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定若遠,一信動經年。要真正理解中國,認識中國,特彆是中國古代藝術史,敦煌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一直以來,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敦煌以及其背後的曆史似乎遙不可及。但實際上,敦煌不僅屬於學界,更屬於我們每一個人,要“繼續敦煌”,實有必要讓敦煌走齣學界,走進大眾。
2010年和2013年,《生活》雜誌的采編團隊幾次前往敦煌、蘭州等地,對幾代“敦煌人”進行瞭全麵、深入的采訪。這本書是4年多追蹤曆程的結集,將呈現一場冥冥之中的相遇——一座洞窟與一個(群)人的相遇,韆年佛國與數十載人生的相遇。莫高窟與她的守望者們,在荒漠中相互召喚並彼此守候。他們的守護延長瞭莫高窟的生命,而在敦煌,他們也找到自我,找到藝術、文化乃至人生的新路。
《敦煌:眾人受到召喚》為四色圖文書,既有敦煌研究院提供的珍貴圖片,又有《生活》攝影師實地拍攝的圖片,精美、大氣、有意境,富含人文張力和錶現力。
原以为只是一个装帧精美的杂志采访集合而已,然而,从翻开他就根本停不下来~讲情怀的稿件和有料的干货都有,荣新江那篇广为流传的访谈也是出自这里。总之一切都极好,几乎完美,不愧是新民说里的书,强烈推荐~唯一遗憾是谋篇布局不太好,纯讲情怀的在前面,前几篇质量略低。另,感慨无用,多说无益,然而,还是好想好想可以早生几十年,那时候的敦煌简直就是只要你想去就可以去呀。当然,若是生到常书鸿当去的那个时候,恐怕还都可以是常书鸿求着我们呢~
评分 评分##本以为这么厚一本书要看很久,翻开才知道是访谈录。制作很精美,内容很丰富。从小年夜看到大年初一三天就看完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以为这么厚一本书要看很久,翻开才知道是访谈录。制作很精美,内容很丰富。从小年夜看到大年初一三天就看完了~
评分##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
评分##沙弥讲经沙门听,不在年高在性灵。
评分##2015年9月份,敦煌特展在常州博物馆开展,距离敦煌上一次在江苏展览已经过去了近70年。本书记录的是数代敦煌人为何来到敦煌,在敦煌做什么,怎么做,做的如何的事情。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毅然回国的常书鸿,到追随而至的张大千,到民国大学的毕业生们,再到工农兵大学生,然后是八十年代新一代的毕业生,每一代人在敦煌都有自己的路程,也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作为艺术宝库的敦煌,还有待后来者继续了解和发掘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