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2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全2冊·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是中國漢語音韻學史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東亞乃至世界漢語音韻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該書探討瞭颱灣漢語音韻學的發端、形成、曆史分期和特點,分通論、理論和方法、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現代漢語與方言語音、語音比較七個方麵對颱灣漢語音韻學史文獻進行瞭全麵盤點,梳理瞭颱灣漢語音韻學流派承傳的譜係。作者采取瞭靜態和動態結閤、橫嚮和縱嚮結閤、學術師承和作者論著結閤、整體和個體結閤的研究思路,全麵展現瞭颱灣漢語音韻學史的麵貌,深入討論瞭其成就與不足,客觀總結瞭其在東亞乃至世界漢語音韻學史中的價值和意義。該書的研究為關心颱灣漢語音韻學史的學者提供瞭綫索,為東亞及世界漢語音韻學史研究提供瞭資料,為進一步思考音韻學問題提供瞭參考思路,同時還可滿足相關專業教學之需。
李無未,1960年生,吉林敦化人。廈門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文博士後流動站負責人、中文係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世界漢語教育史學會副會長、福建省語言學會常務副會長、廈門市語言學會會長。著有《日本漢語音韻學史》《音韻文獻與音韻學史》《漢語史研究理論範疇綱要》《漢語音韻學通論》等著作,主編多部大型工具書和叢書,發錶學術論文140餘篇,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項目多項,獲“王力語言學奬”等重要奬項7項。
第一章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要素、曆史、分期特點
第一節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要素及內容
第二節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發端及形成
第三節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分期及特點
第二章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文獻盤點一:通論
第一節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文獻匯集
第二節 颱灣學者編寫漢語音韻學教科書
第三節 颱灣學者探討漢語音韻學教學理論
第四節 颱灣學者漢語音韻學綜論與分論
第五節 颱灣學者編寫漢語音韻學相關工具書
第六節 颱灣學者個人漢語音韻學論著匯集
第七節 颱灣學者譯介國外漢語音韻學論著
第八節 颱灣聲韻學會設置優秀青年學人奬
第九節 餘論
第三章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文獻盤點二:理論和方法
第一節 傳統漢語音韻學理論新認識
第二節 漢語音韻學與曆史語言學
第三節 漢語音韻學與現當代語言學
第四節 計算語言學、聲學與漢語音韻學
第五節 漢語語音史分期理論
第六節 餘論
第四章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文獻盤點三:上古音
第一節 漢語上古音通論
第二節 漢語上古音聲母
第三節 漢語上古音韻母
第四節 漢語上古音聲調
第五節 餘論
第五章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文獻盤點四:中古音
第一節 字書與漢語中古音
第二節 《切韻》係韻書語音
第三節 音義書與漢語中古音
第四節 等韻圖與漢語中古音
第五節 詩文用韻與漢語中古音
第六節 重紐等問題論述
第七節 漢語中古音其他問題
第八節 餘論
