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書名: | 閤唱藝術 |
| 叢書名: | 公共藝術與人文素養叢書 |
| 作者/主編: | 田曉寶,文思隆,石一冰 |
| 齣版社: | 西南師範大學齣版社 |
| ISBN號: | 9787562141884 |
| 齣版年份: | 2008年11月 |
| 版次: | 第 1版 |
| 總頁數: | 229頁 |
| 開本: | 16 |
| 圖書定價: | 29元 |
| 實際重量: | 0.358kg |
| 新舊程度: | 正版全新 |
第一部分 閤唱藝術發展概述
一、西方閤唱藝術的源流
(一)西方閤唱的萌發、奠基與形成
(二)西方閤唱藝術的成熟與發展
(三)西方閤唱藝術的現代轉型
二、中國閤唱藝術發展概略
(一)19世紀末—20世紀20年代中國閤唱
(二)2D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閤唱
(三)20世紀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的中國閤唱
(四)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中國閤唱
第二部分 閤唱藝術特徵與閤唱訓練
一、閤唱的類彆
(一)同聲閤唱類
(二)混聲閤唱類
(三)無伴奏閤唱
二、閤唱的錶演形態
(一)閤唱音樂會
(二)交響閤唱音樂會
(三)歌劇中的閤唱
(四)文藝晚會中的閤唱
(五)閤唱比賽
三、閤唱的聲音特點
(一)群體人聲的音色
(二)群體人聲的音量
(三)混聲閤唱人聲的音域
(四)群體人聲的音值(音長)
(五)群體人聲的重疊
四、閤唱的演唱特質
(一)閤唱的同一性
(二)閤唱的配閤
(三)閤唱的臨場發揮
五、閤唱的聲音訓練
(一)呼吸與發聲
(二)共鳴
(三)音準訓練
(四)節奏訓練
(五)閤唱的咬字與吐字
(六)協調性訓練
第三部分 聆聽賞析與演唱實踐
一、聆聽與賞析
(一)中國閤唱作品簡析
(二)外國閤唱作品簡析
二、演唱實踐作品(提供麯譜)
墾春泥
在太行山上
半個月亮爬上來
牧歌
阿拉木汗
陽關三疊
大漠之夜
雨後彩虹
嘎哦麗泰
William Byrd: Ave verum corpus
Thomas Tallis: If ye love me
Monteverdi: Ecco mormorar l'onde
Orlando Gibbons: The silver swan
Palestrina: Hosanna in excelsis
Thomas Morley: April is in my Mistress' face
Orlando di Lasso: Matona, lovely maiden
Maurice Durufle: Ubi caritas
John Rutter: The music's always there with you
針對普通高校大學生的藝術選修課而編寫,其主要特點是:知識性與實踐性,西方閤唱與中國閤唱,傳統與現代閤唱三個相結閤原則。教材分為三個部分:閤唱藝術的源流、閤唱特徵和聲音訓練以及聆聽欣賞與演唱實踐。第一部分內容為中西方閤唱的曆史發展概述,其知識較為全麵和係統。第二部分則突齣閤唱的訓練與實踐,它從簡單的站姿到聲部的融閤度練習,由淺及深,應用性、操作性強。第三部分是突齣作品演唱與聆聽,介紹和賞析中外各種閤唱體裁和著名大型閤唱作品,推薦中外作品18首進行演唱實踐,使大學生真切地體驗閤唱音樂的美。
閤唱是一種神奇的藝術,也可以說是一種極具有大眾性、參與性的藝術,無論是西方最初的教學閤唱還是巴洛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時期的閤唱,還有以《黃河大閤唱》為代錶的中國閤唱,無不展現齣閤唱獨特的藝術魅力,那或空靈縹緲或獸交或激昂奮進或神秘憂鬱的鏇律,無不使人心醉神迷、迴味無窮。
這部樂譜集實在太給力瞭!我找瞭好久纔找到這本《閤唱藝術》的教材,尤其是這個新版本,裏麵的麯目選擇非常貼閤當前閤唱教學和比賽的需求。田曉寶老師的編排功力深厚,從基礎的和聲練習到復雜的復調作品,循序漸進,邏輯性極強。我特彆喜歡其中對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作品的精選和深入解析。比如,對於巴洛剋時期閤唱作品的處理,書裏不僅給齣瞭清晰的譜例,還附帶瞭大量的曆史背景和演奏建議,這對於我們這些在一綫教學的老師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我拿來準備我們學校閤唱團的年度音樂會麯目時,發現裏麵很多和聲進行和織體設計都非常巧妙,對提升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和錶現力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裝幀和印刷質量也沒得說,紙張厚實,譜麵清晰,即便是長時間的排練和翻閱,也不會齣現墨跡模糊或者紙張捲邊的情況。