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人文社會科學是什麼”精裝版隆重上市,重溫經典的魅力第六屆國傢圖書奬提名奬
第八屆全國青年優秀讀物一等奬
首屆知識工程推薦書目(加標)
2004年全國優秀輸齣版圖書奬
首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普及奬
《宗教學是什麼》:將可讀性和學術性做瞭完美的結閤,是宗教學入門的經典讀物,迄今已重印10次。深入淺齣的筆法,將讀者輕鬆帶進宗教學的世界。內含80多幅插圖,既豐富瞭閱讀的視覺效果,更使宗教學知識變得易於理解。
內容簡介
《宗教學是什麼》以通俗淺顯的語言介紹瞭宗教學這門新興的、交叉性或綜閤性的人文學科。為瞭捕捉宗教學這門年輕學科特有的“少年思想氣象”,作者沒有麵麵俱到,而是彆有新意地濃筆重書“幾個理論分支”和“一個核心問題”。“幾個理論分支”:宗教人類學、宗教社會學、宗教心理學、宗教語言學和宗教文化學;“一個核心問題”:宗教的本質是什麼?前者彰顯瞭宗教學海納百川的學科氣象,後者揭示瞭宗教學精微幽奧的學科深度,可以說,一部宗教思想史就是為瞭迴答這一問題而書寫的。
作者簡介
張誌剛,北京大學哲學係、宗教學係、外國哲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曾任美國哈佛大學世界宗教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德國法蘭剋福大學DAAD客座教授。代錶作:《宗教文化學導論》《貓頭鷹與上帝的對話——基督教哲學問題舉要》《走嚮神聖——現代宗教學的問題與方法》《理性的彷徨——現代西方宗教哲學理性觀比較》《宗教哲學研究——當代觀念、關鍵環節及其方法論批判》《當代宗教衝突與對話研究》《宗教學前沿問題研究》等。
目錄
目錄
閱讀說明
總序 許智宏
人文素質在哪裏?
推介《人文社會科學是什麼》 叢書 樂黛雲
引論 隻知其一,一無所知
倡導者如是說
百年曆程,少年氣象
上篇 學術縱橫
一 宗教人類學
弗雷澤
巨製美文《金枝》
剖析巫術原理
從巫術到宗教
馬林諾夫斯基
考察生命曆程
成年禮和喪禮
原始宗教啓示
二 宗教社會學
杜爾凱姆
天壤:神聖與世俗
宗教:社會的神化
方法:社會本體論
韋伯
文化史的問題思路
資本主義精神根基
世俗化的宗教倫理
三 宗教心理學
詹姆斯
考察“ 一手的宗教”
何謂“ 個人的宗教”
幾個方法論結論
弗洛伊德
從“ 精神冰山”說起
“俄狄浦斯情結”
榮格
批判性的繼承者
人格與宗教心理
四 宗教語言學
艾耶爾
挑戰當代信徒
清除宗教宣言
眾哲學傢
威茲德姆$隱身的花匠
弗盧:兩個探險傢
黑爾:牛津的瘋子
米切爾:記遊擊隊員
希剋:兩個旅行者
五 宗教文化學
道森
“宗教是曆史的鑰匙”
現代文化何以興起
為“黑暗時代” 翻案
湯因比
“文明是曆史的單位”
文明社會泛宗教觀
文化心理與社會變遷
卡西爾
“人是符號的動物”
從神話和語言著筆
探求文化尋根意識
新學科大寫意
圈點與品味
方法論新立意
啓發性一二三
下篇 問題聚焦
六 宗教與理智
羅素
新舊兩種世界觀
清算基督教神學
斯溫伯恩
反省現代世界觀
新版設計論論證
理智論兩麵觀
羅素功過三七開
傳統思路行得通?
“雙刃劍” 是否慎用?
七 宗教與情感
施萊爾馬赫
廢止流行觀念
絕對的依存感
奧托
為“無理性”開路
為“神聖者”正名
情感論得失談
把情感提上議程
邏輯上的質疑
曆史性的評價
八 宗教與意誌
帕斯卡爾
無限與虛無
為信仰賭注
詹姆斯
論信仰選擇
論信仰意誌
論實用主義
意誌論眾口說
“功利者的宗教觀”
“隨意者的許可證”
“美國人的哲學傢”
九 宗教與終極
蒂利希
信仰到底是什麼
宗教到底在哪裏
斯馬特
扭轉“ 西方的眼光”
終極是“超焦點的”
建構“最大的平颱”
從一神論到終極觀
從終極觀到文化觀
終極意義上的平颱
十 宗教與對話
背景、問題和嘗試
背景:地球村的形成
難題:真理觀的衝突
嘗試:多元化的對話
排他論的正統性
根據:經典和教義
論證:以巴特為例
評論:素樸的傲慢
兼並論的對話觀!
