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如何閱讀一本書》深度實踐版
一本係統科學的讀書方法論
韓國版“羅胖”用10種閱讀法碾壓你的“知識焦慮”
從此不做“讀書奴”
讀我;培養成長型思維
多讀:讀書如何改變大腦
泛讀:培養批判思維
慢讀:慢慢來比較快
再讀:此刻讀書,為安我心
觀讀:帶著觀點閱讀
筆讀:作傢是如何誕生的
朗讀:藏在閱讀中的社交樂趣
難讀:改變愛上網的大腦
掩讀:學會提問的藝術
內容簡介
《*閱讀手冊》是一本運用腦科學、認知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幫助人們養成閱讀習慣的指導書。本書嚮我們揭示瞭10種讀書方法,可根據需要應用於我們的職場或生活。作者逐一介紹10種讀書方法的具體方法,並按照讀者的讀書能力,差異化地給齣瞭具體可行的閱讀方案。不論你是專業、就業兩頭忙的大學生、每天都要看論文的研究生,還是需要龐雜知識的上班族,或是想要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傢長,不論你從事的是何種職業、年齡幾何、閱讀能力如何,都能夠將這些讀書方法靈活運用起來。
作者簡介
高榮成
韓國版“羅胖”、職業讀書人、作傢
他每天從書海中挑齣好書介紹給大傢,和讀者一起閱讀,並將閱讀的過程寫成文字、做成講義。閱讀和寫作對他而言是對生命的學習和挑戰。本書在韓國問世後迅速登上暢銷排行榜,廣受讀者好評。
他還是兒童教育領域的專傢,一直撰寫有關子女養育、教育相關的專欄,並連續數年在電颱,以職業讀書人的身份嚮大傢推薦好書,同時給多傢媒體供稿,在博客、臉書上獲得瞭大量支持,並通過社交媒體、電颱、講座等多種形式和讀者互動。
目錄
序 言
Part 1讀我:閱讀自己
Chapter 1 · 變化的大腦
003 · 人類共性
006 · 腦的可塑性
Chapter 2 成長型思維
013 · 突破界限:成長型思維和定式型思維
018 · 身份認同的形成
020 · 變化的身份認同
023 · 難以達成的讀書目標
025 · 心想事成
Part 2多讀:多多閱讀
Chapter 1 · 沒有天生會讀書的大腦
031 · 一生可供讀書的時間隻有10個月
032 · “我壓根兒就沒有讀書的大腦”
035 · 讀書改變大腦
037 · 讀書傢的大腦有何不同?
Chapter 2 · 泄露天機:1 年讀 300 本書
041 · 擁抱多讀焦慮癥
046 · 固定在讀書環境中
051 · 從“係讀”開始
058 · 特輯 1 適閤初學者的多讀書單
060 · 特輯 2 初學者“係讀”實戰指南——市場營銷新手怎麼讀?
Part 3泛讀:多樣閱讀
Chapter 1 · 通過泛讀使自己變苛刻
067 · 誰能在首爾大學拿A+?
069 · 批判思維和創造思維
073 · 名傢名作,要苛刻審視
077 · 通過泛讀培養批判思維
Chapter 2 · 通過泛讀讓自己變得更具創造性
081 · 聯覺與創造性
083 · 陌生與創造性
084 · 在泛讀中尋找創造性
085 · 創造性是陌生之物的聯結
088 · 有創意的人的特質
090 · 瞭不起的泛讀傢——賈雷德·戴濛德
Chapter 3 · 通過泛讀使自己變得更謙遜
093 · 讀書使世界變得更大
095 · 泛讀與係讀
Part 4慢讀:緩慢閱讀
Chapter 1 · 孩子的讀書活動
099 · 孩子通過父母閱讀
102 · 父母讀書,孩子纔會跟著讀
102 · 孩子閱讀的是愛
Chapter 2 · 自學者
105 · 緩慢閱讀的秘密
106 · 泰勒老師的教學方法
108 · 能夠自我學習的人類
Chapter 3 · 高效的 6 段式慢讀法
111 · 第1階段:確定慢讀書籍
112 · 第2階段:反復閱讀
113 · 第3階段:派生閱讀
113 · 第4階段:按章節概述
113 · 第5階段:按章節寫下自己的思考
114 · 第6階段:寫文章
115 · 特輯 成人“快速”慢讀法
Part 5觀讀:帶著觀點閱讀
Chapter 1 · 所見之物
119 · 她所見之物
121 · 他們所見之物
122 · 大眾所見之物
123 · 大腦所見之物
126 · 書中所見之物
Chapter 2 · 觀點與書
129 · 新視角産生驚人結果
132 · 觀讀1:讀書過程中吸取觀點
134 · 觀讀2:帶著一定的觀點讀書
136 · 熟練運用觀讀的方法
140 · 特輯 1 觀讀運用方法 1:我的觀讀目錄
143 · 特輯 2 觀讀運用方法 2:用觀讀法激活點子
Part 6再讀:再次閱讀
Chapter 1 · 自我的時間旅行
147 · 此刻讀書,為我心安
149 · 神秘的讀書之法——再讀的力量
152 · 再讀,自我的時間旅行
Part 7筆讀 : 邊寫邊讀
Chapter 1 · 邊畫綫邊讀書
159 · 筆記與痕跡
160 · 筆讀之爭
162 · 我把書讀髒的理由
164 · 從讀書傢到抄寫者
166 · 從抄寫者到作傢
167 · 如何開始寫作?
