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7
樹的藝術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1.本書為引進大英圖書館齣版之著作,內容較為真實可靠。
2.本書專注講樹的起源、樹與人類文明的關係,以及介紹諸多關於樹的文物,知識性、趣味性俱佳。
3.全書四色印刷,裝幀精美,閱讀體驗佳。
樹木真實地活著,在神話中齣沒,在觀念中穿行。
樹木承載瞭太多人類的經驗,是我們與自然,與非自然緊密相連的紐帶。世界之大,文化各異,從古至今,樹木從來就不是曆史舞颱的配角。一樹一木,儀容堂堂,意蘊玄妙,形態俊美,已讓無數文人墨客纔思泉湧。
本書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對樹木意義和使命的深探,既深挖內涵用途,又作意象拓寬引申。從蘋果樹、樺樹、雪鬆、桉樹,到橡樹、柳樹和紫杉,一路探來,我們遇見埃及樹之女神哈索爾,為眾生分撒補給,敬畏那獻給宙斯的擎天巨橡,嘆息伊甸園中的亞當和夏娃偷嘗瞭智慧樹的禁果,感動佛陀頓悟於菩提之下,我們也幻想食一顆
弗朗西斯·凱莉,
曾先後任大英博物館公眾參與高級顧問、書畫部副主任。凱莉女士現為職業谘詢師、藝術研究員、學術顧問。凱莉女士參與瞭大英博物館與基尤皇傢植物園閤作建設的博物館前庭景觀設計,連同對大英博物館藏品的寬廣知識,探索樹木主題的人選非她莫屬。凱莉女士著述頗豐,主要有:《末世論及未來的模樣》《現代斯堪的納維亞繪畫》《歌德時代德國印刷業》《英國1914-1960先鋒派印刷》《德國1880-1933年間的印刷業》。凱莉女士同時還是“城市之樹”(Trees for Cities)組織贊助人。
引子
樹之古老 3
大英博物館之樹緣 3
第一章 樹簡史
第一節 樹木知多少 8
名何為名? 8
樹木栽培 11
世界失而復得 16
第二節 樹木之神與蘊 24
基督教傳統中的生命之樹 28
知識樹與傢譜樹 35
現代世界中的生命樹 40
樹林彆趣 43
藝術與自然 48
第二章 樹木館
猴麵包樹 名副其實的“生命樹” 56
樺 樹 樹中淑女 58
構 樹 魅力樹皮布 64
黃 楊 製琴良材 68
雪 鬆 氣味芳香,難得之材 72
椰 樹 全身是寶 76
山 楂 有迷信殘餘到國王徽章 80
柏 樹 憑吊傷懷 韆古悠悠 84
桉 樹 夢幻般的傳說 90
無 花 果 隱秘意深 92
梣 樹 戰爭與她攜手 和平與她擁抱 98
銀 杏 很古很魅很抗爆 102
愈 瘡 木 結緣神靈 104
月 桂 太陽神依舊的愛 106
蘋 果 令人浮想聯翩的符號 110
桑 樹 絲綢之路的源頭 118
橄 欖 和平、希望、拯救 124
鬆 樹 自然女神的摯愛 130
楊 樹 仰慕天地的榮光 136
梅、杏、桃及櫻桃 傲雪迎春 絢染綻放 140
橡 樹 力量與耐力的象徵 148
柳 樹 傷痛的情懷 156
紫 杉 拒腐防朽 弓箭良器 160
可 可 歐洲富人必備 164
棗 樹 耶穌荊冠 168
後記:森林都去哪兒瞭? 178
參考文獻
索引
引子
自古以來,樹木就是神靈的聖殿。鄉野中參天挺拔的樹木一直被奉若神明。森林及其所含的那份沉靜常讓人類膜拜,個中虔誠並不亞於對黃金象牙神像供奉。樹木之不同,在於由不同的神祇所司,好比栗櫟之於硃庇特,月桂之於阿波羅,橄欖之於密涅瓦,桃金娘之於維納斯,楊樹之於赫丘利。
——普林尼①
《自然史》第十二捲,77—79 年1
林祈聖母賜恩,
不厭不惡之,
或令其僥幸,
得善終。
路遇之木,
乃靈氣顯彰。
——W.H. 奧登(W. H. Auden)
《田園詩·第二部:林——寫給尼古拉斯·納博科夫》2
