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名譯叢書:人類群星閃耀時

名著名譯叢書:人類群星閃耀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奧地利] 斯·茨威格 著
圖書標籤:
  • 文學
  • 外國文學
  • 經典
  • 譯文
  • 人文社科
  • 曆史
  • 人物傳記
  • 文化
  • 紀實文學
  • 傳記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15914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4769
包装:精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5
字数:260000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人類群星閃耀時》用十四幅“曆史微型圖畫”嚮我們展現的或是重大曆史事件,或是某些代錶性人物經曆的激烈內心鬥爭和命運的波瀾起伏,其中有法國將軍格魯希在滑鐵盧之戰中的一念之差;有音樂傢亨德爾在貧病交加的生活低榖中爆發齣的驚人創造力;有南極探險傢斯各特船長在冰天雪地中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有堅持自由思想,麵對獨裁者的屠刀,為瞭民主振臂一呼雖殞身不殆的思想傢西塞羅;有堅韌不拔,以多年努力,在新舊大陸之間鋪設海底電纜的企業傢費爾特……這些曆史特寫,讀來跌宕起伏,酣暢淋灕,令人不忍釋捲。
  本書譯者張玉書是北京大學德語係教授,著名德語文學翻譯傢,他翻譯的海涅、席勒、茨威格等的大量作品,深受讀者喜愛。
  本書有多幅精彩插圖,圖文並茂,值得收藏。

精彩書評

  本書被列入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教育報》、商務印書館今年聯閤發布瞭《中學生閱讀行動指南》推薦目。





目錄

目次
前言1
遁入不朽1
拜占庭的陷落28
亨德爾的復活54
一夜天纔79
滑鐵盧:決定世界命運的一刻97
瑪利亞浴場哀歌122
埃爾多拉多的發現134
英勇的瞬間149
越過海洋的第一句話161
逃嚮上帝183
爭奪南極219
密封列車249
西塞羅262
威爾遜的失敗286

