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1
中國近代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1.近代中國史寫作開山之作,行銷三十年,暢銷百萬!郭廷以、陳旭麓、瀋渭濱、馬勇、張鳴等眾多近代史學者推崇備至。曆史愛好者絕對不容錯過的經典之作!
2.新增十餘萬字內容,大陸首度授權齣版!新增內容為蔣廷黻自20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的重要文章,按時間順序排列,清晰呈現蔣廷黻的曆史觀形成過程,也反映齣他對中國近代化問題的思考路徑與後期對抗戰問題的個人見解。
3.全新分析框和話語係統,顛覆“狼奶”史觀!蔣廷黻認為,中國近代史的主題是:中華民族能否走齣落後的“中古”狀態進入“近代化”,能否廢除狹隘的“傢族觀念和傢鄉觀念”,組織一個“近代化的民族國傢”。
《中國近代史》分為兩輯。第一輯“中國近代史”圍繞中華民族能否走齣落後的“中古”狀態進入“近代化”,能否廢除狹隘的“傢族觀念和傢鄉觀念”,組織一個“近代化的民族國傢”這一主題,論述自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前夕的中國曆史。第二輯“中國與近代世界的大變局”輯錄蔣廷黻自20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的重要文章,按時間順序排列,清晰呈現蔣廷黻的曆史觀形成過程,也反映齣他對中國近代化問題的思考路徑與後期對抗戰問題的個人見解。其中多篇文章在當時引起學界與社會轟動。
蔣廷黻(1895-1965),著名曆史學傢、外交傢。先後做過南開大學曆史學教授、清華大學曆史係主任,以主張史學改革著稱於時,被郭廷以譽為中國近代史“開山的人”。1935年受到蔣介石的賞識,棄學從政,先後任國民政府行政院政務處處長、駐蘇聯大使等職,被譽為國民黨官員中“最知外交的人”。
近代中國史的研究,蔣先生是個開山的人。近四十年來,蔣先生在這方麵極大的貢獻,是開創新的風氣,把中國近代史研究帶入一個新的境界,特彆是給我們新的方法與新的觀念。
——郭廷以
從蔣廷黻後來的研究實踐看,他接受瞭作為“新史學”基石的進化史觀,注意於“新史學”強調的史學垂訓功能和曆史教育的普及。他所寫的這本《中國近代史》,就是以進化史觀為指導,以“經世緻用”為主旨,明白曉暢、通俗易懂,在社會上産生瞭廣泛影響,對近代史知識的普及起瞭重要作用。
—— 瀋渭濱
在《中國近代史》中,蔣廷黻為我們大緻描繪瞭近代中國的一個基本走嚮,他認為,近代中國不管麵對多少睏難與問題,但走嚮世界,不斷拉近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差距,始終是近代中國的主題。這部書為中國近代史研究建構瞭一個分析框架和話語係統,是近代史科學化研究的開山之作,在不經意間將近代史學科帶入一個新的境界。
——馬勇
目 錄
第一輯 中國近代史
總 論 / 002
第一章 剿夷與撫夷
一、英國請中國訂立邦交 / 006
二、英國人作鴉片買賣 / 010
三、東西對打 / 013
四、民族喪失二十年的光陰 / 018
五、不平等條約開始 / 020
六、剿夷派又抬頭 / 023
七、剿夷派崩潰 / 027
第二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一、舊社會走循環套 / 032
二、洪秀全企圖建新朝 / 035
三、曾國藩刷新舊社會 / 039
四、洪秀全失敗 / 042
第三章 自強及其失敗
一、內外閤作以求自強 / 047
二、步步嚮前進 / 051
三、前進遇著阻礙 / 053
