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辭典(套裝上下冊)》貫穿瞭法國百科全書派的理性主義信條,對當時法國政治、社會和宗教進行瞭激烈的攻擊和批判,因而遭到專製當局的查禁。中譯本選譯瞭主要條目100條,反映瞭作者的自然神論和經驗論的哲學思想,並突齣瞭作者對封建製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的揭露和批判。
目錄
《漢譯名著·哲學辭典(上冊)》:
A
阿貝(修道院長)
亞伯拉罕
亞當
靈魂
友誼
愛情
自尊心
蘇格拉底式的愛情
古人與今人
天使
吃人的人
阿庇斯牛
啓示錄
阿朗達
著名的裁判
無神論者
無神論
B
巴剋科斯
洗禮
美
貝剋爾
畜牲
善、至善
善論物質與道德兩方麵的善惡
善,一切皆善
教會的財産
布拉斯費姆(侮辱神明)
人類心靈的界限
C
性格
中國教理問答
教士教理問答
日本教理問答
目的因
確實,確實性
創造物的鏈索
事件的鏈索或繁衍
地球上發生的變化
論中國
基督教
古人的天
割禮
僧侶
氣候
結論
痙攣
物體
批評
相信
鄉村教士
《漢譯名著·哲學辭典(下冊)》:
D
教令
世界洪水
命運
上帝,諸神
耶穌的神性
教條
E
平等
地獄
國傢,政府
聖體
主教
以西結書
F
寓言和傳說
宗教狂熱
人間道德的
虛僞性
瘋狂
欺騙
G
光榮,光榮的
聖寵
戰爭
H
列王紀和曆代誌
I
偶像、偶像崇拜者、偶像崇拜
伊納爵·德·羅耀拉
洪水
J
貞德
耶弗他
約瑟
L
M
P
R
S
T
V
條目筆劃索引
譯名對照錶
編後記
精彩書摘
我們談過愛情。要把話題從相愛的人過渡到自相殘食的人,又談何容易。然而吃人的人倒確實是有的。我們在美洲發現過,現在或許還有,而在古代也不隻是獨眼雷神有時吃人肉。玉外納(諷刺詩第15捲83首)傳說在埃及這個以法律聞名、安分、守己、崇拜鰐魚和蔥,又極端信神的民族那裏,坦提爾人尚且把落到他們手裏的敵人吃掉。他這話並非根據道聽途說,而是他親眼所見。因為那時候他正在埃及,離坦提爾那個地方不遠。他在這當兒引加斯科涅人和薩貢托人為證,這些人從前都以他們同胞們的肉充飢。
在1725年有人帶四個密西西比的野蠻人到封丹白露來,我曾有幸同他們交談過:其中有一個當地婦人,我問她是否吃過人,她很天真地迴答說她吃過。我露齣有點驚駭的樣子,她卻抱歉說與其讓野獸吞噬已死的敵人,倒不如乾脆把他吃瞭,這也是戰勝者理所應得的。我們在陣地戰或非陣地戰中殺死我們鄰邦的人,為瞭得到一點兒可憐的報酬去給烏鴉和大蛆預備食料,這纔是醜行,這纔是罪惡。至於敵人被殺後,由一個士兵吃瞭或是由一隻烏鴉或一條狗吃瞭,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對於死人比對於活人更尊重。或許二者都應該尊重。被人稱為開化的民族,不把戰敗的敵人上瞭烤肉叉,是有道理的:因為如果許可他們吃鄰國的人,不久他們也就會吃起他們自己的同胞來瞭,這對社會道德有很大害處。但是開化的民族也並非曆來就是開化的:它們全都在很長時間中是野蠻的。在地球所經曆的無數的進化過程中,人類時而繁盛,時而大量減少。當時人類就同現今大象、獅子、老虎一類動物一樣,數量已經大為減少。在上古有些地方人口還很少,缺少技能,人們都以打獵為生,吃慣瞭被他們所殺的動物,就很容易像對待野鹿和野豬一樣來對待敵人。因為迷信,便殺人祭神,又因貧睏,就自相殘食。
人們要不就是虔心誠意地聚集一處,在一個用彩帶裝飾著的少女心口上插一把利刃來敬上帝,要不就是把在自己保衛自己的時候而殺死的惡漢吃掉,究竟哪一種罪惡最大呢?
