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3
實證的迷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當今的中國社會學研究,在美國社會學傳統的影響下,日益錶現齣以經驗實徵方式進行量化研究的趨勢。本書緻力於對這種“範式迷思”進行理論反思。作者迴溯瞭社會學實證主義傳統形成的文化—曆史語境,尤其注重對統計方法中的核心概念“均值”與“變異量”進行知識社會學分析,指齣其並不具有超*特定時空場域的普遍有效性。最後,作者以韋伯的“理念類型”作為一種特彆的思考模式,陳述其在社會學思考中可能具備的豐富而深邃的意義。本書兼具思想史與科學史的特點,極大程度地打開瞭反思科學方法的大門。
葉啓政,颱灣大學心理學學士、碩士,美國密蘇裏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颱灣大學社會學係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社會學理論、文化社會學。主要著作有《進齣“結構—行動”的睏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邁嚮修養社會學》《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等。
序 渠敬東
自序
第一章 經驗實徵取嚮主導下的美國社會學
第二章 社會現象的量化、測量與數學化
——嚮自然科學傾斜的認知典範
第三章 均值人與離散人的觀念巴彆塔
——統計社會學思考迷思的兩個基石
第四章 再論“均值人”的社會學意涵
——“機遇”與“命運”的天敵
第五章 社會學傢作為說故事者自 序
2015年的11月底,我應上海大學社會學係的邀請,赴該係短期講學。講學完畢後,接著參加瞭由該係主辦之有關社會理論的研討會。在研討會結束當天的晚宴上,我有機會與來自北京大學社會學係的渠敬東教授同桌進餐。在餐敘中,我們天南地北地聊著天,不知何故,我談到美國社會學之主流傳統——經驗實徵研究的發展曆史,特彆是有關當時任教於芝加哥大學社會學係的Samuel Stouffer受美國陸軍部委托所主持之《美國大兵》(The American Soldier)研究對社會學之貢獻的故事。這引來渠教授的興趣,當時,就力邀我找個機會到北京大學社會學係,就這個主題做短期的演講。在旁邊一些教授們七嘴八舌的幫腔下,我實在拗不過,也就因此被渠教授綁瞭架——答應瞭!
迴到颱灣之後,我一直想著,如何重操舊業把那些已丟瞭近四十年之舊日習得的東西再度撿迴來,看看能夠以怎樣的方式來對學生們講講,而顯得還有些價值。說真的,這確實讓我傷透腦筋,真不知如何把這些舊東西撿迴來。特彆是,對於這四十多年來這方麵的發展,我可以說是疏於接觸的,尤其是涉及研究方法與統計之技術性層麵的相關文獻。況且,到瞭這樣的年紀,我實在無心,也無力,更無意再耗費時間“進修”這方麵的知識。每每思及於此,這個“綁架”就令我倍感壓力,盡管還說不上是痛苦萬分。但是,再怎麼說,君子一言既齣,駟馬難追,既已答應瞭,就得硬起頭皮來乾。
好瞭!在我進一步說明我是以怎樣的態度“撿”迴來之前,還是先讓我對自己過去的學術訓練背景做個簡單的介紹,好讓讀者對我的知識訓練有個最起碼的認識,更有助於大傢明白我選擇這些主題來討論的理由。
自從1961年進入颱灣大學就讀以來,我一直就深受實證主義信念的教誨,這是當時颱灣大學裏與人文和社會有關之科係的教授們共同的認知(與信仰),也是認定“科學”的唯一形式。在大學一年級就讀哲學係時,當時係內的殷海光教授大力倡導來自維也納的邏輯實證論。於是乎,在殷先生與其弟子們的導引下,我就開始閱讀起這方麵的書籍——當然,隻是鬍亂閱讀著,一知半解。不過,這順理成章地成為我對“科學”的基本認知,也是堅持的依據。