精彩書摘

  滑鐵盧:決定世界命運的一刻
  拿破侖
  1815年6月18日
  命運總是趨嚮強勁有力者和施行暴力者,多年來奴性十足俯首帖耳地屈從於個彆的人:愷撒、亞曆山大拿破侖。因為命運鍾情於具有自然元素般爆發力的人,他們和它相似,都像捉摸不定的元素。但有時,在曆史的長河中會有殊為罕見的瞬間,命運一時脾氣乖張,突然獻身於某個微不足道的人。命運之綫會頃刻之間落入一個無足輕重的人手裏。這在世界史裏可是最為令人驚奇的瞬間。重大責任的風暴把這樣一些人捲入氣勢磅礴、豪邁壯闊的世界賭局之中,總使他們驚慌失措,而不是使他們歡欣鼓舞。他們總是渾身戰栗地把拋到他們手裏的命運隨手扔掉,隻有在極為罕見的場閤,纔會有人使勁抓住機遇,使自己也隨之節節高升。因為宏偉之事屈就卑下之人隻有一秒鍾之久;誰若錯過時機,永遠不會再濛眷顧。
  維也納會議的與會者輕歌曼舞,調情取樂,陰謀重重,爭論不休。突然,消息傳來,猶如炮彈霹靂轟鳴:拿破侖·波拿巴,這頭套上鎖鏈的雄獅,已經掙脫厄爾巴島的囚籠。其他的信使接踵而至:拿破侖已占領裏
  昂,已趕走國王。國王的部隊高舉戰旗,情緒狂熱地投到他的麾下,他已進入巴黎,進入推勒裏宮。萊比锡會戰和二十年殺人無數的戰爭全都白費。方纔還連聲抱怨、爭吵不休的各國大臣,仿佛被一隻利爪抓獲,全都聚集一堂,英國,普魯士,奧地利,俄羅斯倉促中紛紛組建軍隊,以便再次擊潰這個篡奪皇權的傢夥。這次可要乾淨徹底地把他擊潰。皇帝們、國王們組成的閤法的歐羅巴,從來沒有比在這乍一受驚,迷惑之際更加團結一緻。威靈頓從北方嚮法國挺進。普魯士軍隊在布呂歇爾的指揮下,從旁插入進行增援。在奧地利,施瓦爾稱貝格武裝起來,各路兵團紛紛進軍。俄羅斯的軍隊作為預備隊,拖著輜重,橫穿德意誌的疆土。
  拿破侖一眼就看到緻命的危險。他清楚地知道,已經沒有時間等待,不能聽任這幫暴徒聚集起來。他必須在普魯士人、英國人、奧地利人匯成一支歐洲軍隊,使他的帝國徹底淪陷之前,把他們分成幾塊,各個擊破。他必須迅速用兵。不然,他自己國內心懷不滿之徒就會抬頭。他必須在共和黨人勢力加強,和保皇黨人結成同盟之前,戰勝聯軍。必須在兩麵三刀、捉摸不定的富歇f和他的對手及同類塔勒蘭g聯手,陰險狠毒地在他背後捅上一刀緻他死命之前,就獲得勝利。
  他必須一鼓作氣,利用軍隊高昂的士氣、奔放的激情撲嚮他的敵人;每天都意味著損失,每一小時都危機四伏。於是他便孤注一擲,匆匆忙忙地把叮當作響的色子扔嚮歐洲最為鮮血淋灕的戰場,扔嚮比利時。6月15日拂曉三點,拿破侖大軍——目前也是他麾下唯一的軍隊——的先頭部隊,越過邊界,16日在利尼城郊衝嚮普魯士軍隊,把它擊敗。這是雄獅突破獸欄後發齣的第一次猛擊,可怕的一擊,但並非緻命的一擊。普魯士軍隊嚮布魯塞爾撤退,這支軍隊遭受重創,但未被徹底消滅。
  於是拿破侖準備第二次打擊,對象是威靈頓。他自己不作喘息,也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因為每天都會給敵人帶來增援部隊。而他身後的法蘭西,那血已流乾、極度不安的法蘭西人民必須捷報頻傳,纔會如飲烈酒,醉意醺然。6月17日,他率領全軍直達加特布拉高地。他的敵人,那位沉著冷靜、神經就如鋼鐵一樣堅韌的威靈頓就在那裏安營紮寨。拿破侖的設陣布局從未像這天這樣縝密周全,他的軍令也從未像這天這樣清晰明確:他不僅周密考慮瞭進攻的步驟,也考慮到他麵臨的種種危險,那就是,布呂歇爾的軍隊雖被擊潰但未被消滅,可能會和威靈頓的部隊會師。為瞭阻止英、普兩軍會閤,他分齣一彪人馬,亦步亦趨地追逐普魯士軍隊,使得他們無法和英軍接頭。
  拿破侖把追逐普軍的這支部隊交給格魯希元帥指揮。格魯希是個中庸資質的人,正直坦誠、勇敢可靠,是位騎兵將領;久經考驗,然而也僅僅是名騎兵將領而已。他不是一個像繆拉a那樣騎在馬上熱血沸騰、動人心魄的狂熱鬥士,不是像聖·西爾和貝爾濟哀c一樣的戰略傢,也不是像奈依d似的英雄。沒有戰士的護心鐵甲修飾他的胸膛,沒有神話點綴他的形象,沒有顯而易見的特點使他得享榮譽,在拿破侖傳奇的英雄世界裏占有一席之地——隻有他的不幸,隻有他的厄運使他名揚四海。他南北徵戰,參加各個戰役達二十年之久,從西班牙打到俄羅斯,從荷蘭打到意大利,慢慢地一直爬到元帥的尊榮地位,並非無功受祿,但也並無特殊建樹。奧地利的槍林彈雨,埃及的炙人烈日,阿拉伯人的鋒利匕首,俄羅斯的嚴寒冰凍,把他的諸多前任全都一掃而空。德賽在馬倫哥陣亡,剋萊伯在開羅捐軀,拉耐在瓦格拉姆喪命。這元帥的最高尊榮,他並非憑著衝鋒陷陣贏得,而是二十年戰爭槍炮轟鳴,為他掃清瞭道路。
  拿破侖清楚知道,格魯希並非英雄,亦非戰略傢,而是一個忠誠可靠的軍人,勇敢、冷靜。但是他手下的元帥有一半已埋首沙場,其餘的元帥待在自己的莊園裏安度晚年,情緒惡劣,沒完沒瞭地露宿戰場,他們已不勝其煩。因而拿破侖被迫把進行決定性行動的任務托付給一個資質平庸的軍人。
  6月17日上午十一點,在利尼之戰獲勝後一天,滑鐵盧之戰前一天,拿破侖第一次把獨立指揮的大權交付給格魯希元帥。
  一瞬間,就一天之久,生性謙遜的格魯希,從等級森嚴的軍隊中脫穎而齣,一躍進入世界曆史。可是隻是一瞬間而已,而這是什麼樣的一瞬啊!拿破侖下達的命令,措辭清晰。他自己揮師撲嚮英國人之際,格魯希的任務則是率領拿破侖大軍的三分之一尾隨普魯士軍隊,緊追不捨。任務顯然再簡單不過,直截瞭當,不緻誤會;可是也富有彈性,雙刃鋒利,猶如寶劍。因為在緊追敵軍的同時,格魯希還得時刻與皇上的主力部隊保持聯係。
  這位元帥猶猶豫豫地接受瞭這道命令。他從來也不習慣獨當一麵,獨立指揮。他深思熟慮,卻無獨創精神,隻有在皇帝天纔的目光指示他該采取什麼行動,他纔感到踏實,纔心裏有底。此外,他感受到在他背後,將軍們對他極為不滿;也許也感受到命運陰暗的安排。因而隻有司令部就在附近,他纔感到心安:因為他的部隊和皇帝的主力部隊隻差三小時急行軍的路程。
  大雨滂沱之中,格魯希辭彆皇帝。他的士兵踏著泥濘不堪、又滑又軟的泥土,慢慢地尾隨著普魯士人,或者至少是嚮著他們認準的方嚮緩緩前進,他們估計布呂歇爾和他的將士就在這個方嚮。
  加猶之夜
  北邊襲來的滂沱大雨下個不停。拿破侖的師團在黑暗中拖泥帶水地走來,猶如一群淋得精濕的畜群。每個人的鞋底上都粘著兩磅重的爛泥。沒有過夜的地方,沒有房屋。麥秸、榖草吸滿瞭水,沒法躺上去歇息。隻好十幾個士兵在瓢潑大雨之中擠成一堆,背靠著背直挺挺地坐著,勉強閤眼睡覺。皇帝自己也不休息,他像得瞭熱病,神經緊張,渾身都不自在。因為天氣惡劣,雨水猶如密不透風的帷幕,無法分辨周圍地形。探子傳來的報告都混亂不堪。他還不知道,威靈頓是否已經應戰,格魯希那邊沒有發來關於普魯士人的消息。於是他親自在深夜一點,不顧傾盆大雨,沿著前哨一直走到英軍炮擊的射程之內,逼近英軍的陣地。英軍露營地裏不時透過濃霧亮起一道煙霧繚繞的稀薄亮光。拿破侖這時製定進攻計劃。直到天光微微泛白,他纔迴到加猶的小茅屋裏,這裏是他簡陋寒磣的司令部。他收到格魯希發來的最初幾份報告,關於普魯士人撤退的消息含糊不清,總算還有令人寬慰的允諾,他正對普魯士人緊追不捨。雨漸漸停止,皇帝焦躁不耐地在屋裏踱來踱去,凝望著黃色的地平綫,看遠方是否逐漸顯現齣來,這就預示著決定性的一搏。
  清晨五點,大雨完全停歇。他內心裏的雲霧也已消散,決心已定。他下達命令,九點整全軍集閤,準備衝鋒。副官們縱馬嚮各個方嚮馳去。不久,全隊集閤的鼓聲隆隆響起。這時拿破侖纔在他的行軍床上躺下,睡上兩個小時。
  滑鐵盧之晨
  早上九點。部隊還沒有全部集結。一連下瞭三天雨,地麵水濕鬆軟,部隊的任何調動都很睏難,炮兵受阻,難以跟進。好不容易纔雲開日齣,陽光普照,但是風力強勁。然而這次齣現的可不是奧斯特利茨的太陽,光芒萬丈,預示吉星高照,而隻是北國的日照,陰慘慘地散發齣暗黃的光芒。部隊終於集閤完畢。開戰之前,拿破侖再一次騎著他的白色駿馬,檢閱全軍的隊列。戰旗上的老鷹和往常一樣,在皇帝策騎走過時垂落緻敬;騎兵戰士殺氣騰騰地揮動佩刀,步兵則把熊皮帽放在刺刀上,高舉槍支嚮皇帝敬禮。戰鼓齊鳴,發齣狂熱的陣陣鼓聲;喇叭吹響,嚮統帥發齣激越歡快的號聲。但是所有這些嘹亮的號音,隆隆的鼓聲都被七萬健兒的嗓子齊聲發齣的驚濤駭浪般的雄壯的歡呼聲“Vivel'Empereur!(皇帝萬歲!)”所淹沒。“皇帝萬歲!”像震耳欲聾的滾滾雷鳴從團隊上空越過。
  拿破侖統帥大軍二十年,沒有一次檢閱比這最後一次閱兵更為壯觀,更為熱烈。歡呼聲還在空中迴蕩,十一點——比預期的時刻晚瞭兩個小時,足足晚瞭兩個小時,招緻災禍的兩個小時!——命令已下達給炮手,炮擊山丘,把那裏的紅衣士兵統統炸死。然後,奈伊元帥,這位“Lebravedesbraves(勇士中的勇士)”便率領步兵挺進。拿破侖的決戰時刻開始。關於這次戰役已有過無數次的描寫,但是人們依然不厭其煩地閱讀這場戰役激動人心的起起伏伏,勝敗交織,進退互顯。華爾特·司各特a作過場麵恢弘、氣勢磅礴的描繪,斯當達爾b作過軼事趣聞般的敘述。由近及遠,由遠及近,從統帥觀戰的山丘,從騎兵縱橫飛躍的馬鞍,都對這場波瀾壯闊的戰役作過細緻入微的觀察。這場戰役是件藝術品,充滿懸念和戲劇性;一刻不停地在恐懼和希望中變幻不定,突然又轉化為極度深重的災難瞬間。一齣真正悲劇的範例,因為在這個彆人的命運之中,整個歐洲的命運也隨之確定。拿破侖一生光怪陸離的煙火絢麗異常,猶如一支火箭再一次直射九天之上,然後又掙紮著墜落下來,永遠熄滅。
  從十一點到一點,法蘭西大軍的各團人馬衝上高地,占領村落和陣地;被擊退後,又再度衝上高地。上萬陣亡戰士已蓋滿這泥濘潮濕的山岡,周遭闃無一人。交戰雙方除瞭人睏馬乏,全都一無所獲。兩支軍隊精疲力竭,兩位統帥心神不寜。他倆全都知道,誰若首先獲得增援,勝利就屬於誰。威靈頓指望的是布呂歇爾,拿破侖指望的是格魯希。
  ……

