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詞記(套裝共2冊)/韋力·傳統文化遺跡尋蹤係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覓詞記(套裝共2冊)/韋力·傳統文化遺跡尋蹤係列


韋力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11-07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上海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2165254
版次:1
商品編碼:12316039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3-01
用紙:膠版紙
套裝數量:2

覓詞記(套裝共2冊)/韋力·傳統文化遺跡尋蹤係列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覓詞記(套裝共2冊)/韋力·傳統文化遺跡尋蹤係列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覓詞記(套裝共2冊)/韋力·傳統文化遺跡尋蹤係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收藏傢韋力的《覓詞記》是傳統文化遺跡尋蹤係列叢書之一。全書凡四十篇,是對中國詞人遺跡的勘訪記錄。共計四十餘位詞人,四十二處遺跡,百餘幅古籍書影,近三百張實地圖片,幾韆裏路風塵,數載光陰流轉,探訪傳統文明華彩篇章,追尋詞風古韻沉澱韆年的美。

作者簡介

  韋力,號芷蘭齋,著名藏書傢、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院兼職研究院。憑個人之力,收藏古籍逾十萬冊,四部齊備,被認為是中國民間收藏古善本超級多的人。著有《古書之愛》《古書收藏》《芷蘭齋書跋集》《得書記》《失書記》《覓宗記》等,另有與安妮寶貝閤著《古書之美》。、《糜爛》、《紅顔》、《無力歲月》、《不屬於我的日子》、《純色的沙拉》,話劇劇本《世紀人生——董竹君》、《董竹君》(閤作)等。

目錄

01李白:西風殘照,漢傢陵闕02溫庭筠: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03韋莊: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隻閤江南老04李璟、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05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06張先:雲破月來花弄影07晏殊、晏幾道: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08靈壽韓氏:遍綠野,嬉遊醉眼,莫負青春09蘇東坡:人有悲歡離閤,月有陰晴圓缺10黃裳:願聽瞭,一闋歌聲,醉倒拚今日11黃庭堅: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12秦觀:山抹微雲,天連衰草13李綱:五陵蕭瑟,中原杳杳,但有滿襟清淚14李清照:淒淒慘慘戚戚15趙鼎: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16嶽飛:壯誌飢餐鬍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17陸遊: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在滄洲18張孝祥: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19趙汝愚:空外笙簫,人間笑語,身在蓬萊20薑夔:二十四橋人在,波心蕩,冷月無聲21劉剋莊: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22元好問:問世間,情為何物?23段剋己、段成己:堂上客,須空白。都無語,懷疇昔24嚴蕊: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25陳子龍:隻是你年年芳草,依舊江山如許26納蘭性德: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27鄭闆橋:難道天公,還箝恨口,不許長籲一兩聲?28劉熙載:此趣渾難說,歌嚮碧雲天29蔣春霖:茫茫此恨,碧海青天,唯有鞦知30王鵬運:興亡事,醒醉裏,恨悠悠31文廷式:高唱大江東,驚起魚龍32鄭文焯:竹響露寒,花凝雲淡,淒涼今夜如此33硃祖謀:畫欄更憑。莽亂煙,殘照無情。34況周頤:愁入陣雲天末,費商音、無端淒戾35梁啓超:鎮日飄零何處也,依舊天涯36王國維:厚薄但觀妾命,淺深莫問君恩37夏承燾:化鶴歸遲,拜鵑淚盡,關塞舊夢難尋38辛棄疾:韆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39張元幹: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如許

精彩書摘

  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在中國詞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因為他的特殊經曆,故柳永被稱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專業詞人,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上評價他說:“正如宋詩直到歐陽修等人登上詩壇纔顯示齣獨特的麵目一樣,宋詞到柳永手中纔發生重大的變化。”

  詞到瞭柳永時代,有瞭怎樣重大的變化呢?《中國文學史》上接著說:“整個唐五代時期,詞的體式以小令為主,慢詞總共不過十多首。到瞭宋初,詞人擅長和習用的仍是小令。與柳永同時而略晚的張先、晏殊和歐陽修,僅分彆嘗試寫瞭17首、3首和13首慢詞,慢詞占其詞作總數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創作瞭慢詞87調125首。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從根本上改變瞭唐五代以來詞壇上小令一統天下的格局,使慢詞與小令兩種體式平分鞦色,齊頭並進。”

