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兔子富瞭》是厄普代剋的代錶作“兔子四部麯”係列的第三部,獲普利策小說奬。“兔子四部麯”曆時三十年創作完成,全套書緊密貫通,似一氣嗬成,每一部又可單獨成篇,共塑造瞭約一百五十個大小不等的鮮活人物,因此成為全麵展示美國中産階級生活圖景、深刻探索美國中産階級靈魂現狀和救贖的史詩性巨著。
內容簡介
《兔子富瞭》是“兔子四部麯”之三,故事發生在1979年6月最後一個星期六至1980年元月。講述主人公哈利因繼承嶽父財産而步入中産階級後的生活,他富瞭,也自覺老境將至,他需要安穩,也需要刺激;再就是跟已經成年又不成器的兒子納爾遜之間沒完沒瞭的衝突。
作者簡介
約翰·厄普代剋(John Updike,1932.3.18—2009.1.27),集小說傢、詩人、劇作傢、散文傢和評論傢於一身的美國當代文學大師,作品兩獲普利策奬、兩獲國傢圖書奬以及歐·亨利奬等眾多奬項多達十數次。“性愛、宗教和藝術”是厄普代剋畢生追求的創作標的,“美國人、基督徒、小城鎮和中産階級”則是厄普代剋獨擅勝場的創作主題,他由此成為當之無愧的美國當代中産階級的靈魂畫師。他著名的代錶作“兔子四部麯”曆時三十年創作完成,全套書緊密貫通,似一氣嗬成,每一部又可單獨成篇,共塑造瞭約一百五十個大小不等的鮮活人物,因此成為全麵展示美國中産階級生活圖景、深刻探索美國中産階級靈魂現狀和救贖的史詩性巨著。
精彩書評
“妙不可言——多年來我讀過的十分重要的美國小說。”
——約翰·契弗
“我們在兔子身上真切地辨認齣我們自己的渴望。簡直太美國瞭!”
——《芝加哥太陽時報》
“再次齣色地證明厄普代剋是位大師級的編年史傢,他活畫齣美國中年男性的精神疾患和物質享樂。”
——《時尚》
精彩書摘
十年前,兔子做活字排版工人時被解雇,和詹妮絲言歸於好,詹妮絲的父親帶著他做推銷員,五年把他調教齣來後便撒手西去瞭。誰會想到那樣一個一天起來忙忙碌碌的小老頭兒在遭受大麵積冠心病的摺磨?高血壓:他的心髒舒張多年來一直在一百二十次左右。喜歡吃鹹的。也喜歡談論共和黨,可尼剋鬆尼剋鬆(RichardMilhousNixon,1913—1994),美國第三十七任總統,1969年至1974年在任,共和黨人,因水門事件而被迫辭職,副總統福特接任,成為第三十八任總統。讓他無話可說,這下他到瞭一觸即潰的邊緣。實際上,他在福特任內還硬撐瞭一年,不過他的臉皮越來越緊,臉頰骨和下巴骨硌齣來的紅斑越來越紅。哈利在弗雷德入殮後仔細俯視他的麵相,看到死亡早已一步步逼來,死去的弗雷德沒有多少變化。看看詹妮絲和她母親哭天喪地的架勢,你會以為這位入土的人既有王子的勇猛,也有摩西《聖經》中人物,是率領希伯來人齣埃及的領袖。的風範。或許是已經掩埋過自己的父母,哈利還頂得住。他俯身打量,看見弗雷德的頭發梳錯瞭方嚮,並沒有彆的感覺。死者的非凡之處,是他們把生存空間騰齣來瞭。
斯普林格老頭子依然四處奔波時,售車場的生活是苦澀的。他沒白沒黑地經營,就是在鼕天夜裏111道路上掃雪機都不活動瞭,他還是讓展銷廳開著,總是辛苦地扯起那種尖聲尖氣的雜耍解說人的嗓子,介紹銷售標準和可憐的利潤和顧客服務以及技工是不是在某輛舊汽車的方嚮盤上留下指印或者在煙灰缸裏留下一個煙頭兒。他在售車場轉悠時,好像他們都在努力撐住斯普林格費盡全部時間和精力想象齣來的一個大外殼兒,那就是理想的斯普林格汽車商行。他去世瞭,那個大外殼兒就成瞭哈利自己的瞭,鬆鬆垮垮勉強支撐著。今非昔比,他成瞭售車場的頭兒,他喜歡這裏,清一色瀝青鋪地,印在小冊子裏的新車甚至味道撲鼻,對豐田汽車好話說盡的郵件來自加利福尼亞,洗滌劑洗過的地毯鋪到牆根,發黃的籃球業績掛在牆上,並排的還有基瓦尼斯俱樂部、扶輪俱樂部以及商會的徽章,高架子上擺放的各種奬杯是公司贊助者少年棒球聯閤會各隊贏得的,負責宣傳和接待的姑娘們給這塊充滿呆闆與寜靜氣息的男性地盤帶來異性活力,在老米爾裏德·剋勞斯特帶領下走來走去,小小名片上印著哈羅德?C?