前言/序言

  譯序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茨威格成為德語文壇上一顆耀眼明星,佳作不斷,聲譽日隆。膾炙人口的中短篇小說引人擊節贊嘆,作傢傳記和曆史人物傳記也因采用心理分析而彆具魅力,大受歡迎。難怪這位生性謙和的作傢日後不無得意地迴憶:“在那幾年,有位客人造訪我傢……它就是‘成功’。”我們呈獻給讀者的這本《人類群星閃耀時》,便是綴在他成功冠冕上的一顆璀璨的寶石。
  本書原文書名為SternstundenderMenschheit。“Sternstunde”,原意是:曆史上決定命運的時刻,關鍵時刻,轉摺關頭。
  茨威格善於在生活中捕捉決定人生戲劇劇情發展的瞬間,自然也會在曆史上找到對人類命運起決定作用的關鍵時刻。由於特定的曆史環境和極不尋常的契機,使人的天纔在這一時刻充分發揮,人性的力和美充分展現。當外界給他動力之後,他會迸發齣難以估量的力量,戰勝難以剋服的睏難,作齣超乎尋常的貢獻,創造驚天動地的奇跡。這種人性閃耀齣來的無比輝煌絢麗的奪目光輝,具有驚人的美麗,猶如一顆顆明亮的星辰,在蒼穹中燭照人世。
  本書十四幅“曆史微型圖畫”就嚮我們展現瞭十四個星光燦爛的時刻,或是重大的曆史事件,或是某些有代錶性的人物所經曆的內心激烈鬥爭和命運的波瀾起伏。
  《遁入不朽》:新大陸的發現開啓瞭人類曆史的新紀元,茨威格則以《遁入不朽》作為全書開捲第一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他帶迴的大好消息使西班牙舉國癲狂。文中主人公巴爾博亞便是其中的典型。他膽識過人,勇於進取,能吃苦耐勞,不畏艱險。他一朝獲悉,越過狹窄的巴拿馬海峽,即可看見歐洲人從未得見的陌生海洋,而在海岸邊,珍珠、黃金俯拾皆是。於是犯有前科的巴爾博亞為瞭逃脫法律製裁,鋌而走險,力爭成為發現無名海洋的第一人,把大海和海邊的國土獻給王室,從而名垂青史,名利雙收。他手下的一百多名忠實的追隨者也都在欲望的激勵下,踴躍參加這次危機四伏,充滿艱險的遠徵。這些遠徵者在熱帶密林中曆經艱辛,承受重大犧牲之後,穿過無路可行的叢林,渡過湍急凶險的河流,抵達無名海洋的岸邊,完成瞭發現這無邊無際的遼闊海洋——太平洋的壯舉,成為青史留名的英雄。但這些西班牙徵服者半似天使,半似魔鬼。他們憑著超人的精力,齣眾的毅力,排除前進道路上意想不到的重重艱險,建立瞭不朽功績。發現太平洋,使得人類的視野大為擴展,是一大進步。在這過程中他們的英姿猶如天神,光彩奪目。但是他們在黃金麵前,你搶我奪,惡言相嚮,大打齣手,又暴露齣瞭人性中最卑下的品質,貪婪、自私,和野獸一樣互相撕咬,各不相讓的猙獰麵目,直如魔鬼。他們並沒有明確的崇高目的,而隻有朦朧的利己盤算。作者讓我們看到瞭新世紀誕生時的血雨腥風,刀光劍影。
  《拜占庭的陷落》:君士坦丁大帝建都拜占庭,這座城市遂被命名為君士坦丁堡。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大羅馬帝國,教會也因而分裂成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拜占庭成瞭基督教文化在東方的強大堡壘,傳承著古希臘文化的傳統,是基督教世界在歐洲東部伊斯蘭教勢力範圍內獨樹一幟的基督教文化的堅強磐石,穆斯林世界的心腹之患。1451年,土耳其新即位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以占領拜占庭為國策,竭盡全力要占領這座孤城。經過兩年奮戰,拜占庭終於淪陷,開始瞭長達五百年的奧斯曼帝國統治。拜占庭的淪陷使希臘文化遭到毀滅性的摧殘,隻有劫後剩餘的珍寶流散民間,傳到意大利,激起文人和藝術傢的極大興趣,激發他們的靈感,終於促成文藝復興的齣現。因而這一事件被茨威格作為第二篇的主題。
  《一夜天纔》:法國大革命顯然是人類發展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重大事件。茨威格沒有描寫1789年7月14日,法國革命中人民如何奮起攻陷巴士底獄,也沒有描寫路易十六國王和王後如何命喪斷頭颱,而是選擇瞭《馬賽麯》的創作過程及其作者坎坷的命運。這首天纔的戰歌齣自一個籍籍無名的業餘詩人和作麯傢,工兵上尉盧歇·德·利勒之手。作者在一夜之間將詞麯一揮而就。這首原本為萊茵軍團寫作的軍歌卻在幾年後點燃瞭馬賽誌願軍的愛國熱忱,激勵瞭他們的革命意誌,北上開進巴黎,從而以《馬賽麯》聞名於世。那鏗鏘有力的詩句,激情如熾的鏇律,從此響徹歐洲大地,使各國封建君主為之顫抖,被壓迫人民深受鼓舞,成為法國大革命的象徵。這首驚天動地的作品凝結瞭韆百年來受壓迫人民爭取自由的強烈願望,因此它纔有這麼巨大的感染力。然而這位被命運選中的詩人,卻並未因這首名麯一舉成名。這位真誠的革命詩人,看到和他一樣滿腔熱情地為“親愛的,自由!”服務的人們被激進分子雅各賓黨人處死,悲憤已極,誓不與這批新的暴君沆瀣一氣,於是創作這首革命歌麯的詩人居然成瞭反革命。若非羅伯斯庇爾及時下颱,盧歇也難逃命喪斷頭機下的命運。革命與反革命在法國摺騰瞭幾十年,《馬賽麯》也時而被人引吭高歌,時而被人徹底遺忘。盧歇也就這樣度過瞭十分淒涼悲慘的一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的遺骸纔被移葬巴黎的榮譽軍人教堂。
  另一篇取材於法國大革命的文章乃是《滑鐵盧》。1815年被幽囚在厄爾巴島上的拿破侖不甘心這種屈辱待遇,逃離小島,重返巴黎。被波旁王朝收編的法蘭西大軍,聽到《馬賽麯》的聲音,立即倒戈,重返拿破侖麾下。正在維也納開會的各國君王和大臣大吃一驚,重組聯軍,企圖圍剿這頭破欄而齣的雄獅,重建歐洲舊日的專製秩序。然而拿破侖久經沙場,用兵如神。一次交鋒,拿破侖就擊潰普魯士的隊伍,迫使普軍撤退。終於在滑鐵盧形成英法兩軍對壘,決定勝負的局麵。拿破侖的麾下本來戰將如雲,如今已所剩無幾。幾位著名元帥都在曆次戰鬥中陣亡,其他人或退隱林下,或投靠波旁王朝。滑鐵盧決戰時負責追擊普魯士軍隊的任務便落在格魯希元帥身上。兩軍勢均力敵,傷亡慘重,隻有獲得增援,纔能決定勝負。此刻,負責追擊普軍的格魯希,若能見機行事,迴師增援皇帝,定會扭轉戰局。然而,提前趕到滑鐵盧戰場的,卻是布呂歇爾,他巧妙地擺脫法軍追擊,增援威靈頓。一念之差,決定瞭拿破侖王朝永無重建的可能,決定瞭波旁王朝的復闢成功,革命曆史的逆轉。
  茨威格用《馬賽麯》和《滑鐵盧》記載瞭法國大革命的起始和終結,是想告訴我們,決定因素是人性。旺盛的人氣使弱者變為銳不可當、無往不利的常勝之師。而背離人民利益,隻會招緻兵敗亡國的下場。耐人尋味的是《馬賽麯》一文的結尾:茨威格把盧歇·德·利勒和拿破侖·波拿巴並列,他們雙雙都安葬在巴黎榮譽軍人教堂,享受最高榮譽,以錶彰他們不朽的功績。盧歇憑的是一夜天纔,而拿破侖憑的是赫赫戰功。前者落魄一世,後者名滿天下。在顯赫的戰功後麵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看來功過參半,甚至功不敵過。而一夜天纔的作品則世世代代為法國人所引吭高歌。待到蓋棺論定,返璞歸真,一個是渺小的上尉,一個是渺小的中尉。這個令人錯愕的結論,充分反映瞭茨威格的曆史觀和他對曆史人物的獨特評論。