次年,轉入心理學係就讀,更使得我變本加厲地對實證主義的說辭著瞭迷,視之為治學的不二法則。當時的颱灣大學心理學係是一個視實驗為唯一正統研究方法的學係,實驗心理學可以說是主流。係內的老師個個都是J. B. Watson所主張之行為主義的忠實信徒,崇拜的是當時在美國心理學界尚屬叱吒風雲的人物,諸如B. F. Skinner、Clark Hull、R. Duncan Luce或Ernest R. Hilgard等極度傾嚮“自然科學”認知取嚮的行為主義者。在大學二年級轉入心理學係就讀後,我就跟著當時剛升任講師的楊國樞老師閱讀心理物理學方麵的文獻,同時,也修習剛從美國獲得博士學位迴來任教之劉英茂老師的“統計學”。劉老師是一位典型的學者,更是接受過嚴格量化訓練的不摺不扣的實證主義者,學問的底子相當紮實。我在心理學係念瞭五年(包含兩年的碩士班)所獲得之有關經驗實徵研究方麵的知識底子,可以說是由劉老師一手打造齣來的,他給瞭我們相當嚴謹又紮實的“紮根”功夫。後來我到瞭美國修習博士學位,更是確切地證實瞭這樣的“事實”。總之,在1968年我到美國就讀之前,無論就統計學(當時在心理學係修習的是數理統計)還是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來說,可以說都有瞭相當不錯的基本訓練,對一些相關的基本文獻自認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到瞭美國密蘇裏大學社會學係修習博士學位時,可以說是在Parsons的結構功能論結閤著經驗實徵研究的聯閤陣綫下接受訓練的,隻是,係內的老師在這方麵的學術素養似乎並沒有我預期的好。對當時的我來說,這倒是給瞭我一個優勢的位置,可以順勢把在颱灣大學心理學係所習得之有關統計和研究方法的知識全用上瞭。很自然的,除瞭因為我跟從的導師的關係,我需要以創新傳散社會學(sociology of diffusion of innovation)作為主修之外,經驗研究方法是我的另一個主修,並且以此作為獲取博士學位的筆試學門。為此,我還特地到統計學係修習瞭三門基礎課程作為輔修:“數理統計”“非參數方法”以及“迴歸與相關分析”,隻差“變異量分析”。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時我依循著“統計與研究方法”所可能涵蓋的所有重要次領域(如實驗法、調查法、測量的問題、抽樣、參與觀察、統計顯著水準檢定等等),花瞭相當長的時間係統地閱讀瞭近三十年相關的重要文獻。這樣細密的係統性閱讀奠定瞭我在研究方法與統計運用方麵知識上的根底,但是,也讓我有機會注意到瞭其中所隱藏的許多根本(尤其是哲學層次的)問題。不過,當是時,這個認識並沒有導使我選擇“揚棄”與“背離”,我還是相信,社會學若要成為所謂的“科學”,數學化是絕對必要的要件,而且,也隻有如此,社會學纔有生機。
在1970—1971年間,也是James Coleman的《數理社會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Sociology)問世約六七年後,我有機會仔細地閱讀,深為他以概率理論(特彆是運用隨機過程[stochastic process])來處理社會現象的做法所摺服,深以為,至少從測量的角度來看,他恰切地掌握瞭整個社會與行為現象的基本特質。所以有如此的感覺,乃立基於底下的知識基礎所纍積的經驗體會。
心理學傢Stanley S. Stevens在1946年寫瞭一篇有關四種測量尺度的論文,對後來之量化行為與社會學科的發展影響甚巨,可以說是為量化研究奠基的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篇曠世作品。早在颱灣大學心理學係就讀時,我即讀過這篇論文,知道瞭由於人類之行為與社會現象的特殊性,我們幾乎難以找到具“等比”(ratio)性質的測量尺度,因此,欲想模仿物理學的操作方式來“數學化”社會現象與人的行為,有著根本性的睏難,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行的。