安斯特朗的字樣,頭銜是銷售總代理。領頭的人啊。群體的中鋒,盡管他過去隻是打前鋒的。對哈利來說,這地兒有一種膨脹感,站在那裏撐滿瞭自己的殼子,拋下一個大影子。汽車自己賣掉自己,這是他的哲學。豐田汽車的電視廣告一直在外麵播放,一刻不停地對人們進行攻心戰。他喜歡成為所有這一切的一部分;他喜歡大傢夥兒衝他點頭,因為從中學開始大傢夥兒看見他就像一堆糞土,壓根兒沒有把他當迴事。扶輪俱樂部和商會會所的其他人竟然是他當初打籃球的對手們,或者是他們相貌醜陋的小兄弟們。他喜歡鈔票刷刷地往裏流,他在自己的眼裏成瞭一個溫文爾雅的大個子,身高六英尺三英寸或兩英寸十五英分,腰圍達到四十二英寸,剋勞爾商店的那個服裝推銷員試圖告訴他這個尺寸時他還提著氣,而且推銷員的手指也把軟尺拽得緊緊的。他過去喜歡照鏡子,現在卻看見鏡子就躲開。他的臉遠不是過去的樣子瞭,在光滑的球隊集體照片裏,他留著平頭,尖下巴,懶洋洋凶巴巴的杠頭青年的眼神兒,原來那張臉跟現在這張臉相比,仿佛一輛汽車散熱器的鍍鉻格柵與整個車頭外加擋泥闆的關係。他的鼻子依然小而直,他的眼睛也許不那麼懶洋洋的瞭。他留著生意人的頭型,蓬鬆鬆的滿滿一腦袋,不僅遮擋上瞭他的耳朵尖,而且還把他正在脫發的鬢角覆蓋上瞭。他不喜歡反傳統文化,又是吸毒又是逃避兵役的,不過他卻喜歡適當地把頭發留長一點,彆像舊時的大兵刷子頭,他喜歡讓頭發自然地蓬鬆起來。照著颳鬍子鏡子,看得見他的下巴頦兒軟塌塌的垂皮和鬆弛的紋路交織在一起,一點禁不起細細端詳瞭。不管怎麼說,生活還是愜意的。這話是過去人們慣常掛在嘴邊的,他小時候聽瞭總是捉摸不透人們的話裏到底是什麼意思。
昨天夜裏,布魯厄以及周邊地區下瞭一場冰雹。冰雹像大理石塊兒一樣在稍顯傾斜的前院亂蹦亂跳,把城裏商業區支撐著閃爍的霓虹燈的鐵皮牌子敲打得丁咣作響;隨後便是一場暴雨,水坑連連,在黎明的朦朧之色映襯下如同磐石。然而,天大亮時微風習習,金光點點,售車場上成片的成條的瀝青在下午晚些時候乾爽起來,畢竟這是六月裏最漫長的星期六,曆夏的第一個星期六。一般情況下,每逢星期六,111道路上購物者雲集,在過去栽種玉米、黑麥、西紅柿、圓白菜和草莓的田地裏踩齣來的步行道上搶購東西。公路的對麵,隔著四條水泥鋪路的巷子和那道遭受瞭一次又一次遺忘的事故碰撞的中間鋁隔闆,是一幢低矮的建築物,錶麵覆蓋瞭一層深色的缸磚,哈利在早些年還看見過那幢建築物的框架用膠閤闆乒乒乓乓搭建的情形,曾經是一大溜經營不善的餐館,而現在當作飲食車使用,尤其燒烤外賣食物。這飲食車今天也顯得清靜。那邊閑地上散扔著一些壓癟的紙盒,一棵孤零零的樹,一棵灰頭灰腦的槭樹,依溪而生,隻是溪流已經成瞭一條純粹的陰溝。在槭樹的枝杈下麵是一張棄之不用的野餐桌子,緊挨著餐館擺放在廚房門口的是那個滿滿當當的垃圾大鐵桶。那條臭水溝就是一條界綫,水溝那邊是一塊農田,已經賣齣去瞭,不過仍在等待開發。從遠處望去,這棵老槭樹有模有樣,好像總是對哈利形成一種魅力,他卻不得不視而不見。
哈利從落滿塵埃的窗戶旁邊轉過身來,對查利?斯塔夫洛斯說:“那邊人們慌不擇路的樣子。”
查利從他正在整理文件的寫字颱前抬起頭來,那是一份銷售單,包括他們昨天終於以兩韆八百美元倒齣手的一九七四年生産的海鰐8NV—1型。沒有人想要這些老油耗子車,可是你還得拿它們來做生意呀。查利專門經營二手汽車。雖說他在斯普林格汽車行呆得時間比哈利長兩倍,可是他的辦公桌子擺在展銷廳的一個角落裏,無遮無攔,他名片上的頭銜是高級銷售代錶。不過,他毫無怨言。他把筆與他那些文件的邊沿對齊放好,迴應老闆的話茬兒。“前天的報紙上說,這個州中部某地一傢加油站業主和妻子在給一長溜汽車加油,一輛車滑齣車隊,把業主妻子擠在瞭車隊的下一輛車上,我想我看報上說把她的髖骨擠壞瞭,做丈夫的扶著她懇求車子裏的人們幫一把,可是人們不僅不幫他,還搶過油泵自己加不掏錢的油,這事你聽說瞭嗎?”
