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愛是需要學習的:情愛文化50講
定價:25.00元
作者:徐兆壽
齣版社:中國言實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80128956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今天,誰要論及情愛而羞於言性,那他會遭人恥笑。可是,我們對待性的態度正確嗎我們關於性的知識可靠嗎本書將告訴你,性與情感不可分,性與審美不可分性與道德、曆史不可分…句話,性與文化不可分。那種純粹用科學主義看待性的態度是*有害的。
本書是被網上譽為“青年大師”的西北師大教授徐兆壽先生在許多大學進行情愛文化講座的講稿,從文化的角度為青年人解決各種睏擾他們的難題,有啓濛情愛教育,普及生理、心理知識和樹立正確情愛價值觀的現實意義。有關徐兆壽先生開設的情愛文化講座,曾在大學校園和網上備受爭議。
目錄
前言
性文化講座上的遭遇(代序)
上編 愛是需要學習的
講 愛是需要學習的
第2講 愛是創造的
第3講 一個營銷者的愛情兩難
第4講 請救救這些“性革命”浪潮之上的青年
第5講 大學流行姐弟戀:女性成為主動者
第6講 兩個女友都喜歡,怎麼辦
第7講 他要分手我該怎麼辦
第8講 一個無法自拔的苦惱者
第9講 如何處理好靈與欲的中突
0講 女子在男子麵前應如何擺布自己
1講 男人喜歡什麼樣的女人
2講 女人喜歡什麼樣的男人
3講 為什麼我國青少年青春期提前
4講 我國兒童性教育存在誤區
5講 性會成為愛的阻力嗎…
6講 做未婚媽媽肯定是一場悲劇
7講 “性革命”、“垮掉的一代”與8O後
8講 “性革命”真的到瞭中國嗎
9講 中國人和西方人對婚姻的認識
第20講 婚姻危機
第21講 關於無性婚姻的迴答
第22講 她該不該結婚
第23講 我們究竟要不要結婚
第24講 賣被殺之後
第25講 一位陌生女人的來信
第26講 麵對孩子,離異女人怎樣走齣睏境
第27講 這樣的父親應該感到悲哀
第28講 中國人姓氏的沒落與自由意識的崛起
第29講 孩子該隨誰姓
中編 什麼是愛情
第3O講 什麼是愛情
第3l講 愛情受三種力量支配
……
下編 性文化課筆記
附錄 性教育亟須進行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真是讓我耳目一新!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感情這東西是與生俱來的,愛就是愛,不需要特彆去學。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原來我對“愛”的理解是多麼的淺薄和刻闆。書裏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深入淺齣的理論,打破瞭我固有的認知。它並沒有直接告訴你“愛應該是什麼樣子”,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引路人,帶你探索情愛文化的廣闊天地。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不同文化背景下愛情錶達方式的對比分析,讓我看到瞭原來愛可以如此多元,如此充滿可能性。那些關於溝通技巧、情感需求、以及如何處理衝突的章節,更是讓我受益匪淺。我以前總是習慣性地將自己的情感需求投射到伴侶身上,卻忽略瞭對方可能有著完全不同的感受和期待。這本書教會瞭我如何去傾聽、去理解、去包容,也讓我明白,真正的愛不是占有,而是共同成長,是互相成就。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愛情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更好地與他人建立連接、如何更深刻地認識自我的書。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柔軟和開放,也更有勇氣去擁抱和經營屬於自己的愛情。
评分《愛是需要學習的:情愛文化50講》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對話,一次對過往感情經曆的重新審視。我原以為自己對感情的理解已經相當成熟,沒想到這本書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內心深處那些隱藏的、不自知的枷鎖。它沒有空洞的理論,而是將情愛文化中的種種現象,如同一幅幅生動的畫捲,呈現在讀者麵前。從古希臘的柏拉圖式愛情,到現代社會中不同文化圈的情感錶達差異,書中的每一講都像是一次小小的旅行,帶領我穿越時空,感受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人們是如何理解和實踐愛的。最讓我震撼的是,書中對“依戀理論”的解讀,讓我豁然開朗,終於明白自己和伴侶在關係中的一些模式是如何形成的,也找到瞭改善關係的方嚮。我一直以為兩個人在一起,隻要有感覺就好,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感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雙方是否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如何去愛,如何去維護這段關係。它讓我意識到,愛不是一蹴而就的童話,而是需要經營和學習的藝術。
评分這本書簡直就像一個情感的萬花筒,讓我看到瞭愛情的無數種可能性。我之前一直認為,愛是多麼純粹、多麼不容褻瀆的東西,一旦沾染瞭“學習”的色彩,似乎就失去瞭原有的魔力。但《愛是需要學習的:情愛文化50講》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並沒有教你如何去“套路”對方,而是通過對情愛文化曆史的梳理,以及對不同文化、不同時代愛情觀念的深入剖析,展現瞭愛本身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書中關於“情感的經濟學”、“愛情的社會契約”等章節,讓我對愛情的理解從感性的層麵上升到瞭理性分析。我開始意識到,愛情並非隻是兩個人的事情,它也深受社會環境、文化背景以及個人成長經曆的影響。這本書讓我明白,學習如何去愛,並不是為瞭取悅他人,而是為瞭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從而建立更健康、更可持續的情感關係。它讓我不再害怕親密關係的挑戰,而是以一種更開放、更積極的態度去麵對。
评分讀完《愛是需要學習的:情愛文化50講》,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我一直以來都對“愛”有著一種誤解。我總是以為愛就是一種感覺,一種本能,但這本書卻嚮我展示瞭一個更廣闊、更深刻的維度。它將情愛文化置於一個宏大的曆史和文化背景下進行審視,讓我看到瞭愛是如何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演變的。書中的一些案例和分析,顛覆瞭我過去一些固有的觀念。例如,我過去總是覺得,婚姻就是愛情的終點,但這本書卻告訴我,婚姻更是一個新的起點,是需要雙方持續學習和付齣的過程。它並沒有提供“標準答案”,而是鼓勵讀者去思考,去探索,去找到屬於自己和伴侶的獨特溝通方式和情感模式。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不同文化背景下婚姻製度和愛情觀的對比,這讓我意識到,原來在世界的某個角落,人們有著截然不同的愛的方式,而這些方式同樣能夠帶來幸福。這本書讓我對愛情有瞭更理性、更成熟的認識,也讓我願意去嘗試用新的視角去經營自己的情感生活。
评分我常常覺得,愛情是一門難以捉摸的學問,即使經曆瞭許多,也依然會在某些時刻感到迷茫。直到我遇到瞭《愛是需要學習的:情愛文化50講》。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沒有將愛情神化,也沒有將其妖魔化,而是以一種非常平和、理性的態度,將情愛文化的方方麵麵展現在我們麵前。我喜歡作者的筆觸,既有學者的嚴謹,又不失生活的溫度。書中對各種愛情觀的梳理,讓我看到瞭人類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是如何不斷探索和定義“愛”的。從古代的門當戶對,到現代的靈魂伴侶,每一次觀念的轉變,都摺射齣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內心的進化。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比如認為感情應該是一帆風順的,或者認為對方應該無條件理解自己。它教會我,即使是在最親密的關係中,我們也需要尊重彼此的獨特性,理解對方的需求,並用恰當的方式去錶達愛。它讓我明白,學習如何去愛,不僅僅是為瞭讓關係更美好,更是為瞭讓我們自己成為一個更完整、更成熟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