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詞史上第一部詞總集《花間集》,對後世詞壇有著巨大深遠的影響。《花間集》成書於五代後蜀廣政三年,在此後韆年的傳播史上,齣現瞭較多版本,但迄無一個較為完善的的校注本行世,這對《花間集》的閱讀,尤其是對於《花間集》的深入研究,造成瞭很大的不便。《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花間集校注(套裝共4冊)》包括校勘、箋注、疏解、集評、附錄等內容,彌補瞭詞學研究領域的這一欠缺。
趙崇祚,字弘基,甘肅天水人。五代後蜀人。後蜀開國功臣趙廷隱之子。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詞選集的編者。編集《花間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溫庭筠等十八人的作品五百首,共十捲。作品的年代大概從唐開成元年(836年)至歐陽炯作序的廣政三年,大約有一個世紀。其中收得最多的是溫庭筠,共六十六首、孫光憲共六十一首、顧敻共五十五首、韋莊共四十七首,最少的是鹿虔扆和尹鶚,人各六首。編者趙崇祚自己一首也沒有,序者歐陽炯隻有十七首。這也可見選者趙崇祚的態度客觀,毫無私心。
楊景龍,筆名揚子、西魯,1962年生,男,河南省魯山縣人,漢族,中共黨員。安陽市“名師工程”首批名師、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優秀青年社科專傢、市管優秀專傢,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韻文學會會員,中國作傢協會河南分會會員,河南詩詞學會常務理事,安陽詩詞學會副會長,安陽作傢協會理事。河南教育學院中文專業畢業,後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進修碩士課程,2004年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國內訪問學者,並於2004年11月晉升為教授。
★南宋以降,《花間集》傳本甚火,魯魚亥豕之誤,時復見之。近代以來,校勘傢多有矚目,李一氓氏《花間集校》尤為精善,而失校、誤校難免。至若箋注解析之本,坊間刊布者已不下十數種,李冰若氏《花間集評注》、華锺彥氏《花間集注》問世既早,精義亦多,學林所稱,然或病其注釋過簡,不敷初學之需。其他注本箋解雖詳,又或失於淺顯,難愜大雅之意。景龍教授遍取海內外傳藏諸本詳加校勘,今哲未校之本取校之,前賢已校之本復校之,訂正失校、誤校之處無慮數百,既校是非,兼校異同,諸本文字之齣入異同遂瞭然矣。注釋詳贍,語典故事,無不追本溯源;句意章法,悉予詮釋疏解,覃思精研,新意迭齣;序跋評點,盡行搜采網羅。全書一百三十餘萬言,允稱後齣轉精、集大成之作也。
——某網友
★《花間集》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詞總集。産生於唐末五代,成為宋詞的先導,在中國韻文學史上具有樞紐性的地位,鄭文焯先生曾有“詞選以花間為古且精”的評價。然而該集的注本鮮有精審者,或失之過簡,或失之牽強,或缺乏會通,令人總有抱憾之感。
楊景龍教授的校注有校記,有箋注,有疏解,有集評,可謂體大思精,完且備矣,是迄今為止較好的注本。值的閱讀收藏。
——某網友
《花間集校注·第一冊》目錄:
序
前言口
凡例
花間集序
花問集校注捲一
溫庭筠
菩薩蠻小山重迭金明滅
其二水精簾裹頗黎枕
其三蕊黃無限當山額
其四翠翹金縷雙鸂鸛
其五杏花含露團香雪
其六玉樓明月長相憶
其七鳳凰相對盤金縷
其八牡丹花謝鶯聲歇
其九滿宮明月梨花白
其十實函鈿雀金鸂鵜
其十一南園滿地堆輕絮
其十二夜來皓月纔當午
其十三雨晴夜閤玲瓏日
其十四竹風輕動庭除冷
更漏子柳絲長
其二星鬥稀
其三金雀釵
其四相見稀
其五背江樓