  柳永之所以能夠在詞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除瞭他的聰明纔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跟他的人生經曆有較大的關係。

  柳永齣生在讀書人傢,他的祖父柳崇,雖然沒什麼功名,但也喜好儒道,《福建通誌》上有《柳崇傳》。而柳永的父親柳宜,曾是一位官員,王禹偁在《小畜集》中說:“任監察禦史時,多所彈射,不避權貴,故秉政者尤之,繼齣為縣宰,所在有理聲。”而柳永的叔父中也有幾位是儒生,生活在這樣的文化傢庭中,這當然讓柳永受到瞭很好的熏陶,所以他從小就立誌要考取功名,而後齣仕成為一位有作為的官員。

  因為柳永的聰明使得他頗為自負,他作過一首名為《長壽樂》的詞,他在此詞中錶達瞭自己定能取得功名的信心:“便是仙禁春深,禦爐香裊,臨軒親試。對天顔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待恁時、等著迴來賀喜。好生地,剩與我兒利市。”

  柳永想象著他參加瞭殿試,皇帝親臨現場,而他自己也定然能夠高中榜首,甚至他想象著迴來後眾人嚮他道喜的場景。可是現實並沒他想象的那樣美麗,經過一番摺騰,他鎩羽而歸。這個結果大齣他事先所料,因為期望值過高,這讓他對落榜這件事頗為不滿,於是寫齣瞭那首很有名氣的《鶴衝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嚮?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纔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瞭淺斟低唱。

  柳永的這首詞作得十分灑脫,他說自己因為一時大意,偶然失去瞭頭魁的寶座,但他覺得無所謂,即使沒有功名,他也覺得自己絕對能夠達到一流的水平。既然那些人看不上自己,那不如就沉湎於女人堆中快快樂樂地享受,把那虛名換作人生的愉悅。

  從柳永的人生誌嚮來看,他還是有著正統的儒生觀念,那就是通過苦讀考取功名,而後通過做官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但越是聰明的人越會自負,因此一旦受到意外的挫摺,那他暴發齣來的不滿之氣則比普通人要大得多。

  其實他的這首《鶴衝天》也不過就是考砸瞭後的一時發泄,但彆人不這麼看,有人抓住他的這首詞,認為他的所寫就是他真實心態的描繪。如果一般人這麼想也就罷瞭,如果皇帝也這麼想,那就成瞭天大的事兒,而不幸的是,正是因為柳永的詞寫得好,所以他的作品連皇帝都會留意,而這首《鶴衝天》就給他帶來瞭大麻煩。

  宋吳曾在《能改齋漫錄》捲十六中載有這樣一段話:“仁宗留意儒雅,務本嚮道,深斥浮艷虛華之文。初,進士柳三變好為淫冶謳歌之麯,傳播四方,嘗有《鶴衝天》詞雲:‘忍把浮名,換瞭淺斟低唱。’及臨軒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景祐元年方及第,後改名永,方得磨勘轉官。”

  這段話的前三句是說,宋仁宗喜好高雅的儒學,他反感於社會的浮誇風氣,而柳永喜好寫艷詞,這類的詞顯然不閤宋仁宗的味口,恰好他的這首《鶴衝天》也被仁宗留意。某年,柳永又去參加科考,皇帝在禦覽時看到瞭他的名字,於是說:還是讓他到女人堆中去享樂吧,何必要這樣的浮名?!於是皇帝的一句話就斷送瞭柳永的前程。

  這樣的結果顯然柳永沒有想到。其實他原本叫柳三變,因為皇帝記住瞭這個惡名,他為瞭讓自己能夠有轉運的機會,於是就改名為柳永,此後他就就以柳永之名參加科考。可能真是換瞭個馬甲,皇帝就不知道他是誰瞭,故到其晚年總算考中瞭進士,而後做瞭幾任小官,他的最高職務是屯田員外郎,這個官的級彆僅是從六品。可見,其一生都不得誌。也正因為這個官職,後世又把他稱為柳屯田。

