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佛教譬喻文學的流變》以佛教譬喻文學為研究對象,作者在掌握十二分教中譬喻的興起與研究史的基礎上,通過對印歐語言中的各種譬喻類文獻及漢語大藏經中的譬喻類佛典的介紹,厘清佛教譬喻文獻源流。結閤因緣變文及其他文學作品,分析佛經中的譬喻類文獻是如何一步步本土化,因緣思想又是如何滲透進古代士人的人生觀構成的。在明晰以上種種後,作者總結瞭“緣”這種文學類型的跨文化遷徙過程及其對文學史研究的意義。
##前面不明觉厉,下的功夫很深,第三章第四章好像就有点平淡了。
评分##对各类譬喻佛教文学的分类介绍。某些文本细节可能对思想史理解有帮助,比如因缘果报的故事可能和主张三世实有的说一切有部学说相关,同一个故事的不同叙事细节可能反映了从原始佛教经典到大乘经典的变化。运用譬喻进行论证可以结合因明的模式考察。我感兴趣的一点是将佛教寓言作为当代哲学的思想实验小品进行分析时,如何考虑其文学形式,没有得到帮助。希望看到更多比较文学视野的研究。
评分##第一章的综述比较硬核,多加些文本示例可能更好。
评分##从佛教的譬喻文学讲起,其中的因缘观念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材料非常丰富。前两章挺好的,后面讲得有点支离,不过仍然不失为一本好书。(作者的学术环境令人羡慕呀)
评分##绪论很有帮助,给人感觉是想讲的有很多,从印度到中国,从宗教到俗文学。如果要说承上启下,其实敦煌缘起应该担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就如同书标题所表达的一样。然而作者对敦煌缘起的讨论却是很少,并与变文一概而论,虽然这也是因为她想将缘起与其他俗文学更好的挂钩。另一点是所谓缘起,因果,业报,包括轮回,虽说或许在俗文学里已经被模糊地等同,但不同作品与作者对其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能多点思想概念上的论述就好了。
评分##前面不明觉厉,下的功夫很深,第三章第四章好像就有点平淡了。
评分##应该还没有人从如此异域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俗文学的起源!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里说,“缘起”是“变文”的别称,不过这样起题目的话,用意虽好,但传播度可能会有所折扣。“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从佛教文献角度来看俗文学的生发是很有价值的。以“缘”为名,看文学形式的流变,阐释得也很清楚
评分##前半比较好玩,后半有点拿天文望远镜敲核桃的感觉
评分##对各类譬喻佛教文学的分类介绍。某些文本细节可能对思想史理解有帮助,比如因缘果报的故事可能和主张三世实有的说一切有部学说相关,同一个故事的不同叙事细节可能反映了从原始佛教经典到大乘经典的变化。运用譬喻进行论证可以结合因明的模式考察。我感兴趣的一点是将佛教寓言作为当代哲学的思想实验小品进行分析时,如何考虑其文学形式,没有得到帮助。希望看到更多比较文学视野的研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