第六章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文獻盤點五:近代音
第一節 字書與漢語近代音
第二節 韻書與漢語近代音
第三節 等韻圖與漢語近代音
第四節 音義書與漢語近代音
第五節 詩詞麯用韻與漢語近代音
第六節 其他文獻與漢語近代音
第七節 近代音研究理論與方法
第八節 明清以來語音個案曆史變化
第九節 餘論
第七章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文獻盤點六:現代漢語與方言語音
第一節 漢語國語語音學
第二節 漢語方言研究理論與方法
第三節 漢語官話方言語音
第四節 漢語閩方言語音
第五節 漢語客方言語音
第六節 漢語贛方言語音
第七節 漢語吳方言語音
第八節 漢語粵方言語音
第九節 漢語湘方言語音
第十節 餘論
第八章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文獻盤點七:語音比較
第一節 漢藏語係語音比較
第二節 漢語與泰語等語音比較
第三節 漢語與西夏語語音比較
第四節 漢語與越南語語音比較
第五節 漢語與濛古語、滿語語音比較
第六節 漢語與日語、朝鮮語語音比較
第七節 漢語與南島語係語音比較
第八節 漢語與梵語對音譯音
第九節 漢語與其他語言語音比較
第十節 餘論
第九章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譜係
第一節 “明鄭”前和“明鄭”時及清代漢語音韻學譜係
第二節 日本侵占颱灣時期漢語音韻學譜係
第三節 迴歸中國,兩岸分離時期漢語音韻學譜係——第一代學人
第四節 迴歸中國,兩岸分離時期漢語音韻學譜係——第二代學人
第五節 迴歸中國,兩岸分離時期漢語音韻學譜係——第三代學人
第六節 迴歸中國,兩岸分離時期漢語音韻學譜係——第四代學人
第七節 迴歸中國,兩岸分離時期漢語音韻學譜係——所培養韓國等國傢學人
第八節 颱灣漢語音韻學學術師承關係
第九節 餘論
第十章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母體”意識、定位及未來
第一節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母體”意識
第二節 東亞視閾與颱灣漢語音韻學史定位
第三節 颱灣漢語音韻學隱憂
第四節 中國大陸及颱灣地區漢語音韻學的未來
第五節 餘論
主要參考文獻
主要人名索引
後 記
齣版後記
後 記
1990年6月,中國大陸,包括恩師唐作藩教授在內的許多漢語音韻學學者和中國颱灣漢語音韻學學者在香港浸會學院召開的“中國聲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實現瞭40多年以後的第一次握手,開啓瞭兩岸漢語音韻學同行進行學術交流的“破冰之旅”。這主要得歸功於颱灣師範大學教授陳新雄先生,這是他與香港浸會學院中文係主任鄺健行教授共同倡導的結果。1991年11月,在湖北武漢華中理工大學舉辦“漢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用李添富教授的話說是“延續香港浸會學院精神”的會議,“再次地結閤兩岸聲韻學者以及海外研治中國聲韻學專傢,共同為研究中國聲韻學投注心力的具體錶現”(《聲韻學會通訊》1:10,1992)。1992年在威海召開的中國音韻學研究會會議上,兩岸漢語音韻學人進行瞭更為密切而實質性的“學術對接”。那次會議的盛況,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從此之後,兩岸漢語音韻學學者來往進入到瞭一個新的曆史時期。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對颱灣漢語音韻學發展的曆史就開始感興趣瞭,並有意識地收集資料加以關注。1994年,當時在颱灣中正大學任係主任的竺傢寜教授嚮我和幾位大陸學者發齣誠摯的邀請,希望我們能去中正大學參加颱灣聲韻學會會議,並藉此機會瞭解一下颱灣社會。今天來看,此事似乎很平常,但放到當時兩岸尚未“解凍”的關係視域來看,確是十分難得,很顯然是一個意識超前的大膽舉措,也令我這個初齣茅廬的後生小子十分激動。那一陣子,我曾不間斷地幻想著,如何纔可以藉這個機會去探索神秘的颱灣漢語音韻學知識領域。可是,當我去辦理手續時,吉林大學外事處一位工作人員幾句冷冰冰的迴答就讓我這個夢想破滅瞭,他的迴答很讓人泄氣:吉林大學沒有這個先例。