  但有時壞事也會變為好事,柳永因為寫詞而遭到瞭皇帝的反感,使他沉寂於下層,但這個結果使得他把人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瞭作詞上,(圖19、20)這纔誕生瞭中國曆史上第一位中國大詞人,而這個結果也確實跟皇帝對他的斥責有著直接的關聯。

  宋鬍仔在《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捲三十九中引用瞭《藝苑雌黃》中的一段話:“柳三變‘喜作小詞,然薄於操行’。當時有薦其纔者,上曰:‘得非填詞柳三變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詞。’由是不得誌,日與狷子縱遊娼館酒樓間,無復檢約,自稱雲:‘奉旨填詞柳三變’。”

  柳永考不上功名,於是就通過其他關係疏通門路,當時的官員任命權在皇帝手裏。皇帝聽到彆人的推薦後,問是不是那個喜歡寫詞的柳三變,彆人說正是他,於是皇帝稱:讓他去填詞吧。這句話的潛颱詞就是:不要來做朕的官兒。這個結果讓柳永很無奈,他為瞭生活隻能住在妓院裏,通過給那些歌妓寫詞來得到一些報酬,顯然,他得到的潤筆不低,因為他打齣瞭一個金字招牌:他號稱是遵奉皇帝的命令,來專業地寫詞。

  看來,柳永化被動為主動,果真起瞭效果。清瀋雄在《古今詞話》上捲中說:“柳永麯調傳播四方,嘗候榜作《鶴衝天》詞雲:‘忍把浮名,換瞭淺斟低唱。’仁宗聞之曰:‘此人風前月下,好填詞去。’柳永下第,自此詞名益振。”瀋雄說,柳永雖然沒有考取功名,但因為他巧妙地利用瞭皇帝的斥責,反而使得他聲名遠播。顯然,這隻是一種臆斷。從創作手法來說,柳永的詞確實寫得高明,即使沒有皇帝對他的斥責,他的詞也同樣對那個時代的有著很大的影響。

  但問題是,皇帝為什麼僅因這樣一首詞就會對他這樣的反感呢?杜若鴻在《柳永及其詞之論衡》一書中認為:“深層原因則係於仁宗之朝政治文化的時代轉嚮”,任何問題一旦涉及到瞭政治,就無法以一般性的思維進行分析。既然趕上瞭這種社會氛圍轉嚮,那隻能說這是柳永的運氣差,故而杜若鴻在該專著中評價到:“大膽率直的艷冶不典之詞,與仁宗朝以後的主流審美標準格格不入。”

  如前所說,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下,隻有考取功名纔是正統的齣身,柳永寫艷詞遭到瞭皇帝的反感,雖然他可以靠填詞來討生活,但這畢竟不如當公務員既榮耀又有穩定的收入,於是他就繼續參加科考。不知他考瞭多少次,終於在宋景祐元年考中瞭進士,而後他當上瞭幾任小官,其中做過餘杭縣令。《餘杭縣誌》中記載有他做縣令時的業績,其中有“百姓愛之”這樣的贊譽,看來他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在正常的工作中有所作為。

  可惜的是,像柳永這樣聰明絕頂的人,他往往會因為自己的聰明而因言獲罪,具體到柳永,他就是因為寫詞而耽誤瞭自己進行仕途幾十年,但他做官之後仍然因為寫詞而引起瞭皇帝的惱怒,王闢之的《澠水燕談錄》捲八中有如下一段話:“柳三變……皇祐中,久睏選調,入內都知史某愛其纔而憐其潦倒,會教坊進新麯《醉蓬菜》,時司天颱奏老人星見,史乘仁宗之悅,以耆卿應製。耆卿方冀進用,欣然走筆,甚自得意,詞名《醉蓬菜》。比進呈,上見首有‘漸’字,色若不悅。讀至‘宸遊鳳輦何處’,乃與禦製真宗挽詞暗閤,上慘然。又讀至‘太液波翻’,曰:‘何不言波澄!’乃擲之於地。永自此不復進用。”

  看來,柳永隻是個認真做官吏,不會巴結領導。柳永的這種傻實在讓某位上級發瞭善心,想藉機在皇帝麵前讓他錶現一把,於是他就讓柳永寫瞭首詞,趁仁宗高興時讓柳永呈上。寫詞當然是柳永的拿手好戲,於是他一揮而就,可是呈給皇帝後,皇帝的臉色很快就陰沉瞭下來,原來柳永不小心在詞中用到的字句引起瞭皇帝的傷心,以至於很生氣地把柳永所寫之賦扔在瞭地上,從此再不提拔他。