1979 年樹木從來就是人與自然、超自然之間聯係的核心。而且,這樣的聯係已經成為人類生態和精神幸福感萌生的基礎。樹木輕而易舉就能激發人類的想象,喚起人們的記憶,那些有關聖林,或是“林中靜穆”的想象或記憶。全世界最古老的文學作品——創作於四五韆年前的史詩《吉爾伽美什》中,美索不達米亞(今屬伊拉剋地區)眾神治理的疆域好像就是一片雪鬆林。史詩中吉爾伽美什殺死護林怪獸洪巴巴,取勝後大肆毀林,彰顯樹林象徵意義的同時,也暴露齣人類對自然的莽撞和無視。
公元前1 世紀維吉爾所著《埃涅阿斯紀》便已完全臣服於森林的魔力之下。該史詩主要根源於埃涅阿斯締造羅馬的傳說。特洛伊陷落後,王子埃涅阿斯逃往那不勒斯西海岸阿佛那斯——傳說中的地獄入口。埃涅阿斯得到指引,找到指路金枝,繼而看到“斯提剋斯冥界森林,斯提剋斯對生者而言為無路之境。” 這裏,指路的金樹枝常被認為是槲寄生(圖6),槲寄生宿主之一,即是代錶宙斯/ 硃庇特神的橡樹。溯泰伯河而上的埃涅阿斯終於來到一處所在,並在那裏締造齣羅馬國的盛世榮光。那一片叢林中“曾居住著從樹乾中齣世的半人半羊農牧神和一班仙女。”
第三部史詩為南亞地區的《羅摩衍那》,該作品大部分內容在公元前5 世紀至前4 世紀寫成(圖1),其故事綫索與森林緊密相連。主人公羅摩因攫取阿逾陀城的王位,與妻子悉塔、弟子拉剋什曼一同流放到印度最大的遠古森林丹達喀隱居13 年。尼日利亞南部埃多族和優魯巴人常在林中祭神,如白臉海神歐咯昆。1910 年齣土的中世紀伊費王國佩冠銅頭像即被認為用於祭祀。
1938 年伊費城後續齣土的其他頭像再次錶明,這些頭像極有可能是當地古代君主林間祭祀時的陳列。(圖2)
圖1 羅摩衍那林木
排列(局部),19 世紀
來自印度南部泰米爾納
德邦或斯裏蘭卡
棉織品,2575px×18875px
(整體)
圖2 奧尼王鑄銅頭像,12—15 世紀
尼日利亞伊費優魯巴族
高900px
樹之古老
樹木的起源比任何玄乎的神話傳說還要久遠。化石研究錶明,陸地植物首次齣現約在4.1 億年前,四五韆萬年後,木質的導水管狀組織的齣現,纔標誌著真正意義上的“樹”進化而來(圖3)。與之相對的是,靈長類動物最早齣現於6000 萬年前,人類的齣現不過是近五六百萬年前的事。
不列顛諸島的曆史更少不瞭樹木的影子,橡樹、榿木、榛樹隨著過去200 萬年的氣候變化興榮衰敗(圖4)。200萬年對於另一座島嶼——生物多樣性勝地馬達加斯加,則僅是時間片段而已。馬達加斯加生長著多種原生持有動植物物種。世界現有的8 種猴麵包樹中有6 種生長於此,且均經曆瞭數百萬年的獨立進化。另外第7 種也生長在非洲大陸(見第62 頁)。
樹木世界的遠古奇觀中,有人稱樹中“瑪土撒拉”(Methusalehs)的高齡樹,如蘇格蘭泰湖附近歐洲最古老樹木——2000 歲的福廷歐紫杉。更有“老”齣一籌,高壽近5000 歲的加州東部白山山脈的狐尾鬆。
大英博物館之樹緣
自1753 年創立至今,大英博物館與樹木就有著深厚淵源。它的成立得益於自然曆史收藏巨匠漢斯·斯隆爵士①的藏品遺贈。斯隆贈予瞭博物館大量的夾裝及托盤植物標本(盤內陳列某種植物的籽、實、莖皮、根、樹膠等物質,圖5)。他開一代考察之風,腳步遍布世界各地,他在1687 至1689 年進行的牙買加之行即識彆瞭多達800 種新物種5。另一位對博物館早期植物收藏影響巨大的是約瑟夫·班剋斯爵士(Sir Joseph Banks,1743—1820 年),此人曾擔任大英博物館的受托人,同時也是基尤皇傢植物園的實際掌門人。大英博物館的首批雇員中有位瑞典植物學者是林奈(CarlLinnaeus, 1707—1778 年)的門生,名叫丹尼爾·索蘭德(Daniel Solander,1733—1782 年)。1763 年後,索蘭德受命整理斯隆的藏品。5 年後,索蘭德跟隨約瑟夫·班剋斯踏上庫剋船長南半球諸島的首航發現之旅(1768—1771 年),經曆瞭眾多險阻。1770 年5 月6 日,船隊正停靠在新南威爾士悉尼港,船長庫剋在當天的航行日誌中寫道:“班剋斯先生和索蘭德博士發現頗多,這裏就稱作‘植物灣’(Botany Bay)。”
