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瞭解中東的必讀書,利用作者的眼睛和學識,以不激、不偏、不形而上的態度,講述真實中東的曆史變遷,揭示中東問題的由來和走嚮。講述文字深入淺齣,引人入勝,閱讀流暢,酣暢淋灕。
◎ 《穿越百年中東》一部描寫百年中東變遷的旅行書。中國文人走齣國界、深入觀察世界的代錶性嘗試。國內首次通過實地考察,瞭解2011年阿拉伯革命之後中東的嘗試。
◎由於文化後進的原因,中國旅行者的海外記載大多仍停留在遊玩等錶層的旅遊經曆上,極少涉及更加深入的文化、經濟和曆史觀察。本書作者藉助旅行的形式,對中東的社會、曆史、經濟和政治進行深入的觀察,試圖找到中東亂局的脈絡,並娓娓道來,既專業又通俗地嚮讀者全麵展現百年中東的社會進程。
◎ 國內首部探討2011年阿拉伯革命的書籍。通過兩個專門的章節,占全書的三分之一,詳細考察瞭埃及和敘利亞兩個國傢革命的由來和經過。作者還特意將革命放在瞭數百年曆史的背景下,探討瞭它為什麼會爆發,結局會怎樣。
◎ 這是一部時而在古老的尼羅河上悠閑地泛舟,時而在貝魯特遭遇激進分子,時而與戰爭難民攜遊的作品。
現代中東問題的起點,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崩潰。
在一戰前,幾乎整個中東地區都在奧斯曼帝國的羽翼之下,隨著帝國的崩潰,一係列的阿拉伯國傢建立起來。但由於新建國傢的政治不成熟、經濟不平衡、宗教衝突頻發,導緻瞭近百年來紛爭不斷。
《穿越百年中東》以遊走、研究的方式,討論瞭百年中東紛爭的來龍去脈。以曆史的脈絡為經,將中東問題總結為幾個大的題目進行分章,穿插以作者的現場觀察,以故事的形式再現百年中東的矛盾和衝突。
郭建龍,作傢,旅行傢。《21世紀經濟報道》前記者。
齣版有:小說《告彆香巴拉》;文化遊記,亞洲三部麯:《印度,漂浮的次大陸》《三韆佛塔煙雲下》《騎車去元朝》;人物傳記《一以貫之》,商業傳記《勢在人為》。
楔子 貝魯特:卡薩布蘭卡的影子
第一章 奧斯曼:帝國的碎片
第二章 土耳其:阿塔圖爾剋的道路
第三章 國王們和總統們:伊斯蘭的牧羊人
第四章 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三韆年恩怨
第五章 遜尼派與什葉派:流血的兄弟
第六章 迴歸原教旨
第七章 埃及:革命三年後
第八章 敘利亞:從革命到宗教戰爭
“伊斯蘭國”:第四代的建國夢
一個思想對社會有多大的危害,大緻與這個社會的開放程度相關。
如果社會足夠開放,人民擁有足夠的判斷力,那麼所謂宗教極端思想對於社會的危害是極小的。不管“聖戰者”如何在美國和歐洲叫囂,都隻能找到少數的隨從者,大部分人不是一笑瞭之,就是敬而遠之。
但如果一個社會不夠開放,這些思想就可能隨時成為炸藥。所以,極端思想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一個社會開放程度的問題。
但是,說起來簡單,真正的問題卻在於:如何在一個還不開放的社會中消滅極端思想、消弭對抗?這纔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如果不消滅極端思想,這個社會就很難獲得開放的機會;如果不開放,又更難處理極端思想,形成瞭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式的死循環。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以色列采用以暴製暴的方法不會奏效,隻會將問題更加激化,將危險留給下一代。而聽之任之也不是辦法。西方對中東的乾涉也並未奏效,隻是讓極端組織進化得一代比一代危險。像沙特、伊朗那樣縱容甚至鼓勵極端思想更不是辦法,隻會讓社會變得更加落後,為未來埋下隱患。
穆斯林兄弟會的初衷隻是一個慈善組織,雖然帶著一定的極端思想,但放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它好的一方麵會得到放大,而極端的一麵隨著社會溶解而逐漸消散。其實大部分的慈善機構都有著宗教背景,而宗教必然意味著一定的極端性,這是很正常的,用不著大驚小怪。
但是,一旦政權將它當作敵人,予以鎮壓,這些組織就會配閤著政權的擔憂,變得越來越極端,越來越危險。當穆斯林兄弟會被迫轉入地下,Banna思想中天真的一麵就注定要被放大,並誕生齣越來越多的怪胎。
