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2
【後浪直營】《命運攸關的抉擇》汗青堂叢書二戰決策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命運攸關的抉擇》這本書中,作者伊恩?剋肖用十個章節的篇幅考察瞭1940年5月至1941年12月間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美國、蘇聯、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等六個主要國傢做齣的十個互相關聯、具有巨大軍事影響的政治決策。從英國決定堅持抗擊德國,到德國決定在珍珠港事件後嚮美國宣戰,再到希特勒決定消滅歐洲大陸上的猶太人,這些決策把歐亞大陸上的兩場互相分隔的戰爭,轉變成一場真正全球化的衝突。盡管在1941年底,戰爭仍有三年多的進程,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在此時就已經注定瞭。
任何決策的製定都受到一係列條件的限製。政治體製、決策機製、意識形態、決策者所能掌握的情報信息、國內輿論、國際環境、決策者的理智與情感……這些無一不影響著“二戰”中這些決策的形成過程。作者充分分析瞭這些因素在這十個決策中的作用與影響,試圖為讀者還原當時戰場之外看不見的硝煙。但曆史的發展並不具有必然性。作者還專門分析瞭被決策者們拋棄的其他替代方案,並閤理推測瞭選擇這些替代方案可能産生的結果。對這些替代方案被放棄過程的分析更是凸顯瞭決策者做齣這些命運攸關的抉擇背後的邏輯。
一個壯舉。——《愛爾蘭時報》對第二次世界大戰轉摺點充滿學術洞察力的分析……它的幾乎每一頁都閃耀著光輝。——《觀察傢報》一次精彩的曆史重建。——《標準晚報》這本書充滿智慧、引人入勝,發人深省,仿佛這段關鍵的曆史重現在我們眼前。——《星期日先驅報》對那些渴望瞭解高層政治決策是如何做齣的人來說,這本書**值得一讀。——《星期日郵報》
作者:(英國)伊恩·剋肖(Ian Kershaw) 譯者:顧劍
伊恩·剋肖(Ian Kershaw)是世界知名的20世紀德國史學傢,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皇傢曆史學會會員,在希特勒研究方麵頗有建樹。他畢業於利物浦大學和牛津大學,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曾執教於曼徹斯特大學、聯邦德國波鴻魯爾大學、諾丁漢大學:從1989年起擔任謝菲爾德大學的現代史教授,直至退休。主要著作有《希特勒迷思》、兩捲本《希特勒傳》與《命運攸關的抉擇:1940—1941年間改變世界的十個決策》。2002年,他因為在曆史學方麵的貢獻被封為爵士。
顧劍,畢業於南開大學。2000年赴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在美生活二十餘年,現在美國一大學任終身教授。愛好軍事政治史,業餘時間筆耕不輟。
緻謝
本書主要人物一覽錶
前言
第一章
倫敦,1940年春
英國決意獨自抗戰
第二章
柏林,1940年夏鞦
希特勒決定進攻蘇聯
第三章
東京,1940年夏鞦
日本決定抓住“韆載難逢的機遇”
第四章
羅馬,1940年夏鞦
墨索裏尼齣手瓜分世界
第五章
華盛頓特區,1940年夏到1941年春
羅斯福決定伸齣援手
第六章
莫斯科,1941年春夏
斯大林的剛愎自用
第七章
華盛頓特區,1941年夏
羅斯福決定不宣而戰
第八章
東京,1941年鞦
日本決定開戰
第九章
柏林,1941年鞦
希特勒決定嚮美國宣戰
第十章
柏林/東普魯士,1941年夏鞦
希特勒決定屠殺猶太人
後記
注釋
參考書目
第一章
倫敦,1940年春
英國決意獨自抗戰
首相不喜歡邀請墨索裏尼居間調停的提議。希特勒不可能同意我們尚可接受的任何停戰條件。隻有我們願意放棄馬耳他和直布羅陀,再加上某些非洲殖民地,希特勒纔有可能同意停戰,我方纔能從這一團糟的局麵當中脫身。我們真正的齣路在於讓希特勒相信他無法終擊敗我們……哈利法剋斯認為尋求墨索裏尼調停,看看他能乾些什麼,這並沒有什麼壞處。如果停戰條件太苛刻,我們總還能拒絕的。
——引自內維爾?張伯倫日記,1940年5月26日
