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99.00元
作者:郭學明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11155623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郭學明主編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築的設計製 作與施工(精)》從混凝土裝配式建築的曆史沿革、發 展現狀、技術特點入手,結閤國際先進技術和國內的 *新發展狀況,共分五篇26章,全麵係統詳細地介紹 瞭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基本知識、材料特點、設計方 法、製作工藝及施工工藝,近300幅裝配式建築實際 工程和細部節點照片大多齣自裝配式建築技術先進國 傢,是當前我國從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管理、設計、 施工人員的案頭必備工具用書。
本書適用於從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築的管理、 設計、製作、施工及科研技術人員,對於相應專業的 高校師生也有很好的藉鑒、參考和學習價值。
目錄
前言篇 基本知識 第1章 什麼是裝配式建築 1.1 什麼是裝配式建築 1.2 裝配式建築的曆史沿革 1.3 什麼是PC與 1.4 PC化的意義 1.5 PC建築主要技術 1.6 PC預製率 1.7 PC建築適用範圍 第2章 PC建築利弊分析 2.1 概述 2.2 PC建築的優勢 2.3 PC建築的不足 2.4 我國PC化難點 2.5 建設單位在PC化中的作用 第3章 PC建築材料 3.1 概述 3.2 連接材料 3.3 結構主材 3.4 輔助材料第二篇 設計 第4章 設計概述 4.1 概述 4.2 關於PC建築設計的錯誤認識 4.3 設計責任 4.4 PC建築的限製條件 4.5 PC建築主要設計內容 4.6 設計依據與原則 4.7 PC建築設計的中國課題 4.8 裝配式設計意識 4.9 設計質量要點 第5章 建築設計 5.1 概述 5.2 建築師的作用 5.3 裝配式對建築風格的影響 5.4 PC建築適用高度與高寬比 5.5 PC化與模數化 5.6 建築平麵設計 5.7 建築立麵設計與外牆拆分 5.8 層高與內牆設計 5.9 外牆保溫設計 5.10 建築錶皮質感設計 5.11 PC幕牆建築設計 5.12 建築構造設計 5.13 裝飾設計 5.14 水暖電設計協同 第6章 結構設計概述 第7章 PC樓蓋設計 第8章 框架結構及其他柱、梁(闆 體係結構設計 第9章 剪力牆結構設計 第10章 多層剪力牆結構設計 第11章 牆闆結構設計 第12章 非結構PC構件設計 第13章 PC構件製作圖設計第三篇 製作 第14章 PC製作工藝與工廠 布置 第15章 模具設計與製作 第16章 PC原材料製備與配閤比 設計 第17章 PC構件製作第四篇 施工第五篇 質量與成本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在我看來,一本優秀的技術書籍,除瞭講解理論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能體現齣編者在實踐中的經驗和智慧。這本書的編者是郭學明,我對他本人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領域的貢獻略有耳聞。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他多年來在設計、製作、施工過程中積纍的寶貴經驗。例如,在設計方麵,他是否會分享一些突破性的設計理念,或者在應對復雜地形、特殊結構時的創新解決方案?在製作方麵,他是否會透露一些提升構件精度和生産效率的“秘訣”?在施工方麵,他是否會講解一些他在現場管理、技術攻關、解決突發問題方麵的獨到之處?我特彆關注那些在實際工程中遇到的典型難題,以及他是如何通過理論結閤實踐來一一化解的。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他主持或參與過的經典工程案例,並且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入的剖析,從設計的初衷到最終的落成,每個環節都娓娓道來,那麼這本書無疑將成為一本不可多得的實踐指南。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啓發,讓我看到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在“精”的層麵上是如何實現的。
评分我一直以來都在尋找一本能夠解答我關於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痛點”的書籍。在我看來,裝配式建築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連接節點的設計和施工。傳統的現澆混凝土結構,其構件之間的連接相對來說是整體性的,而裝配式結構則依賴於各種連接件和灌漿技術,這其中涉及到的力學傳遞、耐久性、甚至防火安全,都是非常精細和復雜的工程問題。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麵給予我深入的指導。比如,對於梁、柱、闆、牆等構件之間的各種連接形式,比如螺栓連接、焊接連接、榫卯連接、以及各種灌漿套筒連接,都能有詳細的圖示和理論分析。書中是否能夠提供不同連接形式的受力性能計算方法,以及在不同荷載條件下的應用建議?同時,我也想瞭解,在實際施工中,如何保證連接節點的質量,如何進行有效的質量檢測,以及如何處理連接過程中可能齣現的空腔、裂縫等問題。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施工技術規程、驗收標準,甚至是一些經驗性的指導,那將對我日後的工作非常有價值。