四、士大夫輕舉妄動 / 059
五、中日初次決戰 / 067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一、李鴻章引狼入室 / 079
二、康有為輔助光緒變法 / 083
三、頑固勢力總動員 / 087
四、孫總理提民族復興方案 / 091
五、民族掃除復興的障礙 / 096
六、軍閥割據十五年 / 101
七、貫徹總理的遺教 / 104
第二輯 中國與近代世界
中國與近代世界的大變局 / 108
琦善與鴉片戰爭 / 157
最近三百年東北外患史 / 181
評清史稿邦交誌 / 255
中國近代化的問題 / 269
中國社會科學的前途 / 275
知識階級與政治 / 281
論專製並答鬍適之先生 / 288
民族復興的一個條件 / 296
漫談知識分子的時代使命 / 300
論國力的元素 / 307
國傢的力量(節選) / 314
第一章 剿夷與撫夷
一、 英國請中國訂立邦交
在十九世紀以前,中西沒有邦交。西洋沒有派遣駐華的使節,我們也沒有派大使公使到外國去。此中的原故是很復雜的。第一,中西相隔很遠,交通也不方便。西洋到中國來的船隻都是帆船。那時沒有蘇伊士運河,中西的交通須繞非洲頂南的好望角,從倫敦到廣州頂快需三個月。因此商業也不大。西洋人從中國買的貨物不外絲茶及彆的奢侈品。我們的經濟是自足自給的,用不著任何西洋的齣品。所以那時我們的國際貿易總有很大的齣超。在這種情形之下,邦交原來可以不必有的。
還有一個原故,那就是中國不承認彆國的平等,西洋人到中國來的,我們總把他們當作琉球人、高麗人看待。他們不來,我們不勉強他們。他們如來,必尊中國為上國而以藩屬自居。這個體統問題,儀式問題就成為邦交的大阻礙,"天朝"是絕不肯通融的,中國那時不感覺有聯絡外邦的必要,並且外夷豈不是蠻貊之邦,不知禮義廉恥,與他們往來有什麼好處呢?他們貪利而來,天朝施恩給他們,許他們作買賣,藉以羈縻與撫綏而已。假若他們不安分守己,天朝就要"剿夷"。那時中國不知道有外交,隻知道"剿夷與撫夷"。政治傢分派彆,不過是因為有些主張剿,有些主張撫。
那時的通商製度也特彆。西洋的商人都限於廣州一口。在明末清初的時候,西洋人曾到過漳州、泉州、福州、廈門、寜波、定海各處。後來一則因為事實的不方便,二則因為清廷法令的禁止,就成立瞭所謂一口通商製度。在廣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鞦兩季是買賣季,他們可以住在廣州的十三行,買賣完瞭,他們必須到澳門去過鼕。十三行是中國政府指定的十三傢可以與外國人作買賣的。十三行的行總是十三行的領袖,也是政府的交涉員。所有廣州官吏的命令都由行總傳給外商;外商上給官吏的呈文也由行總轉遞。外商到廣州照法令不能坐轎,事實上官吏很通融。他們在十三行住的時候,照法令不能隨便齣遊,逢八(那就是初八,十八,二十八)可以由通事領導到河南的"花地"去遊一次。他們不能帶軍器進廣州。"夷婦"也不許進去,以防"盤踞之漸"。頂奇怪的禁令是外人不得買中國書,不得學中文。第一個耶穌教傳教士馬禮遜博士的中文教師,每次去授課的時候,身旁必須隨帶一隻鞋子和一瓶毒藥,鞋子錶示他是去買鞋子的,不是去教書的,毒藥是預備萬一官府查齣,可以自盡。
那時中國的海關是自主的,朝廷所定的海關稅則原來很輕,平均不過百分之四,清政府並不看重那筆海關收入,但是官吏所加的陋規極其繁重,大概連正稅要收貨價百分之二十。中國法令規定稅則應該公開;事實上,官吏絕守秘密,以便隨意上下其手。外人每次納稅都經過一種講價式的交涉,因此很不耐煩。
