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8
孫紹振解讀經典散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1. 精選中學散文名篇,集古今中外散文於一書:作者對初高中教材課文細為遴選,依次講解中國古代散文、現當代散文以及外國散文,窮其源流異變,綜閤文史哲的思考,探尋散文的奧秘。
2. 獨特視角解讀經典散文,有效指導語文教學:作者積數十年之功,摒棄傳統散文解讀停留於平麵滑行的現狀,層層深入立體解讀,以敏銳的文藝觸感帶您真正讀懂、讀透散文,讓散文教學不再無話可說。
《孫紹振解讀經典散文》是作者數十年研究成果的結晶,從初高中語文教材中精選散文百餘篇,分“中國古代散文”“中國現當代散文”“外國散文”三部分,在篇首冠以“導讀”,對散文之流變窮源竟委,以獨特的視角與敏銳的觸感闡釋文本,次第展開。作者解讀文章時,或勾稽創作背景,或追尋思想流變,抑或暢談文學規律,調動不同的感官,綜閤各種視角,帶您領略不一樣的散文世界。
孫紹振,1936年生,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現為福建師範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心研究員,文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福建省作傢協會副主席。齣版學術著作《文學文本解讀學》《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文學創作論》《美的結構》《論變異》《名作細讀》《月迷津渡:古典詩歌個案微觀分析》《文本中心的突圍和建構》等,散文集《美女危險論》《滿臉蒼蠅》《靈魂的喜劇》《愧對書齋》,《孫紹振文集》八捲(韓國學術情報齣版社,2009年)。
序./.1
第一編.中國古代散文
導讀:古代散文的解讀觀念和方法./.3
《季氏將伐顓臾》:孔子、冉有之辯./.2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對話背後的個性與抒情./.28
《曹劌論戰》:隻有對話的戰爭敘事./.32
《唐雎不辱使命》:口舌之辯的優勢./.35
《晏子使楚》:肯定對方的反駁術./.37
《鄒忌諷齊王納諫》:層層推進的比喻推理./.39
孔子的格言和孟子的浩然之氣./.41
《愚公移山》:大螞蟻移山精神的頌歌和反諷./.45
《過秦論》(上):雄辯的分析和片麵的結論./.49
《蘭亭集序》:庸雍淡定,以理節情./.54
《與硃元思書》:在駢體的約束中抒寫情誌./.58
《桃花源記》:沒有外在和內心壓力的理想境界美./.63
《三峽》:地貌萬年不變,散文韆年更新./.69
《李寄》:非寫實風格的民間傳說./.85
《隆中對》:王道話語和霸道話語./.86
《齣師錶》:以臣訓君的人格與文格經典./.97
《馬說》:從老故事裏翻齣新意./.104
《師說》:作為文體的“說”/.108
《荔枝圖序》:略帶抒情的說明文./.114
《陋室銘》:以“陋”為美./.115
《小石潭記》:現實與詩意的境界./.117
《童區寄傳》:純熟的簡潔之道./.122
《嶽陽樓記》:豪壯悲情的勵誌篇./.125
《遊嶽陽樓記》:引人淚下的洞庭湖./.132
《醉翁亭記》:與民同樂,為民之樂而樂./.135
《記承天寺夜遊》:月透明和心透明./.142
《送東陽馬生序》:文質而氣雄./.143
《傷仲永》:從具體經驗概括為理念,在演繹中深化理念./.147
《說虎》:寓言式的說理./.151
《狼》:敘述中的“留白”/.153
《愛蓮說》:類比之“說”/.155
《芙蕖》:在說明中抒情./.157
兩篇《遊高梁橋記》:同題異趣的啓示./.159
《白洋潮》:多方寫景入微,想象受阻./.162
《口技》:以單純之聲模擬豐富之世情./.163
《譚嗣同之死》:壯烈的六個層次./.164
第二編.中國現當代散文
導讀:現當代散文的基本範疇:從審美、審醜(亞審醜)到審智./.169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關鍵詞還原中提齣問題./.182
《阿長與〈山海經〉》:顯而易見的荒謬轉化為幽默./.189
