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陶行知談教育》是一套較大規模的中國現代教育傢文論選集,首批收錄瞭在中國現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十位教育傢,他們是:蔡元培、張伯苓、夏丏尊、陸費逵、任鴻雋、梅貽琦、陶行知、鬍適、舒新城、傅斯年。《名傢談教育》的齣版旨在嚮當代中國讀者提供一套能夠全麵反映中國現代教育理論、思潮和實踐的教育理論文獻。同時,為瞭使讀者能夠完整地瞭解這些教育傢的學術思想和人生軌跡,每種圖書中的後部分兼顧收錄瞭這些教育傢其他方麵的重要文章,其中的很多文章發錶之初,在社會上産生瞭巨大的反響。
作者簡介
陶行知,彆名:陶文濬,國籍:中國,齣生地:安徽歙縣西鄉黃潭源村,齣生日期:1891年10月18日,逝世日期:1946年7月25日,職業:教育傢學者思想傢,畢業院校:金陵大學(1952年並入南京大學),主要成就:開創中國近代教育典範代錶作品:《中國教育改造》、《古廟敲鍾錄》、《齋夫自由談》。
目錄
教學閤一
新教育
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
活的教育
教育者的機會與責任
教育與科學方法
平民教育概論
學生的精神
學做一個人
我之學校觀
行是知之始
生活工具主義之教育
教學做閤一
以教人者教己
生活即教育
師範生的第一變
——變個孫悟空
師範生的第二變
——變個小孩子
教學做閤一下之教科書
兒童科學教育
創造的教育
教育的新生
傳統教育與生活教育有什麼區彆
普及現代生活教育之路
生活教育之特質
填鴨教育
育纔二十三常能
談社會大學
生活教育的創立與成長
創造的兒童教育
敲碎兒童的地獄,創造兒童的樂園
“僞知識”階級
創造宣言
育纔學校創辦旨趣
精彩書摘
《陶行知談教育》:
教學閤一現在的人叫在學校裏做先生的為教員,叫他所做的事體為教書,叫他所用的法子為教授法,好像先生是專門教學生些書本知識的人。他似乎除瞭教以外,便沒有彆的本領,除書之外,便沒有彆的事教,而在這種學校裏的學生除瞭受教之外,也沒有彆的功課。先生隻管教,學生隻管受教,好像是學的事體,都被教的事體打消掉瞭。論起名字來,居然是學校;講起實在來,卻又像教校。這都是因為重教太過,所以不知不覺的就將教和學分離瞭。然而教學兩者,實在是不能分離的,實在是應當閤一的。依我看來,教學要閤一,有三個理由:第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種:第一種隻會教書,隻會拿一《陶行知談教育》要兒童來讀它,記它,把那活潑的小孩子做個書架子、字紙簍。先生好像是書架子、字紙簍之製造傢;學校好像是書架子、字紙簍的製造廠。第二種的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他所注意的中心點,從書本上移在學生身上來瞭。不像從前拿學生來配書本,現在他拿書本來配學生瞭。他不但是要拿書本來配學生,凡是學生需要的,他都拿來給他們。這種辦法,固然比第一種好得多,然而學生還是在被動的地位,因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著學生。熱心}嚮先生,固想將他所有的傳給學生,然而世界上新理無窮,先生安能盡把天地間的奧妙為學生一齊發明?既然不能與學生一齊發明,那他所能給學生的,也是有限的,其餘還是要學生自己去找齣來的。
況且事事要先生傳授,既有先生,何必又要學生呢?所以專拿現成的材料來教學生,總歸還是不妥當的。那麼,先生究竟應該怎樣子纔好?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學生學有什麼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學聯絡起來:一方麵要先生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麵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於一個問題,不是要先生拿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乃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手續程序,安排停當,指導他,使他以最短的時間,經過相類的經驗,發生相類的理想。自己將這個方法找齣來,並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理想來找彆的方法,解決彆的問題。得瞭這種經驗理想,然後學生纔能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對於世界一切真理,不難取之無盡,用之無窮瞭。這就是孟子所說的“自得”,也就是現今教育傢所主張的“自動”。所以要想學生自得自動,必先有教學生學的先生。這是教學應該閤一的第一個理由。
第二,教的法子必須根據於學的法子。從前的先生,隻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學生;凡是學生的纔能興味,一概不顧,專門勉強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一來先生收效很少,二來學生苦惱太多,這都是教學不閤一的流弊。如果讓教的法子自然根據學的法子,那時先生就費力少而成功多,學生一方麵也就能夠樂學瞭。所以怎樣學就須怎樣教:學得多教得多,學得少教得少;學得陝教得快,學得慢教得慢。這是教學應該閤一的第二個理由。
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絡,並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絡起來。做先生的,應該一麵教一麵學,並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現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備人拿從前所學的抄襲過來,傳給學生。看他書房裏書架上所擺設的,無非是從前讀過的幾本舊教科書;就是這幾《陶行知談教育》,也還未必去溫習的,何況乎研究新的學問,求新的進步呢?先生既沒有進步,學生也就難有進步瞭。這也是教學分離的流弊。那好的先生就不是這樣,他必定是一方麵指導學生,一方麵研究學問。如同柏林大學包爾孫先生(Fr.Paulsen)說:“德國大學的教員,就是科學傢。科學傢就是教員。”德國學術發達,大半靠著這教學相長的精神。因為時常研究學問,就能時常找到新理。這不但是教誨豐富,學生能多得些益處,而且時常有新的材料發錶,也是做先生的一件暢快的事體。因為教育界無限枯寂的生活,都是因為當事的人,封於故步,不能自新所緻。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真是過來人閱曆之談。因為必定要學而不厭,然後纔能誨人不倦;否則年年照樣畫葫蘆,我卻覺得十分的枯燥。所以要想得教育英纔的快樂,首先要把教學閤而為一。這是教學應該閤一的第三個理由。
總之: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三、先生須一麵教一麵學。這是教學閤一的三種理由。第一種和第二種理由是說先生的教應該和學生的學聯絡;第三種理由是說先生的教應該和先生的學聯絡。有瞭這樣的聯絡,然後先生學生都能自得自動,都有機會方法找那無價的新理瞭。
……
陶行知談教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