他的觀念意識落後,目光十分短淺不說,態度也十分地僵硬。其實,在中國大陸音韻學界,學者們並不是第一次接到這種訪颱邀請;1992年以後,就有大陸漢語音韻學人訪颱,並沒有遇到任何政治等方麵的阻力,比如寜繼福教授的訪颱手續就辦得很順利。盡管如此,我還是有意識地利用各種機會,如1996年、1998年在大陸召開的漢語音韻學學術會議,和颱灣漢語音韻學學者接觸,並試圖瞭解他們的漢語音韻學研究基本狀況。1999年,颱灣聲韻學會會長陳新雄教授、颱灣史語所何大安教授、颱灣輔仁大學李添富教授等嚮大陸6位學者,即施嚮東、葉寶奎、虞萬裏、楊亦鳴、孫雍長和我發齣瞭邀請。幾經周摺,我們一行6人轉道香港,終於在2000年5月踏上瞭寶島颱灣的土地。在李添富教授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在颱北走訪瞭許多大學,比如颱灣大學、颱灣師範大學、颱灣輔仁大學,同時還南下到瞭高雄的颱灣中山大學、成功大學、颱南師範學院,與陳新雄、何大安、林慶勛、廖美玉等許多颱灣學者進行麵對麵的接觸,真正做到瞭相互溝通和深入瞭解。可以說,在我們的麵前,颱灣漢語音韻學神秘的麵紗開始漸漸地被揭開瞭。颱灣學者所發錶的論文質量之高,涉足領域之多,學術視野之寬闊,學術批評之嚴厲,都令我們大陸學者為之震撼。我們深深感到,我國颱灣同行的漢語音韻學研究取得瞭很大的成就,在很多方麵已經走在瞭大陸的前列,我們要想迎頭趕上,必須奮起直追。此後16年,我們與颱灣同行的接觸更為頻繁,“兄弟如手足”,學術血脈十分通暢,兩傢已經融為一體,漢語音韻學之根越紮越深。當然,有關颱灣漢語音韻學研究的信息傳達就更為便捷瞭。
我於2005年由吉林大學調入到瞭廈門大學任教。廈門與颱灣各地有著天然的“五緣”親和關係,兩岸圖書交流會舉辦多次,廈門外文圖書城還闢有“颱灣書店”專室;我又多次應邀赴颱參加學術會議,所以購買颱灣漢語音韻學書籍的機會很多,所得到的書籍種類不斷增加。此外,我一直承擔著漢語語言學史博士課程,其中,漢語音韻學史是中心議題。在漢語音韻學史中,我國颱灣學者的研究必不可少,但在國內外還根本找不到供大陸博碩士生閱讀的係統、專門的“颱灣漢語音韻學史”著作文獻。要講授這方麵課程,雖然可以列齣一係列颱灣學者編寫的參考書目和期刊,但卻無係統的可以集中參照閱讀的教科書可用,學生們麵對著颱灣漢語音韻學研究文獻的茫茫海洋毫無頭緒可捋,我亦顯得無所適從。由此,觸發瞭我寫一本颱灣漢語音韻學史課本的衝動:既敷博碩士生漢語音韻學史教學之用,又可以憑藉論著與颱灣學者娓娓而聊,並梳理颱灣學者研究漢語音韻學的學術脈絡,學習許多未曾領略的知識領域,豈不快哉!
2013年8月,我參加瞭在颱灣舉辦的“古籍保護與整理學術研討會”。這期間,我應邀赴颱灣師範大學、颱灣大學、颱灣文哲所、傅斯年圖書館進行學術訪問;在舊書店“淘”到瞭不少心儀的颱灣漢語音韻學研究的文獻。2014年8月,我與颱灣清華大學中文係陳淑芬教授、劉承慧教授取得瞭聯係。雖然我與二位教授素未有交往,但她們的熱情和誠摯深深地感動瞭我。剛好,我所承擔的國傢社科基金重大課題《東亞珍藏明清漢語文獻發掘與研究》(編號:12&ZD178)與颱灣漢語音韻學史研究相關(這也是廈門大學2014年人文社科繁榮計劃項目之一)。於是,我嚮兩位教授錶達瞭希望前往颱灣清華大學交流訪問的願望,希望藉此機會可以到颱灣查閱第一手資料,同時更深入地瞭解颱灣漢語音韻學發展的曆史,為修訂已經寫就的颱灣漢語音韻學史初稿打下基礎。陳淑芬教授、劉承慧教授為我的住宿安排十分周到。當時是陳淑芬教授的博士生李柏翰同學接待我,他細緻而熱情,謹慎而有條不紊,我得到瞭他的太多幫助,並由此懂得瞭颱灣漢語音韻學博士生的綜閤素質之高。張惟捷博士後到鬆山機場接我,還領我到颱灣史語所訪問。蔡哲茂先生與我傾心敘聊商周齣土文獻問題,這些真的讓我感動不已。張光宇教授和我隻在10多年前一個大陸學術會議上匆匆見過一次麵,並且有幸在一個飯桌上聊瞭不多的漢語音韻學研究方麵的話題,此次有瞭多次直接接觸的機會。他有意促動我多接觸颱灣漢語音韻學學者,並嚮李存智教授舉薦我,所以,我纔有機會去颱灣大學中文係做講座,並討論日本漢語音韻學史研究的諸多問題。在與颱灣大學漢語音韻學同行的互動中,我瞭解到瞭颱灣學者那種嚴謹、執著、質樸的性格特徵。在颱灣清華大學訪學的一個月裏,我充分利用瞭人文社會科學圖書館的館藏條件,取得瞭超乎我想象的收獲。以颱灣清華人文社會科學圖書館為收集資料的基礎,以颱灣圖書館和颱灣大學圖書館等為補充,加之去舊書店收購、網上查詢、朋友幫忙搜羅材料等各種途徑,資料儲備相對充足,條件已經基本具備,我覺得可以進入到下一個程序——補充和完善颱灣漢語音韻學史初稿的工作中來瞭。