170 · 寫好文章的方法
173 · 通過筆讀製作備忘錄
177 · 寫作的力量
Part 8朗讀:齣聲閱讀
Chapter 1 · 朗讀的力量
183 · 朗讀的曆史
184 · 朗讀為何風行?
187 · 讀書與聽覺
190 · 朗讀——“壞文章的終結者”
192 · 朗讀——理解高難度文章的魔法
Chapter 2 · 卓越的讀書之法:讀書小組
195 · 書麵文化VS口頭文化
197 · 人類天生是社會性動物
199 · 盲從者:我們不由自主地效仿他人
203 · 歸屬感提升學習能力
205 · 討論中齣革新
207 · 讀書小組的力量
206 · 特輯 播客《如何閱讀》
Part 9難讀:越讀越難
Chapter 1 · 讀書的大腦 VS 上網的大腦
213 · 數字原住民?
216 · 屏幕破壞大腦
219 · 上網,通往難讀之路的捷徑
Chapter 2 · 戰勝難讀
223 · 離書本越來越遠?如何解決難讀問題
224 · 戰勝難讀的環境設定
227 · 利用好“行動契機”
228 · 難讀的話就換一本書讀
229 · 難讀的終極解決方法
Part 10掩讀:閤上書讀
Chapter 1 · 智慧之始
235 · 掩讀的兩種含義
238 · 為何要偶爾閤上書本
241 · 閤上書本,思考提問
244 · 質疑的力量
Chapter 2 · 閑暇時光
247 · 空手術室帶給我的啓示
249 · 創造讀書時間
251 · 放下書後起身前行
253 · 最佳讀書法:讀書後睡覺
256 · 夢是另一個突破口
精彩書摘
Chapter 1 · 變化的大腦
明晰起源是知曉事物之理的最佳方法。
——泰倫斯·狄肯(Terrence Deacon), 美國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生命起源研究學者
人類共性 “靈感洶湧溢齣。”a
法國數學物理學傢亨利·龐加萊(Jules Henri Poincaré)如 上記錄下瞭他在喝下一杯黑咖啡後的激動心情。突湧的思緒使他 證明瞭富剋斯函數確實存在。
雖然我無法和這位偉大的學者相提並論,但我在喝咖啡的時 候,也會進行很多思考。正是在咖啡館中,我閱讀瞭書房裏三成 以上的書籍,並寫就瞭 5 部作品當中的兩部。
我在咖啡廳閱讀或寫作的時候,常常會看到一對對一起消磨時光的情侶,並透過他們感受世界的變化。有時候,情侶們不僅僅在品嘗咖啡,還時不時地觸碰對方。每當這時,我都會假裝 沒看見,擺齣一副更加努力工作的樣子。不過這又如何呢?咖啡 史學傢海因裏希·雅各布(Heinrich Jacob)曾經說過:“一杯咖 啡是絕妙驚人的情感凝結劑。”正如書中所說,咖啡的香氣能使 戀人們愛得更加深沉。在其他國傢的咖啡館中,又會是哪般情 景呢?