其六玉爐香
歸國逼香玉
其二雙臉
酒泉子花映柳條
其二日映紗窗
其三楚女不歸
其四羅帶惹香
定西番漢使昔年離彆
其二海燕欲飛調羽
其三細雨曉鶯春晚
楊柳枝宜春苑外最長條
其二南內牆東禦路傍
其三蘇小門前柳萬條
其四金縷築築碧瓦溝
其五館娃官外鄴城西
其六兩兩黃鸜色似金
其七禦柳如絲映九重
其八織錦機邊鶯語頻
南歌子手裹金鸚鵡
其二似帶如絲柳
其三鬣墮低梳髻
其四臉上金霞細
其五撲蕊添黃子
其六轉眄如波眼
其七懶拂鴛鴦枕
河瀆神河上望叢祠
其二孤廟對寒潮
其三銅鼓賽神來
女冠子含嬌含笑
其二霞帔雲發
玉鬍蝶鞦風淒切傷離
花間集校注捲二
溫庭筠
清平樂上陽春晚
其二洛陽愁絕
遐方怨憑綉檻
其二花半拆
訴衷情鶯語
思帝鄉花花
夢江南韆萬恨
其二梳洗罷
河傳江畔
其二湖上
其三同伴
蕃女怨萬枝香雪閉已遍
其二磧南沙上驚膺起
荷葉杯一點露珠凝冷
其二鏡水夜來鞦月
其三楚女欲歸南浦
花間集未收詞
菩薩蠻玉縴彈處真珠落
新添聲楊柳枝一尺深紅朦麯塵
其二井底點燈深燭伊
存目詞
題跋敘錄
總評
皇甫鬆
天仙子晴野鷺鷥飛一隻
其二躑躅花開紅照水
浪濤沙灘頭細草接疎林
其二蠻歌豆蔻北人愁
楊柳枝春入行官映翠微
其二爛熳春歸水國時
摘得新酌一巵
其二摘得新
夢江南蘭燼落
其二樓上寢
采蓮子菡萏香連十頃陂
其二船動湖光澄澄鞦
花間集未收詞
竹枝檳榔花發
其二木棉花盡
其三芙蓉並蒂
其四筵中蠟燭
其五斜江風起
其六山頭桃花
拋球樂紅撥一聲飄
其二金蹙花球小
怨迴紇白首南朝女
其二祖席駐徵棹
存目詞
題跋敘錄
總評
韋莊
浣溪沙清曉妝成寒食天
其二欲上鞦韆四體慵
其三惆悵夢餘山月斜
其四綠樹藏鶯鶯正啼
其五夜夜相思更漏殘
菩薩巒一紅樓彆夜堪惆悵
其二人人盡說江南好
其三如今卻憶江南樂
其四勸君今夜須沉醉
其五洛陽城裏春光好
歸國逼春欲暮
其二金翡翠
其三春欲晚
應天長綠槐陰裹黃鶯語
其二彆來半歲音書絕
荷葉杯絕代佳人難得
其二記得那年花下
清平樂春愁南陌
其二野花芳草
其三何處遊女
其四鶯啼殘月
望遠行欲彆無言倚畫屏
……
花間集校注捲三
花間集校注捲四
花間集校注捲五
花間集校注捲六
《花間集校注·第二冊》
《花間集校注·第三冊》
《花間集校注·第四冊》
山枕之名《花間集》屢見,如『山枕上,私語口脂香』。『金明減』者,謂枕上金綫之花紋隨螓首之轉側時可見時不可見也。此金綫與下文『金鷓鴣』同,參見『苦恨年年壓金綫,為他人作嫁衣裳』。」夏承燾《唐宋詞欣賞》雲:「『小山』是指眉毛(唐明皇造齣十種女子畫眉的樣式,有遠山眉、三峰眉等等。小山眉是十種眉樣之一),『小山重迭』即指眉暈褪色。『金』是指額黃(在額上塗黃色叫『額黃』,這是六朝以來婦女的習尚)。『金明滅』是說褪瞭色的額黃有明有暗。」瀋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曰:「中晚唐時,婦女發髻效法吐蕃,作『蠻鬟椎髻』式樣,或上部如一棒槌,側嚮一邊,加以花釵梳子點綴其間……當成裝飾,講究的用金、銀、犀、玉或牙等材料,露齣半月形梳背,有的多到十來把的。……『小山重迭金明減』,即對當時婦女發問金背小梳而詠。……所形容的,也正是當時婦女頭上金、銀、牙、玉小梳背在頭發問重迭閃爍情形。」綜閤諸傢,計有「小山屏」、「小山枕」、「小山眉」、「小山髻」四說,似均可通,而以「小山屏」較勝。細繹詞的層次,首句先寫遮護女子臥榻之屏風,而後及於榻上已醒未起之女子,是為第二句所寫內容。
……
這套《花間集校注(典藏本)》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厚重”。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它紮實的重量,這不僅僅是紙張的重量,更是承載著韆年文學精華的重量。從外包裝到內頁的設計,都透著一股精工細作的考究勁兒。封麵那低調奢華的質感,以及內頁清晰的宋體印刷,都讓我在翻閱時感受到一種由衷的敬意。 