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心理學和佛法的雙重視角,對古今中外各係佛教思想的核心——有關心靈的學說,作瞭一番現代整閤,忠實地濃縮瞭佛法的精華,作齣使現代人容易明白的詮釋。既有深刻的理論論證,又有治理自心、完善人格,乃至明心見性,獲得大智慧、大安樂、大自在的具體技術。是一部深入淺齣的學術力作,是佛教心理學的最佳教科書,是學佛修行的必要輔導,為心理學工作者提供瞭精深博大的參照體係,為廣大愛好佛學和心理學的讀者提供瞭學習佛法的方便。
##好书,没点基础还真啃不动,不过作者对佛教很熟,对心理学了解一般。
评分##现在回过头看这本书,编排体例很有问题,既然第二节一直按照印度佛教的分期来写“心”,那么后面还是按照中国佛教宗派的判教法来谈“心”比较好,作者所谈几乎在唯识宗之范围内,再后面就没什么逻辑了,几乎和其他宗教心理学的书所杂谈的无二
评分##如果一定要从学术的角度评价,至少是原创性、体系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一本,感谢陈老师启发
评分##更接近《佛教大辞典》,它对真正修行人的帮助极为可疑。
评分##大一时候佛教心理学课的教材,读书笔记似乎是和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些理解结合在一起写的。 理解中国人离不了儒道佛。老师说要区别精英佛教与迷信。 想起康德的德福一致,即便没有上帝,也要设立上帝。有纯粹虔诚信仰的人会更规范自己的行为吧?(对宗教仍是很浅的认识呢。)这里想起了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x)
评分 评分##大一时候佛教心理学课的教材,读书笔记似乎是和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些理解结合在一起写的。 理解中国人离不了儒道佛。老师说要区别精英佛教与迷信。 想起康德的德福一致,即便没有上帝,也要设立上帝。有纯粹虔诚信仰的人会更规范自己的行为吧?(对宗教仍是很浅的认识呢。)这里想起了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x)
评分 评分##陈兵先生的这本书是佛教的百科全书,想要了解佛教的人可以去读一读。严格来说,佛教是佛教,心理学是心理学,虽说佛学本身确有治疗人心的作用,但这种治疗本身是以人的体验为前提的。否则,任何一门学说都会僵化,或者自闭,或者扭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