中國那時對於法權並不看重。在中國境內外國人與外國人的民刑案件,我國官吏不願過問,那就是說,自動的放棄境內的法權。譬如,乾隆十九年,一個法國人在廣州殺瞭一個英國人,廣州的府縣最初勸他們自己調解。後因英國堅決要求,官廳始理問。中國與外國人的民事案件總是由雙方設法和解,因為雙方都怕打官司之苦。倘若中國人殺瞭外國人,官廳絕不偏袒,總是殺人者抵死,所以外人很滿意。隻有外國人殺中國人的案子麻煩,中國要求外人交凶抵死,在十八世紀中葉以前,外人遵命者多,以後則拒絕交凶,拒絕接收中國官廳的審理,因為他們覺得中國刑罰太重,審判手續太不高明。
外人最初對於我們的通商製度雖不滿意,然而覺得既是中國的定章,隻好容忍。到瞭十八世紀末年(乾隆末年,嘉慶初年)外人的態度就慢慢的變瞭。這時中國的海外貿易大部分在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手裏。在廣州的外人之中,英國已占領瞭領袖地位。英國此時的工業革命已經起始,昔日的手工業都慢慢的變為機械製造。海外市場在英國的國計民生上一天比一天緊要,中國對通商的限製,英國認為最不利於英國的商業發展。同時英國在印度已戰勝瞭法國,印度半島全入瞭英國的掌握。以後再往亞東發展也就更容易瞭,因為有瞭印度作發展的根據地。
當時歐洲人把乾隆皇帝作為一個模範的開明君主看。英國人以為在華通商所遇著的睏難都是廣州地方官吏作齣來的。倘若有法能使乾隆知道,他必願意改革。一七九二年(乾隆五十七年)正是乾隆帝滿八十歲的一年,如果英國趁機派使來賀壽,那就能得著一個交涉和促進中英友誼的機會。廣州官吏知道乾隆的虛榮心,竭力慫恿英國派使祝壽。於是英國乃派馬戛爾尼侯(Lord Macartney)為全權特使來華。
馬戛爾尼使節的預備是很費苦心的。特使乘坐頭等兵船,並帶衛隊。送乾隆的禮物都是英國上等的齣品。用意不外要中國知道英國是個富強而且文明的國傢。英政府給馬戛爾尼的訓令要他竭力遷就中國的禮俗,惟必須錶示中英的平等。交涉的目的有好幾個:第一,英國願派全權大使常駐北京,如中國願派大使到倫敦去,英廷必以最優之禮款待之。第二,英國希望中國加開通商口岸。第三,英國希望中國有固定的,公開的海關稅則。第四,英國希望中國給她一個小島,可以供英國商人居住及貯貨,如同葡萄牙人在澳門一樣。在乾隆帝方麵,他也十分高興迎接英國的特使,但是乾隆把他當作一個藩屬的貢使看待,要他行跪拜禮。馬戛爾尼最初不答應,後來有條件的答應。他的條件是:將來中國派使到倫敦去的時候,也必須嚮英王行跪拜禮;或是中國派員嚮他所帶來的英王的畫像行跪拜答禮。他的目的不外要錶示中英的平等。中國不接受他的條件,也就拒絕行跪拜禮。乾隆帝很不快樂,接見以後,就要他離京迴國。至於馬戛爾尼所提齣的要求,中國都拒絕瞭。那次英國和平的交涉要算完全失敗瞭。
十八世紀末年和十九世紀初年,歐洲正鬧法蘭西革命和拿破侖戰爭,英國無暇顧及遠東商業的發展。等到戰事完瞭,英國遂派第二次的使節來華,其目的大緻與第一次同。但是嘉慶給英使的待遇遠不及乾隆,所以英使不但外交失敗,並且私人對我的感情也不好。
英國有瞭這兩次的失敗,知道和平交涉的路走不通。
中西的關係是特彆的。在鴉片戰爭以前,我們不肯給外國平等待遇;在以後,他們不肯給我們平等待遇。
到瞭十九世紀,我們隻能在國際生活中找齣路,但是嘉慶、道光、鹹豐年間的中國人,不分漢滿,仍圖閉關自守,要維持曆代在東方世界的光榮地位,根本否認那個日益強盛的西方世界。我們倘若大膽的踏進大世界的生活,我們需要高度的改革,不然,我們就不能與列強競爭。但是我們有與外人並駕齊驅的人力物力,隻要我們有此決心,我們可以在十九世紀的大世界上得著更光榮的地位。我們研究我民族的近代史必須瞭解近代的邦交是我們的大睏難,也是我們的大機會。
二 、英國人作鴉片買賣
在十九世紀以前,外國沒有什麼大宗貨物是中國人要買的,外國商船帶到中國來的東西隻有少數是貨物,大多數是現銀。那時經濟學者,不分中外,都以為金銀的輸齣是於國傢有害的。各國都在那裏想法子加增貨物的齣口和金銀的進口。在中國的外商,經過多年的試驗,發現鴉片是種上等的商品。於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乃奬勵種植,統製運銷。乾隆初年,鴉片輸入每年約四百箱,每箱約百斤。乾隆禁止內地商人販賣,但是沒有效果,到瞭嘉慶初年,輸入竟加瞭十倍,每年約四韆箱。嘉慶下令禁止入口,但是因為官吏的腐敗和查禁的睏難,銷路還是繼續加增。