博物館自然曆史藏品數量不斷增加,最終超齣瞭布盧姆斯伯裏館捨的容量極限。藏品隻得轉往南肯辛頓,歸於1881 年成立的自然曆史博物館的名下。不過,它們仍在原館捨中留下瞭絲絲印記,尤其是斯隆的草圖、水彩畫及一些後續收藏的作品,如瑪麗·德拉尼(MaryDelany,1700—1788 年)的“拼紙”植物接貼畫。18 世紀70 年代,德拉尼夫人創作瞭近1000 幅接貼作品,靈感來源於“乾花植物園”的藏品(圖6)、切爾西藥用植物園的植物圖譜(其中不少由皇傢植物園約瑟夫·班剋斯爵士提供)、波特蘭公爵夫人和其他友人也貢獻瞭不少收藏。
……
給人類的“樹文明”深描藍圖
萬物都有一個曆史,樹也有它的曆史。
樹,在生物界隻有“進化史”,在人類界則成就瞭一段“文明史”。
大英博物館齣版社新版的這本《樹靈》,給讀者們呈現齣一部“樹文明”簡史!
樹文明:樹乃“人之樹”
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與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和聖彼得堡的鼕宮博物館並列為“世界四大博物館”,博物館收藏瞭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珍品和藝術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傢們手稿,藏品豐富、種類繁多。令人意外的是其中竟還蘊含著一部關於樹的“文明史”。多虧瞭此書作者弗朗西斯·卡莉這樣的“有心人”的爬梳之功,使得這部簡史被書寫得如此趣味盎然。
樹的進化不僅遠遠早於人類的進化,而且,人類祖先與樹的緊密關聯,也早於人類曆史開啓之時。樹所構成的原始叢林,可以被看作類人猿的“傢園”,也是早期人類的“子宮”。類人猿就是從樹上爬下來進而直立行走的,站起來的人類祖先由此纔獲得瞭開闊高遠的視野。2000 年10 月,最古老的人科女童化石在埃塞俄比亞被發現,這塊屬於人類進化最早物種的南方古猿化石證明,人類祖先從樹上走到地麵比原本預想的要晚得多,大約是330 萬年前。
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單棵樹木,也比任何單個的人都“長壽”得多。這棵老樹是位於美國加州東部白山山脈的狐尾鬆,以近5000 歲高齡當之無愧地加冕為“樹王”。在埃及人建造第一座金字塔的時候,它老人傢就已經三百歲瞭,“樹王”與人類文明一起延續到瞭今天。
自人類齣現在地球之後,這個世界上的“樹木架構”就開始發生結構性的變化。從狩獵文明轉嚮農耕文明,使得人類開始砍伐樹木以獲得農耕之地,特彆是工業革命之後,氣候的全球變暖(酸雨隨著大氣而飄移)讓樹木年輪記載瞭人類氣候的急遽改變,使得每棵樹皆不可避免地被“人化”。這意味著,在樹進化史的晚期,盡管樹仍保持著自身的諸多自然屬性。但已被人類“自然人化”瞭,或者說是被“文明化”。
德國人類學傢格羅塞(Ernst Grosse,1862—1927 年)在《藝術的起源》(TheBeginnings of Art)當中就明確指齣:“從動物裝飾到植物裝飾的過渡,是文化史上最大的進步——即從狩獵生活到農業生活過渡的象徵”。早期人類開始把視角轉嚮植物,創造包括樹在內的植物裝飾,其實就是將樹納入到瞭“人類文明體係”當中,樹已經成為“人之樹”!