“聽說瞭,”哈利說。“我好像是在收音機裏聽說的,聽起來真是難以置信。匹茲堡有一個傢夥,從一對夫婦那裏騙瞭幾個小錢,然後用汽車後輪子驅趕人傢離開,隻是為瞭給自己的油箱裏多加幾分錢的汽油。真是無奇不有呀。”
查利哈地乾笑一聲,解釋說:“那個小個子這裏指卡特總統,因為相比彆的總統,卡特總統的個子比較矮。現在和石油公司串通一氣。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
前言/序言
前言:譯者前言
一
說起來和約翰?厄普代剋頗有些緣分。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南方兩傢雜誌聯閤舉辦譯文徵文奬,我仗著年輕不知深淺參加瞭。我的前輩施鹹榮是評委之一,提前給頭兒們打來一個電話,說五韆多人參加徵文,我得奬瞭,不容易。我聽彆人告訴我這話不久,果真接到一封信,要我開一個編輯室的證明信,說明我是自己翻譯的。我找到編輯室管這種事兒的頭兒,要開證明。頭兒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問我:是你自己翻譯的嗎?我看那種架勢分明有疑慮,也公事公辦地迴答:你可以調查嘛。頭兒不是搞英文的,話隻能問到這個份兒上。如果是搞英語的,事先找來原文認真看一看,在我開證明時哪怕笑眯眯地問我一句:
“你說說小說裏寫瞭幾代兒子?”
我聽瞭一準冒傻氣,那可就給人傢落下話柄瞭,因為我至今也不知道厄普代剋在他那篇纔氣橫溢的短篇傑作《兒子》裏,到底寫瞭幾輩兒子。那次參奬之後,我有一段時間幾乎是在躲避厄普代剋的作品,甚至連譯者投來他的作品的翻譯稿子,我也能不看就盡量不看。我心想:一個短篇他都恨不得寫得讓人摸不著頭腦,何況洋洋幾十萬字的長篇小說呢?
不過厄普代剋畢竟是名傢,身在外國文學翻譯齣版這個行當,你想躲開也不那麼容易。沒過幾年,外國文學學者、也是我多年的老同事程代熙,約我翻譯一批西方當代作傢訪談錄,其中一篇是關於厄普代剋的。那是他一九六七年夏天接受《巴黎評論》采訪的結果,一萬多字的篇幅,頗有些內容的。當時他三十五歲,已齣版瞭四個短篇集子和五部長篇小說,其中《馬人》還獲得瞭一九六四年度美國國傢圖書奬;此前還獲得過美國全國藝術文學會的羅森塔爾奬和歐?亨利短篇小說奬。他是哈佛大學的高材生,在英國拉斯金美術研究院深造過一年,畢業後在《紐約客》雜誌做過幾年編輯,年紀雖然不算很大,但是關於文學藝術理論和實踐卻是相當有些資本和經曆的。他對自己的作品、現實主義寫作、文學中的性描寫、神話傳說和當代寫作的關係、《聖經》和弗洛伊德等話題,談得非常精當,給我留下瞭深刻印象。
事情就是這樣,一種好的東西一旦和你發生關係,你不僅躲不開,隨著時間的推移,你還會主動去關心。時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我連續在《紐約客》雜誌上讀到瞭厄普代剋的兩個短篇:《貓》和《我的父親在身敗名裂的邊緣上》。前一篇的主人公是母親,後一篇裏是父親。文字樸實無華,內容實在如記敘文,仿佛他真的在寫他的父親和母親,字裏行間充滿感情和歲月的滄桑。我忍不住翻譯齣來,寄給瞭《外國文藝》編輯部不久便發錶瞭。這次的翻譯經曆,大大消除瞭我當初參加譯文徵文翻譯他的《兒子》的餘悸,心想:一個人不管纔氣多大,時間總會銼鈍其銳氣的。
所以,這次上海譯文齣版社年輕同行馮濤遊說我翻譯厄普代剋的長篇小說《兔子富瞭》,雖然讓馮濤費瞭不少口舌,很不像樣地和他矯情瞭幾個迴閤,還是比較輕鬆地接收下來瞭。
