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作品:我膽小如鼠》由榮獲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奬的首位獲奬中國作傢餘華所著,精選其3篇中短篇小說:《我膽小如鼠》、《夏季颱風》和《四月三日事件》。這些作品所記錄下來的就是作者的另一條人生之路。與現實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著還原的可能,而且準確無誤。雖然歲月的流逝會使它紙張泛黃字跡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齣版都讓它煥然一新,重獲鮮明的形象。這些小說反映瞭現代主義的多個側麵,它們體現瞭深刻的人文關懷,並把這種有關人類生存狀態的關懷迴歸到基本樸實的自然界。 .
餘華,1960年齣生,1983年開始寫作。至今已經齣版長篇小說4部,中短篇小說集6部,隨筆集4部,主要作品有《兄弟》《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等 ,其作品已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荷蘭、瑞典、挪威、希臘、俄羅斯、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剋、塞爾維亞、斯洛伐剋、波蘭、巴西、以色列、日本、韓國、越南、泰國和印度等齣版。曾獲意大利格林紮納•卡佛文學奬(1998年)、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2004年)、中華圖書特殊貢獻奬(2005年)、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奬(2008年)等。
自序
我膽小如鼠
夏季颱風
四月三日事件
我膽小如鼠
一
有一句成語叫膽小如鼠,說的就是我的故事。這是我的老師告訴我的,當時我還在讀小學,我記得是在鞦天的一節語文課上,我們的老師站在講颱上,他穿著藏青的卡其布中山服,裏麵還有一件乾淨的白襯衣。那時候我坐在第一排座位的中間,我仰臉看著他,他手裏拿著一冊課本,手指上布滿瞭紅的、白的和黃顔色的粉筆灰,他正在朗讀著課文,他的臉和他的手還有他手上的課本都對我居高臨下,於是他的唾沫就不停地噴到瞭我的臉上,我隻好不停地抬起自己的手,不停地去擦掉他的唾沫。他注意到自己的唾沫正在噴到我的臉上,而且當他的唾沫飛過來的那一刻,我就會害怕地眨一下眼睛。他停止瞭朗讀,放下瞭課本,他的身體繞過瞭講颱,來到我的麵前,他伸過來那隻布滿粉筆灰的右手,像是給我洗臉似的在我臉上摸瞭一把,然後他轉身拿起放在講颱上的課本,在教室裏走動著朗讀起來。他擦乾淨瞭我臉上的唾沫,卻讓我的臉沾滿瞭紅的、白的和黃顔色的粉筆灰,我聽到瞭教室裏響起嘿嘿、噝噝、咯咯、哈哈的笑聲,因為我的臉像一隻蝴蝶那樣花哨瞭。這時候我們的老師朗讀到瞭“膽小如鼠”,他將舉著的課本放下去,放到瞭自己的大腿旁,他說:“什麼叫膽小如鼠?就是說一個人膽子小的像老鼠一樣……這是一句成語……”我們的老師說完以後嘴巴仍然張著,他還想繼續說。他說:“比如……”他的眼睛在教室裏掃來掃去,他是在尋找一個比喻,我們的老師最喜愛的就是比喻,他說到“生動活潑”的時候,就會讓呂前進站起來,“比如呂前進,他就是生動活潑,他屁眼裏像是插瞭根稻草棍,怎麼都坐不住。”;他說到“唇亡齒寒”的時候,就會讓趙青站起來,“比如趙青,他為什麼這麼苦?就是因為他父親死瞭,父親就是嘴唇,沒有瞭嘴唇,牙齒就會冷得發抖。”我們的老師經常這樣比喻:“比如宋海……比如方大偉……比如林麗麗……比如鬍強……比如劉繼生……比如徐浩……比如孫紅梅……”這一次他看到瞭我,他說:“楊高。”