後來,我有機會閱讀瞭收錄在R. Duncan Luce、R. R. Bush與E. Galanter 三人於1963年所編之《數理心理學手冊》(Handbook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第一捲中的Patrick Suppes與J. Zinnes撰寫的論文《基本測量理論》(Basic measurement theory),使得我更加堅信,若要使得對社會現象與人的行為的探討“數學化”,運用概率理論來處理恐怕是唯一可行的一條路,隻是當時學習的東西不夠多,經驗不足,還不很清楚應當采取什麼樣的方式來處理。直到閱讀瞭Coleman的書後,我纔頓然領悟到,運用概率理論來處理是一條可行的道路,也因此纔會感到找到瞭知音,佩服Coleman的處理手法。但是,我發現Coleman所能處理之“數學化”的社會現象相對來說有其局限性,特彆局限在諸如人口遷移或社會流動過程等現象。若要讓整個“數學化”(尤指通過概率理論)可以處理的社會現象更加擴展,除瞭開拓特彆適用於社會現象與人之行為的全新測量尺度(而這正是Suppes與Zinnes閤寫一文的要旨之一)之外,勢必需要對概率理論本身有更具深度的瞭解,而這個瞭解的基礎即在於概率哲學,特彆是比Stevens所提到的測量尺度理論更為深層的所謂測量理論(theory of measurement)。
在1970年代,斯坦福大學的Patrick Suppes教授可以說是這方麵最頂尖甚至是唯一專精的學者。就在這樣強烈動機的驅使下,我在1972年的年中即寫信給Suppes教授錶明希望有機會跟他學習,並且,同時嚮斯坦福大學統計學係提齣申請,準備再修習另一個博士學位。結果,Suppes教授接受瞭我,我於1972年年底通過社會學的博士論文口試後,立即轉赴斯坦福大學統計學係就讀。到瞭之後,纔知道Suppes教授的真正主修是哲學,他是哥倫比亞大學哲學係的博士,乃當時美國邏輯實證論大將Ernst Nagel的嫡傳弟子。當時,Suppes教授是斯坦福大學中三個學係(哲學係、心理學係與統計學係)的閤聘教授。說來這是相當少見的情形,若非有特殊的成就,是不可能有如此殊榮的。總之,與Suppes教授談過後,他還打算讓我在念完一個學季後轉入哲學係,專攻概率哲學這樣一門專技性的學問呢!
就在我靜下心來想認真念書的時候,我開始感覺到對自己的未來需要有更嚴肅的思考:到底希望自己做一個具剛硬理性的專技“科學”學者,還是帶著柔軟感性的社會思想傢?若說這是將采取科學的或藝術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生命之爭,應當是不為過的。於是,我有瞭迷惘與彷徨,以至於無法安下心來念書,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內心掙紮,我終於下定決心——選擇瞭後者。無疑,這個決定讓我把過去所學習之有關量化經驗研究的“東西”完全放棄瞭,在學術生涯中真正地另起爐竈。迴到颱灣任教後,盡管因為係裏缺乏適任的教員,我曾經幾度下海教過大學部與碩士班的“社會研究法”和“高等統計”等相關課程,但是基本上,我的學術關懷轉移瞭,轉移到理論性的思考上麵,與經驗實徵研究可以說是完全斷瞭緣。如今,我被渠教授設計“綁架”,逼得需要我把這段緣分再接上,至少暫時地接上。對我,這是老來的一個挑戰,一個因為自己多嘴帶來的“禍害”,說起來,還是怨不得彆人的。
自從去年決定從職職場完全退休,我即把所有的專業書籍全捐給瞭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同時,也把所有過去纍積之有關經驗實徵研究的資料全部清理掉,一張資料卡也沒留下,更不用說過去寫下的有關統計與研究方法的講稿,全都被我丟棄瞭,因為實在是想不到還會有使用到的機會。在這樣萬物皆缺的情形之下,我隻好利用颱灣大學的圖書館瞭。從去年十二月初返迴颱北之後,在這半年間,我幾乎一個星期有五天泡在颱灣大學的圖書館閱讀相關文獻。除瞭溫故之外,還得再習新。可惜,老瞭,用功的效果總是要減掉一大半,事倍而功半,徒呼奈何!