前提:“開放的天主教”
立論:“匿名的基督徒”
詰難:“匿名的3教徒”
多元論的對話觀
事實:宗教的多樣性
假設:盲人摸象的寓意
求證:康德哲學的發揮
疑慮:一群盲人的對話
從兼容論到實踐論
主旨:構建全球倫理
要義:注重社會實踐
動態:走嚮現實主義
路漫漫其修遠兮
推薦閱讀書目
精彩書摘
宗教與情感
施萊爾馬赫一生的宗教思想主要留在兩本名著裏,一本就是剛提過的青年時代著作《論宗教》(1799),另一本是完成於壯年時期的《基督教信仰》(1821—1822)。以往的研究者一般認為,情感論的核心命題———宗教的本質就在於“絕對的依存感”(the feeling of absolute dependence)是在後一本書裏提齣來的。實際上,如果不拘泥於文字形式,該命題的基本內容早在前一本書裏就錶達齣來瞭。
如前所見,施萊爾馬赫指齣,宗教的本質並非“思維”或“行動”,而在於“直覺和情感”。他接著提醒讀者:
我請你們熟悉這個概念:對宇宙的直覺(intuition of the universe)。它是我整個講演的關鍵。它是最高的、最普遍的宗教公式。你們基於它就能發現各處的宗教,你們根據它便可確定宗教的本質和界限。
那麼,何謂“直覺宇宙”?為什麼這種直覺如此重要呢?施萊爾馬赫的解釋可概括為下述幾點:首先,從直覺與對象的關係來看,所有的直覺都發自“被直覺者”的作用,也就是說.先有直覺對象的獨立活動,作為直覺者的人纔能作齣符閤人性的把握、理解和錶達.。舉個簡單例子,如果光綫沒有作用於感官,你便無所直覺感受,但你所直覺感受到的隻是“光的作用”,並非“光的本質”。你所知道或相信的那種本質是遠遠超齣直覺範圍的。宗教的實情也是如此。宇宙處於不斷的活動過程,每時每刻都顯現於我們;大韆世界豐富多彩,而宇宙就像萬事萬物的母親.它所孕育産生的各種形式、每個生命以及一切事情,都是作用於我們的“同一項活動”,因此,所謂的宗教就是這樣一種直覺感受所有“個彆的事物”都是“整體的部分”、一切“有限的東西”都是“無限的錶象”;其次,就直覺和思維的區彆而言,直覺總是保持為“直接的感覺”,把某物看成個彆的、分離的,思維則屬於“抽象的思想”,把個彆事物聯係起來,納入某個整體。宗教的實情也是如此,信仰者總是止步於“關於現存事物和宇宙活動的經驗”,停留於“個人的直覺和情感”;最後,從直覺和情感的關係來看,各種直覺就本性而言都是跟某種情感相聯係的。施萊爾馬赫強調:要描繪齣“宗教的全景”,這一點是不能落下的……
分析到這裏,我們就不必引用施萊爾馬赫關於“宇宙直覺和宗教情感”的大量解釋瞭,因為他在前麵已提示讀者:“對宇宙的直覺”所喚起的就是“對無限的情感”(the feeling of the Infinite),或用傳統宗教語言來說,就是“虔誠”。
當世界精神威嚴地昭示於我們時,當我們聽到它的活動聲響,感到它的活動法則是那麼博大精深,以緻我們麵對永恒的、不可見的東西而滿懷崇敬,還有什麼比這種心情更自然嗎? 一旦我們直覺到宇宙,再迴過頭來用那種眼光打量自身,我們比起宇宙來簡直渺小到瞭極點,以緻因有限的人生而深感謙卑。還有什麼比這種感受更恰當呢?
通過簡要的文本釋讀,我們大緻論證瞭前述說法:情感論的核心命題早在《論宗教》裏就基本錶達清楚瞭,否則的話,該書就不配“情感論的奠基作”或“一種新宗教觀的標誌”瞭。 當然,“絕對的依存感”這個概念是在基督教信仰.裏明確化的,作為各種宗教現象的本質規定性,它的明確錶述見於如下論斷:
曆史上齣現的各種宗教交流形式雖有分明的界限,但在兩方麵相互聯係起來瞭:一是作為不同的發展階段,二是作為不同的信仰種類。虔誠雖有不同形式,但在所有的宗教感情那裏都錶達瞭一種依存性,這就是有限的萬事萬物依存於最高的、無限的存在(one Supreme and Infinite Being)。
前言/序言
宗教學是什麼(第二版)人文社會科學是什麼叢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