當然,事實上,厄普代剋是不會讓任何一個認真翻譯他的作品的譯者感到輕鬆的,更何況《兔子富瞭》是一部近四十萬字的長篇小說。
二
這部小說或者整個兔子係列的各部小說,是美國小說寫作中占絕對主流的“流浪漢式”或說“曆險記式”長篇小說的小說結構,兔子哈利是絕對主人公,兔子在哪裏,小說寫到哪裏。全書分為五個部分,或說四又三分之一部分(因為第五部分的篇幅隻能算一個尾聲),兔子哈利貫徹始終。以下不妨跟蹤一下這隻膽小的兔子的行蹤。
第一部:油荒,馬路上車很少。兔子的車行經銷日本汽車,生意不錯。一對小青年來看車,他接待,認定女青年是他二十年前和情人魯絲生的女兒。上大學的兒子納爾遜暑假迴傢,令他反感。兔子在變富。傢裏嶽母斯普林格老太太和妻子詹妮絲在吵架,因為納爾遜要帶女人迴來。夜裏詹妮絲主動性交,兔子想起兒子難以堅挺,交歡不和。兔子夫婦在飛鷹俱樂部與另外三對夫婦打高爾夫球、遊泳和打網球。兔子迷戀身著泳裝的辛迪?穆爾科特。納爾遜帶梅勒妮迴傢,兔子以為梅勒妮是未來兒媳。宴請老雇員查利,查利撩撥梅勒妮。梅勒妮當餐館小姐,納爾遜對車行感興趣,更令兔子心煩。納爾遜開車外齣,撞壞兔子的花冠車。
第二部:兔子齣城尋訪他認定的女兒。找到老情人魯絲的農場,卻嚇得落荒而逃。與兒子溝通,勸納爾遜繼續完成學業,兒子卻一心要留在車行。與查利交談,訴說兒子不成器,查利卻對梅勒妮大加稱贊。納爾遜和梅勒妮上床,納爾遜大罵父親,梅勒妮勸他尊重父親。兔子、妻子和嶽母到波科諾斯湖休假,兔子跑步、遊泳、打牌,過富人的生活。休假歸來,梅勒妮坐查利的車離去。納爾遜要兔子到車行看他買下的三輛二手車,兔子斥責納爾遜做賠錢買賣,納爾遜發火,開車撞車。俱樂部裏,納爾遜故意撞車成瞭新聞。過去籃球隊隊友羅尼?哈裏森的妻子塞爾瑪耐心勸導兔子。普露到來,被告知是未來兒媳,兔子看齣普露懷孕,真相大白,梅勒妮隻是來做前期工作的。牧師坎貝爾來傢商量納爾遜和普露的婚事。兔子勸兒子彆早早進入婚姻生活,完成學業為重。納爾遜決意在車行乾下去。
第三部:兔子購買金幣,詹妮絲大開眼界,刺激,夫婦性交如魚得水。兔子與查利交談,兔子暗示納爾遜來車行攪亂生意。兔子在街區跑步,懷念地下安眠的親人朋友。納爾遜舉行婚禮,親人朋友紛紛來慶賀,兔子慟哭。斯普林格老太太利用股東身份把查利趕走,把納爾遜安排進車行。兔子力爭但無濟於事,責問詹妮絲怎麼對老情人查利如此無情。納爾遜撞壞母親詹妮絲的汽車,兔子十分心疼。查利交賬,兔子無奈,第二次去尋找他認定的女兒,被牧羊犬嚇跑。穆爾科特夫婦傢聚會,兔子觀察他們夫婦的生活,萌生買房的念頭。兔子窺視穆爾科特夫婦的臥室,發現他們的性交照片,心旌搖蕩。三對夫婦說定,新年之際到加勒比海度假。
第四部:納爾遜上班。普露懷孕七個月,納爾遜感到婚姻生活的壓力和無聊。納爾遜帶普露外齣過夜生活,普露不顧身孕跳舞,令納爾遜反感,哭泣。普露踩空樓梯,摔傷,住院,嚇壞全傢。兔子和詹妮絲商量買房。普露看齣納爾遜坐享其成,無遠慮,心下不快,納爾遜在停車場又把外祖母的車撞毀。兔子夫婦把金幣換成銀幣,做錦上添花的生意。納爾遜在車行難站穩腳跟,埋怨父親。詹妮絲告訴母親他們夫婦買房子的事情,斯普林格老太太傷感不已。三對夫婦外齣度假,異國他鄉,人人感到格外自由,塞爾瑪提議三對夫婦交換伴侶,約法三章,哪裏發生哪裏止。女方選擇夥伴,兔子心儀辛迪,卻被塞爾瑪選中。兔子大失所望,但塞爾瑪夜間對他悉心伺候,使齣各種手段成全兔子,令兔子十分感動。普露早産,詹妮絲堅持提前一天迴傢,使兔子和辛迪的交換泡湯,兔子備感遺憾。詹妮絲在飛機上哭泣不已,兔子不解。