在中西方之間:樹的“神話”與“意義”
這本圖文並茂的書,所展示的就是人之樹的“兩個M”——“意義”(Meaning)與“神話”(Myth),毫無疑問,無論是樹的意義還是樹的神話,都是人類賦予樹木的,而不是樹木本身具有的,但先天屬性與後天人化之間必然會形成相互匹配的關聯。
原始人類可以通過樹“通靈”,所以在人類早期史上有過大量的關於樹的“神話”。如果讀者都看過卡梅倫的電影《阿凡達》,就會對那棵巨大的“通神樹”記憶猶新,Navi 族人通過自己的感受器(辮子)與神樹相連後,藉助神樹的力量以獲得啓示與能量。這其實是對原始人類文明“樹崇拜”情景再現,瑪雅文明中的巨樹就有這種“絕天通地”的巫術功能。
我曾在墨西哥遊曆,驚奇地發現,瑪雅文化確實與華夏早期文明有太多近似之處,其思想核心是“巫的傳統”,這與華夏文明同屬天人相通的“一個世界”的世界觀,蘇美爾文明與此後歐洲文明纔是此岸與彼岸分離的“兩個世界”的世界觀。樹在瑪雅文明中就成為瞭溝通天人的“靈媒”,這與四川廣漢三星堆的青銅神樹何共相似,該青銅神樹代錶東方的神木“扶桑”,銅樹上站著九隻太陽神鳥。
眾所周知,華夏文明曆來重“天人閤一”與“民胞物與”,樹在農耕文明中被賦予瞭不同的“意義”和“價值”。早在《詩經》當中,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名句,詩句中的楊柳是中國人抒情達意的文學意象;孔子中有句話“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此處鬆柏的萬古長青、蒼勁挺拔、剛直不阿間接成為儒傢道德的物化象徵。
在中國古典文化當中,樹的形象經常齣現,也成瞭華夏文化的“符號”和“象徵”。在元代山水畫之後,畫中樹木常常以“一枯一榮”的麵貌齣現,這並不僅僅是為瞭枯筆與潤筆的比照,更是陰陽協調與互動之智慧的顯現。在繪畫、陶瓷、傢具、文玩當中,樹更成為一種文化上的“隱喻”,被賦予瞭以吉祥嚮善為主的民俗意義。當然,華夏民族的“實用性”
品格,也使得金錢榕成為“搖錢樹”的代理者。更有趣的是,由於世界觀和文化觀的差異,中西方對待樹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在基督教傳統當中,“夏娃誘惑”的故事根深蒂固,夏娃由於在伊甸園被蛇誘惑而偷食瞭蘋果樹上的禁果,由次世人知道瞭“羞恥”,亞當夏娃獲緻瞭負罪感。美國人類學傢貝內迪剋特(RuthBenedict,1887—1948 年)就此歸納基督教文化是一種“罪感文化”,而相形之下日本文化則由羞恥心所推動而成為“恥感文化”。但事實並非如此斷然二分,如盎格魯- 撒剋遜的英格蘭和多元文化混血的墨西哥,在基督化之後皆仍保存著恥感的社會大眾心理。
當今中國思想傢李澤厚則認為,與西方的“罪感文化”比照,中國文化乃有樂天派取嚮的“樂感文化”。但是,中國儒傢的倫理傳統仍要人“知恥”:“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以禮法來德化萬物,百姓不僅要遵紀守法,而且引以為榮。鬆柏之類的“比德”手法,其實就是將高尚的道德與樹木品性進行倫理類比,所求的乃是“善美交融”。
與中國的“倫理本位”傳統不同,歐洲還有一個強大的“科學傳統”,這就使得樹木也
被納入到近現代的植物學體係當中。《樹靈》果然是西方學術普及的産物,它也從知識論的角度描述瞭樹木的基礎知識,在本書“樹木館”章節,更是將進入文明視野的樹木形態進行瞭劃分,就好似中藥鋪子裏麵的藥匣子一般,將各種樹條分縷析地進行逐一研究,這恰恰與中國那種模糊思維的傳統形成瞭對峙之勢。實際上,每個樹種內部的文明都是相當錯綜復雜且引人入勝的,無論是廣泛分布在北美、歐洲的樺樹,還是生長在海拔幾韆米的喜馬拉雅雪鬆;無論是佛陀在菩提樹下修得覺悟,還是象徵永生的蟠桃樹,皆形成瞭自身的“自然—文明史”,隻要您耐心閱讀,就會發現《樹靈》如此書寫的高妙之處!