  本書另外幾篇著重描寫幾位傑齣人物在人生道路上經曆的激動人心的鬥爭,例如《亨德爾的復活》。亨德爾這位和音樂之父塞巴斯蒂安·巴赫同年的德國古典音樂大師,巴洛剋音樂的傑齣代錶,創作甚豐,享譽歐洲樂壇。1727年亨德爾加入英國國籍,成為英德兩國都引以為豪的大師。亨德爾取得的這些輝煌的成就,茨威格在文中略而不提,而是以小說傢和戲劇傢的嫻熟手法,截取這位音樂大師一生中經受的兩次沉重打擊和他獲得的兩次復活。起先是命運讓這位精力充沛,像巨人一樣健壯的偉丈夫遭受緻命的打擊,腦溢血,半身不遂。他以驚人的堅強意誌力同這種時至今日都還無法徹底治愈的頑疾做堅決的鬥爭,以超人的毅力戰勝病魔,重返樂壇。這是肉體的復活。更加令人驚愕的乃是亨德爾第二次和命運的搏鬥。年逾六旬的大師又一次處於人生低榖。戰亂頻仍,英國經濟蕭條,加上寒流襲擊,債颱高築,生活拮據,似乎使他靈感之流壅塞,創作欲望銳減。他一夜夜躑躅在倫敦街頭,瞭無生趣,隻求休息,隻求長眠。突然一位無名詩人呈獻給他的劇本《彌賽亞》(救世主)映入他的眼簾,給這位瀕臨絕境的大師以強烈的創作激情,激發他洶湧澎湃的創作靈感。在被人遺忘、心力交瘁、纔思枯竭的內心危機時刻,亨德爾從耶穌復活這一振奮人心的故事裏獲得力量和靈感,開始不眠不休地創作歌頌救世主,歌頌聖子耶穌的氣勢磅礴、雄偉豪邁的清唱劇《救世主》。在歌頌救世主復活的過程中他纔思泉湧,樂思如潮,一連三個星期嘔心瀝血廢寢忘食地奮筆疾書,寫齣他對上帝的贊美,也是對世人、對人性的歌頌。創作瞭這一曠世名麯,作麯傢也剋服瞭內心的危機,獲得瞭精神上的復活。
  再如:《瑪利亞浴場哀歌》。作者在這裏描寫的是歌德晚年的一段戀情。睿智如歌德般長者,在即將進入耄耋之年時,也會“無視時光流逝,乾齣老年人所犯的溫馨甜蜜的傻事”,想娶“一位年輕的太太”。七十四歲的老詩人,在瑪利亞浴場愛上瞭年方十九的烏爾裏剋·封·勒維措。求婚不成,詩人悵然離去,迴到魏瑪。途中寫下瞭曠世名篇《瑪利亞浴場哀歌》。茨威格沒有描寫這段奇特戀情的經過,隻著墨於詩人內心的激動和痛苦。魏瑪的睿智老人歌德,經曆瞭一生中刻骨銘心的一次失戀。他那顆未被時間磨損銷蝕,依然充滿青春活力的心,忘記瞭歲月在他衰朽的軀體上留下的風雨斑駁的痕跡。艷若嬌花的少女獻上的一吻,究竟是充滿瞭鍾情少女心醉神迷的柔情,還是對大師錶示仰慕,對父親錶達敬意?少女的心變幻莫測,是否真的已經屬於詩人?這些摺磨人的疑問使得老人大病一場,渡過瞭這個即使天纔也難以幸免的危機,剋服無奈,終於認命,戰勝瞭自己,找到瞭自我。《瑪利亞浴場哀歌》使詩人在歌頌愛情之餘,領悟到自己的餘生應該用來為人類的文化大廈添上美麗的飛簷廊柱,把他餘生的宗旨,設定為“放棄”和“完成”,放棄非分之想,完成上天賦予的使命。精神升華,心靈滌淨,在文學創作中尋找自我完善,從而把全部精力付諸寫作,完成瞭擱置多年的長篇小說《維廉·邁斯特》和他不朽的詩篇《浮士德》。佳作應運而生,顯示瞭人類的星辰熠熠生輝。
  再如《英勇的瞬間》和《逃嚮上帝》。
  《英勇的瞬間》用詩體敘述瞭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事。這位青年時代便蜚聲文壇的傑齣作傢,不滿沙皇的專製暴政,參加革命團體,被捕後判處死刑。在黎明前的昏暗中他被押赴刑場,等候死神降臨。在這生死關頭突然接到特赦令,又把他從死亡的路上拉瞭迴來。這一生一死,一死一生,相隔那麼近,來得那麼快,形成無比巨大的震撼力,集中打擊在一個毫不設防的心上,造成強烈無比的靈魂震顫和難以估量的心靈創傷,就像被突然推進陰森恐怖的陰曹地府,又被人使勁從冥王之國強拉齣來。脆弱的神經哪能經受這樣的刺激,碰到這樣的考驗不是被擊成齏粉,就是煉就超乎常人的精神力量。這種非常人的生死體驗也成就瞭這位不尋常的文學巨匠,使他看到被侮辱與被損害者內心的創傷,看到偶一失足飲恨終身者揮之不去的“罪”與如影隨形的“罰”,聽到貧苦無助與被迫犧牲者無聲的哀號。麵對死神的這一瞬間,這一英勇的瞬間,使作傢在迴顧往事時,看到專製暴政下人民受到的種種苦難,洞察他們內心的痛苦,從而寫齣他日後震撼世界的鴻篇巨著《罪與罰》《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白夜》《死屋手記》以及《卡拉瑪佐夫兄弟》等。正因為他經曆瞭一般人所從未體驗過的苦難,他纔能寫齣無比深邃的心理活動和令人震撼的內心悸動,展現一個哀鴻遍野的世界,苦難重重的悲慘世界。這是他用自己的心血寫成的篇章。大悲大喜的情節,形形色色的人物,在他的筆下自成一個大韆世界,令人嘆為觀止。茨威格正是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和創作的基礎上寫齣瞭這首凝練的長詩。
  另一篇以戲劇形式描述托爾斯泰生前最後日子的小品《逃嚮上帝》,也是茨威格對托爾斯泰進行長期研究之後的成果。茨威格的《描述自我的三作傢》中便包括瞭托爾斯泰。托爾斯泰的名著《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寫齣瞭俄國人民的性格和輝煌的曆史,揭示瞭俄國社會深層的矛盾,也反映瞭俄國底層人民的苦難。同時,在托翁筆下的人物身上依稀可以見到托翁的身影。劇中提到的兩個人物,幾乎就是托翁的化身。托爾斯泰是俄國人民的精神領袖。他的著作,是一代代俄羅斯人的精神食糧。他們希望托爾斯泰在反對專製暴政的鬥爭中能成為戰士,登高一呼,領導大傢衝鋒陷陣。但是他卻反對暴力,他不是革命者。當局嫌他走得太遠,民眾嫌他不肯同行。到瞭晚年,托爾斯泰的思想發生變化,為自己養尊處優的生活感到愧疚,想要改變這社會不公的現狀,於是提齣自己的宗教觀念,“從我做起”,自己做靴子,自己種地,放棄貴族稱號和奢侈生活,粗茶淡飯,過平民的生活,為瞭求得內心的平靜,想用自己的行動來感動社會上層人士,用非暴力的行動來改變世界。這使當權者把他視為異己,也使激進派把他視為叛徒。更使他深受摺磨的是,他企圖放棄個人財産的打算也不能為妻子和兒子所理解。傢庭矛盾尖銳,於是在八十三歲高齡時,他突然離傢齣走,死於一個小火車站,震動瞭全世界。
  《埃爾多拉多的發現》:美國是個移民國傢。茨威格藉舒特爾的個案,描述十九世紀上半葉美國乃至歐洲各國嚮美國西部大量移民,形成淘金狂潮的經過。先是瑞士人舒特爾在埃爾多拉多,也就是今天的加利福尼亞,開荒種地。他買下大片土地建立自己的王國,單憑農業的豐産豐收,已使他成為富可敵國的富豪。不料在他的地麵上發現瞭金砂。這個消息使人瘋狂,無法保密,還加以誇大。人們頓時把他的領地說成遍地黃金的奇妙寶地。人們聞訊,蜂擁而至,本來當地就法製不全,人們見利忘義,把舒特爾的莊園搶劫一空。按照叢林法則,占地為王,真是鳩占鵲巢。主人舒特爾反而被迫逃離傢園,落個傢破人亡的下場。加利福尼亞成為美利堅閤眾國的一州後,法製漸漸健全,但是淘金狂潮中發生的一切暴行全都一風吹散。舒特爾這位遭到掠奪的昔日富豪竟淪落成一個乞丐,成為眾人的笑柄。然而真正應該受到嘲笑的則是自詡為公正公平的美利堅閤眾國及其難以撼動的龐大官僚機構。
  《越過海洋的第一句話》:也是記述美國發展過程中的一個事件——圍繞著橫跨大西洋鋪設海底電纜所發生的故事。二十一世紀的人見到的是互聯網、宇宙飛船、超音速飛機、iphone,很難想象十九世紀蒸汽機、電報機的發明在當時産生的轟動效應。美國企業傢費爾特以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多年的努力,在新舊大陸之間鋪設海底電纜。眼看成功在即,民眾熱情歡呼,人類又創造瞭一個奇跡。結果卻功虧一簣,遭到失敗。在眾人灰心喪氣,計劃擱置多年之後,鍥而不捨的費爾特終於完成瞭這一宏偉的工程。是科技進步促成瞭他的成功,還是他的不屈不撓的意誌使得韆百萬人的希望得以實現?
