:然後四民因其土宜,各任知力,夙興夜寐,以治其業,相與通功易事,交利而俱贍,非有徵發期會,而遠近鹹足。故《易》曰:後以財成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備物緻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及周室衰,禮法墮。諸侯刻桷(jué)、丹楹,大夫山節、藻棁(zhōu),八佾(yì)舞於庭,雍徹於堂,其流至於士庶人,莫不離製而棄本。稼穡之民少,商旅之民多,榖不足而貨有餘。陵夷至乎桓、文之後,禮誼大壞,上下相冒;國異政傢殊俗;耆欲不製,僭差亡極。於是商通難得之貨,工作亡用之器,士設反道之行,以追時好而取世資。僞民背實而要名,奸夫犯害而求利。篡弑取國者為王公,圉(yǔ)奪成傢者為雄傑。禮誼不足以拘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富者木土被文錦,犬馬餘肉粟,而貧者裋(shù)褐不完,唅(hán)菽飲水。其為編戶齊民同列,而以財力相君,雖為僕虜,猶亡慍色。故未飾變詐為奸宄(guǐ)者,自足乎一世之間,守道循理者,不免於飢寒之患。其教自上興,繇(yóu)法度之無限也。”此文最能道齣東周以後社會之變遷,及其時之人之見解。蓋其所稱古代之美,一在役物之有其方,一則人與人相處之得其道,此實大同之世所留詒(dài),而非小康之世,世及為禮之大人所能為,《先秦史》已言之。然世運既降為小康,治理之權,既操於所謂大人者之手,人遂誤以此等治法,為此大人之所為,撥亂世,反之正,亦惟得位乘時者是望。其實世無不自利之黨類(class),望王公大人及所謂士君子者,以行太平大同之道,正如與虎謀皮。然治不至於太平大同,則終潛伏擾亂之因;其所謂治者,終不過苟安一時,而其決裂亦終不可免;此孔子所以僅許為小康也。先秦諸子,亦非不知此義,然如農傢、道傢等,徒陳高義,而不知所以緻之之方。墨傢、法傢等,則取救一時之弊,而於根本之計,有所不暇及。儒傢、陰陽傢等,知治化之當分等級,且知其當以漸而升矣,然又不知世無不自利之黨類,即欲進於升平,亦非人民自為謀不可,而欲使在上者為之代謀,遂不免與虎謀皮之誚。此其所以陳義雖高,用心雖苦,而卒不得其當也。參看《先秦史》第十五章第五節。秦、漢之世,先秦諸子之言,流風未沫,士蓋無不欲以其所學,移易天下者。新室之所為,非王巨君等一二人之私見,而其時有誌於治平者之公言也。一擊不中,大亂隨之,根本之計,自此乃無人敢言,言之亦莫或見聽矣。此則資本勢力,正當如日方升之時,有非人力之所能為者在也。
以民族關係論,兩漢、魏、晉之間,亦當畫為一大界。自漢以前,為我族徵服異族之世,自晉以後,則轉為異族所徵服矣。蓋文明之範圍,恒漸擴而大,而社會之病狀,亦漸漬益深。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以社會組織論,淺演之群,本較文明之國為安和,所以不相敵者,則因其役物之力大薄之故。然役物之方,傳播最易。野蠻之群,與文明之群遇,恒慕效如恐不及焉。及其文明程度,劣足與所謂文明之族相抗衡,則所用之器,利鈍之彆已微,而群體之中,安和與乖離迥判,而小可以勝大,寡可以敵眾,弱可以為強矣。自五鬍亂華以後,而沙陀突厥,而契丹,而女真,而濛古,而滿洲,相繼入據中原,以少數治多數,皆是道也。侵掠之力,惟騎寇為強。春鞦以前,我所遇者皆山戎,至戰國始與騎寇遇,《先秦史》亦已言之。戰國之世,我與騎寇爭,尚不甚烈,秦以後則不然矣。秦、漢之世,蓋我恃役物之力之優,以戰勝異族,自晉以後,則因社會之病狀日深,而轉為異族所徵服者也。故曰:以民族關係論,漢、晉之間,亦為史事一大界也。
第二章 秦代事跡
第一節 始皇治法
秦王政二十六年,民國紀元前兩韆一百三十二年,而西曆紀元前二百二十一年也。初並天下。令丞相禦史曰:“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丞相綰、禦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韆裏。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製。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政體,泰皇人皇之誤?秦所益者戰國來習稱之帝耳。《呂刑》皇帝漢人之辭。)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製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製曰:可。追尊莊襄王為大上皇,製曰:“朕聞大古有號毋謚。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謚。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謚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韆萬世,傳之無窮。”史公謂:“始皇自以為功過五帝,地廣三王,而羞與之侔(móu)。”《秦始皇本紀贊》。案琅邪刻石雲:“古之帝者,地不過韆裏,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亂,殘伐不止,猶刻金石,以自為紀。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遠方。實不稱名,故不久長。其身未歿,諸侯背叛,法令不行。今皇帝並一海內,以為郡縣,天下和平。昭明宗廟,體道行德,尊號大成。”閤群臣議帝號之言觀之,秦之所以自負者可知,史公之言,誠不繆也。盡廢封建而行郡縣,其事確為前此所未有,固無怪秦人之以此自負。君為一群之長,王為一區域中所歸往,其稱皆由來已舊,戰國時又有陵駕諸王之上者,則稱為帝,已見《先秦史》第十章第一節。秦人之稱帝,蓋所以順時俗,又益之以皇,則取更名號耳。皇帝連稱,古之所止,而《書?呂刑》有皇帝清問下民之辭,蓋漢人之所為也。漢人傳古書,尚不斤斤於辭句,說雖傳之自古,辭則可以自為。
