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陵講演集:詞之美感特質的形成與演進

迦陵講演集:詞之美感特質的形成與演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葉嘉瑩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14544
版次:1
商品编码:1167986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6
字数:148000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北京大學齣版社為齣版的七冊《迦陵講演集》以及北京中華書局即將推齣的六冊《說詩講錄》兩者加起來,我的詩詞講錄乃將有十三冊之多。作為一個83歲的老人麵對著自己已有62講課之久的這些積纍,真是令人不禁感慨係之。我平常很喜歡引用的兩句話是:“以無生之覺悟做有生之事來,以悲觀之心境過樂觀之懲治知。”朋友們也許認為這隻是老生常談,殊不如這實在是我的真實敘述。我是在絕頂痛苦中曾經親自把自己的感情殺死過的人,我現在的餘生之精神情感之所係,就隻剩下瞭詩詞講授之傳承的一個支撐點。大傢可能還記得我曾經寫過“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屈杜魂”的話,其實那不僅是為瞭“報國”,原來也是為瞭給自己的生命尋找一個意義。

內容簡介

  《詞之美感特質的形成與演進》由葉嘉瑩教授在天津電視颱的六次講座整理而成,共分十二講,主要涉及瞭自晚唐五代一直到南宋末期的九位有代錶性的詞人。全書以“詞之美感特質的形成與演進”為主綫,結閤具體的詞人詞作,分彆講述瞭“歌辭之詞”、“詩化之詞”與“賦化之詞”的不同美感特質。三類詞之演進為勢所必然,雖其感發本質不同,寫作筆法各異,但其中佳者莫不具有一種含蘊深遠耐人尋繹之特美。讀者循此而入,可在葉嘉瑩教授富於感發的講述中獲得對詞之美感特質的形成與演進的整體性認識。

作者簡介

  葉嘉瑩,號迦陵。1924年齣生於北京,畢業於輔仁大學國文係。1950年代任颱灣大學教授,並在淡江大學與輔仁大學任兼職教授。1960年代應邀擔任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客座教授。後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並曾於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魯大學、印地安那大學講學,1991年當選為加拿大皇傢學會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陸講學,先後任南開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校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開大學創辦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設立“駝庵”奬學金。2008年,榮獲中華詩詞學會頒發的首屆“中華詩詞終身成就奬”。2012年6月獲聘中央文史館館員,2013年榮獲由中央電視颱、文化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孔子學院總部/國傢漢辦共同主辦的“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奬。
  葉嘉瑩一生從事中國古典詩詞的教研,擅長以深入淺齣的文字,把當代西方文學概念融會、應用於中國古典詩詞的探討和詮釋。她天資敏慧,纔思齣眾,加上典雅細膩的文筆,以及浮世坎坷的憂患經曆,使她在談詩論詞之際,以直悟配閤精析,見解獨到,卓然成傢。

目錄

總序
第一章 歌辭之詞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二章 詩化之詞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三章 賦化之詞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精彩書摘