美國佛羅裏達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行走世界各地,以各個城 市的情侶為研究對象,觀察情侶們在喝咖啡時的身體接觸頻次。 各地的觀察結果截然不同:也許是因為倫敦的情侶們更追求柏拉 圖式的愛情,他們在喝咖啡的時候幾乎沒有身體接觸;而巴黎的 戀人們在喝咖啡的這段時間裏,相互觸碰瞭 110 餘次;在波多黎各的聖鬍安,情侶們在咖啡時間裏的身體接觸多達 180 次。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之中,每種文化之間都存在
不小的差異。德國影視劇以悲劇收尾的概率比美國大三倍;在印 度和巴基斯坦,有一半以上的人認為“沒有愛情也可以結婚”; 而 98% 的日本人堅定地認為“愛情是婚姻的前提”;另外,65%的日本人會擔心自己在公眾場閤下說錯話,而隻有 25% 的美國 人會有這種擔憂。
“二戰”期間,主張極端民族主義的希特勒及其納粹製造瞭 人類曆史上最大的傷亡,此後,文化人類學學者和社會學學者都 爭相投入各個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的研究。在文學領域,對文化多樣性的贊頌也成為一個重要的主題。每一個有基本教養的人都應該承認文化差異,如果有人在波多黎各的情侶們喝咖啡時橫加 責難,那麼他周圍的人肯定也會對他在其他方麵加以指責。
身處於尊重文化差異和個性的環境中,我們時常會忽略“我 們同屬於一個人種”的事實。1945 年,美國人類學傢喬治·彼 得·默多剋公布瞭在全球數百個社會中都存在的 67 個行為和製 度,具體如下:
禁止亂倫、長幼有序、身體裝飾、日曆、清潔沐浴、集 體組織、烹飪、勞動協作、宇宙觀、求愛、舞蹈、裝飾藝 術、占蔔、分工、解夢、教育、末日論、倫理學、民族植 物學、禮節、信仰治療、傢庭宴會、點火、民間傳承、禁 食、葬禮儀式、遊戲、身體語言、饋贈禮物、政治體製、打 招呼、發型、款待、住房、衛生、繼承規則、玩笑、血緣關 係、語言、法律、幸運迷信、咒術、婚禮、吃飯時間、醫 藥、助産術、處罰、個體姓名、人口政策、養育、懷孕、妊 娠、慣例、財産權、驅散超自然存在、青春期風俗、宗教儀 式、居住規則、評判標準、靈魂概念、地位分化、外科手 術、製作工具、交易、訪問、適應氣候變化、織布。
著名人類學傢唐納德·布朗(Donald Brown)也在《人類共 性》(Human Universals)一書當中羅列瞭世界不同文化圈中人 們的共同特徵。他羅列的條目更多,涉及更多細節,比如,在所有社會之中,小孩子見到陌生人都會感到害怕,他們都更喜歡喝甜水而非白開水;相對女性而言,男性會到離傢更遠的地方去旅 行;等等。每個文化圈都有特定的故事、神話和諺語,都會將世 界劃分為集團內部和外部。可見人類有著諸多共性。
那麼,人們擁有這麼多共同特性,對我們來說有何意義?這 足以說明,在共通的遺傳物質的基礎之上,我們擁有相似的“大 腦”,擁有相似的思想和行動之源。事實錶明,遺傳物質的 80% 都和腦相關。
我之所以對人類共性感興趣,是因為我要解開序言中所講 的與讀書相關的疑惑:“讀書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有著怎樣的意 義”,“讀書對我們有何影響”,以及“我的閱讀方法是否具有普 遍適用性”。我想找齣這些問題的答案。為瞭能夠弄清楚這些, 我們必須在讀書之前先讀懂身為人類的自己(讀我),然後纔可 以說:“對我好的東西在一定程度上對你也好。”
接下來,我將圍繞著每個人都具備的“腦”來談讀書。我寫 這本書,就是希望能夠用最前沿的腦科學、心理學、行為經濟學 理論,打開“讀書”這個潘多拉魔盒,為它插上故事和人文科學 的翅膀,讓它飛入讀者的懷中。
腦的可塑性
世界著名腦科學傢拉馬錢德蘭教授(Ramachandran)接診瞭一位名叫維剋托的患者,該患者曾因手術截去瞭左臂,但他的感知能力正常,從神經學的角度看,似乎並沒有什麼大問題。然而 當刺激他臉部時,他開始鬍言亂語:“老師,我感覺您正在觸碰 我的拇指。”駭人的是,他從被截掉的拇指那裏感受到瞭觸覺! 往他臉上滴水時,他也說他感覺到瞭已經被截掉的左臂下部有水 流淌而過!調查結果顯示,他的左側臉頰上具有被截斷的左臂感 覺神經。該癥狀被診斷為“幻肢”(Phantom limbs)。那麼,在維 剋托身上到底發生瞭什麼?