我所以不厭其煩地寫瞭這麼多雜七雜八的往事,隻有兩個意思:其一,重操已丟瞭近四十年的舊業,說真的,不管這半年來自己再怎麼努力地予以補強,自然還是會顯得生疏,難以充分掌握那些應當閱讀的基本資料,更遑論完全掌握近四十年來的所有資料。因此,我所呈現在讀者麵前的,掛一而漏萬自是免不瞭,諸如資料誤置、基本論述遺漏或闕如、理解觀點偏失、立論匆促而輕率等缺點,更是可以預料的。當然,我這麼說,並無意在此打預防針,為自己找颱階下或脫罪,而隻是錶示自己“誠實以待”,讓讀者在閱讀時心裏頭先有個底——對於我說的,韆萬彆全信,始終要保持著“可懷疑”的態度來對待。畢竟這是被“綁架”帶來的一種後效,是有點無奈的。不過,基本上我還是試著盡我所能來把這項任務做到我能做到的最好程度的。也就是說,但盼我所寫下來的至少還是有些值得參考與進一步細思的東西。
其二,我這些極為簡扼的自我陳述為的是,藉此來錶明這本書何以如此地選擇討論的主題。首先,要瞭解何以經驗實徵方法會成為研究人類行為與社會現象的主流方法(特彆是在美國),不能單純從17世紀以來之歐洲社會本身與其科學發展兩個麵嚮的曆史脈絡來看,還必須特彆關照到美國的曆史背景。正因為如此,對美國社會學(尤其是經驗實徵取嚮)的發展予以關照是必要的。尤其到瞭20世紀,特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躍居世界第一強國,其學術研究的錶現也跟著水漲船高,成為舉世效法的典範。單就社會學而言,經驗實徵研究,即被許許多多社會學傢,特彆是所謂“後進”社會的社會學傢,看成社會學本身的不二法門,其所營造齣來之原本深具特殊文化—曆史質性的在地化知識,遂被等同於具有普世意義的社會學自身。換句話說,通過知識社會學的角度來剖析經驗實徵研究如何在美國的社會環境裏産生,應當有助於我們認清整個美國社會學發展的“得”與“失”,進而可以為我們自己之社會學的未來發展提供較具建設性的方嚮。
再次,這些極為簡扼的自我陳述更是意涵著,就其發展曆史過程來看,經驗實徵研究與兩項課題(或謂概念組叢)始終息息相關,它們甚至可以說是構成整個經驗實徵研究的靈魂信念。這兩組概念叢分彆是:一,量化、測量與數學化;二,統計學上之“均值/離散”概念的社會內涵。於是,這構成瞭第二章與第四章討論的內容。同時,我把於2001年發錶在《颱灣社會學刊》第一期之有關“均值/離散人”的文章小幅度地加以修改,也一並收進來,成為第三章,充當第四章之論述的前奏麯。或者,換一個角度來說,第四章可以看成是第三章的續麯。總之,把這兩篇文章刊登在一起,可以比較完整地錶達我對“均值/離散”概念(特彆是前者——“均值人”)之社會學意涵的基本看法。
就我在北京大學的係列演講的內容來說,涉及的事實上隻是第一、第二與第四章而已。我特彆把第三章加進來,其緣由概如已敘述過的,在此不再重述瞭。需要略加說明的倒是,何以加上瞭第五章。是的,錶麵上看起來,第五章的內容與前麵四章所錶陳的,確實完全搭配不起來,說它們彼此之間是南轅北轍,應當是不為過的。然而,何以我會特彆把它收錄進來?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在這一章裏,我緻力於從另一個視角重新詮釋Max Weber的“理念類型”,意圖以此作為分離點,與依附在有機整體觀下之Durkheim的“平均類型”(連帶Quetelet的“均值人”)相互對照,以期為整個社會學的論述開展齣一種另類的認知模式(或謂方法論)。尤其考慮到下麵所將敘述之美國主流社會學研究取嚮的幾近全盤壟斷的局麵,把第五章加進來將更加顯得有意義。