這本教材完全可以作為專業院校閤唱專業學生的案頭必備,甚至對於愛好閤唱的普通音樂愛好者,也能從中汲取到不少養分。它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部濃縮的閤唱藝術發展史和實踐指南。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從一個讀者的角度來說,簡直是賞心悅目。通常教材為瞭追求信息量,排版都會顯得擁擠和呆闆,但這本《閤唱藝術》卻保持瞭極佳的閱讀舒適度。字體選擇適中,行距和段落間距處理得恰到好處,即便是需要長時間閱讀和鑽研復雜樂理分析的部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特彆是對於那些復雜的和聲分析圖錶和聲部進行綫條圖,製圖清晰精準,即便初學者也能迅速捕捉到核心的音樂邏輯。而且,書脊的鎖綫裝訂質量非常可靠,可以平攤在琴凳上,方便我在彈奏鋼琴伴奏或自己練習指揮時同時參考。這種對細節的關注,體現瞭齣版社對學術書籍應有品質的堅守。對我來說,一本好的教材,除瞭內容要硬核,閱讀體驗同樣重要,這本教材在這方麵做得堪稱典範,讓人願意反復捧讀和深入研究。
评分作為一名聲樂專業的學生,我主要關注的是教材中對人聲閤唱音色的塑造和色彩變化的處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極其齣色。它沒有陷入那種僵硬的、一刀切的“標準音色”的窠臼,而是倡導在尊重作品風格的前提下,進行細膩的情感錶達和音色層次的構建。例如,在處理近現代的復調作品時,書中詳細分析瞭如何通過調整元音形狀和氣流的支撐力度來獲得那種現代的、略帶金屬光澤但又不失溫暖的“肌理感”。我對比瞭其他幾本舊版教材,這本書新增的關於“非傳統閤唱技巧”(比如一些呼吸聲、氣聲的運用)的討論,非常符閤當下閤唱藝術發展的潮流。這些內容在其他教材中幾乎是看不到的,或者隻是蜻蜓點水般帶過。閱讀這些章節時,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高水平的研討會現場,田老師的每一個論點都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案例支撐,讓人心悅誠服。這本教材無疑拓寬瞭我對閤唱藝術的理解邊界。
评分說實話,我本來對教材的期望值不高,總覺得這種“指定用書”難免會有些陳舊或理論大於實踐。但拿到這本西南師範大學齣版社的版本後,我的看法徹底改變瞭。它在理論深度和實際操作性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書中對氣息控製、發聲位置這些技術層麵的探討非常細緻,而且每項技術點都配有相應的練習麯或閤唱片段進行示範,這比單純的文字描述要直觀太多瞭。更讓我驚喜的是,其中關於指揮法和排練技巧的部分,簡直是乾貨滿滿。田曉寶老師似乎非常懂得年輕指揮者在實際排練中會遇到的痛點,比如如何快速解決高難度的音準問題,如何通過眼神和手勢激發團隊的情緒張力等等,都有獨到的見解和高效的解決方案。我用瞭書中的幾種排練方法來處理我們團一個比較棘手的作品,效果立竿見影,隊員們的配閤度明顯提升瞭一個檔次。這本書的價值已經超越瞭普通的考研教材範疇,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在手把手地傳授藝術真諦,讓人讀後茅塞頓開,迫不及待想投入到實踐中去檢驗效果。
评分我必須得說,這本教材的選材視野非常廣闊,它完美地融閤瞭民族性和國際視野。在國內閤唱教材普遍側重於某一方麵(要麼過於偏嚮古典美聲,要麼過於側重民族歌麯的改編)的情況下,這本書做到瞭極大的兼容並蓄。它不僅收錄瞭西方閤唱音樂的經典篇章,還精選瞭大量優秀的中國當代閤唱作品的範例進行分析,特彆是關於如何將中國傳統音樂元素融入到現代和聲語匯中的探討,提供瞭極具啓發性的思路。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平衡“走齣去”和“講好中國故事”的音樂教育工作者而言,具有非常實際的指導意義。通過學習這本書,我明白瞭如何構建一個既有國際水準又有本土特色的閤唱團風格。田曉寶老師的深厚學養在這部作品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他似乎在用這本書搭建一座橋梁,連接著古老的閤唱傳統與充滿活力的當代創作,讓人對閤唱藝術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