然而把童男童女當做犧牲品來祭神的事例比吃人的事例更多。差不多所有有名的民族都曾經把童男童女來當犧牲品。猶太人就是殺男女兒童來祭神的。這叫做捨棄,是一種真正的犧牲。並且《舊約·利未記》第二十一章裏麵,就有命令人絕對不要保護已經許給神做犧牲的人的生命。但是卻沒有在任何地方規定要吃他,隻是嚇唬嚇唬人罷瞭。
……
前言/序言
法國著名啓濛思想傢伏爾泰是十八世紀法國新興資産階級在意識形態方麵的代錶人物。他戰鬥的一生及其思想在近代法國曆史上所産生的影響異常深遠,可以說超過瞭許多法國大思想傢,有些史學傢甚至說若沒有伏爾泰便不會有後來的資産階級大革命。他纔華橫溢,在詩歌、戲劇、小說、曆史、哲學、散文各個方麵都有傑作,而宣傳啓濛思想的活動則是他戰鬥的一生中最突齣的一麵。他並沒有完整的哲學體係,但是他認為哲學傢應該是戰鬥的思想傢,而他一生的經曆就體現瞭他這一信念。所以他的思想在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前夕,影響極大,成為當時法國思想界一代宗師。
這位十八世紀啓濛思想先驅、卓越的文學傢、哲學傢和曆史學傢一生身世麯摺多變,浮沉不定。他於1694年11月21日齣生在一個富裕的資産階級傢庭。原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Francors-Marie Arouer)。父親弗朗索瓦·阿魯埃是一位公證人,後任國庫稅吏。他7歲喪母,由他胞姐撫養成人。父親擁有相當財富,因此他得以受到優良的教育。早年就讀於大路易中學,得到良師熏陶,打下瞭堅實的知識基礎。又加上他聰穎過人,能博聞強記,拉丁文學造詣頗深。在這所中學裏就讀的都是些貴胄子弟,他在同學中,結識瞭一些重要貴族人物,如達爾讓鬆、德·西德維勒、達讓塔爾、德·黎塞留等人。在校期間,他的寫作藝術和纔智,大膽思想和獨特創見已經初露鋒芒,引起老師們的驚異。他年甫10歲已能賦詩。他的教父夏托納夫修道院長與當時社交界女名流尼農·德·朗剋羅很友好,便把小阿魯埃介紹給當時已是90高齡的尼農。她很欣賞這個詩童的纔華,便在遺囑上遺贈他兩韆埃古銀幣做買書費用。尼農這一美舉鼓勵瞭少年伏爾泰從事文學寫作的誌趣。1706年,他12歲時,夏托納夫又好意介紹他進入當時以言論自由聞名的聖殿修道院文藝團體,其中多風流瀟灑、倜儻不羈的文人纔子。這正投其所好。小阿魯埃在座中以談吐鋒利透闢而為人矚目。1711年,他中學畢業後,老阿魯埃要兒子進修法律,兒子卻堅持要從事文學事業。父親見他兒子這樣醉心於詩歌寫作,又見他在寫他的一部悲劇(《俄狄浦斯王》),又與這些令人擔心的文藝界人士往來而深為不安。1713年便決定送他到自己友人法國駐荷蘭使節夏托納夫侯爵那裏任大使館秘書。在那裏他愛上一位避居荷蘭的法國女作傢迪努瓦耶夫人的女兒。迪努瓦耶夫人心中對於女兒另有打算,不滿意這件事,便告到法國大使夏托納夫那裏,後者立即罰小阿魯埃禁閉,最後把他遣迴法國。還寫信通知他傢裏,措詞極為嚴厲。1714年,父親又決定送他在訴訟代理人阿蘭事務所去見習。這時他年甫20,就參加瞭法蘭西學院舉行的詩文競賽。寫瞭一首頌歌,因為沒有得奬,便在一部小諷刺劇《泥潭》裏對拉莫特院士發泄怒氣,惹他父親大為不滿。他傢友人德·科馬爾丹先生對年輕的阿魯埃處境深錶同情,得到他父親的同意,把他帶到自己的聖安熱宮邸暫避。
思想的璀璨星河:一部深度探索的哲學百科 這是一部凝結瞭人類智慧結晶的百科全書,它並非簡單羅列概念,而是以一種宏大而精妙的視角,引領讀者穿越浩瀚的哲學史,深入理解那些塑造瞭我們認知世界、理解自身、構建社會基石的偉大思想。本書力求呈現的是一場思想的盛宴,一次對人類理性探索的深刻迴顧與精闢闡釋。 穿越時空的思想對話 本書並非孤立地介紹哲學傢或哲學流派,而是將它們置於曆史的長河中,展現其思想的傳承、演變與碰撞。從古希臘的理性曙光,到中世紀的神學沉思,再到近代科學的崛起與哲學革命,直至當代多元化的思想圖景,讀者將有機會親曆那些偉大的思想傢們如何迴應時代挑戰,如何提齣 groundbreaking 的問題,以及如何構建起影響深遠的理論體係。 例如,當我們探討柏拉圖的“理型論”時,本書將不止於概念的定義,而是追溯其思想淵源,分析其對亞裏士多德哲學的影響,以及在後世哲學中留下的深刻印記。讀者將看到,蘇格拉底的追問如何孕育瞭柏拉圖對絕對真理的探求,而柏拉圖的“洞穴比喻”又如何成為西方哲學認識論的經典隱喻,指引著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傢去辨析錶象與實在,追求超越感官的知識。 當我們步入近代哲學,本書將詳細解析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革命性意義,它如何將主體的自我意識置於哲學的中心,從而開啓瞭認識論的全新時代。同時,本書也不會迴避笛卡爾哲學中的二元論睏境,並追溯其在斯賓諾莎、萊布尼茨等後繼者那裏所引發的深刻辯論與多元解答。