道光對於鴉片是最痛心的,對於禁煙是最有決心的。即位之初,他就嚴申禁令,可是在他的時代,鴉片的輸入加增最快。道光元年(一八二一年)輸入尚隻五韆箱,道光十五年,就加到瞭三萬箱,值價約一韆八百萬元。中國的銀子漏齣,換這有害無益的鴉片,全國上下都認為是國計民生的大患。廣東有般紳士覺得煙禁絕不能實行,因為"法令者,胥役之所藉以為利也,立法愈峻,則索賄愈多"。他們主張一麵加重關稅,一麵提倡種植,拿國貨來抵外貨,久而久之,外商無利可圖,就不運鴉片進口瞭。道光十四五年的時候,這一派的議論頗得勢,俱是除許乃濟一人外,沒有一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開提倡這個辦法。道光十八年,黃爵滋上瞭一封奏摺,大聲疾呼的主張嚴禁。他的辦法是嚴禁吸食,他說沒有人吸,就沒有人賣,所以吸者應治以死罪:
請皇上嚴降諭旨,自今年某月某日起,至明年某月某日止,準給一年限戒煙,倘若一年以後,仍然吸食,是不奉法之亂民,置之重刑,無不平允。查舊例,吸食鴉片者僅枷杖,其不指齣興販者罪止杖一百,徙三年,然皆係活罪。斷癮之苦。甚於枷杖與徙杖,故甘犯明刑,不肯斷絕。若罪以死論,是臨刑之慘更苦於斷癮,臣知其情願絕癮而死於傢,不願受刑而死於市。惟皇上既慎用刑之意,誠恐立法稍嚴,互相告訐,必至波及無辜,然吸食鴉片是否有癮無癮,到官熬審,立刻可辨,如非吸食之人,無大深仇,不能誣枉良善,果係吸食者,究亦無從掩飾。故雖用刑,並無流弊。
這封奏摺上瞭以後,道光令各省的督撫討論。他們雖不彰明的反對黃爵滋,總覺得他的辦法太激烈,他們說吸食者尚隻害自己,販賣者則害許多彆人,所以販賣之罪,重於吸食之罪,廣州是鴉片煙的總進口,大販子都在那裏,要禁煙應從廣州下手。惟獨兩湖總督林則徐完全贊成黃爵滋的主張,並建議各種實施辦法。道光決定吸食與販賣都要加嚴禁止,並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馳赴廣州查辦煙禁。林文忠公是當時政界聲望最好,辦事最認真的大員,士大夫尤其信任他,他的自信力也不小。他雖然以先沒有辦過"夷務",他對外國人說:"本大臣傢居閩海,於外夷一切伎倆,早皆深悉其詳。"
實在當時的人對禁煙問題都帶瞭幾分客氣。在他們的私函中,他們承認禁煙的睏難,但是在他們的奏章中,他們總是逢迎上峰的意旨,唱高調。這種不誠實的行為是我國士大夫階級大毛病之一。其實禁煙是個極復雜,極睏難的問題。縱使沒有外國的乾涉,禁煙已極其睏難,何況在道光間英國人絕不願意我們實行禁煙呢?那時鴉片不但是通商的大利,而且是印度政府財政收入之大宗。英國對於我們獨自尊大,閉關自守的態度已不滿意,要想和我們算一次賬,倘若我們因鴉片問題給予英國任何藉口,英國絕不惜以武力對付我們。
那次的戰爭我們稱為鴉片戰爭,英國人則稱為通商戰爭,兩方麵都有理由。關於鴉片問題,我方力圖禁絕,英方則希望維持原狀:我攻彼守。關於通商問題,英方力圖獲得更大的機會和自由,我方則硬要維持原狀: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勢論,那次的戰爭是不能避免的。
總 論
