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啓功與筆工》就像一部未經剪輯的記錄片一樣,是以第一人稱寫就的一部訪記問學錄,詳細記錄瞭每一次訪問內容,包括場景、談話內容。形式新穎、原汁原味,真實可信,沒有過多修飾,是一部迴憶紀念啓功先生的好書。
作者簡介
李兆誌,1946年生,山東省萊州市硃橋鎮紫羅後李傢村人。曾任掖縣製筆廠廠長,掖縣十屆人大代錶,萊州市九屆、十屆政協委員。1982年被聘為全國毛筆質量評比會評委。輕工業部SG374—84毛筆標準起草小組成員。1988年被選為中國文房四寶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齣版專著《中國毛筆》。
目錄
序
盲闖小乘巷
初登紅六樓
遲到的墨寶
“青山白雲”誕生記
觀書記
《中國毛筆》齣爐記
題廠名賜墨寶
狼毫筆聯緣傅熹年
榜書筆幸緣世襄與苗子
賜《中國毛筆》序
做係列“青山白雲”
送書起名記
啓源、鄭喆說啓老
擊掌為號顯真情
巧逢馮其庸
批改對聯得箴言
偉哉紅樓報知音
第三次談判
走麥城
講書法得寶記
永遠的笑容
兩世翰緣一生恩師
後記
精彩書摘
《啓功與筆工》:
盲闖小乘巷
1980年8月,我嚮全國供銷閤作總社求援黃鼠狼尾來到北京。我們“掖縣苗傢公社毛筆刷子廠”是一傢社辦企業,生産需要的原料沒有納入國傢計劃供應,我們隻好背著花生米,提著芝麻油等土特産品,找親戚、求老鄉,四處求援計劃外指標。用當時流行的話說:社辦企業是屬小雞的,要自己刨食吃。
北京,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雄偉莊嚴的天安門,寬敞整潔的天安門廣場,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這一切,都令我是那麼的嚮往。從我走進校門的第一天起,就高舉小拳頭,用清脆的童聲,韆遍萬遍地高呼:“偉大的祖國,我們熱愛您。”
那天,我終於來到瞭北京。但是,麵對今天的北京,我這個34歲的農民卻是那樣的無奈:住旅館需要縣級以上單位的介紹信,我們社辦企業的介紹信,不論是旅館還是招待所,一律不予接待。幾經周摺,在親戚的帶領下,換乘瞭幾次公共汽車,終於住進瞭一個單位的“內部招待所”。所謂“招待所”,其實隻有四間低矮的西平房。每間屋裏,有四張木闆床,每張床上配置一套被褥、一個枕頭。靠近門口的牆角,放瞭一張搖搖晃晃卻仍然頑強站立的桌子,還有一個坐在上麵就會吱吱呀呀叫喚的小方凳。桌上擱著一隻鐵皮網做外殼的簡易熱水瓶,桌下放著一個搪瓷洗臉盆。這些用具,是四位求宿人的公共用品,房間倒收拾得乾乾淨淨。當然,能住上這樣的地方也是謝天謝地瞭,總比蹲火車站候車室好得多。
屋漏偏逢連陰雨,我去求援原料的單位領導到外地開會去瞭,我要在這裏乾等三天,這可真急人,這三天乾什麼?遊覽名勝古跡,沒錢。而招待所裏,又沒有電視機。思來想去,我終於想齣一個辦法:我喜歡寫毛筆字,盡管寫得不入體,怎麼也能把墨汁抹在紙上,用這個活打發時間,倒也不失為上策。說乾就乾,我從旅行袋裏取齣一支毛筆,用洗臉盆打來自來水代替墨汁,再到街上撿迴幾張破報紙,“文房三寶”俱全。不一會兒,報紙上躍起瞭水跡。報紙濕瞭,晾乾;再濕瞭,再晾乾;昏頭昏腦地不知道寫瞭多少遍,第一天總算熬過去瞭。
第二天早晨,我站在招待所的大門口,看著潮湧般的自行車隊,前輪咬後輪,後輪壓前輪,追逐著自己的目標,想今天再乾什麼?我突發奇想,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文化中心,會寫毛筆字的人一定很多,去找個老師教我寫毛筆字,再打發一天。
我迴到招待所值班室,衝著一位50歲左右的值班員說:“同誌,這附近有沒有會寫毛筆字的人?我今天沒什麼事,想找位同誌,跟他學寫毛筆字。”
我話音剛落,值班員頭也沒抬,甩齣瞭一句:“齣大門嚮右拐,嚮前走大約五十米,在馬路對麵的鬍同裏,有一位會寫字的。”
“他叫什麼名字?”
“不知道。”
“他傢的門牌是幾號?”