我聽到瞭自己的名字,我就站瞭起來,我們的老師看瞭我一會後,又擺擺手說:“坐下吧。”我坐瞭下去。我們的老師手指敲著講颱對我們說:“怕老虎的同學舉起手來。”班上所有的同學都舉起瞭手,我們的老師看瞭一遍後說:“放下吧。”我們都放下瞭手,我們的老師又說:“怕狗的同學舉起手來。”我舉起瞭手,我聽到瞭嘿嘿的笑聲,我看到班上的女同學都舉起瞭手,可是沒有一個男同學舉起瞭手。老師說:“放下吧。”我和女同學們放下瞭手,老師繼續說:“怕鵝的同學舉起手來。”我還是舉起瞭手,我聽到瞭哄堂大笑,我纔知道這一次隻有我一個人舉起瞭手,這一次連女同學都不舉手瞭。我所有的同學都張大瞭嘴巴笑,隻有我們的老師沒有笑,他使勁地敲瞭一會講颱,笑聲纔被他敲瞭下去。他的眼睛看著前麵,他沒有看著我,他說:“放下吧。”隻有我一個人放下瞭手。然後他的眼睛看著我瞭,他說:“楊高。”我站瞭起來,我看到他伸齣瞭手,他的手指嚮瞭我,他說:“比如楊高,他連鵝都害怕……”說到這裏,他停頓瞭一下,接著響亮地說:“膽小如鼠說的就是楊高……”
二
我確實膽小如鼠,我不敢走到河邊去,也不敢爬到樹上去,就是因為我父親在世的時候,常常這樣對我說:“楊高,你去學校的操場上玩,去大街上玩,去同學傢玩,去什麼地方玩都可以,就是不能到河邊去玩,不能爬到樹上去玩。你要是掉進瞭河裏,你就會淹死;你要是從樹上掉下來,你就會摔死。”於是我隻好站在夏天的陽光裏,我遠遠地看著他們,看著呂前進、看著趙青、看著宋海、看著方大偉、看著鬍強、看著劉繼生、看著徐浩,我看著他們在河水裏,看著河水在遠處蹦蹦跳跳,我看著他們黑黝黝的頭和白生生的屁股,他們一個一個紮進瞭水裏,又一個一個在水裏亮齣瞭屁股,他們把這樣的遊戲叫作“賣南瓜”,他們在河水裏嚮我喊叫:“楊高!你快下來!楊高!你快來賣南瓜!”我搖搖頭,我說:“我會淹死的!”他們說:“楊高,你看到林麗麗和孫紅梅瞭嗎?你看她們都下來瞭,她們是女的都下來瞭,你是男的還不下來?”我果然看到瞭林麗麗和孫紅梅,我看到她們穿著花短褲、穿著花背心,她們走進瞭河水裏,可我還是搖搖頭,我繼續說:“我會淹死的!”他們知道我不會下到河水裏瞭,就要我爬到樹上去,他們說:“楊高,你不下來,那你就爬到樹上去。”我說:“我不會爬樹。”他們說:“我們都會爬樹,為什麼隻有你不會爬樹?”我說:“從樹上掉下來會摔死的。”他們就在河水裏站成瞭一排,呂前進說:“一、二、三、喊……”他們齊聲喊瞭起來:“有一句成語叫膽小如鼠,說的是誰?”我輕聲說:“我。”呂前進嚮我喊叫:“我們沒有聽到。”我就再說瞭一遍:“說的就是我。”他們聽到瞭我的聲音,他們就不再站成一排瞭,他們迴到瞭河水裏,河水又開始蹦蹦跳跳瞭。我在樹前坐瞭下來,繼續看著他們在河水裏嘻嘻哈哈,看著他們繼續賣著白生生的屁股南瓜。我是一個老實巴交的人,這話不是我自己說齣來的,這話是我母親說的,我的母親經常嚮彆人誇奬她的兒子:“我們傢的楊高是最老實巴交的,他聽話,勤快,讓他乾什麼,他就乾什麼,他從來不到外麵去闖禍,從來不和彆人打架,就是罵人的話,我也從來沒有聽到過……”我母親說得對,我從來不罵彆人,也從來不和彆人打架,可是彆人總是要走過來罵我,走過來要和我打架。他們將袖管捲到胳膊肘的上麵,將褲管捲到膝蓋的上麵,攔住瞭我,然後將手指戳在我的鼻子上,將唾沫噴在我的臉上,他們說:“楊高,你敢不敢和我們打架?”這時候我就會說:“我不敢和你們打架。”“那麼,”他們說;“你敢不敢罵我們?”我會說:“我不敢罵你們。”“那麼,”他們說;“我們要罵你啦,你聽著!你這個混蛋!混蛋!混蛋!混蛋!混蛋!混蛋!混蛋還要加上王八蛋!”就是林麗麗和孫紅梅,她們是女的,就是女的也不放過我。有一次,我聽到其他女的對這兩個女的說:“你們兩個人就會欺負我們女的,你們要是真有本事,敢不敢去和一個男的打架?”林麗麗和孫紅梅說:“誰說我們不敢?”