中華民族到瞭十九世紀就到瞭一個特殊時期。在此以前,華族雖已與外族久已有瞭關係,但是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較低的民族。縱使他們入主中原,他們不過利用華族一時的內亂而把政權暫時奪過去。到瞭十九世紀,這個局勢就大不同瞭,因為在這個時候到東亞來的英、美、法諸國絕非匈奴、鮮卑、濛古、倭寇、滿人可比。原來人類的發展可分兩個世界,一個是東方的亞洲,一個是西方的歐美。兩個雖然在十九世紀以前曾有過關係,但是那種關係是時有時無的,而且是可有可無的。在東方這個世界裏,中國是領袖,是老大哥,我們以大哥自居,他國連日本在內,也承認我們的優越地位。到瞭十九世紀,來和我們打麻煩的不是我們東方世界裏的小弟們,是那個素不相識而且文化根本互異的西方世界。
嘉慶道光年間的中國人當然不認識那個西方世界。直到現在,我們還不敢說我們完全瞭解西洋的文明。不過有幾點我們是可以斷定的。第一,中華民族的本質可以與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比。中國人的聰明不在任何彆的民族之下。第二,中國的物産雖不及俄、美兩國的完備,然總在一般國傢水平綫之上。第三,我國秦始皇的廢封建為郡縣及漢唐兩朝的偉大帝國足證我民族是有政治天纔的。是故論人論地,中國本可大有作為。然而到瞭十九世紀,我民族何以遇著空前的難關呢?第一是因為我們的科學不及人。人與人的競爭,民族與民族的競爭,最足以決勝負的,莫過於知識的高低。科學的知識與非科學的知識比賽,好像汽車與洋車的比賽。在嘉慶道光年間,西洋的科學基礎已經打好瞭,而我們的祖先還在那裏作八股文,講陰陽五行。第二,西洋已於十八世紀中年起始用機械生財打仗,而我們的工業、農業、運輸、軍事,仍保存唐宋以來的模樣。第三,西洋在中古的政治局麵很像中國的春鞦時代,文藝復興以後的局麵很像我們的戰國時代。在列強爭雄的生活中,西洋人養成瞭熱烈的愛國心,深刻的民族觀念;我們則死守著傢族觀念和傢鄉觀念。所以在十九世紀初年,西洋的國傢雖小,然團結有如鐵石之固;我們的國傢雖大,然如一盤散沙,毫無力量。總而言之,到瞭十九世紀西方的世界已經具備瞭所謂近代文化。而東方的世界則仍滯留於中古,我們是落伍瞭!
近百年的中華民族根本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人能近代化嗎?能趕上西洋人嗎?能利用科學和機械嗎?能廢除我們傢族和傢鄉觀念而組織一個近代的民族國傢嗎?能的話我們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話,我們這個民族是沒有前途的。因為在世界上,一切的國傢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緻富強,不能者必遭慘敗,毫無例外。並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日本就是一個好例子。日本的原有土地不過中國的一省,原有的文化幾乎全是隋唐以來自中國學去的。近四十餘年以來,日本居然能在國際上作一個頭等的國傢,就是因為日本接受近代文化很快。我們也可以把俄國作個例子。俄國在十五世紀、十六世紀、十七世紀也是個落伍的國傢,所以那時在西洋的大舞颱上,幾乎沒有俄國的地位;可是在十七世紀末年,正當我們的康熙年間,俄國幸而齣瞭一個大彼得,他以專製皇帝的至尊,變名改姓,微服到西歐去學造船,學煉鋼。後來他又請瞭許多西歐的技術傢到俄國去,幫助他維新。那時許多的俄國人反對他,尤其 中國近代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包裝精美,淺顯易懂,不錯不錯
評分哈哈,好書。這次買的幾本書都非常不錯。搞得逼格都高瞭起來。
評分質量很好,值得看。
評分看著不錯,還沒有仔細看內容,給個好評吧!
評分內容不錯
評分?還可以 應該是正品吧
評分7
評分內容不錯
評分送貨及時,包裝很好,是正版書籍
中國近代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