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國學典藏:尚書》是我國古代一部重要的曆史文獻匯編,分為虞、夏、商、周四書,內容大緻可分為三類:關於堯、舜、禹、皋陶、啓等人的遠古曆史傳說;關於周朝建國初年的重要文獻,尤其重點反映瞭周公旦的活動;一些零散孤立的檔案。它內容博大精深,文字卻佶屈聱牙。
《國學典藏:尚書》加入曾運乾《尚書正讀》的內容。
目錄
前言/黃曙輝
捲一
虞夏書
堯典 舜典
汩作 九共九篇 槁飫
大禹謨 皋陶謨 益稷
捲二
禹貢
甘誓
五子之歌
胤徵
商書
帝告 厘沃
湯徵
汝鳩 汝方
捲三
湯誓
夏社 疑至 臣扈
典寶
仲虺之誥
湯誥
明居
伊訓 肆命 徂後
太甲三篇
鹹有一德
沃丁
鹹義四篇
仲丁
河宜甲
祖乙
盤庚上
盤庚中
盤庚下
說命三篇
高宗肜日 高宗之訓
西伯戡黎
微子
周書
泰誓三篇
牧誓
武成
洪範
分器
旅獒
旅巢命
金滕
捲四
大誥
微子之命
歸禾
嘉禾
康誥
酒誥
梓材
捲五
召誥
洛誥
多士
無逸
君爽
成王政
將蒲姑
多方
捲六
立政
周官
賄肅慎之命
毫姑
君陳
顧命 康王之誥
畢命
君牙
同命
呂刑
文侯之命
費誓
秦誓
附錄
曾星笠《尚書正讀》序楊樹達
精彩書摘
《國學典藏:尚書》:
平,當為采。《周官·馮相氏》注引作“辨”。辨秩,辨彆秩序也。東作,陳壽祺《左海文集》雲:“作,始也。日春行東陸,立春春分,月從青道,齣黃道東,故經日‘辨秩東作’,言日月之行於是始,羲仲辨次之也。西成,成訓平也。日鞦行西陸,立鞦鞦分,月從白道,齣黃道西,故經日‘辨秩西成’,言日月之行於是得正而平,辨次之也。是時日夜分,氣候適平也。又日春在奎,而月圓於角。角者,東官維首之星也。日鞦在角,而月圓於奎。奎者,西宮維首之星也。亦東始西平之義,步日以月,此二者春鞦緻月之事也。”按陳氏以“平秩東作”及“平秩西成”為春鞦緻月之事,實發前人所未發。蓋前人於“東作”、“南訛”、“西成”、“朔易”四者,均就農事泛言,按之曆法及文例,均有未閤。考日躔月離,同為步天傢所重。春分賓日,鞦分餞日,既以錶景測日躔之進退,而於月離竟不之及,豈足以知閤朔之遲速及交食之時刻?一也。上文命羲和曆象日月星辰,是言總測四者,乃能敬授民時。此文賓日餞日推求日躔之進退,敬緻推求日躔之發斂,是曆象日行也。星鳥、星火、星虐、星昴,考驗漏刻中星,以定啓閉分至,是曆象星辰也。若遺月不測,四缺其一,烏足以瞻天象之全?二也。又本文文例整齊,由天象而人事,由人事而物候,皆先言推步,後言徵驗。若“東作”、“南訛”、“西成”、“朔易”皆言農事,而“南訛”之下又言“敬緻”,則文氣隔閡為不辭矣。三也。故陳氏言“東作”、“西成”為春鞦緻月之法,毫無可疑。惟其所釋闊略,尚未足以闡明經旨。考一行《大衍曆議》引劉嚮《洪範五行傳》雲:“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謂黃道也。九行者,青道二,齣黃道東。赤道二,齣黃道南。白道二,齣黃道西。黑道二,齣黃道北。立春春分,月東從青道。立夏夏至,月南從赤道。立鞦鞦分,月西從白道。立鼕鼕至,月北從黑道。月不行黃道。謂之九道。月之齣入,必循黃道內外也。所謂黃道即日道,斜落於赤道而與赤道交於春鞦分處。所謂白道、赤道、青道、黑道皆月道,又斜交於黃道。其交點逐時東移。交周分為四象,有正交,有中交。正交者,交之始也。中交者,交之終也。又有半交當兩交之中,與黃道相去六度。
……
前言/序言
國學典藏:尚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莊子係莊子及其後學者所著,氣溫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即是一本哲學著作,又充滿瞭濃厚的文學色彩,全書以寓言重言卮言為主要錶現形式,繼承老子學說,而倡導相對主義,衊視禮法權貴而倡言逍遙自由,行文汪洋恣肆,瑰麗詭譎,意齣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
評分
☆☆☆☆☆
當然,經典也不是真理,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評分
☆☆☆☆☆
本來想買中華書局的這本來的,不過選擇瞭半天,買瞭上海古籍的這本,全文言的沒有白話注解
評分
☆☆☆☆☆
沒有京豆也評價曬單,好書。
評分
☆☆☆☆☆
《論語》是儒傢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瞭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瞭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大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齣,編次章句。《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硃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閤編注釋,稱為《四書》。此次整理,即以硃熹的《論語集注》、《大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集注》為底本。
評分
☆☆☆☆☆
第一次買上海古籍齣版社的書,裝幀很不錯,古色古香,排版印刷也很好,紙張隻能說中等,但離高質量還差點。但是這個價,挺值得。這個版本沒有注釋,隻有文章。
評分
☆☆☆☆☆
公山弗擾佛肸二章,程先生謂,欲往者聖人以天下無不可改過之人,故欲往。然終不往者,知其必不能改也。又雲欲往者,示人以跡,子路不喻。熹疑召而欲往,乃聖人虛明應物之心,答其善意自然而發;終不往者,以其為惡已甚,義不可復往也。此乃聖人體用不偏,道並行而不相悖處,不知是否?又兩條告子路不同者,即其所疑而喻之爾。子路於公山氏疑聖人之不必往,故夫子言可往之理[此語意中微似年木隨身之意,不知然否?];於佛肸恐其凂夫子也,故夫子告以不能凂己之意,不知是否?又謂示人以跡者,熹未喻其旨。先生曰:元晦前說,深測聖人之心,一箇體段甚好。但更有少礙:若使聖人之心不度義如
評分
☆☆☆☆☆
好書,正版。
評分
☆☆☆☆☆
首先,我們要知道善這個詞項是在什麼意義上麵使用。善具有四種意義。其一是在保存意義上使用的,我們在一個東西能夠持續存在一段時間時,就會稱贊它是善的,因為它具有很好的保存能力。其二是在存在這個詞項的意義性角度使用的,在一個存在者角度而言,他們都不是自己的存在,而這種存在作為本質是在天主哪裏的。依據哲學傢對於十個範疇的討論,毫無疑問的是,其餘九個範疇作為附性加入於存在這一個範疇。而由於存在使得處於泛型或者處於聖三一之中的父子的知識哪裏的東西現實化呈現於種相裏麵。所以就這個意義上,存在和善可以互換,因為成全一個東西是在意圖上麵是善的。並且天主意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