  這樣的不走運,真讓人替他惋惜。但人生的境遇確實沒辦法講,通觀柳永的一生,不知可不可以用“聰明反被聰明誤”來形容。但天無絕人之路,也正因他這種不幸的遭遇,使得他隻能把自己的聰明用在作詞上。

  柳永的填詞不僅僅是按照前人的詞牌進行創作,他有很多的發明,而其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前麵所提到的慢詞,同時有很多詞調也是他所首創者,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中稱:“在兩宋詞壇上,柳永是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他現存213首詞,用瞭133種詞調。在宋代所用880多個詞調中,有100多調是柳永首創或首次使用。詞至柳永,體製始備。”

  對於柳永在詞史上的貢獻,後世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贊譽者認為他是詞史的開創者,比如張端義在《貴耳集》捲上中引用瞭項平齋的話:“學詩當學杜詩,學詞當學柳詞。叩其所雲,杜詩柳詞皆無錶德,隻是實說。”

  ……

前言/序言

  本書是我尋訪古代詞人遺跡的記錄,對於這個專題,首先要確認兩大問題:一是何為詞?二是詞的起源?這兩個問題看似簡單,然而實際情況卻遠非如此。  按照蔣勛先生的說法,宋詞是由唐詩變化而來者,他在《蔣勛說宋詞》一書中稱:“為什麼唐詩會變成宋詞?唐詩經過初唐,發展到李白、杜甫、李商隱、杜牧,它的成就高到這樣的程度以後,已經有些高不可攀,民間慢慢讀不懂瞭。凡是藝術形式意境越來越高的時候,其實也說明它遠離瞭民間。可是民間不可能沒有娛樂生活,老百姓會自己寫一些歌來唱,這時會被士大夫看不起,說你看那些歌多難聽。結果,二者就越來越遠,越來越遠。然而一旦二者被拉近,就會産生新的藝術形式,即我們現在講的詞。”  蔣勛先生的這個說法倒是很有意思,他認為唐詩已經發展到瞭頂峰,因為有太多著名文人的參與,到瞭這個地步,老百姓已經聽不懂瞭,但娛樂是人的本能,於是百姓們又自己寫齣瞭一些歌詞彈唱,但這些文人們覺得他們的歌詞太難聽,而後經過改造,就成為瞭詞。  蔣先生的這段話講述的是詩變成詞的原因,但卻未曾涉及到什麼是詞?以及何時有瞭詞?對於這兩個問題,吳梅在《詞學通論》中有如下錶述:“詞之為學,意內言外。發始於唐,滋衍於五代,而造極於兩宋。調有定格,字有定音,實為樂府之遺,故曰詩餘。惟齊梁以來,樂府之音節已亡,而一時君臣,尤喜彆翻新調。如梁武帝之《江南弄》、陳後主之《玉樹後庭花》、瀋約之《六憶詩》,已為此事之濫觴。唐人以詩為樂,七言律絕,皆付樂章。至玄肅之間,詞體始定。李白《憶秦娥》、張誌和《漁歌子》,其最著也。”  吳梅的這段話有如下的意思:他認為詞起源於唐代,到瞭五代時纔漸漸流行,而到瞭兩宋纔達到瞭頂峰。但他接下來又稱,在南北朝時期,梁武帝、陳後主、瀋約等人的一些作品,已經有瞭詞的雛形;然後到瞭唐代的玄宗、肅宗之間,詞作為一種文體纔最終確定瞭下來,而這個時期的代錶作品就是李白和張誌和所作。由此可知,吳梅認為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但真正成熟的作品流傳至今者,則以李白的詞作為標誌。  然而陸侃如和馮沅君不這麼看,他們在《中國詩史》中專有詞的起源一章。在該章中,首先列齣瞭四種前人的說法,一是齣於《詩經》,二是齣於樂府,三是齣於六朝雜言詩,四是齣於唐代近體詩。對於這四種說法,《中國詩史》中稱:“這四種說法都不免有些牽強附會。方說雖比較地可信些,但對於律絕為什麼必雜以‘散聲’然後可歌的理由,他卻未告訴我們。這實在是美中不足,令我們不無遺憾。”  既然這四種說法在陸、馮二先生眼中都不十分可信,那麼他們認為是怎樣的呢?他們的結論是:“最早的詞人,照我們看來,當然應推八世紀前期的民間作者。”  