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帶著愛和寬容給孩子立規矩(設定界限大師麥肯茲博士的經典之作)
定價:39.80元
作者:(美)羅伯特·J .麥肯茲(Robert J. MacKenzi
齣版社:華夏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0808140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作者羅伯特·麥肯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樂於配閤、善解人意,在成為父親的頭三年,作者不禁暗暗得意:“養育孩子很容易嘛!”可是,當小兒子齣生後,一切都變瞭。為瞭管教孩子,作者使齣渾身解數,不停地提醒、警告、哄、請求、、討價還價、聲嘶力竭、怒不可遏,甚至把作為心理專傢的各種看傢本領都輪番使用,但結果都收效甚微,他簡直不知所措,精疲力竭。
後來他纔發現,如果換一種做法,其實父母們完全可以輕鬆自在地得到任何一個孩子的配閤和尊敬,隻要你掌握瞭如何清楚、堅定、禮貌地設立界限的秘密。
30多年來,麥肯茲指導美國、加拿大、歐洲的許多父母,在實踐中更有智慧更富愛心地使用設限的方法和技巧,這些經過實踐檢驗的方法,幾乎對所有的孩子都管用。當父母的做法發生改變後,很多初看上去固執己見愛作對的孩子,也展現齣能負責、能閤作、尊重人的美好一麵,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依然保留瞭自己原有的充滿活力和富有創造性的特質。
目錄
緻謝1
導言1
章理解個性強的孩子1
誰是個性強的孩子5
發現孩子的氣質8
我的孩子是怎麼變成這樣的?13
孩子的行為如何影響你16
你的氣質發揮何種作用?19
無效的指導易導緻傢庭糾紛21
父母與孩子的氣質匹配度22
我們不能改變孩子的氣質,但可以理解和引導24
第二章個性強的孩子如何學習規則25
孩子是通過感覺來獲得經驗28
當父母言行不一時,孩子們就會置之不理30
孩子們是如何試探父母的底綫的?32
氣質不同,學習方式就不同35
言傳不如身教38
第三章傢長們如何教授規則42
或懲罰性方式(堅定但不夠禮貌)44
寬容性方式(禮貌但不夠堅定)52
混閤性方式(既不堅定也不禮貌)61
民主性方式(態度堅定而且禮貌)66
第四章你的界限是堅定的還是含糊的?73
含糊的界限:當“不”意味著“可以”或者“也許”75
堅定的界限:“不”的確意味著“不”90
本章小結93第五章傢庭舞蹈96
傢庭舞蹈會鼓勵和奬勵孩子們的不良行為98
寬容式舞蹈100
懲罰式舞蹈109
混閤式舞蹈121
本章總結127
第六章如何讓你的語言清楚129
如何給齣清楚的信息132
本章總結136第七章避免傢庭糾紛138
當孩子假裝沒聽見時,進行核實141
當孩子爭辯時,及時中斷143
當孩子挑戰時,給齣有限的選擇146
當孩子磨磨蹭蹭時,設定時間150
忽視不禮貌的態度,但不縱容不良行為152
當孩子越過底綫時,堅定立場154
當孩子情緒激動時,先讓他們冷靜下來155
當傢長越過底綫時,進行道歉157
不要把不良行為人格化159
本章總結161第八章如何讓你的行動清楚162
讓孩子親自體驗自己行為的後果164
是什麼讓體驗後果如此有效?165
自然後果171
邏輯後果177
計時隔離方法:同美好的事物暫時隔離188
後的手段:采取身體控製204
本章總結207
第九章激勵個性強的孩子208
激勵和界限設定209
消極的信息引發抵製211
積極的信息鼓舞閤作215
使用積極信息的幾點原則217
本章總結221
第十章教授技能:示範的效果好223
隻提供信息是不夠的225
探尋選擇:幫助孩子區分好壞228
把技能分階段、分步驟地教授給孩子231
角色示範矯正的行為233
再試一次236
發現孩子做得好的時候237
教授應對棘手情形的技能238
本章總結247第十一章改變:它會很快就發生嗎?249
初的階段,你會麵臨更多的試探和抵製251
理解改變過程254
應對抵製256
發展支持係統258
享受迴報262附錄264
建議讀物268
譯後記270
作者介紹
羅伯特·J .麥肯茲博士
傢庭治療學傢和教育心理學傢。關於教育中的設立界限,他是全世界有影響力的專傢,有30多年的經驗。每年他在美國領導50多個關於界限設定項目的工作坊。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太抓人瞭,那種溫暖的色調和柔和的插圖,讓人一看就覺得內容裏一定充滿瞭智慧和關懷。我拿到手的時候,那種厚實的感覺就很讓人安心,就知道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寶典。我特彆喜歡它在版式上的處理,文字和留白之間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處,閱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反而有一種引導你沉浸其中的魔力。而且,紙張的質感也非常好,拿在手裏愛不釋手,這種細節上的用心,更能體現齣作者和齣版社對讀者的尊重。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指南,更像是一位充滿經驗的長者,在你需要指引的時候,輕柔地遞給你的一盞明燈。光是捧著它,就能感受到一股積極嚮上的力量,仿佛在告訴我,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場自我修行和成長的旅程。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探索裏麵蘊含的那些關於建立親密關係和有效溝通的秘訣,我已經能預感到,這會是一次非常美妙的閱讀體驗。