第五部:斯普林格老太太把查利請迴斯普林格汽車商行,因為納爾遜開著兔子的花冠車逃跑瞭。兔子第三次尋訪魯絲成功,魯絲否認他認定的女兒的存在,不接受兔兒的接濟,兔子也感到過去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瞭。兔子夫婦搬進新傢,終於擺脫寄人籬下的感受。納爾遜來信,要錢,改專業。普露和斯普林格老太太首次來訪,兔子接過瞭他的孫女,看見自己的棺木上多瞭一顆釘子。
三
《兔子富瞭》一書翻譯起來不輕鬆,閱讀起來也不會輕鬆。
厄普代剋說:“在我們人類中間,重要的不僅是人是什麼構成的,人們彼此的依賴關係如何也是同樣重要的。”
按漢字計算,《兔子富瞭》有近四十萬字的容量。好看的故事,麯摺的情節,一個接一個的高潮,都不是這部小說的特色。換句話說,如果讀者不耐下心來認真閱讀,連讀下去都覺得睏難。但是,如果讀者耐心讀下去瞭,不僅故事、情節和高潮都讀到瞭,而且也欲罷不能瞭。厄普代剋知道,故事情節是小說的基本要素,不過他要把故事寫精,寫細,寫深,寫進人的思想和意識裏去。厄普代剋在《兔子富瞭》一書中,著重寫作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既有利益上的,也有精神上的,還有性關係上的(嚴格說來,最後一種應該歸入精神範疇)。書中的故事情節和高潮都是圍繞這三點構建的。在這點上,作者構思精當,立意深邃,彆有洞天。
兔子?安斯特朗已經要往五十歲上奔瞭。到瞭這把年紀纔富起來,他還是因為斯普林格老頭子留給他一個斯普林格汽車行,而他能得到這個“餡餅”又是因為他終於保住瞭與詹妮絲的這樁婚姻。他和妻子擁有汽車行的一半股份,斯普林格老頭子五年前去世後,斯普林格老太太坐享另一半股份。在公司占有方麵如此,在斯普林格傢的老宅裏也如此。十多年前他的傢著火燒毀後,斯普林格老夫婦收留瞭他,他很感激,可他知道斯普林格老宅是“人傢的傢,不是他的傢。他住在這裏像一個寄宿者”。用詹妮絲半真半假的話來說,是“因為你不是斯普林格傢的人”。寄人籬下的滋味不爽快,但是兔子?安斯特朗已經不是二十年前的那個毛頭小夥子瞭,一賭氣可以一走瞭之。人過四十六七歲,可選擇的餘地幾乎沒有瞭,再栽一個跟頭能不能站起來都是問題瞭。他過去的資本是好塊頭好個頭打一手好籃球,可從來沒有發傢緻富的啓動資本。斯普林格老頭子留給他資本,如今又趕上運氣,代理日本汽車讓他看到瞭發傢緻富的前景,他自然要萬分小心地嗬護眼前的利益瞭。人活在世上,必須世俗化物質化社會化纔能生活得如魚得水。人到壯年的兔子,已經悟到瞭這一真諦。為此,他和把自己老婆搞顛的查利成瞭好朋友,因為查利是實現車行推銷汽車一半利潤的高手。為此,他和車行的各個部門和技術高手都相處融洽,因為他們是支撐公司的主力。為此,雖然堅決反對斯普林格老太太把查利趕走,甚至威脅說查利走他也走,但是一旦老太太做瞭,他還得委麯求全,先忍著再說。
書中唯一算得上重大矛盾和衝突的是在他和兒子之間發生的。納爾遜暑假迴傢,他很不高興。他希望兒子在假期外齣打工,培養獨立精神,彆總是張口嚮他要錢。他沒有機會上更多的學,一輩子連一本書都沒有從頭到尾看過,隻能看看報紙,學得一知半解嚮彆人賣弄。他希望兒子比自己強,這是正常的父子之情。但是,當他看齣來兒子是想到車行乾下去,在斯普林格汽車商行占據要位時,他和兒子的矛盾便不僅僅是代溝問題,立即上升到瞭利益層麵上瞭。他知道,這個汽車商行遲早是納爾遜的,但是納爾遜能夠趁年輕時在外麵闖蕩幾年,他自己好好經營幾年車行,多掙下些錢,是上策。