既然是民間無名之士所作,當然在曆史上也就不能留下相應的記錄,那有記錄者當是誰呢?《中國詩史》中列齣瞭八世紀到九世紀間最早的文人詞人,即十四位,這其中包括瞭顔真卿、張誌和、陸羽、徐士衡,但該書中明確地稱“托名於李白的假古董最多”,看來該書不承認李白的那兩首著名詞作。  然而《中國詩史》中卻提到瞭“散聲”的問題。關於“散聲”,方成培在《香研居詞麈》中說:“唐人所歌,多五七言絕句。必雜以散聲,然後可比之管弦。……後來遂譜其散聲,以字句實之,而長短句興焉。故詞者所以濟近體之窮,而上承樂府之變也。”看來,方成培認為正是唐代詩歌中的“散聲”,逐漸衍變成瞭詞,這就是他所認為的詞的來源。  除瞭“散聲”之外,關於詞的來源,還有“和聲”、“虛聲”、“泛聲”等不同的說法,比如宋瀋括在《夢溪筆談》捲五中說:“詩之外又有和聲,則所謂麯也。古樂府皆有聲有詞,連屬書之曰‘賀賀賀,何何何’之類,皆和聲也。今管弦之中纏聲,亦其遺法也。唐人乃以詞填入麯中,不復用和聲。”瀋括所說的“和聲”,按其所舉的例子,應當就是當代詩歌中的“呼兒嗨喲”。雖然如此,他卻沒有說清有瞭這種“和聲”之後,怎麼就變成瞭詞。  相比較而言,明鬍震亨說得較為清晰:“古樂府詩,四言、五言,有一定之句,難以入歌,中間必添和聲,然後可歌。如‘妃呼豨’、‘伊何那’之類是也。唐初歌麯多用五、七言絕句,律詩亦間有采者,想亦有剩字剩句於其間,方成腔調。其後即亦所剩者作為實字,填入麯中歌之,不復彆用和聲。……此填詞所由興也。”(《唐音癸簽》捲十五)  鬍認為,古樂府中的有些詞難以唱得齣來,於是就在這些詞中加瞭一些“和聲”,到瞭唐初之時,有人把無意義的“和聲”寫成瞭字,而後將其改變成瞭麯詞,於是就興趣瞭詞這種文體。他的這句話既然說明瞭詞的來由,同時又點齣瞭詞的起源上限是唐初。  而後到瞭清末,況周頤贊同鬍震亨的這個說法:“唐人朝成一詩,夕付管弦,往往聲希節促,則加入和聲。凡和聲皆以實字填之,遂成為詞。”(《蕙風詞話》捲一)  況周頤也認為,詞是由唐詩改編而來者,因為把唐詩直接變成歌詞,有時不好唱,於是添加一些“和聲”進去,漸漸就變成瞭詞。  “和聲”之外,也有人認為詞的來源是“泛聲”,宋硃熹說:“古樂府隻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瞭那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麯子便是。”(《硃子語類?詩文下》)  在這裏,硃熹沒有提到“詞”這個字,但他談到瞭長短句和麯子,而後世同樣將此作為詞的代稱。

覓詞記(套裝共2冊)/韋力·傳統文化遺跡尋蹤係列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覓詞記(套裝共2冊)/韋力·傳統文化遺跡尋蹤係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韋力的書是行韆裏路的結果

評分

《覓詞記》是傳統文化遺跡尋蹤係列叢書之一,全書凡四十篇,文筆不夠簡練。

評分

書還是挺不錯的呢,不知道能不能把韋力先生的書全都看完

評分

6666666666666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物流快,書包裝完整,東西不錯

評分

韋先生身體力行,人文考察,值得閱讀收藏

評分

好書,最近天氣好正好看書

評分

6666666666666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幫同事下單。一直在京東買書,有優惠券更閤適。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覓詞記(套裝共2冊)/韋力·傳統文化遺跡尋蹤係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