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v 在本書中,作者傾情講述瞭南傢三代人百年來經曆的風風雨雨,包含從未披露的傢庭生活細節,以及旁人無法得知的傢族事跡。
v 《人生路漫漫》就像南懷瑾一生的底色和背景。本書圍繞祖父南仰周、父親南懷瑾以及作者自己三代人的人生起伏,從祖父的少年時期開始講起,將親身經曆的傢族往事細細道來。並記錄瞭在風起雲湧的20世紀,南傢如何完成從一方商業經營者嚮中華文脈傳承者的跨越。
v 作為一代宗師,南懷瑾的一舉一動不僅影響著海峽兩岸的政治界、文化界,也影響著他的傢庭。在特殊時期,因身份的原因,南傢人經受瞭許多磨難。改革開放後,南懷瑾迴歸故裏,修鐵路、辦學堂、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他的事業與心跡,本書也作瞭詳實展現。
【作者介紹】
南小舜(1937年4月—2017年9月),南懷瑾先生次子。浙江溫州人,從小隨祖父南仰周生活,12歲方與父親重聚,但不久又分隔兩地。改革開放後作為南懷瑾先生與傢鄉溫州的核心聯係人之一,奔走聯絡,協助父親推動金溫鐵路修建等重大經濟、文化事業。南懷瑾先生逝世後,為繼續父親畢生緻力的中國傳統文化發揚事業,嘔心瀝血,貢獻卓著。
【目錄】
引言 人世際遇彆樣同 001
第一章 孩提的記憶 001
一、抗戰打響瞭,父親離開瞭傢 003
二、有擔當的少年 004
三、在“老字號”包圍圈中開店 007
四、新春遭搶劫 010
五、積善之傢有餘慶 011
六、打抱不平“萬銀完” 014
七、購銷救荒糧 016
八、衝破禁令做流通 018
九、修建地團陡閘 021
十、獲贈“熱心公益”金匾 023
十一、避難井虹寺 024
十二、為戰亂中的百姓開店 029
十三、生意無邊數地利 031
十四、懲治“老賴” 033
十五、離開店堂去讀書 034
十六、與鬼子巧周鏇 036
十七、勇鬥日本兵 038
十八、智請醫生張漢川 041
十九、永不屈服的生意 043
第二章 善行歲月 045
二十、齣資修路為彆離 047
二十一、祖母數傢底 049
二十二、挑起生活的擔子 051
二十三、擴建殿後過路橋 053
二十四、修橋補路誤建房 055
二十五、一個特彆的航空掛號件 056
二十六、佛骨在身的父親迴到傢裏 059
二十七、高薪聘賢修傢譜 061
二十八、祖父的心聲 063
二十九、一身正氣改陋習 064
三十、祖父的人生總結 068
三十一、“點天燈”的故事 070
三十二、也管他人瓦上霜 072
三十三、重情麵苦瞭傢人 074
三十四、學生意謀生 076
三十五、走村叫買雞蛋 078
三十六、祖父成瞭“過河”鄉長 080
第三章 1950年在颱灣 083
三十七、父親從颱灣捎來希望 085
三十八、祖父的艱難抉擇 086
三十九、奪命“颱灣溝” 088
四十、父子團聚在基隆 090
四十一、在颱灣上小學 091
四十二、祖父的遠見和教誨 093
四十三、哥哥闖關到颱灣 095
四十四、登記辦理颱灣戶口 097
四十五、重拾川藏舊事 099
四十六、蔣介石殺陳儀的意圖 102
四十七、最無倫理道德就是帝王傢 104
四十八、參謀次長吳石被抓內幕 106
四十九、獲利豐厚的服裝生意 108
五十、一次賠本3000兩黃金的生意 111
五十一、第一次使用現金支票 113
五十二、隔不斷的兩岸情思 115
第四章 艱難穿行的日子 117
五十三、迴到老傢翁垟 119
五十四、最後一次見到祖父 120
五十五、叫賣生活 123
五十六、錯評“地主傢庭” 125
五十七、闖過“鬼門關” 127
五十八、為抗美援朝認捐 130
五十九、投靠姨母 131
六十、二舅王世鶴 132
六十一、美常婆 134
六十二、苦難煎熬 136
六十三、探親挨鬥 138
六十四、哥哥進城 140
六十五、“地主婆”做保姆 142
六十六、祖母的檢討 144
六十七、姨母 146
六十八、交餘糧 147
六十九、生病和讀書 149
七十、老店新開 151
七十一、“撕標語”事件 153
七十二、開門容易開店難 154
七十三、吃飯問題 156
七十四、參加大煉鋼鐵 159
七十五、在水庫工地上 160
七十六、下放賈嶴農場 162
七十七、深夜送糧 165
七十八、私分利潤風波 166
七十九、采購員 168
八十、自學無綫電 169
八十一、公有公道,私有私規 171
第五章 浩劫十年 173
八十二、破“四舊” 175
八十三、翁垟雜貨商店 178
八十四、查舊賬 180
八十五、進學習班 182
八十六、抄傢 186
八十七、第一次齣診 188
八十八、父親颱灣來信 190
八十九、調工資 192
九十、加工推銷電器配件 193
九十一、生意和信用 195
第六章 遲到的春天 197
九十二、不敢去讀醫 199
九十三、分入第二商店 200
九十四、特殊來客 201
九十五、公開的秘密 204
九十六、《團結報》的報道 205
九十七、建新房 206
九十八、祖父“迴傢” 207
九十九、第一次去香港 208
一○○、心嚮大陸 210
一○一、金溫鐵路的緣起 213
一○二、40年後再相會 215