乾涉導緻極端思想失控的例子在第四代組織領導人巴格達迪(Abu Bakr al-Baghdadi)身上錶現得更加突齣。
在美國入侵伊拉剋之前,巴格達迪有可能是一個清真寺的教職人員。2003年,美國的入侵改變瞭他的命運。他號召信徒抵抗美軍。2004年曾經被美國人俘虜,然而美國人經過幾個月的調查,認為他沒有背景,也沒有顯示他參與恐怖活動的證據,於是將他釋放瞭。
但是,這個曾經的教職人員已經在美國人的監獄裏經受瞭足夠的鍛煉,結交瞭一大幫一同坐牢的兄弟。隨後,基地組織在伊拉剋的活動給瞭他機會,他加入瞭基地組織,地位也隨之上升,並逐漸成瞭基地組織伊拉剋分支的頭目,成為美國人的勁敵。
如果不是美國入侵帶來的混亂,這個殺人如麻的恐怖頭子也許臨死也隻是一個鄉村阿訇而已。
巴格達迪的第四代組織直接孵化於第三代之中。當美國人進攻瞭伊拉剋之後,隨著伊拉剋的權力真空,基地組織進入瞭伊拉剋。
當奧薩馬·本·拉登被美國人在巴基斯坦殺死後,整個基地組織的行動能力已經大大減弱,而由於伊拉剋亂局,這個國傢成瞭基地組織藏身和活動的最佳地點,組織的伊拉剋分支也有瞭極其重要的地位。
當敘利亞戰爭爆發後,由於敘利亞與伊拉剋接壤,也存在權力真空,基地組織從伊拉剋嚮敘利亞境內蔓延。
在巴格達迪的領導下,基地組織的伊拉剋分支已經有瞭新的名稱ISIS,並成為伊拉剋和敘利亞的跨國組織。逐漸地,ISIS的領導人發現自己的理念和基地組織齣現瞭一定的差異。
基地組織以培訓伊斯蘭戰士,反抗侵略為宗旨,而ISIS更多地接納瞭穆斯林兄弟會建設哈裏發國傢的思想,他們認為,反抗是為瞭建國,隻有建立瞭哈裏發國傢,讓所有的穆斯林都統一在一個政權下,纔更有力量去麵對全世界的敵人。
作為阿訇齣身的巴格達迪著手嘗試按照他的理念來建設組織,他不像基地組織那樣當流竄犯,而是攻剋一個地方,占領一個地方,改造一個地方。在他的占領區,他負責維持社會治安,這一點在社會混亂的伊拉剋和敘利亞特彆難得。當ISIS恢復社會秩序時,居民就願意承擔一定的代價,聽從ISIS推行他的教法。
在巴格達迪的思想中,一個國傢的教法包括:嚴格遵循伊斯蘭教義,人們必須每天祈禱五次,不得找藉口不履行宗教義務;在穿著上,也必須符閤穆斯林的規矩,特彆是女人;人們必須遵循宗教法規,不得欺騙,不得偷竊,任何這類行為都會遭來嚴重的後果,輕則斷肢,重則處死。
這些教法在外界看來是過於嚴苛的,但對穆斯林來說,是《古蘭經》規定的義務,並沒有什麼特彆的。這就是在外界看來如此暴虐的組織在最初便能夠獲得本地人認可的原因之一。
ISIS也比基地組織更堅決地實行宗派主義。基地組織雖然有強烈的遜尼派色彩,卻也贊同穆斯林各派的聯閤,他們雖然在行動中屢屢針對異教的平民,但在某些時候,又強調避免平民傷亡。而ISIS則針對一切反對派,哪怕這些反對者同屬於遜尼派,隻要反對,就沒有資格活在這個世界上。
另外,在巴格達迪的世界裏,他也終於解決瞭穆斯林世界一個最大的缺陷:缺乏一個統一的宗教權威來最終解釋教法。當哈裏發職位消失後,由於沒有人對教法做最終的裁決,引起瞭各方的爭執與教法上的混亂。從Banna起,極端主義者的理想包括重建哈裏發製度,可是並沒有一個組織能夠做到,或者敢於去做。相對而言,基地組織隻是謙遜地定位在一個革命輸齣機構,是個學校,沒有涉足於社會製度層麵的建設。
而齣身於清真寺的巴格達迪卻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在他的國傢建設理念中,哈裏發無疑是不可或缺的。2014年,ISIS占據瞭敘利亞和伊拉剋境內大片的土地,與此同時,它與基地組織不斷地發生衝突,導緻基地組織正式宣布不承認ISIS是它的分支。與基地組織斷絕關係反而給瞭ISIS行動自由。巴格達迪打起瞭建立“伊斯蘭國”的大旗,在用一係列震驚世界的軍事行動確立存在後,立即自立為哈裏發,宣布建設“伊斯蘭國”。
在經過瞭一代比一代激進的組織演化後,人們從慈善走到瞭反抗,再到主動齣擊,最終走嚮瞭更加復雜的政治理想。
這四代極端組織的理論和實踐活動越來越完善,卻有著清晰的演化軌跡。
在未來,第四代極端組織並非終點,隨著敘利亞、伊拉剋、阿富汗的逐漸解體,各個教派鬥爭的激化,以及西方和以色列等勢力造成的敵對情緒,在這片越來越碎片化的土地上,激進思想不僅不會斷絕,還會繼續演化下去。宗教極端思想已經和社會牢牢地捆綁在一起,這裏的人民越來越沒有選擇機會,隻能在戰爭和摩擦中顛簸。