  你可以看到,蘇東坡這首詞有“密州齣獵”的題目,而且他自己有一個反省——我自己要開齣一條新路來,就是用作詩的手法來寫詞瞭。後主詞雖然詩化瞭,但他不是有意識、有反省的。李後主因為他的痛苦遭遇,無心之中寫齣這種網羅天下人到無常哀感之中的小詞,那是偶然的;而蘇東坡有反省,他說“老夫聊發少年狂”。
  其實當蘇東坡寫這首詞的時候,不過隻有39歲。中國古人喜歡在詩中嗟貧嘆老,你看韓退之說什麼“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韓退之那時也沒有到40歲,卻已如此,無怪蘇東坡四十歲左右就自稱“老夫”瞭。古人常常以老賣老嘛!“老夫聊發少年狂”,我雖然已經四十上下,可是我還有少年人那種豪放的氣概。這不是齣去打獵嗎?
  其實,蘇東坡是到他差不多三十多歲時纔開始寫詞的。少年的時候蘇東坡並不寫詞,以現在留下來的詞看,那都是他到杭州做通判以後所寫的。那他早年寫什麼?他寫《上神宗皇帝書》,他所關心的都是朝廷的政治,民生的苦樂。周邦彥寫什麼?寫《汴都賦》,是歌功頌德,贊美神宗變法的成就,這是決然不同的。蘇東坡齣知杭州,就因為他對於變法有一些意見,跟新黨議政不閤,所以他一直就在外邊做官。他從朝廷裏齣來,先是在杭州做官。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於是有人覺得讓蘇東坡在杭州這個地方做官是不是太便宜他瞭?他一天到晚在朝廷裏邊反對我們新法,現在雖然把他趕瞭齣去,可在杭州這麼個好地兒也還不大好,因此給他改個地方,就把他改到密州去瞭。
  密州那裏非常蒼涼且不說,而且剛剛經過旱災,鬧過蝗蟲。人說有旱災就有蝗蟲,旱、蝗常常是連接的。災後赤地韆裏,民不聊生,蘇東坡就和當地的老百姓一同去祈雨。古人相信天人感應,所以大旱時就去祈雨,果然後來就下瞭雨瞭。所以蘇東坡寫過一篇《喜雨亭記》的文章。下雨以後就要酬神:禱謝上蒼,禱謝山神。那時蘇東坡做密州的太守,就帶領人到附近常山的山神廟裏去謝神,謝神迴來的路上,就打獵,這是蘇東坡的傳記上都有記載的。
  於是,“老夫聊發少年狂”,他帶著密州的一批大小官員,“左牽黃,右擎蒼”,黃者是黃犬、黃狗、獵犬;右手的手臂上架著蒼鷹、獵鷹。狗當然可以抓兔子什麼的;如果是天上有一隻飛鳥落在很遠的地方,你知道他在哪裏,這時就得放鷹去把它抓迴來,所以他左邊牽著黃犬,右邊架著蒼鷹。
  “錦帽貂裘”,天氣還相當冷,所以戴著錦帽,穿著皮裘。“韆騎捲平岡”,密州這裏的軍政官員,大大小小眾多人跟隨著他,從山岡上跑過去。“捲”字用得也很生動。
  “為報傾城隨太守”,他說你們要通報一下,叫密州城裏的老百姓都跟我齣來,看什麼?“親射虎,看孫郎。”我蘇東坡今天要親自射中一隻老虎給大傢看一看。像誰一樣?就像三國時候的孫權一樣。因為據《三國誌》記載,孫權有一次齣去曾經射中瞭一隻老虎,所以“親射虎,看孫郎”。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在诗已开始失去辉煌的晚唐五代,词正在以朝气蓬勃之势兴起。这种并非以抒情言志为目的而只是在歌酒宴席上为娱乐而作的配乐歌词,到底凭借什么,竟能够在不久以后的宋代形成了不亚于唐诗的辉煌,又在清代再次兴盛?这里面的消息,在花间的温庭筠、韦庄,南唐的冯延巳、李煜词作中已露端倪;在北宋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苏轼的词作中则完全展露,而在南宋的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的词作则又转向隐晦;及至清代,国难接踵而来,但许多词人在经历了“世变”的灾难之后,竟然在无意之中找回了元明两代丢失已久的词的那种不同于诗的言外意蕴之美。原来在中国文学中,词的幽约怨悱,也曾经历一波三折。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内容丰富,讲解生动,对词因感发本质不同及写作笔法各异的作品,均能发掘其中之佳作,寻绎其中含蕴深远、耐人寻味的美感,会令每一位热爱诗词的朋友开卷有益。

评分

比如,有读者为其爱女寻觅13岁的生日礼物,苦觅多时选择了《幽雅阅读》,希望丛书“所带来的精神感悟可以启发她在中学开始之际就去学会思恋人文根本,思考价值取向,思辨社会大千”;有S君初恋女友负笈美国,从硕士到博士,乐而忘返,令留守在国内的S君焦虑不已,佳人却终因《幽雅阅读》心生归意:“我该回国了。……我需要山静日长的生活”;丛书被诸多爱书人誉为“享受精神慰藉获得灵魂升华的高雅之作”;丛书在某网站被高价出售;当然,更有许多读者对丛书提出了不少建议。

评分

书不错,喜欢文史的朋友可以看看!!

评分

印刷精美书本厚实,叶嘉莹,杨绛,林徽因,民国三大才女!喜欢《唐宋词十七讲》的两点,一是从人划分出部分,在作者风格和词之演进历史上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但同时叶先生也使用了西方的理论来为我们讲述词之演变,作者的文化背景使得她的讲述很顺畅。在中国大的历史背景下,使用西方的理论来感受古典诗词的意境,方法很特别又非常容易理解。另一个是叶先生在为你讲述某一首词中的一个意象时她会引出这个意象在不同地方的用法,然后非常客观分析在这里应该是哪一个。引诗词以证诗词,也是叶先生的拿手讲法。这种讲法,不但让读者更容易识别一些中国诗词传统里的符码,比如“蛾眉”的含义。更容易在举一反三中,帮助读者握住中国诗词、语言文字的传承脉络。

评分

赶着双十一买了叶老师的著作。京东快递好快,一天就到了,京东小哥辛苦了!书还没有看,不舍的拆封,先收藏了!

评分

作者以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与西方理论学养为基础,以现代观念和理论为工具,对传统词学进行了科学的开发与归纳,建立了一个适合现代人理解的词学理论新框架。

评分

嘉陵著作集我只选择了这本论诗丛稿,理由是内容全面扎实,其他几个有拼凑之嫌,仅供参考。当然,诗词现代研究者中,迦陵绝对也算大家,虽然如周汝昌,包括某些大陆学者对其个别观点有些微词,但是我觉得我十分肯定迦陵的许多观点,值得学习,且其观点深入浅出,不是故弄玄虚,玄奇示博,就难能可贵了。不用拆封了,非常完好,很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