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颱灣旅行,從不會生膩、乏味。不必擔心保存期限,更不會過期。颱灣各小鎮小城的沒落、掙紮,或者它們的熱 鬧、溫暖,此迴,都想經由“裏”的親密漫遊,跟大傢一起分享。- 劉剋襄
不論行走百年地景、小村小鎮,或是采采鄉野,他都一直在尋找一個最貼近當地的角度,烙印這片土地的銘記。賞鳥時,它是候鳥交會的驛站。倘若漫遊颱南府城,那是五個圓環,以此為核心一層一層包圍,不僅蘊蓄瞭古都的街景美學,颱南人的生活巧思也鑲嵌其中。又如流連淡水老街,則是一傢麵包店、一間二手書屋,讓淡水繼續吐露憧憬。或者在東石,密密麻麻的蚵架像方形圖陣的詭異密碼,仿佛搭乘航天飛機駛抵未來的某一星球國度;而當你輕咬當地的小吃蚵仔包,澎湃十足的海洋風味,又將你拉迴現實,蚵田蚵海蚵屋蚵的人生盡在其中…
全書以“百年地景”為起頭,發掘颱南府城、淡水、陽明山等經典地標的另一麵;接續是“小鎮流光”,從墾丁到九份,一路嚮北,於風情小鎮的舊時光中溯遊;最後由“采采一方”壓軸,走訪偏遠漁港,車站,離島… “裏”是此次行旅的關鍵詞,近乎“親密”之意。可以和現今蔚成風潮的輕、慢、小,更進一步對話,激蕩更多生活的趣味和巧思。這一切淬煉成這本私房旅行手劄。以對島嶼的關懷之心,由生態、樂活、環保、社區營造、城市規劃等角度切入,一步一步用腳走齣風景,一筆一畫繪齣有溫度的漫遊記憶。
##这是近期读的第二本台湾人写的书了,与第一本(源氏物语之旅)的感受相当,能感到虽是同为中国人,台湾人的文化涵养更像是浸在骨子里的那种深入和自然。更可喜的是,这是作者多年游经台湾各地当年的随笔,更亲切、更有年代的区别,也更从容。虽然在这当中几乎没有那些所谓的著名景点,但我只能说,对于台湾的向往愈加深厚了。
评分##装帧可爱的小书
评分##莫名自带的优越感,我很不喜欢
评分##这本书的生态意义大于文学意义,作者的生态旅游视野在本书得以印证。 不同于一般的游记,这本书在读的过程中会让人产生亲密之感。即使从未到过台湾,也能从作者质朴平淡的讲述中感知到最真实最自然的台湾乡土风情,亦不难窥探出作者对土地的关怀,体会到对台湾原始风貌流失的怀恋与惋叹。 作者用他的文字留下了那独属东海岸的澎湃海浪、那数个小镇的美好韶光与那被历史风化的绵长古道,更留下了一卷悠长的情思、一肠难舍的留恋和一隅心中的净土。
评分##作者一定是个热爱生命 能感受生活细微之美的人
评分##装帧可爱的小书
评分##装帧设计很好 文章没有打动到我
评分##时有金句的旅行手账,然而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吃货,去台南竟然不吃虾仁饭,哼哼。(更喜欢《少年绿皮书》)
评分##书脊更有质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