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8
無法之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1. 聖嚴法師是世界公認的佛學大師,佛教界博士學位獲得者,也是馬英九 林青霞 李連傑 張國立 羅大佑等人的心靈導師。
2. 聖嚴法師被譽為“穩定人心的力量”,曾獲颱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颱灣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
3. 聖嚴法師教你靜心篤誌,化繁為簡,遠離浮躁。人生不鬆散、不昏沉、不脆弱。
4. 默照禪是禪宗史上非常微妙精深的修行之法,讓人通過禪坐的方式認識真實的自己,心生智慧,字字璣珠,直擊心靈。
5. 國傢宗教局審定,身心精進的必讀之作。
《無法之法》是聖嚴法師闡明默照的修行與證悟之作。默照經常被稱作“無法之法”,是禪宗史與大乘佛教史中發展齣的非常微妙深奧的修行之一,曆史悠久而復雜,可上溯到印度佛教中的止觀雙運,也與藏傳佛教中的大圓滿和大手印相應。“默”是擺脫瞭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念頭,“照”是心很澄明,沒有執著。在中國,這個修行方式似乎是透過禪宗的曹洞宗口傳下來,直到十二世紀由宏智正覺禪師以詩偈寫下,之後纔廣為人知。然而,在宏智禪師之後,默照的修行法門再度湮沒。在本書中,聖嚴法師闡釋這種古老的修行,澄清相關的觀點、方法和實證狀態。
“默照禪”是守默與般若觀照相結閤的禪法,是以打坐為主的修習方式。同時關照自己的思想、念頭和行為,每時每刻明瞭自己所思、所想、所作,從而體會道即自然的道理。一旦你放下一切,不讓心住於任何東西,默照的開悟境界就會齣現。
作者:聖嚴法師
1930年齣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齣傢。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傢、作傢及國際知名禪師,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奬”、“中山學術奬”等諸多奬項。當選颱灣《天下》雜誌“四百年來颱灣影響力五十位人士”之一。
聖嚴法師提齣“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僧伽大學”“法鼓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譯者:單德興
颱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博士,1988年在聖嚴法師座下皈依三寶,哈佛大學、美國加州大學、紐約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訪問學者,曾獲第六屆梁實鞦文學奬譯文組首奬等諸多奬項。
聖嚴師父的德行讓我感佩,閱讀師父的著作,我得到很多啓發。對我而言,佛法愈來愈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和方式,我看待人事物的角度也因此寬廣許多,在創作上如此,生活上如此,婚姻、傢庭、親子關係莫不如此。——硃德庸
曾經師父的幾句真言,在我生命裏不可承受的痛時,因為用瞭它而順利過渡,這幾句真言就是“麵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林青霞
聖嚴法師是一位偉大的禪師,我對他的學問與智慧極具信心。我很慶幸能身為他的友人,我也尊崇他在東西方為佛教所做齣的貢獻。——一行禪師
編者前言
英譯者緒論
第一部 修習默照
禪七前
默照的方法
第一天
無常
修行方法的關鍵
第二天
一些常見的問題
默照禪的不同階段
第三天
空與無我
完全處於當下
第四天
正見和修行
無我
第五天
發菩提心
默照的第三階段
第六天
日常生活中的默照
直觀
第七天
懺悔
禪七結束
感恩、迴嚮、布施
第二部 宏智禪師論默照(上)
《宏智禪師廣錄》摘錄
[第一晚開示] 大用無滯
[第二晚開示] 恁麼體取
[第三晚開示] 揩磨此一片田地
[第四晚開示] 牛心免於束縛
[第五晚開示] 法食
[第六晚開示] 處處現成
第三部 宏智禪師論默照(下)
《宏智禪師廣錄》摘錄
[第一晚開示] 默照的狀態
[第二晚開示] 默是沒有自我
[第三晚開示] 你和環境一塊打坐
[第四晚開示] 清淨妙明田地,是本所有者
[第五晚開示] 直下脫略
[第六晚開示] 靈機妙運
[中文版譯後記] 願願相續,法鼓長傳
智慧不是靠許願達成的,而是藉由減輕我執和煩惱。
沒有一個修行的方法,很難體驗到心的無常。
如果我們的念頭是長久不變的話,就不會受到遷流不息的心所睏擾。
當我們與自己不和時,就覺得不自在,焦躁不安。
在那種情況下,我們需要一個方法來安心,來覺知來來去去的念頭不在我們的掌控中,念頭起伏不定,接續不斷。
使心平靜的一個方法,就是去觀念頭的短暫本質。知道自己的念頭是自生自滅的,就不需要受到它們管控或製約。你的心會定下來,以超然的覺知來觀察念頭,情緒也會變得平穩。如果做得到的話,很快就能使心平復。
證悟無我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直接體驗五蘊無我。先前說過,五蘊是構成身體和心理的五種現象。直接體驗到五蘊無我時,就能超越生死輪迴。然而,在進入第一個階段之前,一般人對自我的觀念就是我所稱的“小我”,也就是一般的自我。經過靈修或哲思,這種狹隘的自我感消退時,另一種認同就産生瞭。個人在萬事萬物中看到存在著某種更大的東西,像是一體感或神性。整個宇宙因而變成瞭“大我”,具有一種巨大、統攝的靈智。但這種偉大的存在依然是在五蘊的限製內,因為當大我取代小我時,依然有“我”的觀念存在。因此,在第一層次的觀無我時,我們看到五蘊皆空、無我時,大我就脫落瞭。那就是超越生死輪迴。
當我們誦《心經》時,裏麵說“五蘊皆空”,“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佛教相信,眾生是五蘊的聚閤體,而五蘊中的第一個“色”是物質麵,其他四蘊屬於心理麵。通常人們把
五蘊,也就是身心的實體,當成自我,這其實是誤解。對佛教修行者而言,五蘊就像所有的現象一樣,是無常、空、缺乏自性的。直接領會到這一點,就是第一階段的觀無我。
通常,隻有精神領袖或具有堅強信念和熱誠的老修行人纔能與萬事萬物閤而為一,這就是我所說的“大我”。即使是與自然閤而為一,這種經驗都很難體會,隻有偉大的哲學傢、詩人、藝術傢纔能達到。在西方神秘傳統中,有經驗的修行人透過沉思祈禱與神袛溝通,在印度,人們可透過瑜伽和禪定與神性閤而為一,而在中國的道教也有相似的觀念。在這類經驗中,小我被大我、更高層次的意識或神袛所取代。然而,自我的痕跡依然存在。這種經驗可以視為覺醒,但並不是佛教的開悟或禪的證悟。修行人有這種經驗是很好的,但不該停滯於此。
默照寂然,星光點點,生死無礙。
評分好書
評分本書印刷質量不錯,社會文化,閱讀資料。
評分買瞭好多書,來不及看一下,隻有評論後再來追評。
評分好
評分買瞭好多書,來不及看一下,隻有評論後再來追評。
評分不錯,期待更多滿減
評分多年後又有緣拜讀法師的甘露教言,歡喜非常!
評分好
無法之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