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典,南北分傳, 塵封韆年,今還清白;漢巴契會,釋疑解難,以古注古,始見真容,道源一趣,同彰其宗。
原始佛教在佛滅度一百年後產生部派,至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時遠播南北,其中上座部和有部所傳最力,南傳至斯裏蘭卡等地(現存上座部完整三藏及注疏),北傳至中國(現存有部經典最豐)。唐義淨《南海寄歸傳》謂:南印乃至獅子國(今斯裏蘭卡)所傳皆上座部,北印及南海諸國(今東南亞)皆傳有部。二部盛極當年可見一斑。
漢譯《雜阿含經》為有部較早傳本,由法顯從斯裏蘭卡取迴,印度高僧求那跋陀羅漢譯,是北傳四阿含中唯一梵齣作品,被認為是最接近早期佛經原貌的佛陀言論集。而與之對應的南傳巴利本《雜尼迦耶》則完整保留瞭二韆三百年前上座部佛經的原貌,是現存最古老的佛經。
惜此珍本自來中國,即以“小乘經”濛塵,流轉韆年,次第顛倒、經捲殘失、誤寫誤補、麵目難辨。直至近代有呂澂、印順等前輩對此做瞭開創性的研究,《雜阿含經校釋》即在此基礎上努力拓展,以求還原。《校釋》主要成績有三:(1)編類補佚、勘訂足本。依玄奘、義淨等譯典所記體例,重編類目、還原捲次;以《高麗藏》為底本,《房山石經》、《趙城藏》等近十種刻本為校本,輔以漢巴經論,校勘全文;由巴利本譯補兩捲佚經。(2)漢巴精對、以古注古。南以巴利三藏,北以本母、阿含異本、有部阿毗達磨、有部律書等文獻,互參匯注,不避不漏,集為詞典。(3)南北相較、證其同源。全麵、深入比較研究漢巴早期經論,增改對經,記錄證據,顯示南北阿含實齣同源,同期經典之詞、句、文、義皆具極高互釋性,令後期經典望塵莫及。
全書工程浩大、頭緒繁多,作者傾二人之力、盡十餘年告成,填補瞭《雜阿含經》乃至原始佛教研究領域的多項學術空白。本書校點恰當、譯語準確、注釋精細,不僅恢復瞭《雜阿含經》的原貌、疏通瞭經文的滯礙,更廓清瞭原始佛教的思想結構,令這部沉寂韆年的古籍珍本重放光彩。
本書有兩個版本:精裝版(980元)、平裝版(680元)。
##佛法亦无分別
评分##價格感人。
评分##佛祖的思路是这样的:人生无常,所以一旦着相就会难以避免地感受到人生的苦。只有卸去我执,不受色受想行识的驱使,才能从这种苦里解脱。就好像沉浸在电脑游戏当中会得失心重,赢了开心,输了难过。一旦意识到一切都是虚妄的,就玩腻了不想玩了,可以点击红叉叉退出了。确实有点消极。 换一种思路:不考虑点击红叉叉跳出轮回的话,怎么才能在人世间少一些烦恼呢?我觉得首先要意识到并接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的设定。这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两种可取的态度 : 1. 平静面对,让一切经历自然地来,悄然地去就可以了,经常像旁观者一般审视自己的生活,内心少些波澜。2. 热情面对,认定自己来人世间这一遭就是为了体验这些无常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的。
评分##一直想了解佛教原始经典,现在读到了这一套《杂阿含经校释》,简直太幸运了。感恩校释者们多年的呕心沥血,才使我们有福看到这样规范的经典校释。感恩三宝,感恩善知识!
评分##以赵城藏、高丽藏为第一校本。但是不知为何,《大正藏》版的第23卷在这个校本中没有找到对应文字,奇怪的很
评分##價格感人。
评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评分##汉译《杂阿含经》為有部較早傳本,由法顯從斯里蘭卡取回,印度高僧求那跋陀羅漢譯,是北傳四阿含中唯一梵出作品,被认为是最接近早期佛经原貌的佛陀言论集。而與之對應的南傳巴利本《雜尼迦耶》則完整保留了二千三百年前上座部佛經的原貌,是現存最古老的佛經。
评分##價格感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