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西裏爾·珀爾(1906~1987)是澳大利亞記者、作傢和文學評論傢。他於1967年齣版的《北京的莫理循》這部傳記至今已再版三次。《北京的莫理循》是迄今為止研究莫理循生平比較著名、完整的一部。《北京的莫理循》在援引瞭大量原始資料的基礎上,全麵再現瞭莫理循從一個喜好冒險旅行的少年成長為世界知名的新聞記者和中國北洋政府政治顧問的傳奇曆程。珀爾在描述莫理循在中國工作、生活的這20年經曆的過程中,引用瞭他的日記、通信、筆記、通訊、迴憶錄、備忘錄和歐美、東方的報刊、檔案等原始資料,為我們從新的角度審視清末民初的曆史與社會提供瞭鮮活的內容。其中,由於莫理循的日記、筆記、迴憶錄等尚未公開齣版,對於中國學者來說,就顯得彌足珍貴。
內容簡介
《北京的莫理循》是根據澳大利亞作傢西裏爾·珀爾的同名作品翻譯而成的。原作基本上是依據莫理循的日記所寫的傳記。莫理循從1897年開始作為《泰晤士報》駐華記者,1912年被北洋政府任命為袁世凱的政治顧問,在中國生活瞭20年,是中國近代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親曆者和參與者。他對中國的感情是非常矛盾、復雜的……
作者簡介
西裏爾·泊爾,1906年4月11日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曾任記者、編輯多年,後成為職業作傢,齣版有Wild Men of Sydney(1958),Always Morning(1960),The Three Lives of Gavan Duffy(1979)等18本書。1987年3月在悉尼去世。 檀東鍟,1949年生。副教授,留美博士。現任福建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生導師。曾譯有《兒童學習法》、《袖珍十萬個為什麼》和《袖珍少年百科全書》等著作。 竇坤,1963年生。中國人民大學曆史係碩士,北京大學博士,從事中外關係史的研究工作。現就職於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北京社會科學》雜誌社,副研究員。已發錶《評珀爾<北京的莫理循>》、《中法漢學研究所與中法文化交流》等文章多篇。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後記
精選參考書目
譯後記
主要外國人名英漢對照錶
主要外國地名英漢對照錶
精彩書摘
《北京的莫理循》:
18歲以前,喬治·厄內斯特·莫理循一直生活在季隆學院裏。他在《迴憶錄》中寫道:“我們不是很用功的學生,但是我們的日子過得很快活,個個朝氣蓬勃,戶外活動的時間比學習的時間還多。”盡管校長的訓誡棍常常威脅著學生,但是學生們似乎仍享有相當大的自由。在一篇學生時代的日記中,年輕的莫理循不加評論地記錄瞭一件趣事:寄宿生警告新捨監馬丁先生,“他上任後一直沒洗澡,希望他第二天能洗澡,做好個人衛生。”“第二天,四個人高馬大的男生對馬丁先生采取瞭行動。馬丁先生扳住床頭,拼命掙紮,但是那幾個男生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把他從床上拖瞭下來,頭朝前抬下瞭樓梯。一路上他像牛一樣拼命地吼叫著。”莫理循還寫道,當馬丁先生被塞進澡盆時,他“渾身上下油膩膩、髒兮兮的,腿上的泥垢都結成瞭塊。不過,馬丁先生硬說那隻是汗毛。”學生還威脅說,如果兩星期後他還不自願洗澡,他們就會請他再洗一次。
莫理循是個全能運動員。1877年,在維多利亞州首屆校際劃艇對抗賽中,他參加瞭四人劃艇賽,對手是霍桑文法學校。他重148磅,人們說:“他高興時,會成為船上最佳槳手。”1878年,在季隆學院的校運會中,他贏得瞭賽跑項目的季隆學院杯。
1878年初,莫理循16歲時開始寫他自稱為“奇特的日記”,而且幾乎不問斷地寫到臨終為止。他學生時代的日記大體上都和體育運動有關,不過也有一些對男生和教師的坦率描寫(“傑裏頭很大,個子很高。由於缺乏鍛煉,眼圈因脂肪堆積過多而顯得脹鼓鼓的,臉上長滿瞭青春痘。”)。有些日記顯示瞭他對世界和地方事務的廣泛興趣。當愛丁堡公爵夫人又添一個女兒時,他在日記中寫道:“更令人高興的是,我們的小母牛星期四生瞭一頭小小母牛。”1878年10月發生的一件事,後來成瞭澳大利亞的民間傳說。他在日記中很簡練地敘述瞭這件事:“在離亞瑟叔叔傢大約20英裏的曼斯菲爾附近發生瞭一場悲劇。四名山賊(其中兩個是凱利兄弟)殺害瞭三名警察。警方懸賞800英鎊(每人200英鎊)捉拿他們。不過要捉到他們可不容易。”(莫理循的預言相當準確。這個凱利幫共有四個成員——內德·凱利、丹·凱利、喬,伯恩和史蒂夫·哈特,兩年後纔捉拿歸案。)第二天,他在日記中寫的是傢庭趣事:“我們傢的女僕安妮被辭退瞭。她在星期六、星期天和今天都喝得爛醉如泥。”那一年的“墨爾本杯”比賽也發生瞭一些趣事。
“大約九萬人觀看瞭比賽……切斯特眼看就要贏瞭,卻碰到瞭柵欄。一名胖紳士為此氣得癲癇都發作瞭。
”當赫剋托·麥剋門(蘇格蘭學院闆球隊前隊長,被認為是維多利亞州最有前途的闆球運動員之一)因偷竊墨爾本闆球隊隊員的錢被抓獲時,莫理循寬宏大量地評論說:“我為他感到非常難過。他顯然迷上瞭某個妓女,她老是嚮他要錢。”有時莫理循的日記會顯示,他的一些理念和他祖先的加爾文教徒的信念不協調:“星期天。該死的一天。我指的是早上和晚上都得上教堂。”另一篇日記寫道:“星期四。令人愉快的一天。意大利已故的國王維剋多·伊曼紐留下瞭95個私生子。”日記還摘錄瞭大量詩歌,從莎士比亞到奧利弗·溫德爾·霍姆茲的詩都有。
莫理循一傢每年都到昆斯剋利夫歡度聖誕節。那是個在漁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海濱地區,離菲利普灣港口入口處約三英裏,深得上流社會人士的青睞。
19世紀70年代末,昆斯剋利夫的常住人口大約有1000人,假日季節人口會增加一倍以上。莫理循在這裏形成瞭他保持一輩子的愛好:步行、打獵和收藏。16歲時,一天早上他3點45分起床,從季隆步行到昆斯剋利夫,來迴全程共42英裏。從季隆到昆斯剋利夫他花瞭五個半小時,在離季隆9英裏半的惠靈頓酒店還稍作休息,喝點摻檸檬汁的啤酒。到昆斯剋利夫後,他洗瞭個澡,休息瞭半個小時,接近中午時分,就連忙趕迴傢。他在日記中寫道:“12小時15分鍾步行瞭42英裏。迴到傢後,我把腳泡到熱水中,常得纍壞瞭。”
……
北京的莫理循 [Morrison of Peking]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