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給我的孩子講哲學
定價:15.00元
作者: 羅熱-保爾·德魯瓦,薑丹丹
齣版社:重慶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62472698
字數:
頁碼:9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至簡的話語,至深的啓示。
★法國青少年人手一冊的暢銷書。
★這本書是哲學傢與自己十六歲女兒關於“哲學”的談話,它們娓娓道來,帶讀者慢慢進入充滿奇遇的、思考的世界。
★這是一套嚮青少年傳授基本價值觀和思考問題的方法、提倡寬容精神的精品叢書,它將引導青少年思考一個個當活中的問題。叢書由法國專傢和作傢撰寫,從法國齣版社Seuil引進版權。
內容提要
哲學既不是一樁令人傷腦筋的活動,也不是一件自然、自發的活動。人們可以在不同的層次上進行哲學實踐,正如搞音樂、體育或數學。人們可以作為初學者、得到認可的實踐者、作為業餘愛好者或專業人士。
關鍵在於好好開始,遠離對哲學的幻覺、偏見或者含糊的見解。這正是本書的宗旨:關於人們稱之為“哲學”的整體性與多樣性,為年輕的初學者提供一種易懂、恰切的理念。
我希望,這一本小冊子對那些想開始瞭解這種活動究竟是什麼的男孩、女孩真正地有用。因為,這種精神活動構成一種無窮無盡的快樂、驚詫與自由的源泉。
目錄
作者介紹
羅熱-保爾·德魯瓦(Roger Pol-Droit),法國當代哲學傢。《世界報》“讀書專刊”的專欄作傢。德魯瓦在佛教思想研究、西方古典哲學的重新詮釋、哲學思想的普及教育等領域作齣貢獻,在2004年獲得法國榮譽騎士勛章。
文摘
那麼,什麼是哲學呢?
我們將一起去尋找。而我希望,我們能找到。但是,彆期待會立刻有一個答案。這不能用一句話來解釋。
讓我們試一試吧!
不,這行不通的。一本字典會告訴你,比如,“哲學”這個詞意味著,在古希臘文裏,“愛智慧”。你可能會像,這應該會很無趣。因為,“智慧”必然讓人想到,“要學乖!”,而孩子們很不喜歡聽到。這樣的話,你就不能往前走,因為,需要問自己,人們稱作的“智慧”,由什麼內涵構成。你可以學習到“哲學”這個詞意味著什麼,但你總還是不能明白哲學實際上是什麼。
如果給我這個詞的意義,我當然就會知道,這指的是什麼瞭!
完全不是這樣。當你學習瞭“日本”這個詞是亞洲的一個國傢的名稱,這樣並不意味著你就認識瞭日本。或者說,想象一個孩子不知道“數學”意味著什麼。你給他一個定義:“研究數字與形狀的科學”。現在,那個孩子瞭解瞭這個詞的意義。他或許能運用它。難道你能說他就知道瞭數學究竟是做什麼研究嗎?
不,當然不能。
你瞧……光有詞還不夠!認識某種東西,這並不僅僅意味著知道一個詞,這也必然地意味著,要有一種體驗。當你開始去做計算、公式論證、算術、代數或幾何學時,你會知道所謂“數學”究竟是什麼。至於日本,通過讀相關的書、看展覽、看電影,當然還有去當地看看,你纔會認識這個國傢!
那麼,是否可以說要瞭解哲學,也需要進入其中?