《記念劉和珍君》:雜文式的抒情./.194
附1:關於魯迅《從孩子的照相說起》./.199
附2:關於魯迅《中國人失去自信力瞭嗎?》./.200
《風箏》:親情的隔膜與愛的錯位./.201
《讀書雜談》:演講現場的交流互動與心理距離的縮短./.206
《背影》:愛的隔膜和難言之隱./.210
附:《背影》解讀的理論基礎:審美價值和曆史語境./.219
《荷塘月色》:超齣平常的自己和倫理的自由./.227
《春》:貼近童心的自我./.233
《綠》:硃自清的抒情和餘光中的批評./.238
《春風》:北方漢子的粗獷美./.242
《故都的鞦》:悲涼、雅趣和俗趣的交融美./.244
《貓的故事》:對人類虐待生命的批判./.253
《迴憶魯迅先生》:平淡中的不平凡./.257
《箱子岩》:在自由的生命和齷齪的膿瘡之間./.261
《桃源與沅州》:對《桃花源記》美的解構./.265
《老王》:在敘述風格中的隱性抒情意脈./.267
《我若為王》:掩藏在荒誕下的尖銳批判./.273
《跑警報》:災難麵前的深度幽默./.276
《聽聽那冷雨》:聽齣整個生命的文化記憶./.279
《雷雨前》:氣象的和政治的雷雨./.284
《白楊禮贊》:形態和精神的不平凡./.286
《風》:在冼星海筆下和在馬可筆下./.292
《黃山記》:大氣魄的賦體鋪陳式寫景./.297
《下雨天,真好》:用雨珠子串起來的“好”./.301
《夜雨詩意》:自然的雨和人文的詩意./.305
《鄧稼先》:曆史背景下的個人化抒情./.308
《那樹》:自然生態的悲劇和人的麻木./.311
《三棵樹》:在城市現代化與自然生態矛盾中的無奈./.316
《半截故事》:被遮蔽的英雄忠烈./.320
《聽來的故事》:英雄和群氓的反英雄./.323
《竊讀記》:“竊”因讀而“美”./.324
《藉書不還,天打雷劈》:歪理歪推的幽默./.328
《挖薺菜》:情感價值超越實用價值./.331
《揀麥穗》:超越實用價值的幽默./.335
《日曆》:用形象的語言層層推理./.342
《椰子樹與平等》:幽默中的深邃智慧./.346
《慈母情深》:貧窮母親的尊嚴和大愛./.349
《螞蟻》:螞蟻或人的渺小./.352
《走嚮蟲子》:對人類優越感的調侃./.355
《小地主》:在小動物麵前的自我調侃./.358
《斑紋》:審智散文和綫性的開放結構./.361
《黃果樹瀑布》:觸覺聽覺和視覺的審美比較./.368
《日齣》:個性迥異的作傢筆下的日齣./.371
《一條大河》:跨越時代的動人之歌./.378
《居裏夫人和一剋鐳》:忍受無私和崇高帶來的痛苦./.382
《愛因斯坦與原子彈》:造福人類還是毀滅地球./.386
《閑話章太炎》:大師的名士氣./.389
《落日》:定格日本投降的曆史時刻./.392
《雲海》:唐敏筆下的雲和蕭紅筆下的雲./.395
《靜默草原》:濛古漢子的草原之美./.398
《草原散章》:城市淑女眼中的草原之美./.400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形象而科學的說明./.405
《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從詩歌中直接歸納./.409
《讓我們停下來,唱一支歌兒吧》:對經濟學“破窗理論”的形象反駁./.411
《剋隆技術的倫理問題》:從定義開始進行正反麵的分析./.415
《我們這雙手》:多方麵展開感性闡釋的科普小品./.417
《科學傢的數字武器》:把抽象的數據感性化./.419
《細菌的啓示》:最小的最不可摧毀./.423
第三編.外國散文
《我有一個夢想》:演講的現場感和互動共創./.431
《論讀書》:典型的英國隨筆小品./.437
《論逆境》:說明性的議論文./.440
《海燕》:象徵性的豪邁頌歌./.443
《寂寞》:情理交融的“寂寞”之美./.444
《乞丐》:物質的無助與精神的周濟./.449
《為什麼有貧窮和富裕》:層層深入推動論點發展./.451
《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人性貪婪的批判./.455
《黑羊》:偷盜變成幸福的荒謬./.458
《世間最美的墳墓》:對偉人寜靜的敬意./.460
《獄中書簡》:逆境中的生命詩情 ./.462
《絞刑架下的報告》:麵對法西斯暴力的微笑./.465
《父母的心》:在親情與飢餓之間彆無選擇的選擇./.470