  《爭奪南極》:一百年前,挪威探險傢阿濛森和英國艦長斯各特之間展開瞭一場沒有硝煙的南極爭奪戰,看誰先抵達南極。斯各特和他的夥伴們在南極英勇探險,最後死於冰天雪地之中的悲壯事跡,深深地打動瞭茨威格。茨威格沒有描寫勝利者阿濛森,而是描寫失敗者斯各特。因為在斯各特這一隊南極探險不幸遇難者的身上,散發齣人性的光輝。他們個人的榮譽和祖國的榮譽交織在一起。不是為瞭個人名利,而是為瞭祖國的榮譽,這些勇士踏上徵途,探求地球的最終奧秘,嚮一個無人知曉的冰天雪地的陌生世界進發,力爭成為徵服南極的第一批人。他們把自己的聰明纔智、勇氣膽識都發揮到瞭極緻。此行的艱險和睏難,他們心裏有數,但是沒有想到,有人竟捷足先登。挪威南極探險傢阿濛森,比他們早一個月抵達瞭南極點,南緯90度,給他們留下瞭轉呈給挪威國王的信件。在這場競賽中失利的斯各特,以紳士應有的氣度接受失敗的事實,願意把彆人成功的消息轉告世人。在返迴營地的歸途中,漫天風雪、極度嚴寒迫使他們停住腳步。如何生,如何死,如何進取,如何與艱難險阻搏鬥,人性的美發展到崇高的地步。在生與死的考驗麵前,他們想到的是夥伴們的安危,絕不拖纍彆人,把生的機會留給彆人,而在必死無疑的瞬間,他們想到親人,想到友人,想到祖國。若乾時間後,人們找到斯各特船長臨終之前寫的信件,看到他充滿柔情的最後的思想,想到祖國,為祖國感到光榮,祖國也為他們感到驕傲。就是這樣一批無畏奮進的先驅者,為我們探得瞭崇高的奧秘,我們生活的地球的深藏不露的幽榖險境。
  作為原書1926年版最後一篇的是《密封列車》。它顯示瞭茨威格當時的政治態度。
  流亡瑞士的列寜在1917年迴到彼得格勒領導十月革命。《密封列車》告訴我們這一蘇共諱莫如深的重大曆史事件:他是乘坐敵人的專列從瑞士越過德國全境,經瑞典、芬蘭抵達彼得格勒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被人認為不問政治的茨威格對俄國發生的革命、對列寜都懷有好感,認為十月革命就像親曆這一事件的美國記者約翰·裏德所說的是“震撼世界的十天”,而俄國革命則是“一次偉大的革命實踐”。當時英法意俄組成協約國,和德奧同盟對壘,德奧雖然以寡敵眾,但銳勢不減。凡爾登一戰,大挫協約國在西綫的攻勢,而東綫的俄羅斯軍隊卻是德軍碰到的難以對付的頑敵。為瞭集中兵力對付英法聯軍,避免腹背受敵,德國當局希望俄國國內騷亂不寜,俄軍士氣低落。於是他們想到瓦解俄軍的神奇武器,僑居瑞士的列寜。倘若列寜迴國,定能以革命代替戰爭,這符閤德國的利益。而列寜也感到,世界大戰是發動革命的良機。三年血戰,死傷無數,兵無鬥誌,民怨沸騰。羅曼諾夫王朝在1917年3月革命時就應聲倒塌,臨時政府不想徹底革命,隻想繼續打仗。這不符閤以列寜為代錶的共産國際,即日後成立的第三國際的意見,列寜急於迴國,撥轉革命的航嚮,於是他纔會走齣這步險棋,甘冒叛國的罪名,和德國代錶簽訂協議,由德國軍隊護送,乘坐“密封列車”,返迴俄國。
  1940年,茨威格又寫瞭兩篇小品,《西塞羅》和《威爾遜的失敗》,附在這本書裏。促使作者命筆的起因乃是納粹的崛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西塞羅》:馬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羅作為古羅馬齣類拔萃的演說傢載入史冊。茨威格則強調西塞羅是歐洲第一位人文主義者,主張人權,反對專製獨裁。公元前四十年代,愷撒擁兵自重,成為羅馬真正的獨裁者,儼然無冕之王。國內一片沉寂,不聞反抗之聲。被尊為國父的西塞羅也被迫退隱林下,閉門讀書著述,不問國事。可是有人對愷撒的專製獨裁已忍無可忍,公元前44年3月15日公然刺殺愷撒。愷撒已死,羅馬麵臨民主與專製的抉擇。殺死愷撒的凶手未必是未來共和國的締造者。而軍權在握、野心暴露的三個軍閥也已顯露齣他們隻求攫取權力,並不顧及百姓利益的特點。國內的形勢險惡混亂,羅馬的命運詭異曖昧。人們遲遲不敢錶態。這時似乎與世無爭的西塞羅拍案而起,突然返迴羅馬,明確錶示支持刺殺愷撒的行為,號召人們反對爭權奪利的幾個軍閥,公開揭露他們的嘴臉,最後死於他們雇來行凶的殺手刀下。這顯然暗示第三帝國的當權者滿嘴都是人民利益而壓製人民的凶態畢露。茨威格希望有人,有許多人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齣,冒著敵人的毒焰,揭露當權者的嘴臉。真正的勇士並非不曾有過怯懦的時候,真正高尚的心靈並非不曾有過低下的念頭。關鍵在於決定性的時刻錶現如何。在獨夫麵前堅持自由思想,以犀利的言辭針砭時弊,在死亡麵前能鎮定自若,不卑不怯,需要超人的勇氣,堅定的信念。
  《威爾遜的失敗》:威爾遜總統領導下的美國是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決定性因素。大戰從1914年開始,已把歐洲各國捲入殘酷廝殺、血肉橫飛的激戰之中,直殺得難分難解。德國麵臨協約國東西二綫的夾擊,並未露齣敗相。由於美國參戰,打破瞭交戰雙方勝敗難分的均勢。人們於是寄希望於美國總統威爾遜,希望他能給戰火紛飛的歐洲大陸、給人類帶來永久性的持久和平。但是在民族主義抬頭,各國政府隻圖眼前利益、隻想擊潰對方以報仇雪恨為最終目的的情況下,威爾遜總統的理想主義破滅。此時建立的國際聯盟隻是為戰勝國分割戰敗國加以閤法外衣的場所。對中國的不平等條約便是國聯的産物。這是一個不講公正、毫無信義的國際組織,自然毫無威望。茨威格通過《威爾遜的失敗》一文,不僅喟嘆威爾遜的理想主義的失敗,也錶達瞭他對1939年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悲觀絕望;寫的是第一次大戰結束時的情景,錶達的卻是他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的心情。
  作者以廣博深厚的曆史知識和重點集中的細節描寫,使得這些事件擺脫濃重的曆史迷霧,形象生動地突顯在讀者麵前,使人濃縮集中地經曆瞭這些在史籍裏從不詳細描繪,然而確實驚心動魄、意義深遠的事件。茨威格寫得凝練,但不枯燥,材料裁剪適度,描述精確,把韆鈞一發的緊張瞬間寫得可信而又真實。人物的類型和命運也有區彆,但是寫作的目的不變,依然是要顯示人類在其代錶性人物身上所錶現齣來的力和美。
  這本《人類群星閃耀時》,的確雅俗共賞,因為書中記載瞭人類在前進道路上留下的令人難忘的深深印記,也因為作者采用的新穎彆緻的文學風格。正如他同時代作傢弗朗茨·颱奧多爾·策剋爾在1927年9月13日給他的信裏所說,這是一種“新式的兼有敘事性-戲劇性的文學類型”。茨威格的小說堪稱獨步,自不待言,他的劇作也使他名噪一時,錶明瞭他在戲劇創作方麵也具有深厚功底。這兩種能力在本書各篇中的有機結閤,決定瞭此書的新穎和魅力。茨威格滿腔熱情地歌頌人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人振奮。這些精彩的曆史特寫,集中生動,文筆優美,雖是真人真事,卻寫得精彩緊張,跌宕起伏,和虛幻的小說相比,自會因真實確鑿而具有獨特魅力,既介紹瞭曆史知識,闡述瞭人生哲理,又讓人得到藝術享受。這正是茨威格此書雅俗共賞的魅力所在。
  張玉書
  藍旗營龍年元宵節前夜


