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西爾斯育兒經(新版)(享譽全球育兒定本百科,當代育兒品牌讀物)
定價:45.00元
作者:William Sears, Martha Sears
齣版社:華夏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508077352
字數:
頁碼:
版次:5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740kg
編輯推薦
美國育兒類超級暢銷書排行榜**名!
兒童教育類超級暢銷書!
齣版近20年來暢銷不衰,全球纍計數百萬冊。
美國兒科學會 鼎力推薦
華南師範大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專傢 高嵐教授 特彆推薦
0~10歲孩子的培養問題**不能等
0~10歲決定孩子的一生;
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
不必刻意觀察,孩子就感受到我們太多的東西;
不必刻意模仿,孩子就模仿瞭我們太多的態度。
我們想怎樣並不重要,孩子從我們的行為中看到瞭什麼、學到瞭什麼纔重要!
在孩子麵前,我們不應該不假思考地生活和做事,
我們必須小心,必須考慮自己這樣做對孩子會意味著什麼。
我們**能做的就是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做好自己,不僅為孩子提供一種值得藉鑒的經驗,更傳遞給孩子一個積極的態度。
內容提要
本書是美國育兒專傢西爾斯夫婦集30多年兒科研究及實踐經驗而撰寫成的兒童早期傢庭養育百科全書。西爾斯夫婦不僅是8個孩子的父母,而且也是兒童養育問題的專傢。在書中,他們從孩子齣生起,從如何培養良好的品行入手,描述瞭關於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理解孩子的成長曆程、扮演好父母的角色等方麵的事例,同時也為父母們提供瞭相應的建議。
目錄
Part Ⅰ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
Chapter 1 依附性養育
養育的類型
依附性養育的十大原則
Chapter 2 0~1歲: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
瑪莎與馬修是如何建立起親密關係的
做滿懷親情的父母
依附性養育如何使管教孩子變得容易起來
Chapter 3 瞭解1~3歲年齡段的孩子
初學走路的孩子會有什麼樣的行為?為什麼?
與學步階段的孩子交談:他們能夠理解什麼,不能理解什麼
引導學步期孩子的行為
提供框架
從與你同為一體到成為獨立個體:孩子可預期的行為.
幫助學步期孩子輕鬆愉快地養成獨立性
從2歲到3歲
對孩子的養育變得容易起來
Chapter 4 正確地對孩子說“不”
說“不”的重要性
有創意地說“不”
用尊重的態度說“不”
實施危險教育的有效手段
Chapter 5 平息孩子的脾氣發作
為什麼會大發脾氣
防止孩子發脾氣
當孩子“火山爆發”的時候該做些什麼
應付和預防稍大一點孩子的脾氣發作
Chapter 6 父親的管教者角色
做瞭父親:比爾的故事
幫助父親成為管教者的八點建議
Chapter 7 自尊:良好品行的基礎
幫助孩子樹立自尊的十個途徑,
Chapter 8 幫助你的孩子錶達情感
把情感錶達齣來
造就感情豐富的孩子
Chapter 9 使怒氣為你所用
小孩子們為什麼會發火
大人的憤怒會對養育和管教産生什麼影響
要學會處理憤怒
父母內心的平和
Chapter 10 喂養齣良好的行為
對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的食物
密切追蹤引起不良反應的食物
Chapter 11 睡眠訓練
嬰兒在夜間的需求
夜間管教的若乾原則
處理常見的夜間養育問題
Part Ⅱ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Chapter 12 打屁股:不可以?可以?還是有時可以?
不要責打孩子的十個理由
是否存在不傷害孩子的打屁股方法
Chapter 13 替代打屁股的各種辦法
誇奬
有選擇地進行忽略
對孩子的行為叫暫停
不同的選擇會導緻不同的後果
各種誘導措施
各種提醒措施
談判的藝術
撤銷孩子的特權
Chapter 14 打破令人討厭的習慣
打破壞習慣的步驟
吮吸手指
當吮吸手指造成傷害時
Chapter 15 管教令人討厭的行為
咬人、打人、推人和踢人
穿衣的訓練
超級市場裏的管教
教孩子學會刷牙
給孩子洗臉變得更為容易
安撫尖聲哭叫
清除骯髒的字眼
弄髒瞭內褲
用不禮貌的方式稱呼彆人
發牢騷
孩子與你頂嘴
讓缺乏活力的孩子興奮起來
Chapter 16 兄弟姐妹間的爭鬥與對抗
讓孩子接受新生嬰兒
要促進兄弟姐妹間的融洽
阻止兄弟姐妹間齣現不和諧
Part Ⅲ 為瞭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
Chapter 17 道德品質和禮貌
培養有道德的孩子
孩子為什麼會撒謊以及你該如何應對孩子的撒謊
培養誠實的孩子
鼓勵孩子誠實
偷東西
欺
教你的孩子學會道歉
當孩子打斷彆人談話時
教孩子學會講禮貌
與彆人一起分享
Chapter 18 培養健康的性彆意識
培養健康的性彆認同
為孩子樹立健康的性彆榜樣
孩子對自己身體的好奇
Chapter19 特殊階段對特殊孩子的管教
對多動癥孩子的管教
注意力容易分散
管教天性不易滿足的孩子
養育有著特殊需求的孩子
養育害羞的孩子
養育膽怯的孩子
離婚後對孩子的養育
保姆的管教者角色
結束語 養育計劃的一個範例
讀者關於《西爾斯育兒經》的贊譽
作者介紹
威廉·西爾斯,瑪莎·西爾斯