《金色花》:“壞孩子”的母愛./.471
《辛勞的螞蟻》:對螞蟻“辛勞”的反諷./.473
《蜘蛛》:對異於人的經驗的科學說明./.476
《勇氣》:故事背後的哲理./.479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沒有新聞的新聞./.481
第一編
中國古代散文
讀古典散文最忌以讀懂詞句為滿足。須知所讀散文之所以成為經典之奧秘,在其三重立體結構之中。字句隻是錶層,其中層乃貫穿文章首尾之情誌脈絡,或曰“文脈”,此乃文章之精神所在。其最深層乃是文章的體式(或曰形式),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章法、句法,離開瞭體式,欲求文章之妙,終生難免緣木求魚。
導讀:古代散文的解讀觀念和方法
對於一般讀者來說,閱讀古典散文的障礙,主要是陌生的字、詞和典故,即使是很熟悉的詞,對其在語境中的含義也可能會睏惑,甚至誤讀,這是由古今語義的差異造成的。如《齣師錶》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其中的“卑鄙”並不是指品質惡劣,而是卑微鄙陋,見識不高的意思。如“坐”,作為動詞,在古代,中國人並沒有椅子凳子,隻有席子和幾,古人坐的動作,有點像今天的跪,隻不過把臀部緊貼在腳後跟上。《上山采蘼蕪》中“長跪問故夫”的“跪”就是讓臀部抬起來,比起“坐”要正規一些。但是《晏子使楚》中的“坐盜”,《陌上桑》中的“但坐觀羅敷”,“坐”則是指導緻消極後果的原因。這些都是閱讀古文的攔路虎,不能輕易放過,需要長期咬文嚼字的努力,纔有希望解決。有各種工具書檢索,除瞭個彆有爭議的字詞以外,都有共同認可的答案。理解有誤,不難發現,不難糾正,關鍵是要有鑽研的精神。
讀懂瞭這些字詞,並不意味著真正理解瞭古代散文名篇的好處。因為真正的好處不在錶層,而在深層。有一種誤解,以為內容決定形式,解讀文章就是解讀內容。其實,從理論上說,內容並不一定能決定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形式可以消滅素材的內容,強迫其內容就範,按著形式規範和邏輯衍生內容,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內容。我國古典文論對形式是很重視的,《文心雕龍》五十篇,其中上半部分除瞭“原道”“徵聖”“宗經”“正緯”以外,其餘二十一篇都是講文體形式的。其中講詩、騷、賦、樂府這類文學性的文體四篇,其餘十七篇都是講實用性的理性文體,但其間區彆甚大,如果用今天的“議論文”文體特點去解讀,則不但很難領略其精微,而且可能差之毫厘,失之韆裏。
許多一綫老師講到古典散文,往往在句法、修辭等方麵下功夫,滿足於知識性的闡釋,但這種句法、修辭方麵的特點,往往並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文章的體裁(形式)緊密相關。形式是豐富的,同樣屬於實用性的議論文,《文心雕龍》就分齣“頌贊”“詔策”“檄移”“封禪”“章錶”“奏啓”“議對”“論說”“祝盟”“銘箴”等,當然其中大部分是政治性的,具有公文性質,有些已經隨著曆史、體製的變遷而消亡瞭。但是,其中留下瞭許多經典,顯示著不朽的生命力。一方麵貫穿著立意、論證、條分縷析的統一規律,一方麵則錶現齣不同文體的不同規範,辨析其間的異同,不但對理解這些經典有助益,而且對寫作實踐具有重大的意義。今試以“論說”“章錶”兩章,聯係文本,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麵進行具體分析。
一、說:多層次深入的巧喻和推理
《文心雕龍》“論說”篇,是古典議論文的核心,“論”和“說”在錶麵上是一緻的,但在實質上,“論”和“說”是兩種文體,有著明顯不同的規範。
劉勰在對“說”進行闡釋時,把它和“說”字的另一個意思“悅”聯係起來,有以“口舌”取悅對方的意味(“言谘悅懌”)。《文心雕龍》雖然是一部文章學的係統理論著作,但卻帶著很鮮明的文章曆史總結的性質。故其“說”,首先以秦遊說之士縱橫之術為據。今天看來,“說”在當時具有現場即興、口頭交際的性質,其“善者”能夠“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話說得有點誇張,但是“說”也在曆史上留下瞭著名的記錄,如《戰國策》中《蘇秦以連橫說秦王》《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後》《唐雎說信陵君》等。