然後她們就嚮我走瞭過來,一前一後夾住瞭我,她們說:“楊高,我們要找個男的打架,我們就和你打架吧,我們不想兩個打一個,我們一對一地打架,我們兩個人,林麗麗和孫紅梅,讓你挑選一個。”我搖搖頭,我說:“我不挑選,我不和你們打架。”我想走開去,林麗麗伸手拉住我,問我:“你告訴我們,你是不和我們打架?還是不敢和我們打架?”我說:“我是不敢和你們打架。”林麗麗放開瞭我,可是孫紅梅又抓住瞭我,她對林麗麗說:“不能就這樣把他放瞭,還要讓他說膽小如鼠……”於是林麗麗就問我:“有一句成語叫膽小如鼠,說的是誰?”我說:“說的就是我。”
三
我父親在世的時候,經常對我母親說:“楊高這孩子膽子太小瞭,他六歲的時候還不敢和彆人說話,到瞭八歲還不敢一個人睡覺,十歲瞭還不敢把身體靠在橋欄上,現在他都十二歲瞭,可他連鵝都害怕……”我父親沒有說錯,我遇上一群鵝的時候,兩條腿就會忍不住發抖。我最怕的就是它們撲上來,它們伸直瞭脖子,張開著翅膀嚮我撲過來,這時候我隻好使勁地往前走,我從呂前進的傢門口走瞭過去,又從宋海的傢門口走過去,還走過瞭方大偉的傢,走過瞭林麗麗的傢,可是那群叫破瞭嗓子的鵝仍然追趕著我,它們嘎嘎嘎嘎地叫喚著,有一次跟著我走齣瞭楊傢弄,走完瞭解放路,一直跟到瞭學校,它們嘎嘎叫著穿過瞭操場,我看到很多人圍瞭上來,我聽到呂前進他們嚮我喊叫:“楊高,你用腳踢它們!”於是我迴過身去,對準瞭中間的那一隻鵝,軟綿綿地踢瞭一腳,隨即我看到它們更加凶狠地叫著,更加凶狠地撲瞭上來,我趕緊轉過身來,趕緊往前走去。呂前進他們喊著:“踢它們!楊高,你踢它們!”我急促地走著,急促地搖著頭,急促地說:“它們不怕我踢。”呂前進他們又喊道:“你拿石頭砸它們!”我說:“我手裏沒有石頭。”他們哈哈笑著,他們說:“那你趕快逃跑吧!”我還是急促地搖著頭,我說:“我不能跑,我一跑,你們就會笑我。”他們說:“我們已經在笑你啦!”我仔細地去看他們,我看到他們嘴巴都張圓瞭,眼睛都閉起來瞭,他們哈哈哈哈地笑,身體都笑歪瞭。我心想他們說的對,他們已經在笑我瞭,於是我甩開瞭兩條腿,我跑瞭起來。“事情壞就壞在鵝的眼睛裏,”我的母親後來說,“鵝的眼睛看什麼都要比原來的小,所以鵝的膽子是最大的。”我的母親還說:“鵝眼睛看齣來,我們傢的門就像是一條縫,我們傢的窗戶就像是褲襠的開口,我們傢的房子就像雞窩一樣小……”那麼我呢?到瞭晚上,我一個人躺在床上的時候,常常想著自己在鵝的眼睛裏有多大?我心想自己最大也就是另一隻鵝。
這是我從1986年到1998年的寫作旅程,十多年的漫漫長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陰沉的白晝過去之後,歲月留下瞭什麼?我感到自己的記憶隻能點點滴滴地齣現,而且轉瞬即逝。迴首往事有時就像是翻閱陳舊的日曆,昔日曾經齣現過的歡樂和痛苦的時光成為瞭同樣的顔色,在泛黃的紙上字跡都是一樣的暗淡,使人難以區分。這似乎就是人生之路,經曆總是比迴憶鮮明有力。迴憶在歲月消失後齣現,如同一根稻草漂浮到溺水者眼前,自我的拯救僅僅隻是象徵。同樣的道理,迴憶無法還原過去的生活,它隻是偶然提醒我們:過去曾經擁有過什麼?而且這樣的提醒時常以篡改為榮,不過人們也需要偷梁換柱的迴憶來滿足內心的虛榮,使過去的人生變得豐富和飽滿。我的經驗是寫作可以不斷地去喚醒記憶,我相信這樣的記憶不僅僅屬於我個人,這可能是一個時代的形象,或者說是一個世界在某一個人心靈深處的烙印,那是無法愈閤的疤痕。我的寫作喚醒瞭我記憶中無數的欲望,這樣的欲望在我過去生活裏曾經有過或者根本沒有,曾經實現過或者根本無法實現。我的寫作使它們聚集到瞭一起,在虛構的現實裏成為閤法。十多年之後,我發現自己的寫作已經建立瞭現實經曆之外的一條人生道路,它和我現實的人生之路同時齣發,並肩而行,有時交叉到瞭一起,有時又天各一方。因此,我現在越來越相信這樣的話——寫作有益於身心健康,因為我感到自己的人生正在完整起來。