“不知道。鬍同裏住的人傢不多,你走進去打聽一下,就能找著。”
這位值班員,是一問三不知。我怕人傢厭煩,不敢再問瞭,彆忘瞭咱是“走後門”住進來的,處處要謹慎些。我迴到房間,拿瞭三支毛筆,往背包裏一揣,背上就走。按照值班員指點的路綫,找到瞭這條鬍同。當時,我來到北京,就像是“劉姥姥走進大觀園”,摸不著東西南北。現在,此事已經過去近三十年瞭,據我迴憶,這條鬍同大概是東西走嚮,我是從鬍同的西口走進來的。鬍同很窄,兩邊是殘破的青磚牆和灰瓦平房。鬍同打掃得乾乾淨淨,行人也很少。走著走著,前麵又分齣一條嚮南的更窄的鬍同。我站在這個丁字路口,不知道該嚮哪裏走?等瞭好長時間,從嚮南的這條鬍同裏走來一位四十歲左右的女同誌,我急忙迎上去問:“同誌,請問這裏有位會寫毛筆字的同誌,他傢住哪個門?”
“嚮前走,路右邊那個小門。”女同誌抬手一指,一步不停地走瞭。
這兩扇門實在是不大,似乎比我們山東農村的院門還窄,木門和門框上的黑油漆已經剝落殆盡,灰褐色的門闆,記載著飽經風霜的痕跡。我走到門前,重重地拍瞭兩下門環。門開瞭,一位個子不高的老人嚮我深深地鞠瞭一個九十度的躬,微笑著說:“您好,您找誰?”
……
前言/序言
李兆誌同誌與肩功先生是有著二十多年交往的忘年之交,和我自然也就成瞭好朋友。山東掖縣的製筆業是有悠久曆史的傳統手工藝,兆誌同誌是位有心人,為瞭提高毛筆質量以及對文化知識的渴望,在20世紀80年代初他白報傢門找到瞭啓先生,希望瞭解書畫傢對毛筆使用的要求並想從肩先生那裏學到一些書法知識。啓先生熱情地接待瞭他,嚮他詳細地談瞭自己對毛筆發展史和傳統的毛筆製作工藝書籍的瞭解,並就市場上的毛筆的弊病和解決辦法談瞭自己的看法。據兆誌同誌講,啓先生給予他許多包括一般書畫傢在內的毛筆使用者不可能給予他的啓迪,使他在日後工作中獲益頗多。
眾所周知啓先生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喜歡使用河北衡水縣生産的一種羊毫筆,當時隻售七分錢一支,可謂物美價廉。彆人看不上眼的廉價筆啓先生用起來卻覺得非常好,後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種筆卻買不到瞭。此時正好兆誌根據啓先生的建議和要求為先生製作瞭更得心應手的新毛筆,滿足瞭啓先生作畫寫字的需求。
在啓先生的推薦下,董壽平、黃苗子、王世襄、馮其庸、傅熹年等先生也開始使用兆誌筆莊生産的毛筆,各位先生對該毛筆稱贊有加。此時兆誌的書法水平和製筆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事業蒸蒸日上。試想一位笛簫製作者如果自己不會吹,他一定不會做齣上好笛簫的,那麼同樣不會使用毛筆的人也不會做齣上等毛筆。兆誌根據自己製筆心得和所學知識,在啓先生的鼓勵和幫助下完成瞭《中國毛筆》一書的寫作,填補瞭我國毛筆製作工藝專著的空白,啓先生為該書題簽寫序。
此次兆誌把他每次來拜訪啓先生的迴憶記錄整理成冊,希望齣版前讓我提些意見寫篇序言,我就文章一些細節提瞭一點意見。不敢寫序,隻能談一點對兆誌同誌人品的看法。首先當我看到書稿時為他的記憶力嘆服,他能把每一次和啓先生見麵時的情景、談話內容記錄的如此詳盡,真乃有心之人。文章充滿感情,令人感動,忠實而又真實地記錄瞭一位製筆人與一位老學者、老書畫藝術傢的認識交往經曆,很具傳奇色彩,反映瞭兆誌對事業和知識的追求,也從一個側麵反映齣啓先生為人處事的態度。啓先生對每一位希望得到他幫助的人尤其是青年都會滿腔熱情並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學問傳授給求教者,並不因為來訪者不認識又無人介紹而拒之門外。
兆誌為人忠厚、誠懇好學,他把啓先生視為聖人一樣看待。《啓功與筆工》就像一部未經剪輯的紀錄片一樣,是以第一人稱寫就的一部訪記問學錄,詳細記錄瞭每一次訪問內容,包括場景、談話內容。形式新穎、原汁原味,真實可信,沒有過多修飾,是一部迴憶紀念啓先生的好書。
啓功與筆工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