2015年1月至3月,我應日本內田慶市教授之邀,訪問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並作為“委囑研究員”進行兩個月的學術研究工作。這次訪問使我有機會感受東西學術研究所的研究風氣之盛和資料之豐富,不愧為世界範圍內 “東西交涉學”之學術中心。我與內田慶市、瀋國威、奧村佳代子教授的交往,則令我感受到瞭他們的學術視野之寬闊、學術氣魄之宏大、學術態度之嚴謹。他們毫無保留地嚮我介紹他們的課題研究進展情況,並就相關問題與我以及相關的學者進行瞭探討。在他們舉辦的兩次“東西學術研究所例會”上,我也結識瞭不少中外有名的專傢學者,並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在那些日子,我天天泡在關西大學圖書館,這裏最吸引我的是知名的魯迅研究專傢增田涉文庫、文獻學傢長澤規矩也文庫、曆史學傢內藤湖南文庫。這些文庫果然藏書非常豐富,我看到瞭不少稀罕資料,這讓我興奮不已。關西大學圖書館購買瞭不少的颱灣齣版的漢語音韻學圖書和期刊資料,如價格昂貴的許錟輝主編《中國語言文字研究輯刊》四編(花木蘭文化齣版社)就名列其中,其音韻部分值得參考的不少。另外還有一些在中國大陸比較難找到的日據時代的資料,比如寺野喜四郎《大東亞諸語言和日本——以發音為中心》(大雅堂1945)等。東西學術研究所冰野善寬博士十分熱心,為我介紹瞭新近編輯的《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所藏中國語教材目錄(1868-1950)》,這個目錄很有特點,也收集瞭不少的颱灣日據時代的語音教科書,與六角恒廣教授的《中國語書誌目錄》有許多的不同,可以互補,使用非常方便。這為我研究颱灣漢語音韻學史提供瞭先決條件。利用兩個月時間,集中精力閱讀颱灣和日本的漢語音韻學著作,思考相關問題,真的很難得,一想起這些來,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從內心裏要錶達一個強烈的願望,就是真心感謝所有給予我無私幫助和給予我大愛的人!
2015年6月至8月,我應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中文係與巴黎第七大學中文係之邀到瞭巴黎,參加瞭與漢語語言教學相關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之後,就開始瞭收集颱灣漢語音韻學及越南漢語教科書文獻之旅。在黎塞留國傢圖書館、遠東學院圖書館、亞洲中心圖書館、法蘭西學院漢學研究所圖書館、法國國傢科學院東方語言研究所圖書館等地,得到瞭王論躍、楊誌棠、沙加爾、曹茜蕾、羅端、貝羅貝、汲哲、劉達威、龔勛、岑詠芳、阿米娜等諸多學人的熱情幫助,收集到瞭不少與研究颱灣漢語音韻學史相關的寶貴資料。2015年10月,在颱灣東吳大學,我應邀參加第十四屆國際暨第三十三屆颱灣聲韻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的議題是“百年來的漢語音韻學”。我又有機會與許多漢語音韻學新朋友見麵,並再一次去颱北舊書店收集資料,得到瞭樂學書局黃新新女士的幫助,再一次滿載而歸。2016年5月,我參加瞭在颱北教育大學舉辦的語文教學暨第三十四屆颱灣聲韻學研討會,就日本學者在“颱灣近現代漢語音韻學形成”中的作用展開瞭討論。
迴想這20多年,研究颱灣漢語音韻學史,得到瞭許多學者的大力支持,贈送資料的學者真的很多,比如陳新雄、竺傢寜、姚榮鬆、林慶彰、葉國良、孔仲溫、楊秀芳、餘迺永、張光宇、何大安、林英津、陳淑芬、李添富、張屏生、洪惟仁、李存智、李正芬、王鬆木、張淑萍、廖湘美、叢培凱、楊傢真,以及韓國成元慶、蔡瑛純、嚴翼相等教授,都是讓我終生難忘的。《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副編審秦曰龍博士提供發錶園地,進行修訂,發錶瞭本書內容(人民大學復印資料《語言文字學》、《高校文科學報文摘》等予以轉載);許彬彬博士在我查閱資料過程中也提供瞭許多幫助。我與李柏翰博士多次討論,並經他修訂而匡正不少謬誤,獲益不淺。我的學生羅巍、鍾雪珂翻譯英文目錄。中華書局張可女士為此書的齣版殫精竭慮,對本書的結構安排及文字細節問題的處理,糾正瞭我的書稿中的許多謬誤,她為本書所付齣的心血是超齣一般人想象的。我對各位的深厚情誼將永遠銘記在心!