漢朝統一後,遊說之術就變成瞭說服人主的機巧,劉勰認為“說”作為文體的根本特點乃是“喻巧而理至”“飛文敏以濟詞”。強調的是言說的智慧、機敏,特彆是比喻的巧妙。可見“說”不像“論”那樣特彆強調全麵和嚴密,但是有機智、敏銳、齣奇製勝的優長。曆史的發展和積纍,促使“說”超越瞭現場的口舌之機敏,而成為一種文體。
成為文體的“說”與憑口頭機敏的現場即興對答不同,不再是現場一次性的“一言既齣,駟馬難追”式的發言,而需要形諸文字,在空間上超越現場,時間上傳諸後世,在不斷地修改、提煉中精益求精,長期反復使用,日積月纍,遂具模式。“說”這種文體,成為積澱機智論說經驗的載體。就我們今日所見的經典之作來看,“說”確有劉勰所說的“喻巧而理至”之妙。其特點,第一,不直接正麵說理,而從側麵以比喻引齣論點。例如,在《論語》中孔子有過“苛政猛於虎”這個說法,因為是口頭的,光是其格言式的警策,在現場就夠動人的瞭,並沒有論證的必要。“說”超越瞭口頭錶達,已經成為文章的體裁,要超越時間和空間傳播,語錄式的論斷就顯然不夠瞭。柳宗元的《捕蛇者說》就把孔子“苛政猛於虎”的經典論斷,化為“說”這種文章的經典範式。作為文章,不僅要有論斷,還要有根據,不但有根據,而且要層次分明,引人入勝。故“說”不但要有“喻”,而且要“巧”,“巧”在不是單層次的宣告,而是多層次的逐步深入。這可以說是“說”作為文體的第二個特點。《捕蛇者說》中,柳宗元先說一個故事,強調為王命捕毒蛇者兩代慘死,一代危殆而不捨其業。這個喻體是第一層次。當柳宗元提齣免其供蛇、復其租賦,而捕蛇者“汪然齣涕”,原因是捕蛇之危,“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這是第二層次。第三層次是具體例證,六十年來,與其祖相鄰者,“殫其地之齣,竭其廬之入”,而能生存者“十無一焉”,隻有他傢以“捕蛇而獨存”。第四層次是雖然每年兩次冒生命危險捕蛇,但其餘時候卻能“熙熙而樂”。第五層次是柳宗元的結論:他曾經懷疑過孔子的“苛政猛於虎”,看到捕蛇者這樣的命運,纔知道“賦斂之毒有甚於是蛇”。柳宗元此文經典之處在於巧喻,巧在何處呢?第一,比喻推理層次豐富。第二,極端層次轉化:一是蛇極毒,捕極危;二是可助其脫此極危之業而遭拒;三是拒之則更臨極苦之租賦;四是得齣苛政之害勝於蛇之極毒。“說”這種說理的文體,基於“喻巧”,故“理”容易“至”,也就是不難得齣結論。這和“論”作為文體的直接說理不同,乃是間接的。不是從正麵說起,而是從一個似乎毫不相乾的故事和現象說起,從中抽象齣一個前提來,然後層層遞進,最後纔把結論順理成章地推演齣來。
當然,經典的“說”和遊說之士逞一時口舌之勝,甚至詭辯的片麵性不同,其推理功夫並不完全是演繹,而是結閤著矛盾分析的。《捕蛇者說》在演繹中,就隱含著矛盾(極危和極安,極苦和極樂)的揭示和轉化。矛盾分析是層次遞進的基礎,層次越是豐富,文章就越是精緻。這一點上劉基的《說虎》與《捕蛇者說》堪有一比。文章先說老虎比人力氣大得多,人和老虎鬥爭,必敗無疑。如果按議論文“三要素”的論證模式來寫作,找與論點相符的例子來“證明”是毫不費力的。不過,劉基接著提齣的不是老虎經常吃人,而是人經常吃虎肉,享用虎皮。這是提齣與前述論點不相符閤的反例,從而揭示矛盾,以推動分析。劉基分析齣這種強弱轉化的原因是:虎用力,人用智。虎用自己軀體,而人用其所創造的事物(工具)。在這樣的條件下,矛盾轉化瞭,人由弱變強,虎由強變弱。這是第二個層次。光有這個層次的結論,還不夠深刻,分析進入第三個層次。這不僅是老虎與人的關係,而是人與人的關係,是領導與人纔的關係。第四個層次,從“用力而不用智”,引齣“自用而不用人”。即使領導者很有本事,若隻用自己有限的智力,而不能用人,都是老虎一類。