他藉口納爾遜還有一年就能完成學業,成為一個大學生,在妻子和嶽母麵前反反復復做工作,而實際目的是想讓納爾遜遠離公司,彆耽誤瞭目前車行的大好生意。為瞭阻止兒子進車行,他甚至去和查利聯盟。他認為納爾遜是“沒有主見的一代,沒有韌性,沒有根底,分不清什麼是事實,什麼是鬍編亂造”。一個暑假,納爾遜先後有意無意撞壞瞭五輛汽車。放著賺錢的日本汽車的生意不做,他非要去倒騰二手摺篷車。賺不瞭錢,兔子在正當盛年沒有積攢,到瞭老年就沒有保證。兔子不怕給兒子花錢念書,但怕兒子攪亂瞭他賺錢的生意。在這裏,他和兒子的矛盾是利益上的,不是代溝上的。
詹妮絲這個妻子,和他分分閤閤,婚姻關係維持並穩定下來瞭,但不是因為愛情和親情,而是因為他們終於找到瞭共同的利益點——共同經營斯普林格汽車行——共同的利益把他們拴在瞭一起。在兒子的問題上,詹妮絲完全站在兒子的一邊,加上老嶽母的袒護,兔子是絕對少數。財産私有,納爾遜終歸是斯普林格汽車行的繼承人。兔子對妻子嚮著兒子並沒有太大的意見,他畢竟是納爾遜的父親。隨著年齡增長,詹妮絲在變化,知道共同理財,知道汽車行離開兔子的打理也不行。更重要的是,詹妮絲最終同意購買自己的房子,脫離母親的陰影。年輕時期好好孬孬的婚姻狀況一去不復返瞭,他們倆都在變老,他們到瞭攜手到老的階段瞭。少年夫妻老來伴兒,詹妮絲現在明白這點,能夠維護這種關係,兔子滿意瞭。
嶽母大人嘛,兔子與之不僅沒有根本利益衝突,還是她們娘倆之間的和事佬。再說瞭,他畢竟是這個傢庭裏個子最高的男子,天塌下來他還得第一個先頂著的。這是心照不宣的事兒,也是他暗中自慰的精神支持。從各種關係衡量來看,兔子並不是絕對少數派。
這就是兔子?安斯特朗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關係。兔子隻要擺平瞭這些關係,或者在這些關係中尋求平衡,就能平平安安地生活。兔子膽小,易受驚嚇,但頭腦清楚,反應靈敏,社會的動蕩沒有打亂他的生活平衡。打亂他的生活的是他的兒子,這種不平衡的齣現就是小說的故事和情節所在。作傢要寫齣寓意深邃的不平衡,讓讀者去尋找平衡,讓讀者既當讀者又當思考者。現代小說的閱讀已經不是熱鬧的故事和驚悚的情節——它們已經從嚴肅小說裏剝離齣去,成瞭通俗小說的看點和特色,而優秀的現代長篇小說,提供給讀者的應該是深層的思考。
四
我說過,閱讀《兔子富瞭》一書,彆想輕鬆。
首先彆忘瞭書名是《兔子富瞭》,自然要寫兔子富起來的生活、心態、變化和追求。小說一開頭,作者用瞭近一韆字的篇幅,用意識流的手法寫兔子的心理活動,是兔子對現實生活態度的一個注釋。俗話說,窮生事端,富長良心。富裕的兔子應該符閤這個規律。貧窮的時候,他和黑人斯基特鬧過革命。眼下富瞭,他馬上想起瞭因製造動亂而被警察打死的斯基特。“一想到死去的人,你由不得會心存感激。”“死者的非凡之處,是他們把生存空間騰齣來瞭。”好死不如賴活著,而兔子不是賴活著,而是闊綽地活著,滋潤地活著,有滋有味地活著。“生活可以有選擇地活著,就如同一個人從菜單上點菜,在果盤上挑揀一個光鮮的水果。”因為他現在可以“有選擇地生活”,他就選擇長跑健身,選擇飛鷹俱樂部的休閑活動,選擇波科諾斯湖度假,選擇交往的圈子,選擇倒賣金銀發財,選擇齣國旅遊,選擇購買自己的房子……他有瞭新的更高更好的生活選擇,舊的更差更糟的生活便隨時會齣現在腦海裏。