也許從奧斯曼帝國解體的那一天,命運就已經注定。這裏曾經擁有著和平與繁榮的偉大帝國,這裏曾經有最寬容的宗教政策,這裏也儲藏著最豐富的石油資源,但這裏也承擔著最沉重的詛咒。
……
這裏是貝魯特(Beirut),這裏是地中海東岸的卡薩布蘭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卡薩布蘭卡這座位於北非的城市,由於處於各方勢力角逐的交會點,成瞭著名的大鏇渦,是戰爭雙方情報交換的中心,號稱世界上最復雜的地方。而如今,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承擔瞭同樣的角色。
當我到達貝魯特的第一天,我的室友——來自土耳其的馬麥德(Mehmet)就告誡我:“在貝魯特,所有的和平都是假象,隻有戰爭是永恒。當你來到這裏,就已經走進瞭沒有覺察的戰爭之中。”
當他對我說這句話時,我們正走在貝魯特的一條小街上。時值2014年5月初,午夜時分,涼風習習,路邊的燈光依然閃耀,兩邊的石頭老房子仿佛來自100年前的奧斯曼時代,雖然破舊,但卻帶著濃鬱的曆史感。路上偶爾會有幾個看上去純樸平和的當地人和我們擦肩而過。
但是,馬麥德提醒我,這裏和平的微風隻是假象罷瞭。
真相是:我們所走的街道兩側,就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組織”控製區域,這個組織叫真主黨(Hezbollah)。而與我們擦肩而過的人,不管他們是小商小販,還是司機職員,都可能是(或者曾經是、以後是)令人聞風色變的真主黨戰士。
不僅僅是這一條街道,在這座城市的其他地方,也充滿瞭非現實感。在與黎巴嫩接壤的敘利亞和以色列,同時進行著兩場流血的較量。而在貝魯特,各類人等都在緊張地活動著:政客們不安地注視著邊境外的戰爭,難民們等待著傢鄉的消息,戰士們試圖越境去打“聖戰”。
全世界的政治勢力也都會集在這座小小的城市,從西方的美國,到東方的俄羅斯,再到伊朗和什葉派(Shiite)、沙特和遜尼派,因為這裏距離戰場最近,也最能體會到戰爭脈搏的所在。
然而,就在各種陰謀和秘計的包圍之下,貝魯特卻保持著繁華如夢。富豪們仍然在豪華的俱樂部醉生夢死,夜總會裏的女郎們仍然在唱著《玉樹後庭花》,來自海外的大量勞工日日夜夜為這座不屬於他們的城市而勞作……這一切,即便像我這樣的外來遊客,也可以一覽無餘。
當我走在真主黨控製區的街道上,思索這座復雜的城市時,馬麥德又在一邊說齣瞭他的第二句“名言”:“在黎巴嫩,你永遠不知道人們的真實身份。”
翻開這本書,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撲麵而來的煙火氣和人情味,完全顛覆瞭我對嚴肅曆史讀物的刻闆印象。作者似乎更偏愛聚焦於那些被主流史學忽略的社會基層的生活片段和文化變遷,用近乎散文詩的筆調,描繪瞭一幅幅生動鮮活的市井圖景。閱讀體驗極其流暢舒適,語言風格詼諧又不失深刻,時不時齣現的幽默調侃,讓漫長的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享受而非負擔。我尤其欣賞作者那種近乎人類學的田野調查式的細緻,對日常器物、民間習俗、俚語變遷的描摹,都體現齣極高的耐心與敏銳的洞察力。它讓我們得以窺見曆史的另一麵——那些構成社會肌理的、瑣碎卻又至關重要的生活細節是如何一步步纍積,最終塑造瞭時代的風貌。這本書更像是一位博學的朋友,帶著你走過漫長的歲月,邊走邊講,讓人在輕鬆愉悅中,收獲瞭遠超預期的廣博見識。
评分坦白說,初看目錄時,我對它能否將如此龐雜的議題處理得既深入又不失平衡錶示懷疑。然而,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既有對重大曆史事件的磅礴敘述,也有對關鍵人物內心掙紮的細膩刻畫,動靜結閤,張弛有度。書中對於意識形態衝突的呈現尤為高明,它沒有簡單地將立場標簽化,而是深入挖掘瞭不同思想體係産生和演變的社會土壤,展現瞭理念如何被權力、利益和民眾情緒所扭麯或推動。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思維邊界被極大地拓寬瞭,學會瞭從多個維度去審視那些看似闆上釘釘的“曆史定論”。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提供瞭極高的思想穿透力,它迫使讀者去質疑、去辨析,去直麵曆史的復雜性、模糊性和永恒的爭議性。這是一部需要靜心、甚至可以帶著筆記去閱讀的力作。
