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準父母和年輕父母書: 早教締造孩子一生
定價:28.00元
作者:馮德全
齣版社:長江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3546334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零歲方案總設計師馮德全的早教思想精華。
2.程思遠、錢學森、於光遠等指導、硃永新、孫雲曉、盧勒等推薦。
3.簡單元易行的操作技巧,立竿見影的教育效果。
內容提要
《早教,締選孩子一生》一書是馮德全先生早教思想的精華。本書從正確認識孩子,發掘孩子的潛能,環境,習慣,性格等五個方麵,談孩子的早教教育和習慣性格的培養問題。每個章節,除瞭科學理論指導,還配閤有易於操作的技巧方法。對孩子成長關鍵期的方方麵麵都有切實的指導意義。
目錄
作者介紹
馮德全, 1953年畢業於湖北省實驗師範學校,中員。曆任小學教師、校長,中學教導主任,武漢市教委、市教科所教研員,1978年後專攻早期教育研究,先後在各個機構任職講學。
30年來講學足跡遍布全國各地,演講1000多場,聽眾達100萬人次;與先進國傢研發“0歲工程”“0歲計劃”同時起步,總體設計完成瞭“0-6歲優教工程及實施方案”,統稱《0歲方案》,造福億萬傢庭,被譽為“中國當代早教之父”。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樸實,沒有花哨的圖案,隻有清晰的字體和一些看起來像是手繪的溫馨插圖,讓人感覺非常親切,像是鄰居傢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在跟你聊天。我拿到書的時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導讀部分,作者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口吻,講述瞭自己為人父母的初衷和一些早期育兒的睏惑,一下子就拉近瞭和讀者的距離。他沒有一上來就拋齣什麼高深的理論,而是從最基礎的、也是最讓人焦慮的問題入手,比如“我該如何判斷我的寶寶是否吃飽瞭?”或者“夜間哭鬧到底是不是我的錯?”這種真誠的分享,讓我覺得這本書不是一本冷冰冰的育兒手冊,而更像是一本可以隨時翻閱的“育兒心電圖”。而且,書中對不同月齡寶寶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分析得非常細緻,我特彆喜歡它對“關鍵期”的描述,不是那種強迫性的訓練,而是引導父母如何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最能激發孩子潛能的瞬間,這點比很多強調“不輸在起跑綫”的功利性書籍要高明得多,它教你的是如何與孩子共同成長,而不是如何去“雕刻”一個完美的成品。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說實話,是我近年來讀過的所有育兒書籍中,最注重閱讀體驗的一本。它的紙張質感非常舒服,不是那種反光的亮麵紙,而是略帶啞光的米白色,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酸澀。更關鍵的是,它大量運用瞭留白和圖文的巧妙配閤。在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理論部分,文字被精心組織成小塊,周圍留齣足夠的空間,讓人感覺呼吸順暢;而在需要視覺輔助理解的部分,例如解釋嬰兒大運動發展麯綫時,圖錶簡潔明瞭,配色柔和,完全沒有現在市麵上很多書籍那種令人頭暈目眩的色彩堆砌感。這種對細節的極緻關注,體現瞭作者和齣版社對“父母閱讀體驗”的尊重,他們似乎明白,疲憊的父母需要的不是更多信息量的轟炸,而是清晰、有條理、易於吸收的知識載體。讀這本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平靜和整理思緒的體驗。
评分這本書的章節編排邏輯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清晰明瞭,我這種平時工作忙碌,隻能在通勤路上翻幾頁書的人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它將復雜的早期教育知識分拆成瞭若乾個可以獨立閱讀的模塊,每個模塊都有一個非常醒目的標題,比如“聽覺的覺醒:從白噪音到音樂啓濛”或者“觸覺的語言:如何通過撫觸建立安全感”。最妙的是,它在每個知識點後麵都會附上具體的“傢庭操作指南”,不是那種模糊的建議,而是精確到“每天兩次,每次五分鍾,采用特定的握持方式”的步驟。我嘗試瞭書裏介紹的一個“鏡像反應遊戲”來和我的小寶貝互動,效果立竿見影,寶寶的眼神接觸時間明顯增加瞭,而且互動中發齣的“啊”、“哦”的聲音也變得更有內容。這讓我深刻體會到,教育的本質其實是高質量的陪伴,而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它教會瞭父母如何將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瞬間,轉化為有效的親子連接和潛能激發,而不是非要去購買昂貴的外購課程。
评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對於“父母心理健康”的關注,這一點在很多側重於“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中常常被忽略。作者用瞭整整一個單元來討論“完美父母的神話”以及如何應對育兒過程中的“身份迷失”。他坦誠地寫道,父母在付齣瞭所有精力和愛之後,也需要被看見、被理解。書中提到,當父母感到焦慮、挫敗甚至對孩子産生負麵情緒時,這不是失敗的標誌,而是人性的正常反應,關鍵是如何用健康的方式去處理這些情緒,而不是將壓力轉嫁給孩子。他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自我關懷”練習,比如“五分鍾情緒隔離法”和“配偶間的有效情緒互助協議”。這種由內而外的關懷視角,徹底改變瞭我對育兒的看法:一個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父母,纔是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這本書不僅是教我如何做父母,更像是陪伴我完成瞭一場自我成長的旅程。
评分我必須提到這本書在介紹“錯誤示範”和“常見誤區”時的那種幽默感和批判性思維。很多育兒書隻會告訴你“應該做什麼”,但這本書卻花瞭大篇幅去解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卻可能適得其反的做法。比如,它沒有直接批評“過度糾正寶寶發音”的行為,而是通過一個生動的小故事,講述瞭一個孩子因為不斷被大人糾正舌位而變得畏首畏尾、最終影響到語言錶達自信的案例。這種寓言式的敘述方式,比生硬的理論灌輸要有效得多,它讓你在笑聲中反思自己的教育習慣。同時,作者對於“社會化”這個概念的闡述也很有啓發性,他強調真正的社會化不是讓孩子在兩歲時就能像個小大人一樣遵守規則,而是讓他們理解“界限”和“尊重差異”的底層邏輯。這種深層次的探討,讓我對育兒的長期目標有瞭更宏大和清晰的認識,不再局限於眼前的“乖不乖”的小事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