這樣的寫作占去瞭小說的大量篇幅,首先寫齣瞭兔子個人的生活經曆,其次寫齣瞭兔子傢庭的變化,其三寫齣瞭美國社會的變化;這些篇幅構成瞭這部小說的最大特色,讓讀者看到科學、工業和經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富足和影響。人類強大於其他生命,根本的區彆是除瞭謀求基本的生存條件,還知道發傢緻富。兔子不是暴發戶,是一步步掙紮著富起來的,因此不會因為物質上的生活富足而洋洋得意,不知道老幾。“富裕的標誌到底是什麼,不過就是買得起這些腰果罷瞭。”兔子小時候能吃幾粒花生就算奢侈,如今他能購買腰果招待客人,這當是一種富足的生活選擇的象徵。
書中關於兔子的長跑,象徵兔子擅跑的特性,象徵兔子健身的富裕生活,也象徵兔子跑嚮生命的終點。他每次跑步,都會感覺到“死人鑽齣瞭地麵,他們在抓他的腳後跟”——父親、母親、小女兒貝姬、斯普林格老頭子、黑人朋友斯基特、教練托瑟羅和老郵差阿本多斯……他在跑進他們的行列,死人把空間給他騰齣來,他也得把空間給後人騰齣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生生死死循環著的。兔子不會追求聖人,隻是平平庸庸地跑完一生。兔子的生活很平庸,卻是蕓蕓眾生的生活軌跡。
分散於書中幾處、數萬多字的長跑描寫,與死亡的主題交織在一起,可謂獨闢蹊徑。
五
但是,在精神上,兔子幾乎處於沒有選擇餘地的境地。
俗話說,前三十年看父,後三十年看子。兔子雖然不指望兒子能有多大發展,但是總不希望“那小子是一個犯罪坯子”。人到壯年,他認識到“把一個人帶到這個世界來,似乎如同把一個人推進火爐一樣可怕”。“生活就是一團亂麻。”“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你自己的生活。”兔子把生活認識到這樣的深度,那是因為他已經成瞭過來人。他跳齣瞭生活的火爐,把生活的亂麻清理齣來,可以麵對自己的生活瞭。他“終於明白大自然這東西不隻能把人行道弄齣裂紋,讓農婦睏守邊遠的郊區,而且是一種仙丹靈藥,一種奢侈,可以花錢買到,隔離齣來,在一個泥沙俱下的時代為更走運的人保持一池清水”。物質生活上想明白瞭,精神生活上屢屢受挫,心情鬱悶,導緻瞭他思想格調的不能升華和低級趣味。到瞭他這把年紀,他隻是沒有被生活吃掉的一隻兔子,他精力充沛時滿世界奔跑過,在奔跑中求生存是兔子的本能之一。兔子的生殖能力很強,他年輕時播撒過一些野種,但是人類社會的避孕措施使他的收成極其有限,兒子納爾遜成為他傳授生活經驗的唯一對象,實在是人之常情。他對兒子說:
“不相信點宗教,你會沉淪下去的。”
“不相信,爸爸。人死瞭,就是死瞭。”
“你死瞭呢?”
“彆扯這事兒瞭,你知道你死瞭就是死瞭,大傢心裏都很明白。”
基督教是西方社會的信仰基石,父子之間毫無溝通的餘地。這不僅是代溝的問題,而是現代人的生活發生瞭一些根本性變化。科學破除瞭各種迷信,可是人如果沒有瞭任何形式的迷信,還會掉入另一種可怕的信仰荒漠。納爾遜最終答應在教堂舉行結婚儀式,“隻是讓他的姥姥不再操心”,根本上惦記的還是姥姥的遺産。當著母親和未婚妻的麵,納爾遜貶損牧師坎貝爾時錶現得十分惡毒,甚至說齣這樣不知深淺的話:
“基督怎麼乾啊,日教堂的屁股嗎?”
更可怕的還是他對現實社會的看法:“大學是一個騙人的地方,教授們教授你東西,是因為他們掙著那份工資,不是因為他們教授的東西對你們有用處。他們連地理課都教不好,知道得不比你多多少。全都是糊弄事兒,他們在那裏能呆得住,是因為傢長們不想讓他們的孩子呆在傢裏度過某個年齡段,硬把他們送到大學去往臉上鍍金。”
多麼令人毛骨悚然的話啊!
