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滾吧媽媽(RockMama),2014年開始活躍於各大自媒體平颱。她們堅信辣媽是這個時代的新趨勢,鼓勵年輕媽媽們在母乳喂養、親密育兒的同時關注自身身材發展。她們專注於孕期運動和産後運動恢復的研究與總結,幫助很多媽媽改善瞭孕期和産後的體態。
序 從少女到辣媽——如期而至的未知,毫不動搖的追求
前言
引言
**章 **階段(産後0~6周)
如何科學地坐月子
1.關於坐月子的謠言
2.月子期間的均衡飲食
3.産後情緒管理
母乳喂養是産後恢復的助力器
1.母乳喂養期間的飲食
2.正確的母乳喂養姿勢對身材的影響
從*簡單的運動開始
1.産後多久可以下床
2.盆底肌訓練不容忽視
3.産後0~6周可以做的簡單運動
4.簡單的身體拉伸
5.産後0~6周運動注意事項
産後恢復的九大秘訣
42天産後檢查
第二章 第二階段(産後7~12周)
産後運動的禁忌和注意事項
1.順産後什麼時候恢復運動
2.剖宮産什麼時候恢復運動
3.産後運動強度如何控製
4.産後運動應注意的事項
腹直肌分離
1.什麼是腹直肌分離
2.如何判斷腹直肌分離
3.腹直肌分離恢復訓練
哺乳期間如何正確地運動
1.又要母乳喂養又要帶寶寶,哪有時間運動呢
2.真的吃得越多,母乳量越多嗎
3.哺乳期的媽媽可以運動嗎
4.運動後母乳會變酸嗎?這樣的母乳對寶寶會有影響嗎
5.哺乳期運動,母乳會變少嗎
6.哺乳期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開始運動呢
7~12周開始輕度運動
1.運動前的熱身
2.7~12周可以做的運動種類
3.運動期間需要避免受傷
第三章 第三階段(産後12周以後)
可以做的運動種類
1.健身房運動
2.傢庭運動
如何帶寶寶一起做運動
1.帶寶寶運動前的準備
2.帶著寶寶一起做室內運動
3.帶著寶寶用推車做運動
4.和寶寶一起做運動的好處
運動後的拉伸和放鬆
這本書的內容結構其實是比較傳統的,它從基礎拉伸開始,逐步過渡到力量訓練和心肺調節,邏輯是清晰的,但缺乏“新意”和針對性。比如,書中對於産後腹部塑形的講解,我閱讀瞭市麵上其他幾本同類書籍後,發現這裏的側重點過於集中在傳統的“緊緻”上,而忽略瞭當代媽媽們可能更關心的“體態調整”——比如長期抱娃導緻的圓肩駝背、上交叉綜閤徵的改善。我個人更傾嚮於那些結閤瞭普拉提或瑜伽理念,注重深層肌群和身體平衡的書籍。這本書更像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健美塑形思路移植過來,雖然基礎沒錯,但與現代運動科學中強調的“功能性訓練”和“整體性恢復”略有脫節。對於那些追求身心閤一、注重綫條柔美而非單純減重圍度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吸引力會大打摺扣。總而言之,它是一本閤格的“工具書”,但絕非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新之作”。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雖然吸引人,但讀完之後,我感覺內容深度上還是有些欠缺。它更像是一本入門級的指南,對於我這種已經有一些運動基礎的媽媽來說,很多動作的講解都過於基礎,缺乏更進一步的挑戰性和細緻的技巧指導。比如,在核心力量的恢復部分,書裏提到的多是平闆支撐、捲腹這些基礎動作,但對於如何判斷骨盆底肌是否正確發力,或者如何針對産後常見的腹直肌分離進行更精細的調整,描述得不夠深入。我希望能看到更多關於呼吸技巧與動作結閤的講解,因為産後運動中,正確的呼吸模式比單純的動作重復更重要。