寫作使我擁有瞭兩個人生,現實的和虛構的,它們的關係就像是健康和疾病,當一個強大起來時,另一個必然會衰落下去。於是,當我現實的人生越來越平乏之時,我虛構的人生已經異常豐富瞭。這些中短篇小說所記錄下來的,就是我的另一條人生之路。與現實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著還原的可能,而且準確無誤。雖然歲月的流逝會使它紙張泛黃字跡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齣版都讓它煥然一新,重獲鮮明的形象。這就是我為什麼如此熱愛寫作的理由。
最近沉迷於《時間裏的褶皺》,這本書給我的衝擊力是巨大的。它不是那種快節奏的科幻小說,而是一種慢熱的、充滿哲思的文學作品。故事圍繞著一個可以感知到時間流逝中“異常點”的古怪老頭展開,他所看到的,是我們常人忽略的那些微小的不協調——比如桌上明明是紅色的杯子,他卻看到瞭一瞬間的藍色。作者對“感知”的描繪極其細膩,讓我開始反思我們對現實世界的理解是否隻是冰山一角。這本書的敘事結構非常復雜,像一個迷宮,章節之間互相呼應,充滿瞭隱喻和象徵。我得說,第一次讀的時候,我感覺有點跟不上,需要反復咀徊那些晦澀的段落,但一旦抓住主綫,那種豁然開朗的驚喜感是無與倫比的。它探討瞭記憶的不可靠性以及“真實”的相對性,讀完後感覺自己的思維被拉伸瞭,對日常的觀察也變得更加敏銳瞭。這本書需要耐心,但迴報是精神層麵的極大滿足。
评分說實話,我很少看這種偏嚮曆史懸疑的題材,但《黃金海岸的秘密》完全抓住瞭我的眼球。它的背景設定在二十世紀初的某個海濱小鎮,充滿瞭維多利亞時代的餘韻和蒸汽朋剋的雛形。故事綫索交織得非常漂亮,從一個失蹤的貴族少女,到一係列看似不相關的古董交易,最後揭開瞭一個牽扯到傢族秘辛和早期工業革命陰謀的大網。作者在構建這個世界觀上花費瞭大量心血,無論是對當時服裝、社交禮儀的描寫,還是對新興技術的想象,都栩栩如生,讓人仿佛能聞到海鹽和煤煙混閤的味道。閱讀過程就像剝洋蔥,每一層都有新的綫索跳齣來,讓你既緊張又興奮。我特彆欣賞的是,作者沒有讓主角成為一個超級英雄,她隻是一個好奇心極強的業餘偵探,她的成功往往是靠著細心觀察和一點點運氣,這讓整個故事顯得更加真實可信。如果你喜歡那種需要動腦筋,但又不失華麗場景描寫的作品,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試。
评分哇,最近讀到一本叫《午夜圖書館》的書,簡直是我的精神食糧!這本書的構思太絕瞭,一個在生死邊緣徘徊的女人,進入瞭一間特殊的圖書館,裏麵的每一本書都代錶瞭她不同的人生選擇。我特彆喜歡作者對“遺憾”這個主題的探討,不是那種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地嘗試不同的人生——成為搖滾明星、成為科學傢、甚至隻是簡單地過一種平靜的生活——來展現齣每種選擇背後的光與影。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非常強烈,我仿佛也跟著她在那些平行宇宙裏穿梭,體會著那種“如果當初……”的復雜情緒。最觸動我的是,她最終明白,完美的“如果”並不存在,重要的是如何擁抱現在所擁有的。這本書的文字細膩而富有詩意,讀起來非常流暢,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完,然後閤上書本,深吸一口氣,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道路。強烈推薦給所有在生活中感到迷茫,或者對過去的某個決定耿耿於懷的朋友們,它會給你帶來一種奇妙的平靜和力量。
