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糧食作物種植及産後加工 |
| 作者 | 於勇 |
| 定價 | 35.00元 |
| 齣版社 | 中國農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09235007 |
| 齣版日期 | 2018-02-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32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糧食作物種植及産後加工》,包含瞭水稻、玉米、小麥、高梁、薯類等主要糧食作物。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前言 章 種植品質質量控製 節 水稻 1K型雜交稻的選育與推廣 2四川雜交中稻豐産高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 3水稻秈粳優勢利用相關基因挖掘與新品種培育 4高異交性優質香稻係川香29A的選育及應用 5高配閤力優質新質源水稻係803A的創製及應用 6水稻耐貯藏種質發掘關鍵技術及應用 7粳型香軟米品種雲粳20的選育及推廣應用 8高産優質抗病滇型雜交粳稻選育製種技術研究及示範推廣 9高産優質雜交水稻新品種花香4016的選育及栽培技術 10主要作物種用化控抗逆壯苗栽培技術體係的研究與應用 11重穗型雜交稻的高産機理及其稀植優化生産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12水稻高産高效養分管理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13水稻設計栽培技術 14一種水稻無土育秧方法及應用 15水稻主要害蟲綠色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 16水稻重要穗部病害防控技術 17水稻抗白葉枯病基因的挖掘與利用 18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新型劑配方及其使用方法 第二節 玉米 1西南地區玉米雜交育種第四輪骨乾自交係18-599和08-641 2高配閤力優質多抗耐密玉米自交係698-3選育與應用 3溫一熱帶種質玉米自交係YA3237和YA3729選育與應用 4糧用玉米品種金穗3號 5丘陵山區玉米高産綜閤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 6高産優質多抗玉米新品種雅玉10號 7玉米新品種邡玉1號 8優良雜交玉米品種耕源1號 9優良雜交玉米品種耕源早1號 10優良雜交玉米品種耕源14號 第二章 貯藏和物流 第三章 産後加工 第四章 相關集成技術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一種踏實、嚴謹的感覺,隱隱透著一股學術研究的嚴謹性,但又不像純粹的教材那樣枯燥。從書名“糧食作物種植及産後加工”來看,它似乎涵蓋瞭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這對我這種對農業産業鏈感興趣的讀者來說,有著莫大的吸引力。我尤其好奇“産後加工”部分會涉及到哪些具體內容。是僅僅介紹基礎的儲存和保鮮技術,還是會更深入地探討一些更具市場潛力的加工方式?例如,是否會講解如何將糧食作物轉化為更具附加值的産品,比如各種榖物粉、預製食品原料,甚至是某些地方特色糧食加工品?我對不同糧食作物的營養成分及其加工後的變化也很感興趣,例如,某些加工方式是否會影響糧食的蛋白質或維生素含量?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關於食品安全和質量控製方麵的指導,幫助我們確保加工産品的安全性和品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前沿的加工技術和理念,同時也包含一些成本效益分析,讓我能夠對投入産齣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畢竟,農業最終還是要走嚮市場,瞭解加工環節的市場價值和前景至關重要。
评分這本《糧食作物種植及産後加工》真的是我期待已久的一本寶典!作為一個剛開始嘗試自傢小規模種植的愛好者,我對農業知識的渴求簡直是飢渴難耐。之前嘗試過零星地閱讀一些網絡文章,但信息碎片化嚴重,很多細節都含糊不清,搞得我一頭霧水。看到這本書的題目,尤其是“中國農業齣版社”和“於勇”這個作者名,我心裏就有瞭底。中國農業齣版社在農業領域的權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作者的名字也讓我覺得這是經過多年實踐經驗沉澱下來的結晶。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從最基礎的講起,比如不同季節適閤種植哪些糧食作物,每種作物對土壤、光照、水分的要求有什麼不同,以及如何辨彆和防治常見的病蟲害。更讓我期待的是“産後加工”這一部分,我一直覺得農産品的價值不僅僅在於種植,更在於如何通過精細加工提升其附加值。書中會不會介紹一些簡單易行的傢庭加工技術,比如糧食的烘乾、儲存,甚至是一些基本的初級加工方法,例如如何製作麵粉、米粉,或者一些簡單的糧食發酵産品?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一些實用的技巧,讓自己的勞動成果能夠更好地保存和利用,甚至能夠做齣一些令人驚喜的美味。這本書的厚度也讓我覺得內容應該很充實,迫不及待想翻開它,讓它指引我走上更專業的種植之路。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關注鄉村振興和可持續農業的發展,這本《糧食作物種植及産後加工》的齣現,正好契閤瞭我對這一領域的深入瞭解的願望。我猜想,這本書不僅會教授傳統的種植技術,很可能會融入一些現代化的、環保的種植理念。比如,關於土壤改良的方法,書中是否會提及有機肥的使用、輪作製度的建立,或者是一些節水灌溉的先進技術?在病蟲害防治方麵,我希望看到更多關於綠色防控的介紹,盡量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保護生態環境。而“産後加工”這一塊,我更傾嚮於瞭解那些能夠延長農産品保質期、提升附加值,並且對環境影響較小的加工方式。比如,能否介紹一些利用太陽能或者其他可再生能源進行糧食乾燥的技術?或者,關於糧食深加工,書中是否會探討一些將糧食轉化為生物基材料、食用油,甚至是某些天然提取物的可能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關於現代農業和食品加工的新視野,讓我看到糧食作物不僅僅是食物,更是可以轉化為多種高價值産品的寶貴資源。
评分我一直覺得,中國的農業發展離不開對傳統智慧的傳承與創新,而《糧食作物種植及産後加工》這本書,從其標題來看,似乎正是這樣一本融閤瞭傳統與現代的著作。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産後加工”的部分,能夠深入挖掘我們中華民族在糧食加工方麵的獨特技藝和經驗。例如,各地流傳的各種糧食發酵工藝,如釀酒、製醋、製作豆醬等,書中是否會對其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市場潛力進行介紹?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與時俱進,介紹一些符閤現代食品安全標準和消費者需求的新型加工技術。例如,如何利用現代化的設備和技術,來提高糧食的營養價值、延長保質期,或者開發齣更多樣的糧食衍生品,滿足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書中是否會提及一些關於糧食倉儲的智能化、綠色化解決方案,以減少糧食損耗?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條將傳統糧食加工技藝發揚光大,同時又適應現代化發展的路徑,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實踐“從田頭到餐桌”的價值鏈。
评分對於我這樣一個有著多年農業實踐經驗的老農戶來說,一本真正有價值的書,不在於堆砌華麗的辭藻,而在於能否解決實際生産中遇到的問題,能否帶來切實的效益提升。我拿到這本《糧食作物種植及産後加工》,首先關注的是它在“種植”方麵的內容是否貼閤我們當下實際的生産需求。比如說,對於我們當地常見的幾種糧食作物,書裏會不會有關於品種選擇、播種密度、施肥管理、田間管理等方麵的詳細指導?尤其是在當前氣候變化日益加劇的背景下,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應對極端天氣(如乾旱、洪澇)的種植策略?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種植技術來提高産量和品質,減少損失?而“産後加工”部分,我更希望看到一些能夠直接指導我們如何提高農産品附加值的實用技術。比如,對於收獲的稻榖、小麥等,除瞭基本的晾曬、儲存,能否介紹一些簡單的脫粒、碾磨、烘乾技術,甚至是一些如何製作成初級加工産品,例如米粉、麵粉,或者是一些地方特色的糧食製品?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手把手地教我如何讓我的糧食作物“賣個好價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