讀者將看到,洛剋的經驗主義如何挑戰天賦觀念,休謨的懷疑主義如何動搖因果律的根基,而康德的批判哲學又如何試圖調和理性與經驗,為人類認識能力劃定界限。 當我們將目光投嚮19世紀,黑格爾的辯證法將以其磅礴的氣勢展現在讀者麵前,它如何以“絕對精神”的自我展開來解釋整個曆史的進程,又如何深刻影響瞭馬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本書將不僅呈現黑格爾哲學體係的宏偉,更會剖析其內在的張力與局限,並探討其在不同思想光譜中的迴響。 進入20世紀,本書將梳理分析哲學、語言哲學、存在主義、現象學等諸多流派的興起與發展。讀者將深入理解維特根斯坦的語言遊戲理論如何顛覆瞭傳統的哲學研究方式,薩特的存在主義如何強調個體的自由選擇與責任,海德格爾的“此在”分析如何對人與世界的關係提齣瞭全新的思考。每一個概念,每一次思想的飛躍,都將在本書的細緻梳理下,展現其豐富而深刻的內涵。 多維度的哲學議題 本書的覆蓋麵極其廣泛,涵蓋瞭哲學最核心、最基礎的議題,從形而上學、認識論、倫理學、政治哲學,到美學、邏輯學,甚至還觸及到科學哲學、宗教哲學、心靈哲學等前沿領域。 在形而上學方麵,本書將深入探討“實在”的本質。什麼是真實存在的?物質與精神的關係究竟如何?是否存在超越感官經驗的實在?本書將呈現從古代的本體論到現代的關於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的爭論,幫助讀者理解這些基礎性問題的哲學思考。 在認識論領域,本書將聚焦於“知識”的來源、本質與界限。我們如何認識世界?知識是如何獲得的?我們能否確切地知道某事?本書將梳理經驗主義、理性主義、懷疑主義以及後來的建構主義等不同學派的觀點,帶領讀者思考知識的可靠性與可能性。 在倫理學的殿堂,本書將呈現不同的道德理論。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我們應該如何做齣道德判斷?本書將剖析功利主義、道義論、德性倫理學等主要流派的核心觀點,並探討它們在具體道德睏境中的應用與挑戰。 政治哲學的篇章將引導讀者思考“正義”、“權力”、“自由”、“平等”等概念的深層含義。從 Plato 的理想國到 Hobbes 的社會契約,再到 Locke 的自由主義,以及 Marx 的階級鬥爭理論,本書將梳理人類在構建理想社會過程中的重要思想探索。 美學的部分將帶領讀者審視“美”的本質,藝術的價值,以及我們對藝術作品的審美判斷。本書將探討從古典美學到現代美學的發展脈絡,理解藝術在人類文化中的獨特地位。 此外,本書還將對邏輯學進行深入的介紹,解析推理的規則與有效性,為嚴謹的哲學思考提供工具。科學哲學將幫助讀者理解科學的本質、方法與局限,以及科學知識與真理的關係。宗教哲學則將探討信仰、神性、宗教體驗等問題,並與理性思考進行對話。 精煉的語言與深刻的洞見 本書的精髓在於其對復雜哲學概念的精煉闡釋。每一條目都力求簡潔明瞭,卻又富含深意。它避免使用晦澀難懂的術語堆砌,而是通過清晰的邏輯和恰當的例證,讓抽象的哲學思想變得觸手可及。 例如,在解釋“自由意誌”時,本書不會僅僅停留在字麵意思,而是會追溯其在決定論與非決定論之間的哲學爭論,探討自由意誌的可能性與局限,以及它與道德責任的內在聯係。在闡釋“意識”這一難題時,本書將呈現從笛卡爾的二元論到當代神經科學與哲學交叉領域的研究成果,展現人類對自身主體性的不懈探索。 本書的價值還在於其提供的深刻洞見。它不僅僅是概念的匯編,更是思想的梳理與提煉。通過對不同哲學思想的比較與分析,本書幫助讀者認識到,哲學並非一套僵化的教條,而是一個不斷發展、充滿活力的思想探索過程。它鼓勵讀者獨立思考,質疑既有的觀念,並形成自己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 一座永不落幕的思想殿堂 這是一部獻給所有對智慧充滿好奇、對真理不懈追求者的寶貴讀物。它既是哲學入門者的理想嚮導,也是資深研究者的案頭必備。無論您是想係統地瞭解哲學史,還是想深入探究某個具體的哲學問題,亦或是想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本書都能為您提供強大的支持與啓迪。 它是一座思想的殿堂,每一位走進其中的讀者,都將有機會與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感受思想碰撞的火花,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拓展認知的邊界。它是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們可以窺見人類文明最深刻的思想圖景,理解我們從何而來,又將去嚮何方。這部著作,將伴隨您一起,踏上永無止境的思想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