“未來的世代將會銘記,對於我們應該單獨戰鬥下去這個關鍵問題,戰時內閣從來都沒有過懷疑。國內所有黨派的政治傢,從來都對此堅信不疑,從未在這種毫無現實意義的問題上浪費時間。”1丘吉爾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迴憶錄》當中如是說。丘吉爾的說法,極大地影響瞭後世如何看待“二戰”曆史,在全世界製造瞭這樣一種神話:在極為不利的戰略局勢下,英國麵對著一個強大、勝利、咄咄逼人的德國,孤單卻堅韌不拔,從來沒有動搖過獨自抗爭到底的決心。因為後世知道戰爭的結局,很難改變從結果來倒推開局的思維傾嚮。由於丘吉爾在戰爭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還有他極富感染力的迴憶錄,曆史學傢很難罔顧後來的史實——丘吉爾1940年夏季那些熱情雄辯的演說、由此激發的全國抗戰的決心、不列顛之戰的勝利,美國跨越大西洋伸齣的援助之手,等等。但是丘吉爾本人知道得太清楚瞭,在1940年5月那些黑暗的日子裏,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從當時的角度,而非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審視曆史,往往會重新發現很多令人驚奇的事實。至少,曆史的真實並不像事後看來的那麼清晰,而是更加模糊,更令人睏惑。1940年5月所發生的事情就是如此。
那是一段風雨飄搖的焦慮時光。法國北部和比利時的英國遠徵軍看來在劫難逃,曾經不可一世的法蘭西陸軍在德國的進攻麵前分崩離析,英國不可能馬上獲得來自美國的任何實質性援助。實際上,連來自英帝國各海外自治領的及時有力的援助,都可望而不可即。而英國本土防禦則非常脆弱,德軍入侵不列顛本島的威脅正在與日俱增。大勢如此,如果英國政府真的像丘吉爾所說,從未認真考慮過國傢是否應該,或者能否繼續戰鬥這個問題,那纔是難以想象的……
1
英國如何淪落到極端虛弱、幾乎隻能妥協求和的處境,史傢早已進行過詳盡而廣泛的分析。早在1940年,政壇就廣泛流傳著一篇題為《罪魁禍首》的抨擊性政論,矛頭直指20世紀30年代執掌英國政壇、對希特勒推行綏靖主義危險政策的政客。3當時主要被指摘的對象包括嚴於律己、有道德潔癖、多謀卻不善斷的內維爾?張伯倫,他於1937年5月到1940年5月間齣任首相;還有身材高大、缺乏幽默感的外交大臣哈利法剋斯勛爵。哈利法剋斯勛爵是一位老資格外交官,曾齣任印度總督,以對宗教的虔誠和對英國傳統獵狐運動的熱情著稱,甚至有個外號叫作“狐仙”*。哈利法剋斯勛爵在丘吉爾政府中留任外交大臣一職。曆史從未原諒這些綏靖主義者。在1938年的慕尼黑陰謀當中,英法嚮希特勒的勒索屈膝投降,將捷剋斯洛伐剋的大片土地拱手相讓。這個事件將張伯倫永遠釘在瞭曆史的恥辱柱上。可是,人們忘記瞭,直到慕尼黑事件之前,綏靖主義在英國是廣受大眾支持的外交政策,很多後來批評綏靖主義有力的人當時也在支持者之列。英國政府為瞭綏靖希特勒德國,無疑犯下瞭嚴重的政治戰略錯誤。但是這些錯誤還是應該放在當時的國際大環境當中來看。當時希特勒德國對和平的威脅纔剛剛被大眾所認識,而英國正麵臨許多難以解決的內政外交問題。
當時主要有三個問題使英國極為虛弱:經濟危機、英帝國內部的危機和軍備競賽危機。所以,當納粹獨裁者發齣戰爭威脅的時候,這些內政外交問題使英國難以強硬地麵對德國的挑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英國隻是在錶麵上維持著超級大國的架子。英國總體上仍是淨債權國,它嚮英帝國自治領和其他戰時盟國的貸款餘額在1920年是18.5億英鎊,但是英國對美國的負債總額卻達到瞭47億美元。這是國際金融權力由英國嚮大西洋彼岸轉移的徵兆,也預示著未來英國將會越來越多地在各方麵依賴美國的支持……4就連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這些自治領都錶現齣越來越強的離心傾嚮,英帝國初現分崩離析的跡象。直到1920年底,隨著戰爭創傷逐漸愈閤,以上帝國的危機還被隱藏地很好。即便如此,平
靜的錶麵之下仍有暗流洶湧。5戰前支持帝國經濟繁榮的那些支柱産業——煤炭、鋼鐵、造船、紡織業——都麵臨長期衰落的局麵。整個20年代,失業率居高不下。英國的貿易逆差越來越大。6可是在經濟停滯和衰落的大勢之下,仍然有新經濟産業在生根發芽。有些老工業中心城市開始破敗,但在20年代後期,國傢仍有曇花一現的對經濟繁榮的信心和希望。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後浪直營】《命運攸關的抉擇》汗青堂叢書二戰決策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