2016年9月,2016年《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入選名單公布,本書赫然列入其中。這使本人感到莫大的榮幸。廈門大學網站也全麵報道瞭本人專著入選的消息,因為它標誌著廈門大學人文學術著作首次邁進《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行列,它也是本年度福建省唯一入選的學術著作。我把這一消息第一時間報告給瞭恩師唐作藩教授,唐先生馬上迴信,喜悅之情溢於言錶。唐先生培養我三十年,就是希望我能夠在漢語音韻學研究上有所貢獻。我希望這本書不會辜負他老人傢的期望。我由衷地感謝評審專傢的厚愛,積極推薦本書。我也希望本書能夠得到國內外漢語音韻學同行的積極關注,並就本書的材料收集、體例形式,以及學術觀點提齣寶貴的批評意見,從而達到進一步完善本書的目的。
在我24歲之前,父親李守田教授給我起的名字叫“無畏”,我那時心裏常常自得其趣,行事有時魯莽,原以為這就是“命名和命運的契閤”,真正做到“無畏”瞭。父親在我10多歲時卻啓發我改名,沒有彆的意思,就是怕我將來長大成人之後用“無畏”這個名字時必和彆人重名。我在24歲那年,忽然想起父親勸說改名的話,就立刻趕到瞭吉林省延吉市的派齣所,要求在戶口簿上改名為“無未”。當時改名非常容易,手續簡單,派齣所辦事人員沒有任何異議,非常熱情,很容易就改瞭名字。30年後,互聯網搜索手段極其發達,我多次在百度和榖歌、雅虎上搜索,果然現名沒有瞭重名之虞。每一次我都不由得暗暗敬佩父親的預測和前瞻能力,為何如此之精準? 但也隱隱約約感到,我名字不叫“無畏”以後,自己做事謹慎有餘,卻常常勇氣不足,是不是因為事事“心有畏”瞭,顧慮太多? 也可能如此吧! 我有一種感覺,覺得自己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銳氣漸減,“冒失”越來越少,所寫文章跳不齣“三界”之外。有人曾以“望氣之術”觀察我,說我“氣正”而“紅赤”,說明我“多文而吉”。“多文”意味著勇氣不足,“心有所畏”,但以我自己的體味,“心與形無畏”的活動仍不鮮見。難道這也和寫颱灣漢語音韻學史有什麼關係嗎? 我想起瞭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話來,我對這個問題“不知為不知”,但希冀本書寫作時達到“望氣”之中的“氣高、氣正”的境地,並“多文而吉”,總還是可以的吧!
2016年10月8日於廈門五緣灣知微居
趁著京東搞活動,趕緊買,非常實惠!
評分趁著京東搞活動,趕緊買,非常實惠!
評分快遞給力,書包裝的好!
評分趁著京東搞活動,趕緊買,非常實惠!
評分趁著京東搞活動,趕緊買,非常實惠!
評分趁著京東搞活動,趕緊買,非常實惠!
評分快遞給力,書包裝的好!
評分快遞給力,書包裝的好!
評分趁著京東搞活動,趕緊買,非常實惠!
颱灣漢語音韻學史(全2冊·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