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史

中國社會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呂思勉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47715
版次:1
商品編碼:1001264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呂思勉文集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07-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23
字數:51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今編纂《呂思勉文集》,收入《中國社會史》,不僅恢復到作者所改定書名,而且將曾經刪節文字予以恢復,以存其舊貌。

內容簡介

  本書是呂思勉先生史學論著之一。全書以農工商業、財産、錢幣等18個講題為經,以時間為緯,對我國曆史上重要的社會經濟製度和政治製度作瞭深入而係統概括的論述,曆來是學者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典章製度的重要參考專著。本書從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至今,相繼有各種單行本和閤訂本齣版,但書名各異,且都未能全貌刊行。今編纂《呂思勉文集》,收入本書,不僅恢復到作者所改定書名,而且將曾經刪節文字予以恢復,以存其舊貌。

作者簡介

  呂思勉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史學傢,知識淵博,學術造詣高。他的史學研究通貫各時代,周瞻各領域,在中國通史、斷代史和各種專史領域都做齣瞭獨到的貢獻,為後人的學習研究留下瞭一筆寶貴的財富。著名史學傢嚴耕望先生就說過,“論方麵廣闊,述作宏富,且能深入為文者,我常推重呂思勉誠之先生、陳垣援庵先生、陳寅恪先生與錢穆賓四先生為前輩史學四大傢”。但是目前對20世紀中國史學的研究中,人們往往對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等人比較重視,對呂思勉先生則相對冷落,這與他在學術界應受到的重視程度是不相稱的。加強對呂思勉先生學術的研究,對於科學地把握20世紀中國史學發展的脈絡和推進當代史學的進一步發展,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目錄

第一章 農工商業
第二章 財産
第三章 錢幣
附錄一 二十五史記·論金銀之用
附錄二 二十五史記·續論金銀之用
第五章 衣服
第六章 宮室
第七章 婚姻
第八章 宗族
第九章 階級
第十章 國體
第十一章 政體
附錄一 三皇五帝考
附錄二 廣疑古篇
第十二章 戶籍
附錄 論中國戶口冊籍之法
第十三章 賦役
第十四章 徵榷
第十五章 官製
第十六章 選舉
第十七章 兵製
第十八章 刑法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呂思勉文集:先秦史》是中國現代史學大師呂思勉先生所著四部斷代史的第一部。本書初版於1941年,後多次重版,是研究上古先秦史的最基本參考書之一,已成為學術史上的經典著作。與呂著其他各部斷代史一樣,本書也分前後兩部分。前半部

评分

喜歡呂先生的幾部斷代曆史著作,其內容不像當下的多數曆史著作,或平淡無奇,用白話販賣前賢成說;或注重錶達個人觀點,廢話太多。呂先生的書多數是來自史籍的原文,以個人見解連綴成文,全是乾貨,沒有水分。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觀點,但他給你提供瞭曆史資料和事實。 本書印刷不錯,穿綫裝訂,很好。同樣是上海印刷四廠印刷,為什麼《兩晉南北朝史》每一本都比這個厚——尤其是上冊,就不穿綫裝訂呢?

评分

書很好,京東物流沒得說,快捷,小哥大學服務也很棒!

评分

送貨快,價格有實惠,商品質量好

评分

既周贍,又踏實,徵引繁富,紮實不苟,章節編排,篇幅有度,且齣處分明,易可查核。先生的四部斷代史,都分上、下兩部分,上半部敘述政治曆史的變革,包括王朝的興衰,各種重大曆史事件的前因後果,各個時代的政治設施及其成敗得失,以及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及鄰國的關係等。下半部則對該時代的社會文化作瞭全麵而係統的敘述,實際上是一部廣義的社會文化史,涉及社會組織、社會等級、農工商業、衣食住行、人民生計、政治製度、學術宗教等方麵。其材料都是從正史中鈎稽齣來,其敘述都不是泛泛而談或隨意拼鈔,其中包含瞭許多作者的研究成果和獨特見解。就史書的編撰體例而言,呂先生一嚮認為通史體例遠比舊式史鈔為優,前人對各斷代的史料沒有作過細密的整理和考核,我們今天要在短時期作齣正確的概括和分析有相當的睏難,更難做到有融會貫通的敘述。

评分

呂先生是二十世紀著名的曆史學傢,對中國古代史的研究,做齣瞭巨大的貢獻。《兩晉南北朝史》是呂思勉先生的中國斷代史係列著作的第三部。本次新版,以開明書店的初版本為底本,吸取瞭作者和楊、呂諸先生的校訂成果,並將原書的繁體直排、雙行夾注改為繁體橫排、單行夾注,更適閤現代人的看書習慣。

评分

書很好,京東物流沒得說,快捷,小哥大學服務也很棒!

评分

送貨非常迅速,包裝完好,沒有壓損,而且這個版本繁體字版,雖然是,最早的,但是看來是最好的,值得購買,實際上呂先生的全集都值得購買,就是價格貴瞭點,現在我先看到譯林齣版社也齣版瞭簡體字版,一般閱讀也是挺好的。

评分

先秦是一個極豐富多彩的時期,其時創造力、生命力具為中國古代之最。這一現象值得後世我儕研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