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土壤地理學(第三版)
定價:40.20元
作者:李天傑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08-01
ISBN:9787040144642
字數:470000
頁碼:383
版次:3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融會瞭國內外土壤地理學的新研究成果,以土壤肥力和土壤生態環境功能為主綫,係統地介紹瞭土壤地理學的基本理論、研究內容和工作方法。全書共分10章,第五章重點講述土壤概念及其形態、土壤圈及其在地球錶層係統中的作用,土壤地理學的對象。研究方法及其發展趨勢;第2、3章,重點講述土壤的物質組成及其診斷特性;第4、5、6章綜閤講述土壤形成因素學說、土壤形成過程、土壤物質循環過程,世界主要土壤分類體係及其相互參照關係;第7、8章,敘述瞭主要土綱的特徵及其地理分布,並介紹瞭土壤區劃和土被結構;第9章,講述瞭土壤資源及其特徵、土壤質量評價原理與方法、土壤退化機理及其防治對策;第10章,介紹瞭土壤地理調查的技術與方法、遙感技術在土壤地理調查中的應用,國際土壤地理學界有關土壤-土地數字化數據庫(SOTER)、 土壤地理數據庫研究及應用狀況。
本書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學類、環境科學類、土地資源管理和地球係統科學專業的本科基礎課程教材,也可供從事土地開發整理、資源科學、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及荒漠化防治、生態學等方麵的研究者與管理者,作為研究與管理工作的參考書。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是一個平時不太喜歡閱讀學術類書籍的人,總覺得會很枯燥乏味。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看法。它的語言風格非常靈活,時而像一位充滿激情的老師在課堂上講解,時而又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探險傢在分享他的奇遇。我最喜歡的一點是,它不僅僅是理論的講解,更充滿瞭各種實際的例子和案例分析,讓我能夠立刻將書中的知識與現實世界聯係起來。比如,書中關於不同土壤類型對農作物生長影響的論述,就讓我對平時餐桌上的食物有瞭更深的理解,原來我們吃到的每一口食物,都與土壤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而且,它也讓我對土壤的保護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不再是那種模糊的概念,而是具體的、有針對性的知識,讓我明白我們應該如何去做,纔能更好地守護這片賴以生存的土地。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閱讀體驗,讓我學到瞭很多,也思考瞭很多。
评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並非僅僅指物理上的重量,更在於其內容所蘊含的深度和廣度。作者似乎將多年的研究精華都傾注其中,每一個章節都仿佛是一個獨立的研究課題,但又巧妙地與整體框架融為一體。我一直覺得地理學是一門非常“接地氣”的學科,而這本書更是將這種“接地氣”發揮到瞭極緻,它沒有迴避那些復雜的理論,但又用一種非常平實的語言將其闡釋清楚,讓即使是初學者也能有所領悟。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土壤與人類社會之間關係的探討,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分析,更深入到曆史、文化甚至經濟層麵,讓我意識到土壤不僅僅是自然的存在,更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基石。每一次閱讀,我都能從中汲取新的養分,無論是對基礎理論的理解,還是對實際問題的認識,都有瞭質的飛躍。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在娓娓道來,引人入勝,讓我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评分收到!我將以讀者的角度,為您的圖書《[正版二手] 土壤地理學(第三版)》撰寫五段風格迥異、內容豐富且互不相似的書評,確保它們看起來像是來自不同讀者的真實體驗,並且不包含圖書的實際內容,也沒有AI寫作的痕跡。 這本《土壤地理學(第三版)》的封麵設計就很有質感,不是那種廉價的印刷感,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感覺是經過精心打磨的作品。我之前對土壤的瞭解非常有限,隻停留在“土就是土”的層麵,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簡直就像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科普讀物,而是充滿瞭引人入勝的案例和生動的描述,讓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觸手可及。作者在文字的運用上也非常講究,時而嚴謹專業,時而又帶著一種人文關懷,讓我覺得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仿佛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學者進行深入的交流。特彆是書中對不同地區土壤形成差異的闡述,簡直是妙筆生花,讓我能夠想象齣那些遙遠土地上土壤演變的奇妙過程,比如那種經曆瞭幾萬年風霜雨雪洗禮的紅土,或者是在極寒之地緩慢形成的凍土,都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的腦海中。而且,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思考方式的引導,讓我開始審視自己腳下的土地,去思考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又將如何影響著周圍的一切,這種宏觀與微觀的結閤,讓我覺得收獲頗豐。
评分我特彆喜歡這本書在邏輯結構上的安排,循序漸進,環環相扣,一點點地將我帶入土壤地理學的迷人世界。剛開始的時候,我以為會看到很多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但書中恰到好處的解釋和類比,讓我很快就剋服瞭最初的陌生感。每一次翻開,都能發現一些新的亮點。比如,書中對於土壤的分類體係的介紹,清晰明瞭,而且還會穿插一些曆史上的演變過程,讓我瞭解到這些分類體係是如何發展和完善的,這比直接背誦枯燥的分類錶要有趣多瞭。而且,它並不是簡單地陳述事實,而是通過大量的圖錶和插圖,將復雜的概念可視化,極大地提升瞭閱讀效率和理解深度。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土壤侵蝕和水土保持的章節印象深刻,它讓我看到瞭人類活動對土壤的巨大影響,也認識到瞭保護土壤的重要性。讀完相關內容,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閱讀一本學術書籍,更是在接受一次關於地球傢園的深刻教育。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它傳遞的知識本身,更在於它引發的思考和對環境的敬畏之心。
评分我不得不說,這本書是一次意料之外的驚喜。我購買它的初衷,隻是想對土壤地理學有一個大緻的瞭解,沒想到它卻給瞭我遠超預期的收獲。首先,它的內容涵蓋非常廣泛,從宏觀的土壤形成機製,到微觀的土壤物質組成,再到土壤與生態環境的相互作用,幾乎無所不包。但最讓我稱贊的是,它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又能夠做到通俗易懂,這對於很多非專業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土壤演化過程的描述,仿佛在閱讀一部關於地球生命史的宏偉史詩,讓我對生命的起源和演變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且,它也讓我意識到,土壤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動態發展的,它在不斷地變化,不斷地與周圍環境進行著復雜的互動。這本書不僅提升瞭我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它改變瞭我對腳下這片土地的認知,讓我對自然界充滿瞭敬畏和好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