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預售 預計2016年11月10日左右到貨
| 著 者: | |||||||||
| 作 譯 者: | |||||||||
| |||||||||
| 所屬分類: >> >> | |||||||||
| 紙質書定價:¥79.0 |
| |
|
引言 : 統計無處不在 … 1
第一部分 : 搜集統計數據 … 1 5
1 . 數字 … 1 7
2 . 隨機原始數據 … 2 5
3 . 排序 … 3 9
4 . 偵探工作 … 5 1
5 . 怪異的錯誤 … 6 7
6 . 從樣本到總體 … 8 1
第二部分 : 探尋參數 … 8 9
7 . 中心極限定理 … 9 1
8 . 概率 … 105
9 . 推斷 …121
1 0 . 信心 …131
11. 恨之深 …143
12. 假設檢驗 …1 6 1
13. 破立之爭 …175
14. 走嚮高級:飛豬、外星口水蟲和焰火 …191
結語 : 像統計師一樣思考 …205
附錄 : 數學洞天 …213
老實說,一開始選擇這本書,多少是帶著一絲對“名人光環”的好奇心,畢竟“比爾蓋茨的隨身書”這個標簽太有吸引力瞭。但讀進去之後,我發現這本書的價值完全超越瞭任何八卦或傳聞的包裝。它的深度和廣度令人印象深刻。從最基礎的描述性統計到中高階的方差分析(ANOVA)和時間序列分析的初步介紹,這本書構建瞭一個非常紮實且全麵的統計學知識體係。我尤其欣賞作者對統計思維模式的培養。比如,它深入探討瞭“相關性不等於因果性”這一核心哲學命題,並通過一些經典的悖論案例,讓你在潛意識裏建立起一種審慎的、批判性的數據解讀習慣。很多統計書為瞭追求數學上的嚴謹性,會犧牲掉閱讀的趣味性,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到瞭極佳的平衡。它引用瞭大量曆史上的經典統計學應用案例,比如早期流行病學的追蹤研究,這些故事性內容不僅使得復雜的概念易於理解,也讓統計學充滿瞭人文關懷的光芒,而不是冰冷的數字堆砌。
评分我是一名非科班齣身的市場營銷人員,工作中有大量需求需要基於用戶調研數據做決策,但每次麵對Excel裏密密麻麻的報錶和那些統計報告,我總是感覺自己像個門外漢,隻能依賴技術部門的解讀。這本教材徹底改變瞭我的處境。它最大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教你“怎麼算”,更教你“為什麼這麼算”以及“算齣來意味著什麼”。書中有一個章節專門討論瞭抽樣偏差的類型及其對市場預測的誤導性,這一點對我觸動極大。我立刻迴想起瞭上個季度一次失敗的用戶訪談,當時我們隻在特定時間段收集反饋,現在纔明白,那樣的抽樣設計是如何係統性地扭麯瞭我們對目標客戶群體的認知。作者在講解迴歸分析時,非常注重強調模型的局限性和適用邊界,這一點是很多網絡教程所欠缺的。它沒有鼓吹統計是萬能的靈丹妙藥,而是將其定位為一個嚴謹的工具箱,教會我們如何負責任地使用工具,而不是盲目相信工具的輸齣結果。這對我來說,簡直是實戰手冊級彆的指南,極大地提升瞭我的數據驅動決策的信心。
评分我是一位大學二年級的數學係學生,我們專業課的教材內容偏嚮理論推導和公理化證明,雖然嚴謹,但對於理解實際應用場景中的統計建模常常感到力不從心。我購買這本書作為課外補充讀物,希望能架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這本書在這方麵錶現齣色,它使用的許多例子都來源於實際的工程和商業領域,而非純粹的數學證明題。例如,在講解中心極限定理時,它沒有過多糾纏於狄拉剋函數和積分的證明細節,而是通過模擬成韆上萬次拋硬幣的結果分布,直觀展示瞭無論初始分布如何,樣本均值的分布都會趨嚮正態的奇妙現象。這種“可視化”的教學方式,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將抽象數學應用於具體問題的學生來說,是極大的幫助。此外,書中對統計軟件(如R或Python中的某些包)的提及和代碼片段的展示,也為我們後續學習專業的數據分析工具提供瞭清晰的路徑指引,避免瞭我們在學習軟件功能時迷失在繁瑣的語法細節中,而是更關注統計邏輯的應用。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就不是那種快餐式的讀物。我本身對數據分析這塊兒一直有點敬而遠之,總覺得統計學這玩意兒離自己太遠,充滿瞭各種復雜的公式和晦澀難懂的符號。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的扉頁時,那種焦慮感奇跡般地消退瞭。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接地氣,仿佛你在和一個經驗豐富的朋友聊天,他耐心地把那些曾經讓你頭疼的概念——比如概率論的基礎、假設檢驗的邏輯——用生活中的例子娓娓道來。特彆是關於“P值”的講解,它沒有直接拋齣一個枯燥的定義,而是通過一個關於咖啡因對反應時間影響的模擬實驗,讓你真切地體會到什麼是統計顯著性。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十分巧妙,它沒有一開始就堆砌復雜的模型,而是循序漸進地搭建知識的腳手架,每深入一層,都會有恰到好處的復習和鞏固環節,確保你跟得上節奏,不會在某個知識點上掉隊。那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感,貫穿瞭閱讀的整個過程,讓人不禁感嘆,真正的大傢,總能把復雜的事情說得如此通透。
评分坦白講,我曾嘗試過好幾本市麵上的“統計學入門”書籍,它們要麼過於膚淺,隻停留在計算平均數和標準差的層麵,要麼就是直接跳躍到高深的貝葉斯統計,中間的過渡生硬得讓人難以接受。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非常精準地定位在瞭“基礎”與“精通”之間的黃金分割點。它沒有迴避那些必要的數學基礎,比如微積分在概率密度函數中的作用,但它處理這些內容的方式是“恰到好處的介紹”,而不是“窮盡式的論證”。對於像我這樣,希望能夠閱讀學術論文中的方法論部分,但又不想花十年時間去重修一個統計學學位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高效的知識獲取路徑。它讓你在短時間內建立起對參數估計、置信區間、以及常用統計檢驗(t檢驗、卡方檢驗)的深刻理解,使得你不再僅僅是機械地套用公式,而是真正理解瞭數據背後所蘊含的不確定性和信息量。它教會瞭我如何帶著懷疑的目光去看待每一個“顯著的結果”,這是一種寶貴的、能讓你在信息爆炸時代保持清醒的認知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