作為一名對古典文學懷有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詞語或典故,過去隻能通過查閱各種零散的資料來解決,效率不高且容易齣錯。而這套《花間集校注》則徹底改變瞭我的閱讀體驗。它提供的詳盡注釋,是我見過的最係統、最全麵的。每一句、每一個字,在作者的筆下都得到瞭細緻的考量。 我尤其欣賞的是,校注者在處理不同版本差異時的嚴謹態度。他們會清晰地標明哪些是通行本的寫法,哪些是根據其他古籍考證齣的更準確的版本。這種細緻入微的工作,對於真正想要深入研究《花間集》的讀者來說,無疑是無價之寶。它讓我明白,我們今天讀到的每一個字,背後都可能蘊含著一段漫長的文字流變史。 閱讀過程中,我還可以感受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學術功力。作者的注釋雖然詳細,但卻不顯得冗長或晦澀。他們往往能用最簡潔明瞭的語言,解釋清楚復雜的詞義或典故。這種“化繁為簡”的能力,恰恰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學養。讀著這些注釋,我仿佛能看到作者在浩瀚的書海中跋涉,最終為我們整理齣這樣一本清晰、可靠的《花間集》。 這套書不僅僅是《花間集》的呈現,更是對中國古典詩詞研究成果的一次集大成。它不僅為我提供瞭理解詞作的鑰匙,更激發瞭我對整個唐宋詞時代及其文學演變的興趣。我真心覺得,這套書的價值遠超其價格,它是一份送給所有熱愛中國古典文學的讀者的珍貴禮物。
评分當我收到這套《花間集校注》時,我被它那古樸典雅的包裝深深吸引瞭。深邃的墨綠色封麵,配上燙金的書名,散發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打開盒子,撲麵而來的是一股淡淡的書香,讓人心生寜靜。這套書的觸感也非常好,紙張的厚度適中,印刷清晰,字跡流暢,翻閱起來十分舒適,也減少瞭視覺疲勞。 一直以來,《花間集》在我心中都是一個既熟悉又有些神秘的存在。那些婉轉低迴、香軟纏綿的詞句,常常讓我沉醉,卻又在一些詞語的理解上感到睏惑。這套《花間集校注》的齣現,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詞境深處的大門。 我非常喜歡它對每一首詞的注釋。這些注釋不僅僅是簡單的字詞解釋,更包含瞭對詞作背景、情感、意象以及創作手法的深入剖析。例如,對於一些用典,作者會詳細地追溯其齣處,並解釋它在詞中産生的具體作用。對於一些容易産生歧義的詞句,校注者還會引用不同的觀點進行辨析,讓讀者能夠更全麵地理解。 更讓我驚喜的是,這套書在校訂方麵做得尤為齣色。我瞭解到,《花間集》流傳至今,存在不少版本差異,而這套書的校注者在這方麵投入瞭巨大的心血。他們對不同版本進行瞭細緻的比對,並提齣瞭自己更為閤理的考證,這對於想要瞭解《花間集》文本演變過程的讀者來說,非常有價值。 閱讀這套書,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文化傳承的溫度。它讓我想起那些為保存和研究中國古典文學文獻而默默付齣的學者們。這套書的嚴謹、細緻和權威,都讓我對作者充滿敬意。 這絕對是一套集學術性、實用性和收藏性於一身的佳作。它不僅能夠幫助我深入理解《花間集》,更能提升我對中國古典文學的整體認知水平。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花間詞感興趣,或是希望係統學習中國古典文學的讀者。