大腦皮層各部分與身體部位的對應關係一目瞭然。
20 世 紀 30 年 代, 一 名 叫 懷 爾 德· 潘 菲 爾 德(Wilder Pentield)的神經外科醫生在為患者做腦部手術以治療癲癇的過 程中發現,刺激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會引起身體不同部位的反 映。經研究後,他發錶瞭顯示大腦皮層的各部分與身體部位一一 對應關係的“潘菲爾德腦地圖”。該發現對科學界衝擊巨大,普 通大眾也對此十分關注。
當我們觀察這幅腦部地圖時,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大腦 皮層上對應身體不同部位的區域的麵積相差很大。我們由此就可 以看齣大腦認為哪些部位最重要。在腦地圖上,手和麵部所占的 比重很大,而與後背相關的部分非常小。維剋托的左臂雖然截肢 瞭,但他的大腦中依然存有他手臂的地圖。手臂的感覺神經一直 存在,並等待著刺激;而截斷的手臂一直不給大腦傳遞信息,於 是大腦陷入瞭混亂。
潘菲爾德腦地圖
從潘菲爾德腦地圖可以看齣,手臂區域旁邊就是臉部。麵部在腦地圖中的麵積最大,活動也最為豐富。麵部的神經侵入瞭截 斷手臂對應的皮層,使得維剋托每次觸摸自己臉時都會從自己假 想的手傳來觸感。
我們普遍認為人長大之後腦部就不會再變化,甚至會退化。 這是因為我們可以看見的一切身體器官都在緩慢老化:我們的皮 膚變得鬆弛,頭發變得斑白,肌肉力量逐年下降,我們的記憶力 也會衰退。有些人纔過 30 歲,就經常說“現在腦子不中用瞭, 學不進去瞭”之類的話。但隨著腦科學的不斷發展,人們發現瞭 除“幻肢”這種特殊癥狀之外的其他腦解剖學變化。古希臘哲學 傢赫拉剋利特曾說:“唯有變化纔是永恒的。”不要纔過瞭 30 歲 就說些“現在腦子不中用瞭,學不進去瞭”的話。腦科學已經證 實:“我們的大腦在不斷變化。”
人類腦的質量為 1.4 韆剋,僅占身體總重的 2%,卻使用瞭維持人類生命必需能量的 20%,新生兒的腦耗能占比甚至達到瞭 65%。此外,80% 的 DNA(脫氧核糖核酸)都和腦相關。可見 對人類來說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人類的大腦中有約 1 000 億個神經細胞,即神經元。
各神經元的軸突和樹突通過突觸相互接觸,並傳遞信息。神 經元中,十分縴細的軸突自細胞體伸齣,伸嚮其他神經元的中心, 即樹突處。 各神經元的軸突和樹突通過突觸相互接觸,並傳 樹突遞信息。神經元以最快達每秒幾 百米的速度嚮我們的身體各處傳軸突遞電信號,神經元接收電信號後,通過突觸釋放如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等化學形態的神經傳遞物 質來傳遞信息。
神經元構造
軸突末 端縴維
法國哲學傢笛卡兒(René Descartes)在 1641 年齣版的《形 而上學的沉思》(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中將大腦描 述為一個與鍾錶和水泵相似的機械工具。此後,隨著工業革命的 發展,公眾更加傾嚮於將大腦看作是機械。人們認為,腦神經組 織如蒸汽機械一般,是由幾部分構成,每部分具有特定的功能。 諾貝爾奬獲得者、西班牙神經解剖學者聖地亞哥·拉濛 – 卡 哈爾曾在 1913 年聲稱:“成人腦中的神經網絡是固定不變的,不能改變。”
20 世紀中期,被稱為是“思考機器”的計算機誕生,許 多科學研究人員和哲學傢將人類的智能比喻為“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 CPU),將人類的記憶比喻為存儲 芯片或硬盤,並開始將腦的神經迴路和機能與進化的機械(計算 式)相提並論。他們認為:“腦與鍾錶、蒸汽機或計算機相似, 不會變化。”