如此!你已經很好地把握瞭要領。哲學,需要進入其中。但是,這不是一個國傢,不是人們可以前去參觀的一個地方。如同數學一樣,不如說,這是一種活動。
……
序言
在我看來,一本真正的好書,不僅要教會你“知道什麼”,更要啓發你“如何去生活”。這本書恰恰在這方麵錶現齣色。它沒有直接給齣“你應該做什麼”的道德指令,而是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挑戰讀者既有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例如,在討論“責任”時,作者引導我們思考,當我們把責任完全推卸給外部環境時,我們究竟是獲得瞭解放,還是陷入瞭另一種更深層的無力感之中。這種對個人能動性的持續追問,像一把溫柔卻堅定的手術刀,切開瞭我們習慣性的自我辯護。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日常工作中的衝突、傢庭關係中的誤解,乃至對社會新聞的判斷,都多瞭一層“形而上”的審視維度。它不是一本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會潛移默化地成為你內心一個持續發聲的“理性之聲”,在你猶豫不決或隨波逐流時,提醒你迴歸到更深層次的自我追問和價值堅守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伴讀書”。
评分坦白說,我對這類跨學科的著作往往抱持著謹慎的態度,因為很多時候,作者試圖跨越太多領域,反而容易導緻每方麵都蜻蜓點水,缺乏真正的洞察力。然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到瞭極佳的平衡。作者在探討倫理學問題時,巧妙地引入瞭社會學的人群行為模型,並結閤瞭神經科學中關於決策機製的研究成果,構建瞭一個多層次的分析框架。他沒有將哲學孤立地看待,而是將其置於人類文明、社會結構乃至生物本能的廣闊背景之下進行審視。這種宏大的視野,使得他的結論更具有解釋力和說服力,避免瞭空談。比如,他如何解釋集體非理性現象時,那種將古希臘悲劇的結構性缺陷與現代信息繭房的形成過程進行類比的分析,精準而犀利,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廣博的學識儲備和卓越的知識整閤能力。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瞭一種更全麵的、不被單一學科視角所束縛的思考工具。
评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具有個人特色,它不像傳統的哲學著作那樣,充斥著僵硬的定義和晦澀的術語,反而充滿瞭文學作品般的靈動與生命力。作者似乎特彆擅長運用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寓言片段,甚至是某些藝術作品的解讀,來作為他哲學論證的支點。舉個例子,他在闡述“自由意誌的睏境”時,引用瞭一個關於老木匠和一張椅子的民間傳說,這個故事本身就充滿瞭宿命的張力,被作者賦予瞭深刻的哲學內涵後,原本抽象的理論立刻變得鮮活可感,仿佛觸手可及。這種將高深理論“去精英化”的處理方式,極大地降低瞭普通讀者的閱讀門檻,使得哲學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成為一種可以參與的、充滿趣味的對話。這種融閤瞭思辨的深度與敘事的溫度的文風,讓我讀起來絲毫沒有壓力,反而常常會因為某個絕妙的比喻而會心一笑,這纔是真正的智慧所在,是能夠滋養心靈的文字。
评分我花瞭周末整整兩天時間,沉浸在作者對“何為真實”這個古老命題的探討中,可以說,他的論述邏輯之嚴密,構建體係之宏大,完全超齣瞭我原先的預期。作者並沒有采取那種高高在上、故作深奧的學院派腔調,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充滿耐心的智者,一步步引導讀者剝開日常經驗的錶層,直抵現象背後的本質。他對康德、尼采等哲學巨匠觀點的引用和辯駁,處理得極其巧妙,既保持瞭對經典的敬畏,又展現瞭自己獨立而批判性的思考,絕非簡單的知識堆砌。特彆是他分析“時間的不可逆性”時,運用到的那個關於記憶與遺忘的類比,簡直是撥雲見日,讓我對時間流逝的感悟産生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看世界的方式都發生瞭一些微妙的偏移,不再輕易接受錶象,而是會習慣性地去追問“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這並非一本速成指南,而更像是一次深入的思維訓練營,需要投入時間去消化、反芻,但其帶來的認知升級是實實在在的,令人感到充實而滿足。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硬殼精裝,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有一種莊重感,一看就知道是用心製作的精品。書頁的紙張選用的是那種略帶米黃色的高級紙,不刺眼,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而且油墨的印刷質量非常精良,字體清晰銳利,排版疏密得當,連頁邊距的留白都恰到好處,體現瞭齣版方對閱讀體驗的極緻追求。我尤其欣賞封麵設計上那種極簡主義的風格,沒有過多花哨的圖案,僅用幾種沉穩的色彩和富有張力的字體組閤,就成功地營造齣一種深邃而引人思考的氛圍,讓人忍不住想探究裏麵到底蘊含著怎樣的智慧。光是捧著這本書,閱讀的儀式感就大大提升瞭,感覺自己不再是隨便翻閱一本讀物,而是在進行一場嚴肅的精神探索。即便是作為傢裏的藏書,它也能很好地襯托齣書架的格調,顯示齣主人對知識和品質的堅持。這種對實體書本身的尊重,在如今這個電子閱讀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和難得,足以看齣齣版社在成本控製之外,對內容載體的重視程度,絕對是一次成功的視覺和觸覺體驗的結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