评分收到這套《花間集校注(典藏本)》真的讓我驚喜萬分,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扇通往唐宋詞黃金時代的時光之門。首先,它的裝幀就極具收藏價值,硬殼封麵、精緻的燙金字體,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透露齣一種莊重與典雅。打開書頁,那柔和的紙質觸感,搭配著清晰的排版和細緻的注釋,瞬間就吸引瞭我。 我一直對花間詞派的綺麗詞風情有獨鍾,但零散地閱讀總覺得不過癮,總想深入瞭解其創作背景、詞人的生平以及詞作的深層意蘊。這套《花間集校注》恰好滿足瞭我這個願望。它收錄瞭大量花間詞,並且每一首詞都配有詳細的校注。我特彆喜歡它的校注部分,它不僅解釋瞭詞句的字麵意思,更進一步探討瞭詞語的用法、典故的齣處,甚至還有不同版本之間的差異比較。對於我這種非專業讀者來說,這些注釋簡直是學習的寶庫,讓我得以撥開那些古老詞句的迷霧,體會到詞人當時的情感與藝術匠心。 而且,這套書的編排也非常人性化。它不是簡單地將詞作羅列齣來,而是根據一定的順序進行瞭整理,有的段落還會附帶一些簡要的介紹,比如某個詞人所處的時代背景,或者某個詞作的創作緣由。這使得閱讀過程更加連貫和流暢,也更容易建立起對整個花間詞派的整體認知。 最令我稱道的是,這套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嚴謹,沒有故弄玄虛,也沒有過度闡釋,完全是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對待這部重要的文學遺産。讀起來感覺像是在跟一位博學而謙遜的長者對話,他娓娓道來,循循善誘,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領略到瞭中華古典文學的博大精深。 總而言之,這套《花間集校注(典藏本)》絕對是值得每一位熱愛中國古典文學的讀者擁有的。它集學術性、欣賞性和收藏性於一體,無論是作為案頭常備的工具書,還是作為閑暇時細細品味的讀物,都堪稱上品。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在這套書的陪伴下,沉醉於那婉轉低迴的詞句之中,感受韆年前的柔情與風韻瞭。
评分剛拿到這套《花間集校注》,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實在”。厚實的書頁,堅固的裝幀,無一不透露齣用心打磨的氣息。對於我這樣對古典文學抱有熱情但又缺乏專業背景的讀者而言,這樣一套精心製作的書,無疑是極大的鼓舞。 翻開書頁,我立刻被那種撲麵而來的文本魅力所摺服。花間詞的詞句本身就如珠似玉,而這套書在呈現這些詞句時,更是做到瞭極緻的清晰與典雅。每一首詞都配有詳盡的注釋,這對我來說,簡直是福音。以往閱讀時,總會遇到一些生僻字詞或者典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查閱,而有瞭這套注釋,我仿佛擁有瞭一位隨身的古典文學嚮導。 我尤其欣賞這套書的注釋風格,它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閱讀的流暢性。注釋者並沒有把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堆砌上來,而是選擇性地挑選瞭對理解詞作最有幫助的內容。比如,對於詞中的一些隱晦的錶達,注釋者會從唐宋時期的社會風俗、文人交往等方麵進行解讀,讓詞作中的情感躍然紙上。 更讓我驚喜的是,這套書在校訂方麵下足瞭功夫。通過注釋,我瞭解到《花間集》存在著很多版本上的爭議,而這套書的校注者正是憑藉紮實的功底,對這些爭議進行瞭梳理和辨析,並給齣瞭自己的考證。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讓我對這套書的權威性有瞭充分的信心。 這套書的意義,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花間集》的讀本,更是一次對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方法的學習。它教會我如何去欣賞一部經典,如何去理解文本背後的深層含義,如何去感受古人細膩的情感。 總的來說,這套《花間集校注》是一部製作精良、內容充實、具有極高學術價值和閱讀價值的圖書。它讓我對花間詞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也激發瞭我對中國古典文學更進一步的探索欲望。我毫不猶豫地嚮所有喜歡古典詩詞的朋友推薦它。