评分對於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我一直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它的“綠色”屬性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麵?雖然“裝配式”這個詞本身就暗示著效率和工業化,但我更想知道它在環保方麵的具體錶現。比如,相比於傳統的現澆混凝土,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在減少碳排放、節約資源、降低能耗方麵有哪些優勢?書中的“設計製作與施工”是否會涉及一些關於可持續性的內容?我期望書中能夠闡述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在全生命周期內的環境影響評估,比如從原材料的獲取、構件的生産、運輸、安裝,到建築的使用和拆除,是否能夠提供一些量化的數據和分析?例如,在構件的預製過程中,如何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在施工過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揚塵、噪音和水汙染?在建築的使用階段,是否可以通過優化結構設計來提升建築的能源效率?在建築的拆除和迴收方麵,裝配式結構又有哪些便利之處?我希望這本書能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講解,更能引領我們思考建築的可持續發展。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確實很吸引人,“包郵”這個詞在如今的電商時代,總能輕易勾起消費者的購買欲,再加上“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築的設計製作與施工(精)”,這幾個關鍵詞組閤在一起,立刻勾勒齣一個關於現代建築技術、實踐操作和産業化發展的全景圖。作為一名建築行業的從業者,我一直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發展趨勢非常關注,因為它代錶著未來建築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嚮,能夠有效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建築垃圾,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工人的作業環境。這種技術不僅在理論上有著巨大的優勢,更重要的是其在實際應用中的可行性和經濟性。我想瞭解的是,這本書是否能夠深入地剖析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在不同類型建築,比如高層住宅、公共建築、甚至是一些特殊結構的運用案例,並且詳細介紹從設計理念的形成,到構件的預製加工,再到現場的安裝連接,以及最終的質量控製和後期維護的全過程。特彆是“設計製作與施工”這幾個詞,意味著它涵蓋瞭整個産業鏈條,從源頭的方案設計,到工廠裏的精密製造,再到施工現場的精益化管理,這些都是我非常希望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的關鍵點。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圖紙、節點構造、計算方法,甚至是施工過程中的一些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那就更完美瞭。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那種簡潔而又不失專業感的排版,立刻吸引瞭我。作為一名初入建築行業的學生,我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還處在一個初步的瞭解階段,很多概念性的東西需要有係統性的學習。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學習脈絡,從最基礎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概念、發展曆程入手,循序漸進地講解其核心技術和關鍵工藝。比如,關於構件的設計,如何考慮受力、連接、防水、保溫等因素,以及預製構件的種類、規格、材料性能要求等。在製作環節,我想瞭解工廠化生産的流程、設備、質量控製標準,以及如何保證構件的精度和耐久性。至於施工部分,則是我最感興趣的,包括吊裝、安裝、連接、灌漿等具體操作方法,以及如何應對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施工挑戰,還有現場的安全管理和質量驗收規範。如果書中能附帶一些實際工程的照片、施工動畫或者三維模型,那就再好不過瞭,這對於我理解復雜的結構和施工過程將會有極大的幫助。此外,我也期待書中能介紹一些國內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優秀案例,通過這些案例來學習藉鑒其成功經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