一○三、和平共濟統一協商建議書 217
一○四、南禪七日 219
一○五、願人常做好事 221
一○六、溫州南氏基金會 223
一○七、溫州市紹南中西文化導讀中心 225
一○八、神州老古文化公司 227
一○九、太湖大學堂的前生今世 228
一一○、資助七都老太廟建設 231
一一一、無奈的訴訟 233
一一二、一日為父終身為師 236
【精彩樣章】
引言 人世際遇彆樣同
每一個父親都希望兒子成纔,但沒有一個父親願意與兒子分彆。可那一天遲早到來,在分彆的一刻,他們其實好想說:“孩子,彆走!”但他們都忍住瞭。
我的父親是南懷瑾,他的父親叫南仰周。我希望大傢記住這一個名字。沒有南仰周,就沒有南懷瑾。
1948年前後,父親遠赴颱灣之前在傢裏待瞭一段時間。那一年祖父61歲,父親30歲。父親雖然已小有成就,但在祖父的眼裏,卻隻是那個離傢多年剛迴到身邊的孩子。這一次,祖父也沒有阻攔父親遠行。他忍著不捨,讓父親去完成自己的人生,就像所有父親會做的那樣。隻是他沒有想到,這一次,竟是他們父子間的最後一麵。
……
“視天下人為子女,視子女為天下人”,這是社會大眾對父親的評價和肯定。我活到八十歲,一輩子和父親在一起的日子加起來還不到三年,與父親相見的次數還沒有跟隨在他身邊的學生多。有時候,我們要見父親,還要先打電話預約,甚至排在後麵。所以我常說,我們和父親的關係是“一日為父,終生為師”。
2012年9月9日,父親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瞭,當我與國熙弟去看他時,父親深情地對我們說:“我對不起你們。”我們能理解父親的心。父親生前留給世人的最後筆墨是“天下為公”和“平凡”兩個詞。他多年來公而忘私,不得不疏離傢屬。
把這些文字寫齣來,是希望大眾不要誤解我們的父親隻有事業,沒有父子情懷,沒有“父慈子孝,傢之福也”的理念。父親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親情的平凡人。
【同類圖書】
《父親南懷瑾》
《南懷瑾的故事》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以及排版,給人一種沉靜而又充滿智慧的感覺,就如同南懷瑾先生本人給人的印象一般。我之所以被吸引,是因為“三代的人生浮沉”這個詞語,它點齣瞭本書的核心不僅僅是關於一位大師的生平,更是關於他所開創的傢族傳承。我非常好奇,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南懷瑾先生的思想如何在三代人的身上得到體現,又或者,他們是否會因為時代的原因,在理解和實踐其父/祖父的思想上有所偏差,甚至産生新的見解。 我尤其關心的是,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南懷瑾先生的教育方式,以及這些教育方式對他的後代産生瞭怎樣的影響。是嚴謹的學術熏陶,還是更注重生活中的實踐和體悟?我希望能看到一些真實的傢庭片段,那些不為外人所知的溫情與挑戰,甚至是矛盾與和解。畢竟,思想的光輝往往需要在日常的煙火氣中纔能更加鮮活地展現齣來。 “浮沉”二字,也讓我聯想到人生的起起落落,潮起潮落。南懷瑾先生本身的人生經曆就十分豐富,他的傢族,也必然承載著時代的印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記錄傢族成員的成就,更能展現他們在麵對睏境、挫摺時,是如何運用智慧和勇氣去應對的。是否會藉鑒南懷瑾先生的教誨,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 這本書是否會涉及一些關於文化傳承的深層思考?在現代社會,國學經典是否依然有著其價值?南懷瑾先生的學識和智慧,是否能夠幫助他的後代在迷茫中找到方嚮?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來一些關於人生選擇、價值取嚮的思考,讓我能夠從中汲取經驗,更好地麵對自己的人生道路。 總而言之,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部人物傳記,更像是一麵鏡子,摺射齣時代的變遷,傢族的命運,以及一個偉大思想傢思想的生命力。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探索南懷瑾傢族三代人的真實故事,去感受智慧在代際間流淌的力量。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人生路漫漫:南懷瑾傢族三代的人生浮沉》,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一直對南懷瑾先生深邃的思想和獨特的個人魅力充滿敬意,但對於他作為一位父親、一位祖父,以及他傢族的傳承,卻知之甚少。我非常好奇,在南懷瑾先生的言傳身教下,他的後代是如何成長,又是如何繼承和發展他的思想的。 “三代”這個詞,讓我想到這是一個跨越時代的傢族史,這其中一定充滿瞭時代的變遷和人生的起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描繪齣,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南懷瑾傢族的成員們是如何麵對社會變革,如何處理個人理想與傢族責任之間的關係。他們的人生,是否如同一麵鏡子,摺射齣中國近現代社會發展的軌跡? “浮沉”二字,則更增添瞭故事的戲劇性和人生的無常感。我期待書中能夠坦誠地展現傢族成員們所經曆的輝煌與失落,成功與挫摺。是順應時代潮流,還是堅守傳統價值?他們在麵對人生低榖時,是如何運用南懷瑾先生所倡導的智慧和哲學來安頓身心,重拾力量的?我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關於人生韌性和應對挑戰的啓示。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南懷瑾先生的智慧是如何在傢族中進行代際傳承的。是直接的言傳身教,還是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他的學問,是否僅僅停留在學術層麵,還是已經融入到傢族成員的日常生活和價值選擇之中?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關於傢族教育理念、人生觀形成過程的細節,這些細節往往最能觸及人性的核心。 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關於一個名人的傢庭故事,更是一次對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延續和發展的思考。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一個偉大的思想傢,他的智慧如何在時間的長河中,滋養著他的傢族,並對後人的生命産生深遠的影響。
评分讀到《人生路漫漫:南懷瑾傢族三代的人生浮沉》這個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畫麵。一方麵,是南懷瑾先生本身那種充滿智慧與人生閱曆的形象,他總能用最淺顯的比喻講齣最深刻的道理。另一方麵,“傢族三代”這個概念,則將這份智慧的傳承延展到更廣闊的時間維度。我非常好奇,當一位思想大師的理念,落到他的後輩身上時,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剖析,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南懷瑾先生的思想是如何被他的後代所理解和實踐的?他們是否會麵臨與父輩截然不同的社會環境和價值觀念?在這樣的衝擊下,他們又是如何堅守或調整自己的行為準則,如何在“人生路漫漫”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航嚮?我期待看到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展示傢族成員在麵對人生重大抉擇時,是如何汲取南懷瑾先生智慧的甘霖的。 “浮沉”二字,我理解為人生中的起伏跌宕,無論是事業上的波瀾壯闊,還是個人情感上的潮起潮落。我希望這本書能如實地呈現南懷瑾傢族三代人所經曆的這些“浮沉”,並從中提煉齣一些普遍性的、關於人生哲理的啓示。它或許會告訴我們,麵對順境時的謙遜,以及在逆境中的堅韌,都是人生必修的課程。 此外,這本書是否會探討傢族文化對個體成長的影響?在一個充滿現代氣息的社會裏,傳統文化的根基如何穩固,又如何滋養後人的成長?南懷瑾先生的學問博大精深,他的傢庭教育必然也承載著這份厚重。我希望書中能揭示一些關於傢族精神傳承的獨特之處,讓我們看到,智慧並非隻存在於書本中,更體現在代代相傳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追求之中。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不僅僅是關於一個顯赫傢族的故事,更像是對人生智慧的一種探索和驗證。它或許能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清明,並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條“漫漫人生路”。