评分收到這套《花間集校注(典藏本)》之後,我立刻被它所散發齣的獨特氣質所吸引。整套書的裝幀設計非常有品位,既顯莊重,又不失雅緻,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充滿瞭質感,讓人一看就知道是經過精心打造的。 我一直以來都對唐宋時期的詞壇,特彆是花間詞派的風格頗為著迷。那些詞句,如同明珠一般,閃耀著唐宋時代獨特的光輝。但說實話,對於許多詞句的字麵意思和深層意蘊,我常常感到力不從心。而這套《花間集校注》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套書的校注部分做得極其齣色。作者不僅對詞句的字詞進行瞭細緻的解釋,更重要的是,他們深入挖掘瞭詞作所處的曆史背景、詞人的生活經曆,以及當時的社會文化風貌。這些背景介紹,使得我能夠更好地理解詞人創作時的心境,以及詞作中那些婉約情深的錶達。 而且,我非常欣賞作者在處理版本差異時的嚴謹態度。我瞭解到,《花間集》經過韆年的流傳,在文本上存在著不少訛誤和差異。而這套書的校注者,在仔細辨析各種版本的基礎上,力求給齣最準確、最可靠的文本。這種嚴謹的治學精神,讓我感受到瞭對古典文學的敬畏之心。 通過閱讀這套書,我不僅僅是閱讀瞭《花間集》,更是跟隨校注者一同進行瞭一場學術的探索之旅。它讓我明白瞭,理解一部古典文學作品,需要多方麵的知識儲備,需要細緻的考證,更需要一顆熱愛和尊重曆史的心。 總而言之,這套《花間集校注(典藏本)》是一部集學術性、閱讀性和收藏性於一體的優秀著作。它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花間詞世界的大門,讓我能夠更深入地品味那些經典之作。我非常推薦給每一位熱愛中國古典文學的讀者,相信它一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评分中华书局传统书排版,纸质手感舒适,装帧简朴不花哨,封套设计保护了书但是推出费劲
评分《阮籍集校注》是陈伯君先生(1895-1969)的遗著。在本书之前,阮籍作品向无诗文合集的校注本,唯《咏怀诗》部分有黄节等人的注本行世,本书是首次对阮籍的诗文进行校勘和注释,引用大量第一手史料,既能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对《乐论》、《通易论》、《达庄论》、《通老论》等文的注释,作者从当时社会政局、哲学思潮出发,结合阮氏一生的出处、交游等情况,加以多方面的研究,寻奥探幽,堪称阮文的解人。
评分2印了,京东正版价格实惠,物流迅速付款方便,隆重推荐,这书是夹注我不太喜欢,而且字又小。
评分我只能说真的是珍藏版,对于我这种不认识多少繁体字的人来说,就是在提升逼格,我要一边看,一边百度上找对应的简体字,然后打印出来,也没谁了吧。不过还是要说,确实高大上~
评分书的装帧、印刷、纸张等各方面都不错,用纸非常厚实,只是听说不如上古的典藏系列做的精美,可惜上古的典藏系列只有4套,有机会入一套比较一下。
评分中华书局出的这套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精装珍藏版非常好,内容自不必说,装帧精良,比平装本好特别多!
评分京东的物流还是辣么叼,包装很好没破损,如果每次都是这效率这质量,多弄点优惠活动绝对是杠杠好…中华书局的《饮水词笺校》纸质装订都不错,内容更是值得细品…不过这是要靠自己理解去品鉴的,不带主观性的措辞,不能当小说看的哟哈哈…
评分趁京东618活动,把心仪已久的书收入囊中,给力!
评分南唐二主李璟、李煜,是五代词坛上最杰出的词人,也在我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