兒子不爭氣,兔子忽然間有瞭選擇一個女兒的可能,於是兔子三次到郊區老情人魯絲那裏尋找女兒。人老瞭,就算兔子的社會裏兩輩人之間不那麼親切,可是有幾個生活正常的自立的兒女,總是一種精神安慰吧。兔子在變老,在兒子身上選擇這種精神安慰,情理之中,但是兔子沒有這種選擇。他可以和妻子、嶽母和平生活十多年,但是和她們住在一起,“沒有一個角落哈利覺得能夠暢暢快快地呼吸幾口自個兒的空氣”。精神氛圍的壓抑可見一斑。
朋友圈子裏呢,老韋布?穆爾科特是他唯一效仿的榜樣,不過說到底那也是物質享受多於精神享受的。
新的更高更好的精神境界也不會有瞭,因此他沉溺在一些無足輕重、無聊瑣碎甚至低級趣味的性意識和往昔的記憶中。
在兔子的精神世界裏,最有選擇餘地的就是性意識。全書性寫作占有相當篇幅,但是沒有一處是純粹上的肉體描寫,基本上都是精神層麵上的。在彆人看來,兔子的“腦子裏總想著上床睡覺的事兒”,但是對於一個沒有多深文化的汽車行老闆來說,腦子裏的“花花世界”,實在是一種精神活動。現實世界裏,他這個年齡的男人疲軟多於堅挺,性生活上的選擇極其有限,迴憶過去的性活動和性意識,便是他最大的精神自由瞭。他很清楚:“他這輩子再也沒有指望和彆的什麼人顛鸞倒鳳瞭,隻能和半老徐娘詹妮絲?斯普林格來一次少一次瞭,他看見自己麵前隻有這種可能性,直接而冷峻,如同這條熟悉的老路。”
六
厄普代剋說:“在我的每部長篇小說裏,精確的年份和曆屆總統的執政都沒有遺漏。”
他又說:“作品中所寫的社會事件是那些年代特有的,一如草地上花卉在夏天怒放一樣。”
《兔子富瞭》一書中的大多數背景,都是通過自然流暢的敘述、人物的日常對話和電視上的節目錶現齣來的。小說的時間跨度隻有六個月時間,但是卡特執政、石油危機、通貨膨脹、經濟不景氣、教皇來訪、伊朗人質事件以及世界的冷戰局麵,都在書中得到瞭恰到好處的反應。物質享受已經達到瞭相當水平,傢庭汽車的普及、城市建設的演變和提高、生活日常用品的完善和改進以及因此引發的消費觀念的代溝,小說通過産品型號的變化和取代給與很現實的反映。電視文化已經左右瞭美國人的生活,電視培養的年輕一代已經走嚮社會。社會相對穩定,物質相當豐富,文化走嚮庸俗,使得年輕一代缺乏思考,缺乏耐性,缺乏責任心,很容易承認失敗,而且性格冷酷,安於享受。作為年輕一代代錶人物的納爾遜,他的理想社會竟然是“人們為什麼不營造一個人們有求必應、想乾什麼就乾什麼的社會呢?爸爸說這是異想天開,可是動物們從來就是這樣生活的”;他為瞭能夠為所欲為,他暗中企盼“老爸為什麼不一死瞭之呢?人活到這個年紀容易得病。然後就剩他和媽媽。他知道他對付得瞭媽媽”。他的朋友梅勒妮和妻子普露這兩個年輕女性是納爾遜的反襯,也可以說是作為父輩代錶的兔子可以接受的青年類型;她們雖然也有許多青年人的時代特徵,但較之納爾遜要自立得多,理性得多,這或許也是兔子一心想找到一個女兒的原因之一吧。
如前所述,小說是以兔子為中心,兔子在哪裏,寫作到哪裏。唯一例外的是納爾遜和普露占據瞭三萬多字篇幅,在書中單獨齣現。這兩部分寫得相當精彩,相當現實,相當發人深省。兔子沒法進入這樣的生活,卻需要這樣的時代背景。這是兔子這代人的社會生活的一個延伸的鏡頭,把兩代人的生活進行瞭鮮明的對比,把兩代人的代溝嚮縱深處推去。如同一幅照片,景深越好,照片效果越好一樣,這兩部分的背景作用在小說裏是相當明顯的。
當然,在作者來說,這對寫作係列小說,這些筆墨更是一種必要的鋪墊。
厄普代剋是美國當代文學中當之無愧的現實主義寫法的代錶。不過認真追溯美國文學的曆史,像厄普代剋這樣的寫實風格並不多見,尤其在風格上。他是以反映美國現實社會為己任的。在這點上,也許受到英國十九世紀以狄更斯和特羅洛普為主的現實主義作傢的影響更多;他們當初呼應著名思想傢和批評傢托馬斯?卡萊爾所主張的錶現“英格蘭現狀問題”的提法,創造瞭一大批文學作品,成為世界文學中寫實主義的經典。厄普代剋也說過:“我熱愛麥爾維爾,喜歡詹姆斯,但是我願意從歐洲人那裏學到更多的東西。”《兔子富瞭》一書,無論從小說的寫作結構還是從錶現美國社會現狀的內容來看,都更接近英國十九世紀寫實主義的風格,尤其特羅洛普和喬治?愛略特的小說風格。在對這部小說眾多的贊揚聲中,也許《芝加哥太陽時報》的一句話最中肯:
“我們在兔子身上看見瞭我們自己的渴望。它把美國人寫得多麼到位啊。”
《兔子富瞭》一九八一年齣版後,一九八二年包攬瞭美國的三項文學大奬——普利策奬、全國圖書奬和全國書評協會奬。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至今為止還沒有第二例的。雖然得奬不是取得文學成就的絕對標準,但是《兔子富瞭》的厚重和突破是顯而易見的。它緊跟美國社會和時代的脈搏,準確地把握瞭脈搏的跳動,為美國文學寫作增添瞭一份厚禮。《兔子富瞭》一書齣版已接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當初好評如潮過去之後,英語國傢的讀者和全世界的讀者對它一直鍾愛有加——它不僅已被寫進各種文學史,而且正在一步步走嚮經典。
二○○五年十月於二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