至少從1940年代以來,在Parsons之“結構功能論”的理論架構的加持與庇護下,Lazarsfeld的量化研究操作技術結閤著Merton的“中距理論”(the theory of middle range)主張,可以說是主導著美國經驗實徵社會學的基本認知模式與從事實際研究的操作依據。這樣的研究操作恰恰是與Durkheim的“平均類型”說(連帶Quetelet的“均值人”)相互呼應的。在此狀況下,通過第五章把Weber的“理念類型”說提齣來作為對照觀點(或分離點),我個人認為,有幫助社會學的學子們進一步加以反省的益處,也可以帶來更多的啓發與想象空間。
行文至此,我深深感覺到對自己的一項作為有必要特彆予以錶明。我要說的是,當我在撰寫前麵幾個章節(特彆是第二與第四章,或許第三章可以除外)的內容時,基本上我是以嚮學生提供有關社會研究方法(或者說,方法論)的基本材料為考慮重點的。因此,除瞭盡可能保持從知識社會學的角度進行陳述和批判的立場之外,我注重的是盡可能包含最多(當然,也希望是最完整)的基本論題,特彆是從發展史的角度來關照。在這樣的情況下,寫齣來的自然不是針對某一特殊議題(如測量單位的問題)具有獨創意見的學術論文,而是偏嚮於具全麵關照性質的教科書式文本,為的是給大傢提供做進一步探索時的參考,如此而已。當然,這中間還是有許多我個人的想法,或許不夠成熟,也有輕忽草率之嫌,加之對此領域長期荒廢,以緻學養不足,可能有不少失誤,除瞭期待各方不吝予以指正之外,尚祈讀者擔待。
我真沒有想到,在人生步入最後的階段時,還會齣版這樣的書籍,談論的竟然是自己進入學院時最初熱衷,但卻又揚棄的“東西”。這是機遇,是命運,更是一種“必然”。人生走來總是有不少吊詭的機緣,實在難以用確切性的因果法則來解釋。若有的話,頂多或許隻是像Nietzsche所說的“危險的或許”而已。套用佛傢的說法,這就叫作“緣分”吧!
最後,讓我再次感謝那“綁架”瞭我的渠敬東教授,若沒有他的“綁架”,就沒有這本書的問世。同時,我也得感謝他在我留京期間所給予我的細心而體貼的照顧。當然,我非得感謝北京大學哲學係的李猛教授不可,若非他特彆為我安排瞭一個優渥的補助項目,我想我是難以成行的。我還得感謝北京大學社會學係的同仁們,特彆是係主任張靜教授與副係主任周飛舟教授。他們的熱情支持與協助,令我感激,也難忘。還有,我也要以最誠摯的心感謝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的劉雲杉副院長。她不隻給瞭我機會在教育學院做瞭一次演講,更令我感動的是,在我駐留北京大學期間,她對我細心而體貼的照顧與關懷,遠遠超過自己的子女所能付齣的。我自然也不會忘記感謝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的應星院長,人前人後,他總是一直對我貼心地招呼著。
最後,我得感謝許多協助過我的北大社會學係的學生們。除瞭林斯澄和林庭萱以外,很抱歉,其他同學我叫不齣名字來,你們的協助讓我在日常生活上方便瞭許多。我也要感謝所有參與的學員,你們的熱情參與,讓我感覺到自己好像還有點分量,也讓我半年來的辛苦付齣有瞭迴報。
葉啓政 識於颱北市景美寓所
2016年5月17日
給東西點贊,給京東點贊,給快遞點贊!
評分寶貝質量很不錯,還會再來的!
評分經典之作,常讀常新,受益匪淺!裝幀精美,配送及時!贊!
評分一本評分極高的社科書籍
評分我們對數字和技術模型有充分的接觸之後,我們會開始重視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評分葉老師的新書,看到朋友圈瘋轉的自序和渠老師的序言,果斷買!
評分一本評分極高的社科書籍
評分葉先生的書非常不錯,值得推薦!
評分看瞭前言值得閱讀,是關於社會科學研究理論的反思之作,買來送瞭朋友,希望對她有幫助
實證的迷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