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製度史、社會史、文化史的視角,以懺法、素食、慈善、講經、放生、菩薩信仰、名山信仰等為中心,探討中國佛教徒的信仰錶達方式及其與社會的互動關係,揭示佛教信仰與中國文化的互動影響,彰顯印度文明與中華文明的交流互鑒、美美與共的過程,梳理與呈現佛教信仰中國化的曆程。
##梳理了中国佛教信仰的历时线索,概括其在不同时段的主要表现,以忏法为其重点。
评分##题目很大,内容面面俱到,不过除却忏悔法讲的较为详细外,其他基本都属于点到为止,不做深究。尤其宋元部分较为简略。作为总览性质的佛教史入门书来读其实还可以,不宜过分苛责。
评分##只看了第一章,略有失望。题名为佛教信仰与生活史,但实际上的内容以忏法居多,生活史,并没有体现出来,而是以高僧名士的佛教活动作为论述生活史的基点,不过也情有可原,就那么些材料,也无法说出天花乱坠的东西。
评分##忏法为主,面面俱到,作为法师有详尽的整体思路。
评分##从序论里能看出作者希望开拓中国佛教信仰研究的新领域,尽可能朝史学界靠拢,但后面每一章节的侧重点基本都在忏法上(这也是本书的亮点)。其余内容几乎都是在概述其他学者的成果,例如素食传统的形成部分即沿用诹访义纯的研究,而从参考文献里可以看到许多中国、日本、欧美学者的一流研究;整体偏向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一些论述缺乏史料批判,比如舍利崇拜的传说。大概作者是觉得每个断代的佛教信仰与生活都有其特征,所以内容不一、研究对象无明确划分,看不出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呈现的共通性;题名信仰与生活史,可实际却无佛教的日常生活史研究,大量敦煌吐鲁番文献、石刻史料、图像资料均未得到充分利用。
评分##暂给三星。大概是题目太大了,很多地方点到为止,可作为词条查阅,再找具体书目。感兴趣的部分包括梁武帝与素食、善导大师与净土礼赞仪、唐五代俗讲、水陆法会演变与发展、宋元佛教放生习俗等。
评分##题目过大
评分##暂给三星。大概是题目太大了,很多地方点到为止,可作为词条查阅,再找具体书目。感兴趣的部分包括梁武帝与素食、善导大师与净土礼赞仪、唐五代俗讲、水陆法会演变与发展、宋元佛教放生习俗等。
评分##斷斷續續讀了一個月,之前被說了火氣好重修點佛學莫名其妙就有不太熟的人送了這本給我(什麼鬼哈哈哈),既然收到了就用跟《圖解世界五大宗教全史》對應併讀一下,那本佛教主要寫涅槃經華嚴經法華經在大乘佛教演變,但對整個中國佛教體系演變比較缺乏(畢竟日本本土宗教研究學者)(對日本佛教講得超級詳細),這本以放生、素食、殲法、不同法門差異為主,我期待的中國佛教變遷史以及敦煌學也沒講多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