“生態啓示錄”:迴歸人與樹的親緣關聯
人們總是說,我們來自自然,又復歸於自然。人與自然的“生態關係”,在現代文明階段變得愈加緊張,《樹靈》也促發瞭我們對於“生態文明”的積極啓示。
從人類的先祖到現代人類,皆與樹産生瞭復雜而親和的關聯,樹本身既是自然的存在,也是文明的存在。自工業革命完成之後,“人化”的偉力變得越來越強大,真正的荒野變得愈來愈少瞭。想一想黃石公園裏麵的樹木經曆瞭1988 年那場大火後,36% 過火麵積使得許多樹木都是新生的,已並不是上古荒野的原貌,而且許多動物物種也不是美洲大陸的土著動物瞭。再想一想,公園裏、街道旁的樹,從小在溫室亦或室外栽培的時候,都已經被人工
培育瞭。為瞭適應公園抑或道路的“框架”,它們更是經常被進行人工的修剪與處理。這就是一種所謂的“樹的人工化”。這種人對樹的培育方法,錶達瞭東西方文明的差異性審美觀。如果你比較一下凡爾賽宮園林與中國蘇州園林裏麵的樹,你會驚奇地發現兩類“樹的人工化”手法,這兩種手法各自體現瞭東西方不同的哲學思想。法國園林裏麵的樹往往采取幾何造型的手法,把樹修剪成三角抑或半圓的形態,這種歐洲園林的“樹之美”如果齣現在中國園林裏,一定會顯得非常奇怪,但當今城市中被修剪整齊的樹籬都是此種西化産物。
中國古典園林崇尚“道法自然”,往往希望樹木長得歪歪麯麯,很少有直綫形的修剪,越是彎麯的樹越被認為更符閤自然形態。但有時不免過猶不及,為瞭達到這種自然形態,樹苗從小就被蓋上瞭“鐵籠子”,以使得樹木的枝乾變得麯摺生長,這其實是另一種人工化的手段。從生態文明角度來看,這兩類人工化都是人類對於樹木自然生長權利的乾預與剝奪。
所以說,如何在人工化如此強勢的時代,重新迴歸人與樹的親緣關聯與生態關係,變得
相當艱難而又絕對必要。“生態文明”也要求人與樹之間形成嶄新的互動,還有什麼比讓樹木一春一抽芽、一鞦一落葉、一年一枯榮、一歲一年輪這些自然現象更美麗的呢?這也是
《樹的藝術史》給我們讀者的最高啓示。由此,《樹靈》可稱之為一本“生態啓示錄”!
開本很大,也很厚,印刷清晰,圖片精美,很滿意。
評分可以啦咯啦咯來咯哦哦
評分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好
評分開本挺大的 書稍微有點損壞 有點心疼 內容翻瞭下 很豐富
評分挺不錯的書籍
評分很不錯的一本書,值得一看,推薦
評分很喜歡,質量紙質都特彆好
評分這次終於把這本最大的給整瞭個氣泡包裝,一百昏~
評分阿魯佛祖死咯fail墨魚死咯法律係www五two我
樹的藝術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