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擄掠人的,必被擄掠;用刀殺人的,必被刀殺。”從古至今,戰爭帶給人民的,隻有災難、貧瘠和苦痛,無論最終戰勝或戰敗。
《決戰柯尼斯堡:二戰德軍東普魯士最後的要塞陷落紀實》參考瞭大量立場各異的戰史著作和德蘇雙方高級將領的迴憶錄,試圖從公平的角度,忠實還原酷寒與戰爭風暴中心的人間煉獄,並從德國曆史和精神深處,揭示齣柯尼斯堡不應被遺忘的人性傷痕,警示後人和平的珍貴。
##补标 大概能感觉到作者的执念 不过还是有点散了 更新:直观的感受到了为什么大家都骂埃里希科赫 都怪他!档案没了!( °Д°)
评分##苏军的暴行与在南京的日本军队相比有过之而不及,看了让人心头阴郁。德国国防军与海军的勇气因此让人无比钦佩——国防军顶着1:100装甲部队的劣势顽强抵抗、海军冒着苏联潜艇与大量浮冰的危险疏散平民。他们的拼死抵抗与突击,给予了上百万平民逃离到西部国土的机会。不过,这一切恶果的直接制造者其实是国家社会主义——正是党卫军在苏联国土上的暴行招致了苏联人上百倍的怒火、纳粹党禁止先期疏散导致后面仓促之间大量难民无处可去。
评分##作者的才气、自负、轻狂、个人风格以及偏爱跃然纸上。责任编辑的缺失使得作者在恣意发挥自己才情的同时,也注入了很多口语化的啰嗦文字 ^_^
评分##这作者挺厉害的。。。
评分##作者的才气、自负、轻狂、个人风格以及偏爱跃然纸上。责任编辑的缺失使得作者在恣意发挥自己才情的同时,也注入了很多口语化的啰嗦文字 ^_^
评分##2019已读19。最精华的部分全在“王城前史”了,尤其是对条顿骑士团与柯尼斯堡渊源的介绍颇有新意,对普鲁士的建国史则照搬了丁建弘的《普鲁士精神与文化》。当中对苏德战争的泛泛介绍似无必要,德文材料几乎全是平民的私人回忆,充斥着琐碎内容,大段引用冲淡了全书的战史色彩。真正介绍围城战的篇幅目测也就占5分之一。作者在序言中称,《闪电战》对这场战役的介绍过于简略,而事实上,作者自己的演绎并未超越前者,严谨性与清晰度甚至略逊一筹。
评分##读了“王城”前史和战前岁月部分,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线索。作者有史识
评分##功底深厚,文笔扎实。历史、地理、人文、风俗均有详述。图片如分散到文章里更好。
评分你可知加里宁格勒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与布雷斯劳、但泽、梅梅尔、斯德丁一样是永远的德意志之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