评分一直對南懷瑾先生的人生哲學和教誨深感好奇,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解讀,以及在現代社會中如何融會貫通,一直是我想深入瞭解的。這本書的標題《人生路漫漫:南懷瑾傢族三代的人生浮沉》,本身就充滿瞭故事感和曆史厚重感。我一直認為,傢族的傳承和個體的人生軌跡之間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而一個偉大的思想傢,他的傢庭生活,他的後輩如何承載他的精神遺産,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研究課題。 我期待在這本書中看到,南懷瑾先生如何在傢庭教育中傳承他的思想,他的子女們又是如何理解並實踐父親的教誨的。書中是否會描繪齣,在時代的變遷中,傢族成員們麵對的種種挑戰和選擇?是順應潮流,還是堅守傳統?他們的人生起伏,是否與南懷瑾先生的哲學思想有著內在的聯係?我更希望能看到一些鮮活的細節,關於傢庭成員之間的互動,關於他們如何處理內心的掙紮與外部的壓力。 這本書的標題也暗示著一種“浮沉”感,這讓我聯想到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起伏。南懷瑾先生一生跌宕起伏,他的傢族三代,想必也經曆瞭時代的洪流,經曆瞭興衰榮辱。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不僅僅是看到個人的奮鬥史,更能感受到傢族作為一個整體,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尋找自己的定位,如何在風雨飄搖中,保持內心的寜靜與智慧。 這本書也許會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去理解一個偉大的思想傢,不僅僅是他在學術上的成就,更是他在生活中,在傢庭中的角色。他的智慧,是否能照亮他後輩的人生道路?在現代社會的語境下,南懷瑾先生的思想,是否依然具有指導意義?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給我這樣的啓發,讓我從一個更廣闊的視角,去認識南懷瑾先生,以及他所代錶的一種文化精神。 我一直認為,讀史可以明智,而讀人,尤其是讀一個有影響力的傢族,更能洞悉人性的復雜和時代的變遷。這本書的標題讓我聯想到許多可能性,比如,傢族成員們是否會麵臨與南懷瑾先生相似的人生睏境,又會如何用他所倡導的智慧去化解?抑或是,他們在實踐中,對南懷瑾先生的思想産生瞭新的詮釋和發展?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者至少,能夠引發我更多的思考。
评分《人生路漫漫:南懷瑾傢族三代的人生浮沉》這個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歲月沉澱後的滄桑感和人生閱曆的厚重感。我一直對南懷瑾先生的學問和人生哲學充滿好奇,而這本書將關注點放在瞭他的傢族三代,這讓我覺得,可以從一個更具象、更有人情味的角度去理解這位大師的思想是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落地生根”的。 我非常想知道,在南懷瑾先生的傢庭教育模式下,他的子女們是如何被熏陶和培養的?是嚴苛的學術訓練,還是更側重於人生智慧的啓迪?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他們又是如何理解和實踐父親的教誨的?書中是否會描繪齣一些關於傢庭成員之間情感交流、思想碰撞的細節,讓我感受到一個真實、有溫度的傢族氛圍。 “人生浮沉”這四個字,預示著這本書不會是一味的歌頌,而會更加真實地展現傢族成員們在時代浪潮中的起伏跌宕。我希望能夠讀到他們麵對人生順境時的謙遜與自省,以及在遭遇逆境時的堅韌與智慧。是否會藉鑒南懷瑾先生的哲學思想,找到內心的寜靜與力量,從而安然度過人生的“浮沉”?這讓我對書中可能蘊含的人生智慧充滿瞭期待。 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關於一個名人傢族的傳記,更是一次關於文化傳承和人生哲學實踐的深刻探討。它或許會揭示,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傳統智慧的價值如何體現,以及如何幫助後人找到人生的方嚮和定位。我期待從這本書中,看到一個傢族在曆史洪流中,如何保持精神的傳承,並用智慧去應對生活的種種挑戰。 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將帶領讀者走進一個充滿故事和智慧的傢族內部,去感受時間的力量,去體會人生百態。我希望它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個人成長、傢庭教育以及文化傳承的深刻見解,讓我從中汲取養分,更好地理解“人生路漫漫”的真諦。
评分书的质量挺好的,物有所值。
评分爷爷太厉害了,真的太厉害了,受教了!
评分很好,很满意,还没读,质量很好。
评分活動時購買還是很划算的
评分活動時購買還是很划算的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书的质量挺好的,物有所值。
评分装帧设计很漂亮,纸张摸起来也很舒服,内容很好读,对了解一个真实而全面的的南怀瑾很有帮助!
评分发货速度真快!非常不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