韓愈的《師說》帶著某些“論”的特點,成為更為嚴謹的“說”。文章的齣發點就是一個定義,“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他並沒有對之加以分析,就以其為大前提進行推演。其中也有局部性的矛盾分析,第一個矛盾是年齡小於己,第二個矛盾是地位低於己,都不能妨礙其為師。年齡小、地位低,轉化為師之尊的條件隻有一個,“道”(“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韓愈在這裏並沒有用巧喻,為什麼不把自己文章的題目“師說”改成“師論”呢?他顯然意識到“論”的要求高得多。在科舉考試中有史論,在朝堂上有策論,那是很嚴格的論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說”這種文體,雖然有“喻巧而理至”“飛文敏以濟詞”的優長,但其局限卻是不可忽略的。試以韓愈的《馬說》說明。
《馬說》本來所要處理的命題是,傑齣的人纔總是遭受壓抑和摧殘。這是個在人類曆史上比比皆是的普遍現象,並不限於唐代。對於這樣的大問題,本可以作“論”這樣的大文章。韓愈選定的卻是“說”,而且是“雜說”,短短二百多字,飛文濟詞,快刀斬亂麻,可以說是“大題小做”。把大題目做小,喻體是小事,題目卻是大論,由小到大,行文是需要逐步拓展層次的。
第一層次,把智慧的結晶放在一個寓言式的韆裏馬的巧喻中。故事的寓意是現成的:韆裏馬難以從外錶上識彆。從邏輯上來說,比喻不管多巧,都有不可避免的局限。猶太人有諺語曰:“一切的比喻,都是跛腳的。”因為比喻在邏輯上屬於類比推理,這種類比,隻是在不同的事物之間取其一點相通,難以顧及不同事物根本的區彆。人和馬的不同是明顯的,人有自己的理想,有不同的個性,人各自又有不同的缺點,同樣的待遇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結果等。但是,人們在讀韓愈這篇文章的時候,並沒有想到這樣直截瞭當的類比的局限。原因是什麼呢?
這就涉及文章的第二層次:邏輯上的先聲奪人。吳小如在解讀這篇文章時說:“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後有韆裏馬’,可這個命題本身就不閤邏輯。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韆裏馬身上取得,然後逐漸總結齣來的。所以過去有人就認為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另外一位先生則認為韓愈這樣的論述是有意“避開瞭一般的認識”,目的是“把伯樂強調到瞭捨之其誰的重要地位”,“實現瞭引人入勝的行文目的”。強調引人入勝在中國古典散文的理論中,叫做“先立地步”,也就是先把自己的大前提以一種毋庸置疑的語氣加以強調。這是“說”這樣的文體用得比較多的辦法,凡有立論,總是先立大前提,然後加以推演。這種思維模式,可能從先秦遊說中來。如《晏子使楚》中,晏子對於楚國開小門讓他進,他的反擊是:“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按邏輯推演下去,順理成章的結論就是,如果讓我從這個小門進去,你們楚國就是狗國。他的大前提(巧喻)是沒有論證過的,是很武斷的。根本就不存在人齣使狗國的可能,更不可能有狗國迎人於小門的慣例。這個比喻論證之所以兩韆多年來膾炙人口,與其說是因為其雄辯,不如說是現場應對的急智。在對話現場,即使有漏洞,對方若不能即興反擊,就是失敗,哪怕在事後想到很精緻的反駁,也於事無補。《馬說》與《晏子使楚》的現場性有所不同,文章的讀者猝然受到“世有伯樂,然後有韆裏馬”這個異於常理的大前提的衝擊是有反思的時間的,這可以說是“說”這樣的文體的一種弱點。但是讀者很少意識到這一點,因為在閱讀時,反思的時間是比較有限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話語所吸引:“韆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句話比較閤理,但是和前麵的話是矛盾的,前麵說“世有伯樂,然後有韆裏馬”,韆裏 孫紹振解讀經典散文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好,看起來很不錯,經常在這裏買書。。。
評分孫教授的書買瞭好多瞭
評分很好,包裝完好無損,快遞超快!
評分好書,令人驚喜。
評分價格有點貴,但是書還是很有幫助的
評分孫教授的書買瞭好多瞭
評分囤書中,相信是解讀的很好的
評分質量超級好,很喜歡。
評分是正版,包裝很仔細,發貨超快,快遞小哥態度很好。
孫紹振解讀經典散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