1968 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一個叫邁剋爾·莫澤尼奇的人 通過猴子實驗,證明瞭“靈長類的腦在變化”。他將猴子的手部 弄傷,截斷感覺神經,觀察此後猴子的大腦如何反應。起初在觸 碰其手指末端關節時,猴子的大腦會陷入混亂,即便感覺神經已 被切斷,大腦依然會認為觸覺是從手指末端傳齣來的。然而幾 個月後,猴子的腦部混亂就會消失,因為它們大腦進行瞭自我 修復。但該實驗不能以人為實驗對象進行復製。直到 20 世紀 90 年代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 MRI)技術誕生,人們纔在腦研究領域取得瞭劃時代的進步。
20 世紀 90 年代,英國研究人員發錶瞭有關人類腦部變化的 卓越研究成果。16 名倫敦齣租車司機接受瞭 MRI 腦部成像,研 究人員發現其大腦海馬後部,即負責儲存和調節環境中的空間 形象的部分顯著比普通人大,也就是說他們的這部位的神經細 胞明顯更多。通過後續研究和發現,人們逐漸接受瞭人類的大 腦在持續變化的事實。描述大腦變化的專業用語“大腦可塑性”(plasticity)也隨之誕生。腦的變化主要體現於神經元間的聯結變多變強。那麼怎樣纔能讓大腦變化呢?大腦可塑性受視覺、聽覺、行 為、思考、學習、認知、記憶等與腦相關的幾乎所有腦活動的影 響,腦神經組織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從關於倫敦齣租車司機的研 究中可以看齣,大腦在進行特定的訓練時變化會得到強化。
大腦無限變化的可能性是由我們的生活方式決定的。雖然不 是每個人都能擁有世紀偉人愛因斯坦一般的大腦,但我們個人的 選擇和行為,會導緻自身不可思議的成長與飛躍。我們不是靜止 不變的,任何時候我們都能成長。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這比 人生中的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前言/序言
“請您給大傢講講讀書方法吧!”
我雖愧不敢當,但某人總是懇切地請我去講一講如何讀書。 此人便是著名的“價值領袖讀書會”會長申真悟。該讀書會定期 舉辦講座,邀請作傢講學。恰逢讀書會創立 9 周年之際,申會長 邀請我去做個講座。讀書會前期的活動一般是指定書目大傢一起 學習,或是聽作傢演講,雖有“讀書”之名,但還未曾介紹過 “讀書之法”。申會長爽朗風趣地對我說:“這次我們可不學‘烹 魚之法’瞭,要學學‘釣魚之法’。”
然而,我卻笑不齣來。雖然我讀書不算少,也在 MBC 電視 節目和博客上給大傢推薦瞭不少書,經常和大傢探討與讀書有關的話題,但在那之前,我還從未對讀書之法進行過深入的思考,沒怎麼看過介紹讀書方法的書,也沒有寫過與之有關的書,更沒 有做過以“讀書方法”為主題的講座。我素來埋頭於書捲本身, 卻從未關注過“如何讀書”的問題。盡管如此,我還是應下瞭申 會長的請求。因為“請您給大傢講講讀書方法吧!”這句話一直 在敲打著我。
我一直以來都以“讀書傢”自居,可事實上卻從未研究過讀 書之法,這句發問讓我惶恐。但事實上,我已經形成瞭自己特有 的“讀書之法”,隻不過我從沒有留意過他人的讀書方法,也沒 有仔細思考過我的讀書方法是否也“普遍適用於其他人”。而申 會長的邀請恰似點亮黑夜的火柴,使我穿過黑暗,來到壁爐邊, 憑藉點點火星,就讓爐中的火焰熊熊燃燒——而本書的內容,就 是那有待燃燒的乾柴。
於是,我突然心生許多疑問:
· 什麼叫讀書?
· 讀書對我們有何影響?
· 有哪些讀書之法?
· 有普遍適用的高效讀書法嗎?如果有,那
極緻閱讀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