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佛教天颱宗第三代座主慈覺大師圓仁(794~864)於838~847年渡海入唐求法巡遊十年,用中文寫成日記體著作《入唐求法巡禮行紀》。圓仁東朝五颱,西駐長安,遊曆名山大都,足跡遍及半個中國。書中包含我國中唐時代政治、經籍、社會生活、宗教、地理、風俗製度以及中日關係等各方麵極為豐富而生動的第一手資料。
##日僧艰辛备尝的旅行,经历了极盛而转衰的灭佛历史时刻。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就像海上飘萍。也许铭记在他心里的会是五台山星灯彩云的圣迹吧。
评分##圆仁的奇妙冒险,异域之眼,节日风俗材料,基层控制日常生活见闻,会昌灭佛实录,街头巷议中的高层政治动向。亲历灭佛时,多记谣言。类似义和团拳乱时,传教士盼望谣言。
评分##圆仁的奇妙冒险,异域之眼,节日风俗材料,基层控制日常生活见闻,会昌灭佛实录,街头巷议中的高层政治动向。亲历灭佛时,多记谣言。类似义和团拳乱时,传教士盼望谣言。
评分##日僧艰辛备尝的旅行,经历了极盛而转衰的灭佛历史时刻。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就像海上飘萍。也许铭记在他心里的会是五台山星灯彩云的圣迹吧。
评分##翻过小野本,读完的是这个汉化本,署名上没有体现是小野本的汉化有掠美之嫌。校注内容是比较仔细的,甚至适合佛教零基础者,所有专业名词都有解释;也有少许地方是为了注释而注释,尤其是涉及周一良的批注,大量保留了口语化和琐碎的东西不去取舍,对于一本校注书来说反而不太学术,再想到有周的署名而无小野,有点肉麻
评分这个本子还行。看前言,是将日本学者小野胜年的《研究》汉化、缩略改编的。但却没有为小野氏署名,实不应该。
评分##有些不解处小野已有疏通,又时有挪小野之考订、与小野对话处。必须与小野的共同阅读。
评分##原书保留了大量唐代公私俗语、文书格套以及佛教仪轨、寺院组织方面的材料,对了解唐代社会组织、行政流程和佛教史极有助益。可惜本书初版以来一直未能修订,主体是对日本小野勝年注本的编译。原书因仅有抄本传世,语句讹夺颇多,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马衡先生批阅后曾在日记中称虽可通读,但不解其意处尚多,此校注本对语句的疏解仍嫌粗略(当然,主要是我太菜……
评分##圆仁的记录可谓惜字如金,然而,透过他的亲历视角,中唐社会风貌立体化地展现在千年后的我们眼前:僧寺运营状况与细节、地方政治运作机制、地方交通与经济、节气、民俗与语言等。于读者而言,收获满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