郡縣之製,由來已久,亦見《先秦史》第十四章第一節,惟皆與封建並行,盡廢封建而行郡縣,實白始皇始耳。二十六年,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惟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仇。諸侯更帽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製,天下無異意,則安寜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鬥不體,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未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寜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秦、漢時之縣,即古之所謂國,為當時施政之基,郡則有軍備,為控製守禦而設。亦見《先秦史》第十四章第一節。故決廢封建之後,遂舉分天下以為郡也。三十四年,淳於越非廢封建,仍為李斯所駁,且以此招焚書之禍,見下。李斯持廢封建之議,可謂甚堅,而始皇亦可謂能終用其謀矣。
是歲,又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鍾鐻(jù),金人十二,重各韆石,置廷宮中。此猶今之禁藏軍火,當時民間兵器本少也。參看第十八章第六節。《始皇本紀》但言銷兵,《李斯傳》則雲“夷郡縣城,銷其兵刃,示不復用”;賈生言秦“墮名城;《始皇本紀贊》。《秦楚之際月錶》曰“墮壞名城,銷鋒
鏑(dī)”;《叔孫通傳》:通對二世問曰“天下閤為一傢,毀郡縣城,鑠(shuò)其兵,示天下不復用”;嚴安上書:言秦“壞諸侯之城,銷其兵,鑄以為
鍾虡(jù),示不復用”《漢書》本傳。則夷城郭實與銷鋒鏑並重。《張耳陳餘傳》:章邯引兵至邯鄲,皆徙其民河內,夷其城郭,則名城亦有未盡毀者,然所毀必不少矣。《宋史?王禹偁(chēng)傳》:禹偁上書,言“大祖、大宗,削平僭僞。當時議者,乃令江、淮諸都。毀城隍,收兵甲,徹武備者二十餘年。書生領州、大郡給二十人,小郡減五人,以充常從。號曰長吏,實同旅人;名為郡城,蕩若平地”。則宋時猶以此為製馭之方,無怪秦人視此為長治久安之計矣。三十年碣石門刻曰“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地勢既定”,則當時並有利交通之意,不徒為鎮壓計也。後人舉而笑之,亦過矣。
銷兵之後。《史記》又稱其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此自一統後應有之義,然此等事收效蓋微,世或以為推行盡利,則誤矣。參看第十九章第二節。
又徙天下豪富於鹹陽十二萬戶,(移民:秦漢移民強乾弱枝之計。)此所以為強下弱枝計也。《劉敬傳》:敬使匈奴結和親。還言:“匈女河南白羊、樓煩王,去長安近者七百裏,輕騎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饒,可益實。夫諸侯初起時,非齊諸田,楚昭、屈、景莫能興。今陛下雖都關中,實少人,北近鬍寇;東有六國之旅,宗強;一日有變,陛下亦未得高枕而臥也。臣願陛下徙齊諸田,楚昭、屈、景、燕、趙、韓、魏後及豪傑、名傢居關中。無事可以備鬍;諸侯有變,亦足率以東伐;此強本弱末之術也。”上曰:“善。”乃使敬徙所言關中十餘萬口。此策全與始皇同。《漢書?地理誌》言“秦既滅韓,徙天下不軌之徒於南陽。”蓋豪傑宗強者,使之去其故居,則其勢力減,而又可以實空虛之處。當宗法盛行時,治理之策,固不得不然也。
以上所言始皇之政,皆有大一統之規模,亦不能謂其不切於時務,論者舉而笑之,皆史公所謂耳食者流也。見《六國錶》。
秦漢史(生詞注音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很好,內容不錯,推薦!
評分很好不錯,物有所值,快遞挺迅速的。
評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評分很好,內容不錯,推薦!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十六天後終於拿到書瞭,嗬嗬,書是不錯的,正版全新。
評分作為中國社會革命的一個關鍵點
評分在書的海洋裏,我們領略到瞭匹諾曹的詼諧有趣;走進瞭小兵張嘎的那個抗日年代,激起瞭無限的愛國熱情;你聽,這是什麼聲音,啊,原來是《巴黎聖母院》裏的那個敲鍾人在敲鍾呢;啊,鳳凰人,在我們的論壇裏,我聞到瞭一股清新的香味,是濃濃的書香!
評分內容豐富,讓人容易讀懂,好書一本
秦漢史(生詞注音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