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佛教譬喻文學的流變》以佛教譬喻文學為研究對象,作者在掌握十二分教中譬喻的興起與研究史的基礎上,通過對印歐語言中的各種譬喻類文獻及漢語大藏經中的譬喻類佛典的介紹,厘清佛教譬喻文獻源流。結閤因緣變文及其他文學作品,分析佛經中的譬喻類文獻是如何一步步本土化,因緣思想又是如何滲透進古代士人的人生觀構成的。在明晰以上種種後,作者總結瞭“緣”這種文學類型的跨文化遷徙過程及其對文學史研究的意義。
##四星强。譬喻类文献中含有的轮回果报之说对民众宣讲、教化作品创作的影响,以及解释相应产生的社会文化。譬喻类衍生作品文本的“史源”分析。赞同短评中的一位说法,从开篇到结尾,越往下读越有拿斩舰刀杀鸡、40米大剑削苹果的感觉。本书也是我自读过孙机《从历史中醒来》后再次看到严肃著作拿热门电视剧做案例的(笑),这确实很“流变”。注文详细。应该是我水平太差,书里关于流变的一些段落承启衔接上不能马上会意。
评分 评分 评分大致能够感觉出来,本书的另一个题目或许是《中国俗文学的异域起源——以佛教譬喻文学为视角》。作者之所以提出“缘”,是希望多少打破和联通既有文类之间的一些缝隙,做一个新角度的梳理。正如作者所述,文学中轮回因缘的结构本身就是一个跨文化的迁移过程,作者主要是聚焦于印度到中国,其实它也漂洋过海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日本古典文学中此类型尤其多(以《日本灵异记》《今昔物语集》等“说话文学”为代表),所以这也是个贯穿南亚和东亚范围的链条。
评分##作者的语文学功力使得对缘起的探源研究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本书的最大贡献也正在于此。至于缘起在汉地的流变乃至被借用与虚化的讨论则显得不够充分和深入。
评分##从佛教的譬喻文学讲起,其中的因缘观念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材料非常丰富。前两章挺好的,后面讲得有点支离,不过仍然不失为一本好书。(作者的学术环境令人羡慕呀)
评分 评分##绪论很有帮助,给人感觉是想讲的有很多,从印度到中国,从宗教到俗文学。如果要说承上启下,其实敦煌缘起应该担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就如同书标题所表达的一样。然而作者对敦煌缘起的讨论却是很少,并与变文一概而论,虽然这也是因为她想将缘起与其他俗文学更好的挂钩。另一点是所谓缘起,因果,业报,包括轮回,虽说或许在俗文学里已经被模糊地等同,但不同作品与作者对其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能多点思想概念上的论述就好了。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