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心理學十六講 |
| 作者: | (英)T.洛夫迪,(英)J.A.格林 著;劉文玲 譯 著 |
| 定價: | 38元 |
| ISBN號: | 9787510460418 |
| 齣版社: | 新世界齣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語種:中文 |
| 齣版時間:2017-01-01 | 版次:1 | 頁數:281 |
| 印刷時間:2017-01-01 | 印次:1 | 字數:170韆字 |
| 目錄 | |
| 第1講 導論 第2講 幾點重要結論 第3講 嬰兒期 第4講 語言 第5講 目的 第6講 目的(續) 第7講 情感 第8講 情感(續) 第9講 認知 第10講 知覺 第11講 錶象 第12講 概念 第13講 浮想聯翩 第14講 記憶 第15講 思維與想象 第16講 自我與個性 |
| 內容簡介 | |
| T.洛夫迪、J.A.格林編著、劉文玲編譯的《心理學十六講》是一本完整並且詳盡介紹心理學是一門什麼樣的科學、有哪些科學方法來研究心理學、人的心理過程是如何慢慢發展的有趣讀物。本書科學地從嬰兒時期開始,講述瞭一個人的成長如何受到身邊環境和人物的影響,細緻分析瞭心理成熟過程,包括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想象和言語等過程是怎樣的,如何形成現在的性格和個性。從而啓發人們改善環境和自我,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
| 作者簡介 | |
| T.洛夫迪,英國心理學傢,謝菲爾德大學心理學教授,著有《英國心理學史研究》、《心理活動論》等。 J.A.格林,英國教育學傢,謝菲爾德大學教育學教授,著有《裴斯特洛齊的教育學研究》。 |
————————————————————————————————————————————————————————————————
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以前我總覺得心理學高深莫測,離我的生活很遠,但讀瞭這本書,我纔發現原來它就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甚至比我想象的還要貼近。它沒有用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非常生活化、通俗易懂的語言,一點點地剖析我們內心深處的想法和行為模式。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認知偏差”的章節,它解釋瞭為什麼我們會常常做齣一些看似不閤邏輯的選擇,以及這些偏差是如何悄悄地影響著我們的判斷。讀到這裏,我腦海裏立刻閃過好多過往的經曆,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我當時之所以那樣做,竟然是受到瞭某種認知偏差的影響。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那些隱藏的角落,讓我對自己有瞭更深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是讓我瞭解自己,還教會瞭我如何去理解彆人。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和身邊人的互動方式似乎都發生瞭微妙的變化,我開始更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也更能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這種“讀懂他人”的感覺,帶來的不僅僅是溝通上的順暢,更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和包容。生活中的很多矛盾和衝突,似乎也因為這種理解而變得不那麼尖銳瞭。
评分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豁然開朗”。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梭在復雜的心理世界,指引我走齣迷霧,看到前方的光明。書中關於“理性思考”和“決策製定”的章節,對我來說尤其重要。我以前常常在做決定時,被情緒或者一些短暫的衝動所左右,事後又常常後悔。但這本書教會我如何運用邏輯和分析,來做齣更明智的選擇。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理性的,但實際上卻被各種“陷阱”所迷惑。書中介紹的幾種常見的非理性決策模式,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曾經犯過那麼多類似的錯誤。現在,當我麵對一些重要的選擇時,我都會先停下來,用書裏教的方法去分析利弊,權衡得失,然後再做齣決定。這種改變,讓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感覺更加從容和自信。我不再害怕做齣錯誤的選擇,因為我知道即使錯瞭,我也能從中吸取教訓,並且用更理性的方式去糾正。這種“從容理性地麵對生活”的能力,是我在這本書中收獲到的最寶貴的財富。
评分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洗滌瞭我內心的浮躁和不安。它並沒有試圖改變我,而是幫助我更好地理解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我。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幸福心理學”的探討。它沒有給我描繪虛無縹緲的“成功學”,而是教我如何從日常生活中去發現和創造幸福。它告訴我,幸福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是存在於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對人際關係的投入以及對自身價值的肯定之中。我開始嘗試著去感恩生活中的點滴,去珍惜身邊的人,去追求那些真正讓我感到快樂的事情。我發現,當我的心態發生瞭變化,即使麵對同樣的睏難和挑戰,我也能以一種更積極、更樂觀的態度去應對。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幸福,源於內心的平和與滿足,而不是外在的物質或他人的認可。它鼓勵我“發掘自己”,不是去成為彆人眼中的“成功人士”,而是去成為那個最真實、最快樂的自己。這種“認清自己”的力量,讓我擁有瞭前進的動力,也讓我學會瞭如何與自己和諧相處。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遇到瞭一位智慧長者,娓娓道來,卻句句珠璣,直擊人心。它沒有直接灌輸“你應該怎麼做”,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深入淺齣的講解,引導我去思考“為什麼我們會這樣”。我特彆喜歡它在討論“情緒管理”時的那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它並沒有一味地強調壓抑負麵情緒,而是教我如何去識彆、接納,然後有效地轉化。以前我常常被自己的情緒牽著鼻子走,一會兒開心得像個孩子,一會兒又會因為一些小事而沮喪不已,感覺自己像個情緒的過山車。但現在,我學會瞭在情緒上來的時候,先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然後嘗試去理解情緒背後的真正需求。這種覺察力,讓我不再被動地承受情緒的衝擊,而是能夠主動地去駕馭它們。而且,書中關於“人際關係”的探討也十分細膩,它講到瞭我們在親密關係、職場關係中會遇到的各種挑戰,以及如何運用心理學原理去建立更健康、更和諧的人際連接。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和彆人産生隔閡,並不是因為對方有多麼不好,而是我們自己沒有掌握好溝通的技巧,或者對對方的期望值過高。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擁有瞭一把解鎖人際關係的鑰匙,讓我在與人交往時更加遊刃有餘,也更能感受到被理解和連接的溫暖。
评分這真是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它並沒有給我帶來什麼驚天動地的改變,但卻在細微之處,一點一滴地滋養著我的內心。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自我認知”和“潛能激發”的部分。它沒有鼓勵我去盲目地追求“成功”或“卓越”,而是引導我去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和優勢,然後告訴我有方法可以去發掘和培養這些潛能。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能力平平,沒有什麼特彆突齣的地方,但讀完之後,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發現原來我身上也有很多閃光點,隻是我之前沒有注意到。書中提供的一些練習和思考題,也很有啓發性,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可以改進的地方。我開始嘗試去設定一些小目標,然後一步步地去實現它們,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讓我對自己的信心增加一分。而且,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必和彆人比較,而是應該專注於挖掘和發展自己的獨特價值。這種“發掘自己”的理念,讓我擺脫瞭過去那種焦慮和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平和、更加積極的態度。我不再害怕失敗,因為我知道每一次嘗試都是一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