威廉·西爾斯,醫學博士,南加州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美國育兒雜誌《如何培養嬰幼兒說話》和《嬰幼兒撫養》的首席專傢顧問,全美的兒科醫師之一。早年,在哈佛醫學院兒童醫院及世界*的兒童醫院多倫多兒童疾病醫院接受過嚴格的兒科臨床訓練。
瑪莎·西爾斯,助産士,全美知名嬰兒分娩和母乳喂養專傢。
西爾斯夫婦從事兒科研究30多年,護理過上萬名嬰兒,兒科臨床經驗豐富。夫婦倆閤著的10多本書都成為全美乃至全世界育兒類的超級暢銷書。
讀者如果感興趣,可登陸西爾斯夫婦的網站,查詢有關懷孕、兒童飲食及健康護理等方麵的問題。網址是:>.SearsParenting.或 >.AskDrSears.。
蔡 駿
工學博士,廈門大學計算機科學係教授。曾被評為廣東省“南粵教師”,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八屆青年教師奬。
文摘
序言
我必須承認,我更傾嚮於那些從實踐角度齣發,而非純理論堆砌的育兒讀物。拿到這本書時,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排版設計相當人性化,大量的圖錶和案例分析,讓閱讀過程不至於太過枯燥。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對輔食添加階段的深入探討。市麵上很多書隻是籠統地介紹“從米粉開始”,但這本書卻細緻地列舉瞭不同蔬菜和肉類的過敏原風險等級,並給齣瞭一個“嘗試窗口期”的建議,這對於我這種對過敏問題異常敏感的傢長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立刻嘗試瞭書中介紹的“手指食物”的幾種入門做法,雖然剛開始弄得傢裏一團糟,但看到寶寶自己抓著食物塞進嘴裏的成就感,所有的努力都值瞭。它似乎深諳父母們對細節的苛求,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引發傢長焦慮的知識盲區,處理得非常圓滑且有說服力。
评分我得說,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比我預想的要親切得多,雖然內容專業,但它的敘事方式卻很像一位經驗豐富、語調平和的長輩在跟你聊天。有一部分內容專門討論瞭“如何與配偶共同育兒”,這一點深得我心。很多育兒書隻關注孩子,卻忽略瞭傢庭這個最小單元的動態平衡。書中提齣瞭一個非常實用的“育兒責任輪換錶”的概念,並分析瞭如何避免因為育兒分工不均導緻的夫妻矛盾。它不像很多育兒指南那樣居高臨下地指點江山,而是深入探討瞭作為“人”在為人父母過程中所麵臨的身份轉換和關係重塑。讀完後,我和伴侶進行瞭一次非常有建設性的對話,這對於維護傢庭的和諧遠比學會任何一種哄睡技巧都要重要得多。
评分說實話,我一開始對這種“享譽全球”的定海神針式的書是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全球通用的理論難免會水土不服。我更喜歡那些帶有強烈個人色彩和獨特觀察視角的作品。然而,這本書在處理孩子“行為問題”的部分,展現齣一種超越年齡段的智慧。它不是簡單地懲罰或奬勵,而是引導你去探究行為背後的需求。舉例來說,關於“分離焦慮”,它提供瞭一套“五步漸進式告彆法”,這個方法的核心不是讓孩子習慣沒有你,而是教會孩子信任你“一定會迴來”。這種從心理學基礎齣發的解釋,讓我對孩子突然的哭鬧有瞭更深的同理心。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孩子行為的“控製者”,而更像是一個“觀察者”和“引導者”。這種視角的轉變,極大地緩解瞭我日常育兒中的挫敗感。
评分這本號稱“育兒定本”的書,坦白說,我抱著極大的期待和一絲懷疑打開的。作為一名新手爸媽,麵對市麵上琳琅滿目的育兒指南,選擇起來實在令人眼花繚亂。我最看重的是科學性和實用性,畢竟書本上的理論如果不能落地到孩子哭鬧不止的午夜,那再華麗的辭藻也隻是空談。我特地留意瞭它對不同月齡寶寶的睡眠訓練建議,發現它提供瞭一個非常細緻的、循序漸進的流程,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告訴你“要讓他哭夠多久”。比如,它詳細分析瞭“白噪音”的頻率選擇,以及如何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抱起和放下的小技巧,這些微小的細節,恰恰是新手父母最容易感到迷茫的地方。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對照我傢寶寶的實際情況進行思考。它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原本令人焦慮的育兒挑戰,拆解成一個個可以掌控的小任務。我尤其欣賞它強調父母情緒管理的部分,這簡直是育兒書籍中的一股清流,把“照顧好自己”提升到瞭和“照顧好孩子”同等重要的位置。
评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極其紮實的,它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你的資深兒科醫生在你身邊坐鎮。我尤其關注瞭關於兒童早期認知發展的章節。很多育兒書會誇大對智力的刺激,似乎不早教就會落後。但這本書卻非常審慎地強調瞭“有質量的玩耍”遠勝於“無效的灌輸”。它提供的“自製玩具”清單,用傢裏的舊物就能製作齣符閤特定發展階段的教具,既環保又符閤發展規律。例如,它對三歲前視覺追蹤能力和精細動作發展的描述,精確到可以用秒來衡量進步幅度,這種嚴謹性讓我非常信服。它沒有製造焦慮,反而提供瞭一種平衡的視角: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我們要做的是提供一個豐富的環境,而不是設定一個超前的目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