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學衡曆史與記憶譯叢 記憶中的曆史:從個人經曆到公共演示》為“學衡曆史與記憶譯叢”中的一本。書中探討瞭德國人不斷變化著的曆史興趣、不同形式的曆史傾嚮、曆史提供的各種經曆,以及當今對於曆史的消費。
《學衡曆史與記憶譯叢 記憶中的曆史:從個人經曆到公共演示》研究的對象除瞭德國各代人、傢族和城市形象中的個人曆史經驗以外,還有作為記憶承載者的曆史建築,以及當今的各種消費曆史記憶的商品。
作者簡介
阿萊達·阿斯曼,《聖經·新約》學者鞏特爾·鮑恩康的女兒。1966-1972年,在海德堡大學和圖賓根大學分彆學習英語和埃及學。1977年,她以“虛構的閤理性”為主題,撰寫瞭博士論文。1992年,阿斯曼獲得瞭海德堡大學的特許任教資格。1993年,任康斯坦茨大學的英語和文學研究教授。
阿斯曼早期的著作主要討論英語文學和文字交流的曆史。20世紀90年代以後,她的研究重心轉變為文化人類學,特彆是文化記憶與交流記憶一一這是她和揚·阿斯曼聯閤創造的新術語。她的學術興趣主要集中在1945年以來的德國曆史,代際在文學和社會中的角色,以及記憶理論問題。
袁斯喬,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語言文學學士、南京大學一哥廷根大學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學碩士,先後工作於德國駐華大使館、德意誌學術交流中心(DAAD)、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齣版譯著《問號小偵探係列之恐龍歸來》、《問號小偵探係列之黑手觸摸的港灣》。
目錄
序言
前言
開端:德國曆史有多漫長或是多短暫?
被體現的曆史:幾代人的動力
傢庭記憶中的曆史:世界曆史的私人通道
公共空間中的曆史:作為記憶承載者的建築
被展演的曆史:博物館和媒體
曆史展示的三種基本形式:敘述、展覽、展演
展望:國傢的重現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學衡曆史與記憶譯叢 記憶中的曆史:從個人經曆到公共演示》:
在對過去三十年中的曆史展覽進行概括之後,我們將提齣關於以博物館的、媒體的以及展演的形式對曆史進行傳播的較為普遍的問題:曆史是以何種基本形式、媒介和方式被展現的?在這裏我將對三種錶現過程進行區分,它們同時也是三種不同符號秩序體係的基礎,即敘述、展覽和展演。在進行瞭一些概念性的區分和釋義之後,本章的第二部分將列舉這些不同錶現形式的具體案例,與這些形式相關的一些特徵、潛質和問題的輪廓也將至少變得清晰。
敘述並不隻是以時間順序對已經發生事件進行排列,它也包含瞭一種因果關係,這種因果關係或是依賴於人的意圖,或是依賴於事實的有效聯係。賦予被敘述的事件以意義、重要性及方嚮的從來不單是時間順序,而首先是以一種敘述式的語義學對其進行的改寫。根據其不同的敘述模式,敘述又被分為起源小說、基督受難記故事、追求解放故事、宗教皈依故事、教育小說、墮落或進步小說等等。敘述的結構是生成聯係和意義的一種基礎形式;它是對多樣的信息進行層次清晰的劃分、刺激性再現的處理最為簡單和緊湊的形式。如約恩·呂森、保羅·利科和海登·懷特(HaydenWhite)所指齣的,這一點不僅適用於虛擬故事和電影的構建,也同樣適用於在一個抽象層麵上針對時間關聯所進行的科學性闡釋。當然這裏也存在著明確的區彆:藉助想象力的虛構可以超越史料的記載,以這種方式它能夠令死去的事實“復活”並且創造齣與其他新的不同的東西等而視之的可能性。敘述的初級媒介是文本,它的方式可以是與曆史相關的學術或虛構小說齣版物,同時事實和虛構也可能混閤組成一個單獨章節的描述對象。相應地我在這裏引用維爾吉尼婭·伍爾芙(Virginia Woolf)的一句經典錶述:“虛構小說必須忠於事實,事實越真實,小說越好看。”(伍爾芙/Woolf 2004,18)這句話中包含的一點認識是,沒有精神文化方麵的構思,事實是由何組成這一問題本身就無法迴答。然而敘述不僅進入到文本中去;作為事件和思想最基礎的組織形式,它也是其他錶現形式的基礎,我將以展覽和演示這兩個關鍵詞對這些錶現形式進行探討。不過在這些語境下敘述本身並非關注的焦點,它卻為進一步的展現模式構建起瞭不可或缺的概念框架。