评分不得不提一下《算法背後的幽靈》,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對人工智能的認知。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晦澀難懂的技術手冊,結果它是一部精彩的社會學寓言。作者以一個近未來都市為背景,探討瞭當社會決策權逐步交給一個超級復雜的預測性算法時,人類的自由意誌將如何被侵蝕。它最精彩的地方在於,它沒有把AI塑造成邪惡的反派,而是展現瞭一種更微妙的、溫和的控製——一種讓你“心甘情願”放棄選擇的舒適陷阱。書中對數據隱私、偏見放大以及“預測性道德”的討論,都極其尖銳和及時。我讀到一半時,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手機上的推薦係統是不是在悄悄地“指導”我的人生。這本書的論述邏輯嚴密,案例選取得當,讀起來雖然有點沉重,但絕對發人深省。它迫使你去思考,在日益數字化的世界裏,我們究竟還保留瞭多少自主權。
评分我最近讀瞭一本名為《沉默的群星》的散文集,簡直是心靈SPA。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隱居在深山中的詩人,他的文字裏有一種罕見的寜靜和力量。他談論的都是最樸素的主題:清晨的露水、苔蘚的生長、夜晚的寂靜,以及人與自然之間那種無需言語的默契。與其他追求華麗辭藻的作傢不同,他的語言是極簡的,像一塊被河水衝刷得圓潤光滑的石頭,每一個字都恰到好處,沒有一絲多餘的負擔。我發現自己讀得非常慢,經常需要停下來,閤上書本,去看看窗外,體會一下他描述的那種“光綫穿過樹葉縫隙的紋理”。這本書對現代人來說,簡直是一劑良藥,它提醒我們,生活中真正重要的那些美好,往往是免費且觸手可及的。它不會給你激動人心的情節,但會給你一種深植於內心的平和,一種重新找迴生活節奏的舒適感。
评分很不错,六一买的,价格合适,划算。
评分价格便宜,包装也挺好的,物流快捷
评分余华作品,中短篇虽没有《第七天》《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好看,但是余华作品值得收藏
评分书是好书,等了很久618都没下手,现在竟然有活动~先屯起来再说
评分余华作品(活着)写的真好,这部作品还没有看过,爱屋及乌吧!
评分余华老师的作品,值得拜读
评分《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是余华发表于1991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的结构来自于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已知时间的感受,也就是记忆中的时间。这本书试图表达人们在面对过去时,比面对未来更有信心。因为未来充满了冒险,充满了不可战胜的神秘,只有当这些结束以后,惊奇和恐惧也就转化成了幽默和甜蜜。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如此热爱回忆的理由,如同流动的河水,在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里永久而宽广地荡漾着,支撑着我们的生活和阅读。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评分最早看这本书还是在大学时期,还是分上下两部。余华的文字具有很强的冲击力,能够给人心灵的震撼。这部作品集结了中国剧变时代的民生缩影,非常不错的一部作品!印刷纸张很不错,两部合一,很好!
评分打折囤书,图书有价 知识无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