好的,以下是一本不包含《名著名譯叢書:人類群星閃耀時》內容的圖書簡介: --- 《寰宇探秘者:宇宙文明的恢弘史詩》 沉浸式體驗,穿越時空,解碼宇宙的終極奧秘 圖書定位: 這是一部集天文學、物理學、哲學思辨與未來科技預測於一體的宏大敘事作品。它將帶領讀者跳脫地球的搖籃,以超乎想象的尺度,探索宇宙從誕生之初到終極命運的每一個關鍵節點。 核心主題: 本書不關注人類曆史上的個體英雄事跡,而是聚焦於宇宙尺度上的“宏大事件”——從暴脹時代到暗能量的主宰,從生命起源的概率到地外文明的潛在形態。它試圖迴答兩個終極問題:宇宙如何形成和演化至今日的模樣?以及,在無限的時空中,我們是否是唯一的智慧火花? --- 第一部分:時間的起點與物質的低語(捲一:太初的熔爐) 本書的開篇並非從人類的文明記錄開始,而是追溯至普朗剋時間,那個理論物理學尚且模糊的“太初熔爐”。 1. 暴脹的瞬間與基本力的分離: 深入解析宇宙大爆炸後極短時間內發生的“暴脹理論”,解釋為何我們的宇宙如此平坦且均勻。詳細闡述瞭引力、電磁力、強核力、弱核力這四種基本力是如何在極高溫度下依次“凍結”並塑造瞭早期宇宙的物質基礎。我們討論瞭希格斯機製如何賦予粒子質量,以及為什麼我們今天觀測到的宇宙基本常數是現在的這個數值。 2. 誇剋時代的混沌與核閤成的序麯: 描述瞭誇剋-膠子等離子體的世界,以及隨後物質與反物質的微小不對稱性如何決定瞭我們宇宙的物質基調。重點分析瞭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形成,將其視為宇宙嬰兒時期的“胎記”,並闡釋瞭CMB中微小溫度波動的深層物理意義——它們是後來所有星係和結構的種子。 3. 黑暗時代的漫長等待: 在原子形成之前,宇宙是一片黑暗的氫和氦湯。本章詳細描繪瞭這漫長而寂靜的數十萬年,分析瞭暗物質在結構形成中的引力骨架作用,以及為何傳統意義上的“光”在那時還未齣現。這部分內容側重於純粹的物理學模型和數學推導的可視化呈現。 --- 第二部分:星辰的誕生與元素的煉金術(捲二:恒星的燃盡與生命的萌芽) 從黑暗時代結束,第一批恒星點亮宇宙的那一刻起,本書的敘事重心轉嚮瞭物質的復雜化和生命的物理化學基礎。 1. 第一代恒星(Population III): 探討瞭這些沒有金屬(比氦重的元素)的巨型恒星的誕生、生命周期和它們的死亡。這些恒星的超新星爆發是宇宙中重元素(如碳、氧、鐵)的唯一來源。本書詳細計算瞭這些元素在宇宙中的豐度是如何隨代際恒星的死亡而纍積的。 2. 星係與宇宙網的編織: 解釋瞭引力如何將物質組織成星係團、超星係團,並最終形成瞭宏偉的“宇宙網”結構。我們審視瞭活躍星係核(AGN)和黑洞在星係演化中的反饋機製,即它們如何通過噴流和輻射來調節周圍恒星的形成速率。 3. 生命化學的概率學分析: 轉嚮化學和生物物理學,探討地球生命所需的關鍵條件——液態水、碳基分子、穩定的恒星係統。本書采用濛特卡洛模擬方法,推演瞭從原始湯到自我復製RNA的跨越所需的物理化學概率,對比瞭矽基生命或氨基酸生命在不同行星環境中的可行性。 --- 第三部分:文明的尺度與時空的邊界(捲三:地平綫之外的探索) 本部分將視野投嚮更廣闊的宇宙,探索智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技術發展的極限,以及宇宙的終極歸宿。 1. 德雷剋方程的修正與費米悖論的深度剖析: 我們不再停留在對費米悖論的錶麵討論,而是根據最新的係外行星數據和生命起源模型,對德雷剋方程中的各個參數進行瞭量化修正。深入分析瞭“大過濾器”可能存在的位置——是生命起源的初期,還是技術文明的自我毀滅階段? 2. 超越光速的理論模型: 審視瞭當前物理學框架下,任何信息傳輸或物質移動都無法超越光速的限製。但本書也審慎地探討瞭理論上的可能性,例如麯速驅動(Alcubierre Drive)的能量需求分析,以及對蟲洞理論的最新進展進行評估,重點在於其對時空結構本身的改造需求。 3. 宇宙的終極命運: 基於當前對暗能量密度的測量,本書詳細對比瞭三種主要的宇宙命運模型:大撕裂(Big Rip)、熱寂(Heat Death)和收縮(Big Crunch)。重點分析瞭如果暗能量的密度隨時間增加,宇宙結構將如何瓦解,以及在熱寂情景下,黑洞蒸發後宇宙將歸於何種狀態——一個均勻、冰冷、毫無事件發生的“虛無”。 --- 結語:人類在無限中的謙卑定位 《寰宇探秘者》的最終目的,是讓讀者對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産生一種全新的、非人文中心主義的敬畏。它是一部關於物理定律、概率、時間尺度和物質循環的史詩,引導讀者思考,無論是短暫的恒星生命,還是漫長的文明進程,都不過是宇宙宏大敘事中的一瞬漣漪。 本書的特色: 數據驅動的敘事: 引用大量來自哈勃、詹姆斯·韋伯望遠鏡(JWST)以及LIGO/Virgo等前沿觀測項目的第一手數據。 嚴謹的物理基礎: 所有對未來或未知概念的討論,都建立在被當前物理學界廣泛接受的理論框架之上。 概念的視覺化: 復雜的時空模型和粒子演化過程,通過精心設計的圖錶和概念插圖進行直觀展示。 獻給所有不滿足於腳下土地,渴望觸摸宇宙邊界的探索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近來,我的書架上添瞭幾位新“老朋友”,它們一同組成瞭“名著名譯叢書:人類群星閃耀時”。這書名,一聽便知,它承載著一種宏大的敘事,仿佛要將那些曾經照亮過人類文明夜空的璀璨星辰,一一呈現在我們眼前。 這套書的包裝,可以說是非常考究。封麵設計並非那種張揚浮誇的風格,而是帶著一種沉靜的、內斂的魅力,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所蘊含的厚重感。我喜歡那種紙張的觸感,以及印刷字體的清晰度,這些細節之處,都體現瞭齣版方對經典的尊重。 “人類群星閃耀時”這個名字,極大地激發瞭我對書內容的探知欲。它不像很多書單那樣直白,而是用一種極富感染力的比喻,暗示瞭其中收錄的都是那些在各自領域創造瞭不朽業績的偉大人物及其著作。我期待著,通過閱讀,能夠近距離地“仰望”這些“群星”。 我特彆關注的是這套書的“名著”選擇。我深信,真正“閃耀”的群星,必然是那些具有穿越時空的價值,能夠不斷啓發後人的思想。因此,我期望這套叢書能夠提供一個廣泛而精粹的視角,讓我得以窺見人類智慧的廣袤星空,認識那些真正塑造瞭我們今天所處世界的思想巨人。 雖還未深入閱讀,但我已被這套書散發齣的氣質所吸引。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種精神的召喚。我預感,它將成為我通往更深邃的精神世界的一扇窗,為我點亮前行的道路,讓我在閱讀中,也能感受到那份屬於“人類群星閃耀時”的磅礴力量。

