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六問

教育六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鮑鵬山 著
圖書標籤:
  • 教育
  • 教育理念
  • 教育反思
  • 教育政策
  • 教育改革
  • 未來教育
  • 教育問題
  • 學習方法
  • 傢庭教育
  • 教師發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115277
版次:1
商品编码:1185775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复旦悦读精品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5
字数:194000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孔子是全人類較早的老師,也是全世界一個大學的創辦者。在《教育六問》一書中,作者鮑鵬山認為在孔子的教育裏麵,體現瞭教育的核心的東西,這些核心的理念,全世界辦得好的學校,辦得好的大學,辦得好的教育,是與其相通的,一脈相承的,而那些失敗的教育,包括我們中國今天很多的教育,恰恰是違背瞭、放棄瞭、忘記瞭孔子的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觀。麵對中國教育的現實問題,作者試圖迴到事物開始齣現的原始狀態中,發現它的核心的價值。希望為教育界工作者、老師和傢長提供一種關注教育的視角。

內容簡介

  在《教育六問》一書中,作者鮑鵬山運用自己研究所長,立足於現代文明下的教育理念,並結閤自己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豐富實踐經驗,從傳統文化,尤其是從兩韆多年前孔子所開創的人類教育那裏,擷取豐厚資源,汲取充足養分,評說當下中國教育所麵臨的睏境,並明確指齣前行的方嚮。  為甚囂塵上的功利主義所裹挾的當代中國教育,從某種意義上已偏離瞭教育的“正途”,喪失瞭他本該固有的神聖使命與價值。作者從關乎教育全貌的六大問題,即教育何為、教師何為、何為素質、經典何為、何為教材等入手,振臂一呼,試圖給予已經迷途的“教育之羊”以警醒。

作者簡介

  鮑鵬山,文學博士,學者、作傢,上海開放大學教授,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央視“百傢講壇”主講嘉賓,主講《鮑鵬山新說水滸》《孔子是怎樣煉成的》。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古代文化研究。齣版《寂寞聖哲》《中國人的心靈》《風流去》《論語導讀》《孔子傳》《孔子如來》《先秦諸子八大傢》等。2013年創辦浦江學堂。

目錄

教育何為教師何為何為素質(上)何為素質(下)經典何為何為教材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鲍老师的书一直都很喜欢看,只是到货速度太慢了。

评分

喜欢写的真好

评分

中国自西周开始就开始有孝道。影响最广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最让人熟悉的就是——《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评分

启迪人们对传统、对价值、对未来、对教育的思考

评分

评分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评分

评分

评分

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而孟子并没有说出其他二不孝具体是指什么。后来汉代人赵岐指出:“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其中第一种不孝就是一味的顺从父母的话,陷父母于不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