整體來說,如果隻是想瞭解産後運動的大緻方嚮,這本書可以一看,但如果想把它作為長期的、專業的塑形教練來依賴,恐怕要失望瞭。書中的圖片倒是比較清晰,但缺乏視頻或動態演示的輔助,對於新手理解動作的力學結構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我期待作者能在後續的版本中,增加更多針對不同産後階段、不同身體狀況的個性化訓練方案,讓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更上一層樓。我個人認為,它更適閤作為産後恢復期的“熱身手冊”,而不是一本“塑形寶典”。
评分我對這本書的整體評價是,它在“勵誌”和“可行性”之間找到瞭一個微妙的平衡點,但最終傾嚮於後者,導緻激勵感不足。書裏花瞭大量篇幅來描繪“産後變美”的願景,這一點做得很好,能讓人充滿希望。然而,在講解如何應對運動中的平颱期、如何處理運動後的肌肉酸痛和情緒波動時,提供的支持顯得有些薄弱。産後恢復是一個漫長且充滿挫摺的過程,光有“怎麼做”的指導是不夠的,還需要“遇到睏難怎麼辦”的心理建設和應急預案。這本書在“心理解壓”和“挫摺管理”方麵的篇幅太少瞭。我更希望作者能坦誠地分享自己或案例中遇到的睏難,並給齣具體的、可操作的應對策略,而不是用一套完美的流程圖來掩蓋恢復過程中的真實坎坷。閱讀完後,我感覺自己掌握瞭一套操作手冊,但缺少一個可以隨時求助的“陪跑教練”的陪伴感。這種缺少情感鏈接的指導,使得我在執行計劃時,很容易因為一次小小的懈怠而徹底放棄,因為書中沒有告訴我,如何優雅地“重啓”我的塑身之旅。
评分從一個追求效率的職場媽媽角度來看,這本書最大的不足在於它的時間安排不夠靈活。書中倡導的訓練時長和頻率,對於需要兼顧全職工作和傢庭瑣事的我們來說,簡直是奢望。它似乎默認瞭讀者擁有大塊的、不受打擾的運動時間,但現實是,我可能隻有擠在寶寶小憩的十五分鍾裏做點什麼。我更需要的是那種“碎片化”的、可以隨時隨地啓動的“微運動”方案。例如,洗碗時可以做的拉伸,帶娃散步時可以加入的核心激活,或者隻需要一張瑜伽墊就能完成的十分鍾高效燃脂。這本書更多的是提供瞭一套綫性的、結構化的訓練體係,但對於我們這種“時間極度稀缺”的人群,缺乏即時可用的“戰術手冊”。雖然提到瞭“循序漸進”,但具體的模塊劃分不夠清晰,我常常不知道該如何將書中的內容快速裁剪、嵌入到我混亂的日程錶中。期待作者能針對“忙碌媽媽”群體,齣一本專門的“時間管理型塑身手冊”。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和裝幀質量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色彩搭配非常柔和,看著讓人心情舒暢。我特彆喜歡其中穿插的一些“過來人”的溫馨小故事,這些片段讓冰冷的運動指導多瞭幾分人情味,仿佛是鄰傢有經驗的媽媽在悄悄分享她的秘訣,而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專傢在說教。這種敘事風格成功地緩解瞭産後媽媽普遍存在的焦慮感。然而,在實際操作層麵,我發現書中對於“飲食與運動的協同作用”這一塊的探討顯得有些單薄。塑身從來都不是光靠運動就能達成的,閤理的營養攝入是基石。書中對産後營養補充的建議非常籠統,缺乏具體到食材、烹飪方式以及不同哺乳/非哺乳期階段的精確指導。我希望這本書能更全麵地覆蓋“吃”與“動”的結閤點,比如如何科學地安排運動前後的營養窗口期,或者推薦一些簡單易操作的健康食譜。另外,書中的字體略微偏小,對於經常在光綫不佳的房間裏陪寶寶時閱讀的我來說,稍感吃力,如果能提供更大字號的版本,那就太貼心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