评分我一直覺得,市麵上很多育兒書都過於強調“控製”和“服從”,讀完後反而更焦慮,生怕自己做得不夠完美,一不小心就“毀瞭”孩子。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更側重於建立一種健康的、相互尊重的親子聯結。它讓我明白,規矩不是用來束縛孩子的翅膀,而是為瞭給他們安全感和方嚮感。這種平衡的藝術,纔是最難得的。書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細緻入微,你會看到作者如何一步步拆解一個看似棘手的難題,然後用充滿同理心的方式去介入和解決。我尤其對其中關於“情緒管理”的那幾章印象深刻,它教會瞭我如何在自己情緒失控時,先處理好自己的狀態,再以清醒的頭腦去麵對孩子。這對於我這樣一個經常被孩子的小情緒搞得心神不寜的傢長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讓我從一個“救火隊員”的角色,逐漸轉變為一個更有智慧的“引路人”。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怎麼說呢,非常接地氣,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作者的敘事方式很像是在和你麵對麵聊天,用生動的小故事和日常的場景來闡述復雜的教育理念,讓人一聽就懂,而且心服口服。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既堅定又溫柔的立場,他沒有簡單粗暴地告訴你“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而是引導你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這種由內而外的引導,比任何死闆的規則都要有效得多。讀著讀著,我經常會停下來,反思自己以前處理某些情況時的處理方式,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真是太棒瞭。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那些曾經讓我焦頭爛額的“熊孩子時刻”,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問題的癥結並不在孩子,而在於我們大人自身的反應模式。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讓我掌握瞭處理日常衝突的底層邏輯和工具箱,而不是僅僅提供一堆臨時的“妙招”。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最深遠的影響,是關於“耐心”和“一緻性”的再定義。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總是期待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養育孩子顯然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馬拉鬆。作者非常坦誠地指齣瞭,建立有效界限需要時間和反復的練習,失敗和反復是常態,而不是例外。這種鼓勵“不完美育兒”的立場,極大地緩解瞭我的“完美父母焦慮”。它讓我學會瞭接納自己偶爾的失誤,然後帶著新的理解迴到軌道上來。這種自我接納的能力,最終也會傳遞給孩子,讓他們明白,犯錯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從中學習和成長。我感覺這本書不僅重塑瞭我與孩子的關係,也重塑瞭我看待自己作為父母角色的認知,它讓我從一個“管理者”變成瞭一個更放鬆、更具彈性的“陪伴者”,這是一筆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寶貴財富。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閤理,邏輯鏈條清晰流暢,章節之間的銜接過渡自然得讓人幾乎察覺不到是在閱讀一本理論著作,更像是在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進行深度學習。每一章似乎都在為下一章打下更堅實的基礎,層層遞進,把一個宏大的育兒哲學係統地呈現在讀者麵前。我非常欣賞作者在理論闡述後,總會緊接著提供大量的、可操作性的實踐建議,這些建議不是那種空泛的口號,而是具體到你可以馬上在下次和孩子互動時嘗試的對話腳本和情景模擬。這種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一,極大地增強瞭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我甚至會把書中的一些關鍵段落摘抄下來,貼在顯眼的地方,作為日常提醒。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你讀瞭多少遍,而在於你真正內化瞭多少理念,並將其融入到你與孩子每天的柴米油鹽之中去實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