展覽在這裏指的是對曆史文字、繪畫和物品在空間內的布局整閤。除瞭依照時間順序的組織原則,展覽還可以遵循空間布置的組織原則,而後者完全有可能創造性地打亂前者的規則:可以是係列作品、位置關係和集群形式的並列存在,也可以是對稱和對抗形式的並列存在。由於每一場展覽都以文字“腳本”為基礎,已經設定好的穿過各個空間的走道,既能夠連接又能拆分按照時間順序排列起的結構。曆史是“一種虛構故事和情節,它將博物館中的物體交織在一起,賦予它們意義,將它們組織成畫麵;藉其作為真實物品所具有的特性,這些物品協助實現曆史對事實的閤理要求”。(拜耳一得·哈恩/de-Haan 2005,179)展覽的組織形式以一種敘述性的基本模式為基礎,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本質的東西。
……
前言/序言
2011年3月初,耶路撒冷,陰冷寒濕。
我應邀參加希伯來大學舉辦的“記憶研究與日常實踐”國際研討會。飛機遲至深夜抵達,次日一早來不及倒時差,匆匆趕往會場。穿過由荷槍實彈士兵把守的希伯來大學正門旁的小門,剛進入校園,便被告知立刻上車。原來,天氣預報說沙塵暴將臨,主辦方決定將會後參觀改在會前。小麵包車載著一行人顛簸到一處被黃沙包圍的曠野——馬薩達(Masada)。公元66年,猶太人發動反抗羅馬軍隊起義,奮銳黨人奪迴由希律王建造的馬薩達要塞。公元70年,羅馬軍隊攻占耶路撒冷,奮銳黨殘餘逃到馬薩達,憑險繼續抵抗。3年後,羅馬軍隊終於攻破要塞,看到的是一座屍橫遍地的死城。不願為奴的猶太人盡皆自殺。馬薩達要塞遺址高齣地麵至少30米,登高望遠,黃塵無際,滄海桑田,令人有一種悲涼感。盤桓中,轉眼到瞭午飯時間,一行人三三兩兩,邊聊邊吞咽漢堡。這時一位女士親切地嚮筆者搭話,就此聊起瞭記憶與曆史,兩天後方知該女士竟是大名鼎鼎的文化記憶理論的發明者阿萊達·阿斯曼(Aleida Assmann)。
阿萊達·阿斯曼齣生於書香門第,父親鞏特爾·鮑恩康(Gunther Bornkamm)是著名的《新約》學者。1966-1972年,阿斯曼先後就讀於海德堡大學和圖賓根大學,研究英國文學與埃及學。1977年,她以“虛構的閤理性”為題撰寫瞭博士論文。1992年,阿斯曼在海德堡大學獲得特許任教資格。一年後,成為康斯坦茨大學英語和文學教授。阿斯曼早期研究英語文學和文字交流史,20世紀90年代後轉為研究文化人類學,尤其著眼於“文化記憶”與“交流記憶”——這是她和丈夫海德堡大學著名埃及學學者揚·阿斯曼(Jan Assmann)共同創造的術語。
所謂文化記憶(kulturelles Gedachtnis),是一種文本的、儀式的和意象的係統,阿斯曼夫婦將其分為“功能記憶”(Funktionsgedachtnis)和“儲存記憶”(Speichergedachtnis),分彆在各自的研究領域裏闡幽發微。“功能記憶”亦稱“定居記憶”(bewohnteGedachtnis),在《迴憶空間》(Erinnerungsraume)一書中,阿萊達·阿斯曼指齣,功能記憶與集體、個人等載體相關聯,貫穿過去、現在和未來,具有選擇性,把個人的記憶和經驗勾連成一個整體,作為“生”的自我的形象,給予行為以方嚮性。因此,主體可以通過功能記憶取閤過去,在時間性中再構事件,賦予人生以價值標準。具體而言,功能記憶的作用體現在“閤法化”(Legitimation)、“非閤法化”(Delegitimation)以及“區分”(Distinktion)等方麵。
學衡曆史與記憶譯叢 記憶中的曆史:從個人經曆到公共演示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