评分這本曆史著作,厚重且引人入勝,仿佛一位經驗老到的曆史學傢,用最細膩的筆觸勾勒齣宏大敘事下的個體命運。作者的文字功底極其紮實,對史料的梳理和運用達到瞭齣神入化的地步,即便是對曆史不甚瞭解的讀者,也能在清晰的脈絡中找到共鳴。書中對於權力鬥爭的剖析,那種層層遞進、抽絲剝繭的邏輯推理,讓人不得不佩服其深厚的學術素養。它不是簡單的事件羅列,而是深層次的機製解讀,挖掘齣曆史變革背後的深層動因。閱讀的過程中,我幾次停下來反復咀嚼某些段落,那種仿佛親曆曆史現場的震撼感,是其他同類書籍難以給予的。尤其是在描述關鍵轉摺點時,作者對環境氛圍和人物心理的把握極其精準,使得冰冷的史實瞬間鮮活起來,充滿瞭張力與戲劇性。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提供瞭豐富的知識,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批判性的曆史觀,挑戰瞭許多既有的定論,引人深思,極力推薦給所有熱愛深度思考的求知者。
评分這本選材之廣博,令人嘆為觀止,幾乎涵蓋瞭政治、軍事、經濟、宗教乃至藝術等多個領域,但令人稱奇的是,所有這些看似分散的元素,最終都被熔鑄成一個有機整體。作者對跨文化交流的描述,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他細緻考察瞭知識、商品和觀念是如何穿越重重障礙,在不同的文明之間進行滲透和改造。書中的配圖和附錄資料也十分考究,這些視覺輔助材料不僅僅是點綴,更是深化理解的重要工具,增強瞭閱讀的沉浸感和可信度。對於渴望全麵瞭解一個大曆史斷麵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一份非常厚道且詳盡的指南。它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也顧及到瞭大眾讀者的接受度,做到瞭雅俗共賞的平衡,成功架起瞭一座通往深度曆史理解的堅固橋梁,讀完後心滿意足,收獲滿滿。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堪稱精妙,采用瞭多綫敘事和交叉對比的手法,將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發生的重要事件巧妙地編織在一起,構建齣一個復雜而又和諧的知識網絡。這種非綫性的敘述方式,極大地考驗瞭作者的掌控能力,而本書顯然成功地駕馭瞭這種復雜性。當我讀到某一章節時,會發現它恰好呼應瞭前麵章節埋下的伏筆,那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感,是閱讀體驗中最令人興奮的部分。作者似乎對地理環境如何形塑人類文明有著獨到的見解,書中關於地形、氣候與戰略部署之間復雜關係的論述,邏輯嚴密,令人信服。它不僅僅是曆史記錄,更像是關於地緣政治和環境決定論的一次深度探討。對於那些喜歡在知識點之間建立聯係、尋求宏觀圖景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絕佳的分析框架和參照係,絕對是值得反復研讀的工具書級彆的佳作。
评分经济实惠,书很好,物流也很快
评分之前我到处找这本书都没有货,在京东自营书店里竟然买到了。
评分和此卖家交流,*
评分大部头,慢慢看,纸质好,快递保护的不怎么好,可能有信仰的人对里边的描述会有不同的看法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京东图书节活动,质量很好挺满意,价格合适,好多喜欢的书,一次入手不少,没来得及一本本翻看,不一一点评了,存着慢慢看,京东物流送货很快,头天下单,第二天就到货。
评分过年的精神食粮,希望这些大餐美味可口!
评分一本了解百年中东的必读书,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将中东的历史娓娓道来,让人感触颇深,大赞!
评分经典美式叙事文笔,纯粹的讲故事风格,全当消遣了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