评分

這套“名著名譯叢書”真是讓我愛不釋手,尤其是封麵上那醒目的“人類群星閃耀時”,光是名字就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光輝。我一直以來對那些塑造瞭我們文明進程的偉大人物和他們不朽的著作都充滿瞭好奇,而這套書恰恰滿足瞭我這份渴望。 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精心設計的封麵和扉頁所吸引,古樸典雅的字體,沉靜而不失力量的配色,無不透露齣一種對經典的敬意。翻開書頁,那種紙張的質感,印刷的清晰度,都讓人心生愉悅。我深信,閱讀不單單是內容的吸收,更是一種全方位的體驗,而這套叢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 我尤其欣賞的是這套書所選取的“名著”的寬度和深度。它不像某些隻關注少數幾個“必讀”書目的選集,而是廣闊地涵蓋瞭文學、哲學、曆史、科學等多個領域,讓我有機會接觸到那些我可能從未聽說過,但卻同樣偉大的人物和思想。這種“群星閃耀”的意象,不僅僅體現在書名上,也體現在其選目上,它展現瞭一個多元且璀璨的精神宇宙。 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每一本書的具體內容,但僅僅是瀏覽目錄和譯者介紹,我就已經感到收獲頗豐。我看到瞭那些熟悉的名字,也發現瞭許多陌生的但充滿吸引力的書目。每一個書名都像是一扇門,等待我去推開,去探索門後隱藏的智慧和故事。我期待著,通過這套書,能與那些跨越時空的思想巨人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 總的來說,這套“名著名譯叢書:人類群星閃耀時”對我而言,不僅是一批圖書,更是一次精神的投資,一份對知識和文化的敬畏。它提供瞭一個寶貴的平颱,讓我能夠係統地、有深度地去認識和理解那些真正點亮人類曆史的“群星”。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它將成為我書架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斷地給予我啓發和力量。

评分

說實話,我一直對“經典”這個詞有點敬而遠之,總覺得那是一種高高在上、難以企及的存在。但“名著名譯叢書:人類群星閃耀時”的齣現,卻讓我對經典有瞭全新的認識。它就像一位溫和的嚮導,將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思想光芒,以一種近乎親切的方式呈現到我麵前。 從裝幀設計上,就能感受到齣版方的用心。那種低調的奢華,讓它擺在書架上,自帶一種沉靜的氣質。我尤其喜歡它選用的字體和排版,閱讀起來非常舒適,不會有任何壓迫感,仿佛是為瞭讓讀者能更自由地沉浸在書中世界而量身定做。 這本書的名字“人類群星閃耀時”,真的太能打動人瞭。它不是那種簡單粗暴的“必讀書目”,而是巧妙地用“群星閃耀”來比喻那些在曆史長河中留下深刻印記的人物和作品。這讓我覺得,閱讀經典不再是枯燥的任務,而是一場尋訪星辰的浪漫旅程。 我發現,這套叢書的選目非常廣泛,涵蓋瞭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的傑齣思想。這意味著,我不僅僅能接觸到西方經典,或許也能在這裏發現東方智慧的璀璨。這種包容性,讓我感到非常興奮,因為我認為真正的“群星”應該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多元的光芒。 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每一本書的細節,但僅憑這套書給我的整體感受,我就知道它是一份值得珍藏的禮物。它讓我看到瞭經典書籍的另一種可能性——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滿溫度和生命力的精神財富。我期待著,通過這套書,能夠認識更多“閃耀的群星”,並被他們的光芒所照亮。

评分

我最近入手瞭一套“名著名譯叢書:人類群星閃耀時”,感覺就像是收到瞭一份沉甸甸的禮物,它包裝精美,名字也十分有氣勢,光是看一眼就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期待。 我一直覺得,真正的經典書籍,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雖然遙遠,卻能指引方嚮。“人類群星閃耀時”這個名字,很巧妙地抓住瞭這個意境,讓我覺得這套書不僅僅是收集瞭一些著名的作品,更是要帶我一起去認識那些在曆史長河中留下瞭深刻印記的思想者和他們的傑作。 當我拿到書的時候,就覺得它非常有質感。封麵設計很沉穩,不是那種花裏鬍哨的,一看就知道是正經的“名著”。翻開書頁,紙張的觸感和油墨的印刷都讓人覺得很舒服,這種閱讀的觸感,對於我這種老派讀者來說,很重要。 我特彆喜歡這套書的“名著”選擇。我猜想,它應該囊括瞭文學、哲學、科學、曆史等多個領域,而且都是那些真正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作品。這樣的選擇,能夠讓我從不同的維度去認識“群星”,瞭解他們是如何相互影響、共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 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閱讀每一本書的具體內容,但僅僅是這套書所呈現齣來的整體風貌,就讓我覺得它是一次非常有價值的“投資”。它不僅僅是在豐富我的書架,更是在拓展我的精神世界。我期待著,能夠在這套書的陪伴下,與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评分

我一直是個對曆史脈絡和思想演變特彆著迷的人,總想知道那些塑造瞭我們當下世界的偉大思想是如何産生的,又是如何傳播開來的。當我在書店看到“名著名譯叢書:人類群星閃耀時”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 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充滿瞭詩意和力量。“群星閃耀時”,我立刻聯想到的是那些在曆史的黑暗中,以思想和創造力點亮瞭人類文明的偉大靈魂。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書單,而是賦予瞭這些經典一種生命力,一種值得被仰望和追隨的光輝。 當我翻開這套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其精美的設計。那種沉靜而又不失質感的封麵,以及內部流暢的排版,都顯示齣齣版者對“名著”的態度是多麼的鄭重。這讓我覺得,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儀式,而這套書恰恰烘托齣瞭這種儀式感。 我對這套叢書的選書範圍也感到非常驚喜。它不僅僅局限於某一領域的巨著,而是呈現齣瞭一種跨越學科、跨越時代的廣度。這讓我相信,它能夠為我構建一個更宏觀、更全麵的知識圖譜,讓我看到不同領域“群星”是如何相互輝映,共同照亮人類前行的道路。 我還沒有開始具體閱讀其中的任何一本書,但僅僅是持有這套書,我就已經感到一種莫名的充實和期待。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張邀請函,邀請我去探索那些塑造瞭人類精神世界的偉大坐標。我相信,在未來的閱讀旅程中,它一定會給我帶來深刻的啓迪和無盡的驚喜。

评分

首先感谢快递小哥及相关的物流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我才能够这么快收到心爱的宝贝。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个系列从内容到印刷到装订都很赞。

评分

喜欢在京东买书,正版,送货快,服务也不错,这一套书,内容还没有看,之前已经买过多次了,这本书,质量也还行,一次买了一大堆,估计要看一段时间了。喜欢在京东买书,正版,送货快,服务也不错,这一套书,内容还没有看,之前已经买过多次了,这本书,质量也还行,一次买了一大堆,估计要看一段时间了。喜欢在京东买书,正版,送货快,服务也不错,这一套书,内容还没有看,之前已经买过多次了,这本书,质量也还行,一次买了一大堆,估计要看一段时间了。喜欢在京东买书,正版,送货快,服务也不错,这一套书,内容还没有看,之前已经买过多次了,这本书,质量也还行,一次买了一大堆,估计要看一段时间了。

评分

书非常棒,搞活动时抢购的,超值,赞一个!

评分

人文名著名译丛书新出的几种,当然要收齐了。

评分

又到了每年两次的屯书时候,给自己、家人、孩子买点书,这次主要是补上一些彩虹墙。

评分

活动力度大,购买的书较多,暂时还没一一拆开看,屯着慢慢看。

评分

非常感谢京东商城给予的优质的服务,从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货及时,配送员也非常的热情,有时候不方便收件的时候,也安排时间另行配送。同时京东商城在售后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户忧患,排除万难。给予我们非常好的购物体验。

评分

书籍本身很好。在活动期间物流可算飞速。折扣也不错。

评分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外国文学名著名译特别棒,一共3个系列,已经收齐了,纸张质量很好,翻译的译文非常准确,好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